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温州打火机企业集群的竞争力提升研究成果

温州打火机企业集群的竞争力提升研究成果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温州打火机企业集群发展的民企竞争力提升研究胡敏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产业集群的学习型区域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专利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研究”资助项目。而目前我国企业集群的发展,普遍的出现了创新不足、提升乏力的问题。笔者从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的相互作用机制入手,分析其对企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制。

温州打火机企业集群的竞争力提升研究成果

基于温州打火机企业集群发展的民企竞争力提升研究

胡 敏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产业集群的学习型区域研究”(70373008)、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专利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研究”(M 703145)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胡 敏(1982— ),男,湖北宜昌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04级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企业集群现象由来已久,其特定环境特定发展阶段形成的竞争优势引起了社会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企业集群研究的成果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集群的定义。主要认为集群为企业与相关机构集中的群体(Porter,1998a;C rouch and Farrell,2001),或认为集群为专业化的地方化网络(Van den Berg,Braun and Van Winden,2001);(2)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形成原因及优劣势。主要从特定要素在特定区域的积聚(金祥荣,2002)、制度变迁(罗若愚,2002)、特别的机制及创新活动复杂性(Oerlemans,2001)、集群的经济驱动力(Ionescu,2003;王缉慈,2002;Poter,1998a)等角度来阐述;(3)集群的分类及演化。主要从产业区结构特征(Markusen,1996)、产业生命周期(Tichy G)、交易成本(McCann等,2002)、企业相互关系(Guerrieriand Pietrobell,2000)、价值链治理结构(Gereffi,2003)、形成方式(罗若愚,2002)等对集群进行划分。蔡宁、杨闩柱(2003)从促使集群发展的“向心力”与阻碍集群发展的“离心力”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并得出了集群演进的倒“U”形过程;Guerrieriand Pietrobell探讨了几种产业区的相互转化问题。[1]也有少数学者研究集群的治理机制,多数从产业集群治理机制的目的与作用来分析(Gilsing,2000;Jones等,1999;孙国强,2003a;李君华等,2003),其中李君华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性治理机制,包括降低交易费用、自增强机制、高度明晰的产权界定等,推动了产业集群的持续创新能力,从而保证了集群的竞争力。[2]

随着世界乃至我国企业集群的发展,对集群的研究领域也逐渐广化与细化,但很少有学者专门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研究企业集群的竞争力提升问题。而目前我国企业集群的发展,普遍的出现了创新不足、提升乏力的问题。创新不足的原因除了创新能力不足之外,创新动力的缺乏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而创新动力缺乏的最主要原因还在于保障创新的制度的缺乏,由此企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机制因无新的知识来源而不能体现其优势。笔者从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的相互作用机制入手,分析其对企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制。

一、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相互作用机制及对企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作用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的相互作用机制

技术创新的发展使知识产权保护得以产生并不断发展、完善,而知识产权保护又有效保证了技术创新的持续进行。

技术创新的发展催生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而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得以实行。熊彼特等人曾经分析了产权制度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他们认为,技术创新意愿决定于其收益,而技术创新收益的多少取决于技术创新者与技术创新成果权的产权关系,因而这种产权关系就决定了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所以产权制度也就是激励技术创新的根本制度,产权制度的合理化是促进技术创新从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关键专利法等知识产权制度通过明晰创新成果的产权,从而保证创新者对创新成果的专有权,这种专有权排它的特性使得一旦创新成果商品化投入市场,其收益只属创新者所有。这种制度实质上使得创新者拥有对创新成果的垄断权,它不仅确保了创新者收回创新投入成本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它使得创新者独享高额垄断利润成为可能,这种高回报成为创新主体持续创新的最大激励。同时,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了创新成果公开化,使得创新成果尽快为社会所了解,可以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研发起点且有利于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全方位推动了创新的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因技术创新的发展而不断深化。[3]首先,随着人类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不仅使原有产业领域的技术不断深化,并且开拓了许多新的技术领域,使得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不断得以扩展,而且出现了工业产权和著作权保护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其次,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生产分工网络遍布各地,基于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创新也突破了地域性,这也相应要求知识产权的保护地域不断扩大。最后,知识经济时代不同产业领域技术的交叉融合,使得知识产权的类型日益复杂,因而出现了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交叉或自成一体的新一类的保护方式。

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技术创新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成为各经济主体参与竞争、打击对手而同时运用的工具。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两者的结合愈加紧密。

(二)对企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作用

对于企业集群来说,能否持续创新是其竞争力能否得到提升的关键。

1.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使创新企业得以在集群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条件下获取合理利润。对于企业集群来说,由于企业间区位靠近,经济联系、人才流动频繁,信息交流较便捷,企业间的知识、技术扩散相对于孤立分布的企业来说更加迅速,因此某一企业的创新成果也许在没有正式投入生产之前已经部分的泄漏出去。往往是企业将创新产品一旦投入市场,创新技术立即被其他企业所掌握并模仿。因此,必须对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成果及时予以保护,才能保证创新企业的合理利润,从而维持集群内企业的创新动力。

