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城市化战略浅析-西部人文论丛

西部城市化战略浅析-西部人文论丛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部地区城市化战略问题浅析李晓彤摘要: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现状的思考,阐述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的艰巨性,并提出发展小城镇是解决西部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上海、北京、广东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50%左右,西安、兰州、成都、昆明等西部城市平均为29%。同时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偏少。这些情况在西部地区尤为突出。加快西部城市化进程是大势所趋。

西部城市化战略浅析-西部人文论丛

西部地区城市化战略问题浅析

李晓彤

(西安工业学院 人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32)

摘 要: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现状的思考,阐述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的艰巨性,并提出发展小城镇是解决西部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西部 城市化 战略 农业 劳动力

一、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现状的思考

西部地区目前是全国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地区,大多数省区城市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不仅中小城市、小城镇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且大城市发展也显得不足,其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

(1)城市化总体水平和质量低。1998年,我国西部城市西安、兰州、成都、昆明,人均GDP仅860美元,与发达国家相比差30多倍,与我国上海、北京、广东相比相差3倍多。上海、北京、广东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50%左右,西安、兰州、成都、昆明等西部城市平均为29%。而纽约占80%,汉城占77%。同时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偏少。1998年底,东部沿海地带设市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44%,中部地带设市城市占37%,西部地带设市城市只占19%。

(2)城市化质量差。首先是综合效益差。城市企业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不高,无力支持农村城市化,城市发展后劲不足;第二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滞后,适应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第三是城市环境差。城市绿地少,水土流失、大气污染严重,水环境质量差和“城市热岛效应”等;第四是管理差。管理人员不足,素质不高,管理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力,离城市现代化管理要求相差较远。

(3)外延式扩展占用耕地过多,城市土地利用过于粗放。在城市化发展较快的1990年至1996年,全国净减耕地200多公顷,相当于广西耕地面积的70%。耕地减少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反过来也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外延式扩展导致土地利用粗放。据有关专家测算,1986年到1998年,全国37个特大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城市用地增长率与人口增长比率)已达2.29,而合适标准为1.12,超过1倍多。城市建筑容积率1998年为0.45,而一般可到1~3,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低显而易见。这些情况在西部地区尤为突出。

(4)城市发展缺乏区域整体观念,经济发展以内资为主,民间发展力量较弱。由于没有统一、整体的规划,各城市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产业结构趋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对资源依赖性较强,单一性较强,产业链较短,既浪费土地,又不利于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外资较少,民营经济力量不足。2000年,西部吸引外资最多的城市是重庆、成都、西安,分别列全国第32位、第34位和第49位,昆明更是列第171位。民间发展力量也大大低于沿海地区。这样的发展动力结构,使西部地区城市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更无法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尽管如此,西部大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城市化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加快西部城市化进程是大势所趋。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集约程度,而且可以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城市化将成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从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来看,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障碍,而其中的关键又在于农村市场。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占人口大多数的乡村地区,经济规模远小于城市地区。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明显低于城市地区。因此在启动市场,扩大需求,特别是将规模巨大的农村市场由“潜在”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中,城市化处于牵一发动全身的核心位置。因此,以提高城市化水平来启动市场,扩大内需,进而带动经济增长是切实可行的途径。

但是,城市化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并非只需敞开大门,让农民进城即可实现。它需要为进入城市的农民创造就业岗位,提供固定住所和基本生活保障,提供就业前必要的劳动技能培训等条件。与让农民“进得来”相比,让他们“留得住”更为重要。否则,单纯强调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就会既缺乏必要的实现手段,也难以长期保持这种水平。因此,如何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第一,城乡就业存在冲突,城市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很严重,基本态势仍然为农民—农业—农村,工人—工业—城市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一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力的提高使得隐含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剧烈地释放出来,客观上需要地域和产业上双重容纳,形成巨大的冲击波;另一方面,超负荷运转的城市无力再吸纳巨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以需求约束型买方市场为特征的我国劳动力市场,转移劳动力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国民经济活动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或工作岗位。但因种种原因,我国国有企业效益下滑,第三产业不景气,城市劳动力同样出现过剩。据权威机构测算,2000年我国的剩余劳动力将达到2.4亿人左右,农村占80%,城市占20%,城市无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城乡就业压力加剧,城市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能量下降,西部城市吸收农村剩余劳动的能力更低。

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不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般地,当人均产出在300美元以下时,消费通常处于农产品为主的生理需求阶段;当人均产出超过300美元之后是工业品进入大量消费阶段;当人均达到2500美元以上,才会转入以服务为中心的高质量消费阶段。显而易见,我国尚不具备全面启动社会化服务的物质基础。再则,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决于前两个产业发展水平,单线推进服务业发展,如同孤立推进重工业发展一样属于极端主张,终究得不偿失,因此把加快第三产业作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必须与现实条件相结合,避免盲目超前。(www.xing528.com)

第三,农业劳动力职业转移之间的矛盾。二元经济结构就是把城市与农村划分为两个割裂封闭的社会,城市以先进技术为手段从事现代化的生产;城镇居民充分享受着国家给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而农民却无缘分享;与之相联系的是大中城市快速发展,而农村及小城镇建设发展缓慢;城市成为文明,富裕的象征,农村则表现为贫穷落后,农民有着向城市流动的强烈愿望。但是,我国对人口在城乡之间的迁移,采取明显的政策限制,并没有按从事职业的特点,使进厂进城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身份转移。尽管目前城乡关系有所松动,但是农民与非农身份界限仍十分严格,在现阶段很难跨越。其矛盾就是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没进城,农业劳动力脱农进厂进城有固定职业,实现了职业转移,但并未实现农村户口向非农户口的空间转换,其弊端就是把农民天然地排除在城市之外,无法激发出农民参与建设城市的热情,其结果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年年在转移,越转数量越多,并逐年上升。1995年约有1.3亿,“八五”期间平均每年以83万人的速度增长,2000年已达2亿人左右。盲目流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社会造成很大负面效应。因此,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能只依靠大城市,而应该在农民、农业、农村自身发展上找出路,在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同步发展中下功夫,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之路。

二、西部地区城镇化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人口有集中趋势。人口的集中有利于加速经济的集中,使经济中心产生聚集优势,更有利于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周边环境减轻生态压力,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而在西部地区,发展小城镇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三者是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产业内容;农村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的空间载体

1.农村产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导向和动力,开辟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广阔天地

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是社会二元经济结构迈向城乡一体化,大量农村人口聚集到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的过程,也就是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一方面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力迅速提高,不仅提供农村小城镇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原料、资金、市场和食物,而且游离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对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优化组合,努力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产业结构,实现向产中深化和产前产后延伸,扩大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目前美国农村劳动力用于产前的占20%。用于产中的占10%,用于产后的占70%,其产前产后容纳的劳动力远远高于产中。向产前延伸就是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咨询、技术培训和农用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以扩大就业;向产中深化就是运用科学知识对农产品进行系列开发和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增长和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向产后延伸就是把农业产业伸向大中城市,把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联系起来,打破城乡壁垒,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优化组合。多渠道、多方位地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农业产业化合理安置了大量从农业中分离出的劳动力,服务于农业和农村,壮大了农村第二、三产业,促进了农村工业的发展提高,为小城镇的发展注入了丰富的内容,加快了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2.农村工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快速发展

以农村工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乡镇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开拓新市场,带动农业和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推动农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方式结合,促进了以小城镇为据点的农村各种专业市场和各类要素市场的发育。农业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向小城镇聚集,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促进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农村城镇化步伐。小城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渠道,成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容器。小城镇利用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越位置为农村工业提供生产要素支持、市场支持、服务性支持,有利于龙头企业形成,有利于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3.农村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的载体和依托,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最有效途径

农村城镇化表现为非农产业和离农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过程。小城镇是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的依托,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具有聚集效应,需要能源、交通、通讯、金融、供水、供电、仓储、排污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系统的支持,并要求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因此小城镇是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的摇篮。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小城镇作为一定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信息服务中心,能发挥引导和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另外,小城镇作为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在城乡之间架起协作与扩散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桥梁,从而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方向是允许农民带资金、带技术参加小城镇建设,常住人口可以转为城市人口;在农村小城镇打破现行工农界限,逐步建立以职业划分工人和农民,以居住地区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户籍制度;农业剩余人员进厂进城有固定职业,就可以实现身份转移。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进城的热情,致富能手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小城镇,从事产业化工作,农民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力军和主人,为追求自身的物质利益和享受城市文明而勤奋工作,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发展起来的农村小城镇,吸引着农村中亟需的大批教师、医生、农业技术人员到小城镇工作,从大范围逐步平衡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不但解决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而且还可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2.李晓杰 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 长春出版社 200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