2.企业既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能力能使集群企业在更高平台上参与竞争并提升竞争力。一方面,群内企业积极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在全球背景下寻求国际大公司的资金、技术支持。在我国当前表现为积极寻求与国际大公司的合作,为其贴牌生产。这本身需要企业在产品质量、创新能力、品牌等方面与群内其他对手相竞争,特别是企业申请的知识产权保护数量、质量是体现企业在上述方面能力的重要参考标准。因而,知识产权对群内企业而言意味着在全球平台上提升自身竞争力与参与竞争的机遇。另一方面,群内企业在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基础上与国际领头企业的竞争,需要不断技术创新以突破对手的知识产权限制,还要不断采取知识产权战略,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并尽量限制对手。

3.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了集群企业采取合作创新的积极性。集群天然的积聚资源的功能使得我国某一特色产业集群往往只存在于某一个地区,并在国内相应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群内稍具实力的中、小企业已经不满足于模仿创新所处的跟随地位,但是与主要的竞争对手——国外同行的大企业、大集团相比,缺乏广泛自主创新的资金、技术能力,因此积极寻求战略伙伴进行合作创新,从而降低由于产品生命周期普遍缩短、技术创新速率加快而带来的创新风险,是明智的选择。[4]在合作创新中,产权界定和产权激励对其有效性上有着决定性意义。明晰的知识产权制度能有效地避免合作中非产权拥有者对知识产权的滥用,并能界定对创新知识资产、利益的分享规范,促成合作参与方对创新收益的合理预期,这样能避免合作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激励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创新。[5][6]

二、以温州打火机企业集群发展为例的分析

温州打火机的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金家军”[7]仿制国外打火机,并研制组装出利用电池变压器点火的电子明火打火机“猫眼”。巨额利润诱使打火机生产线在当地扩散,1989年温州开始仿制日本防风4代打火机,企业数量达到了500多家,同时在温州信河街一带形成了打火机的配件市场和销售市场,打火机行业企业集群正式形成。

温州打火机企业集群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开始于其行业协会成立及行业《维权公约》的出台,后文中所指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主要指行业维权及国家专利。行业维权不同于有法律依据的专利,是地方性的行规,其规制范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对于集群内的企业则有很强的约束力,而集群外的业内企业则不受限制。本文中的创新,既指打火机集群内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也指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其对打火机行业的发展同样意义重大。

在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下,温州打火机的发展经历了几次大的蜕变。

(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出台及创新基础上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初步形成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打火机集群急剧扩张,在丰厚利润的驱使下,行业内部大量创新的同时,更多的出现了企业间相互模仿、产品同质竞争——相互压价——偷工减料——产品质量下降,无序竞争导致企业利润降低甚至亏本,产品无稳定的市场且产品周期较短,同时,低利润又抑制了企业进一步创新的动力,从而加剧了企业的低质竞争,这种恶性循环若不及早采取措施加以制止,打火机行业将面临毁灭性的灾难。出于纠正市场机制失灵的目的,在政府支持与业内几家大企业的倡导下,于1990年组建了温州市烟具协会的前身——鹿城区打火机整顿办公室,不久后出台了《维权公约》,其中规定“要求维权的产品,必须是国内外市场上未曾出现过,属自行设计制造的;维权产品经审核符合条件,予以登报承认,发给维权证书,‘行业专利’立即生效;凡经协会维权的产品(有效期内),如发现他人有侵权行为,一经查实,将对侵权产品的模具和专用夹具予以就地销毁,仿冒的产品和专用零配件给予没收;情节严重者,提请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维权公约》的出台,补充了专利的不足,有效实现了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专利的基础上,行业维权有如下优点:

一是扩充了知识产权保护长度。在行业发展初期,烟具更新换代快,外观变化纷纭,“行业专利”管理正好适应了该特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程序,国家专利从申请到生效需要一年的时间,而一种打火机设计的价值周期还不到1年,因此单靠申请专利很难赶上行业的发展。相比之下,一般温州市烟具行业协会给予产品维权只需一周左右时间,程序简单、速度快,特别适合烟具等轻工产品聚集的产业。

二是扩展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宽度。行业维权放宽了对产品技术的要求,对于款式设计的技术含量达不到申请国家专利标准的产品,可以申请行业维权,这就能在集群发展早期,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的情况下实现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从而激励企业的创新。(www.xing528.com)

对温州打火机集群来说,发展早期以行业维权为主的知识产权保护,其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直接的影响是大大减少了集群内企业的相互模仿行为。据相关统计,在公约颁布后的10多年里,只发生了不到10起侵权事件,而且都得到了及时的处罚。较少的相互模仿营造了集群良好的创新环境,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成果不断出台,并有了技术上的关键性突破:压铸技术运用于打火机外壳的制造、点火装置中的高压陶瓷电子的试制成功、铂金丝防风点火关键零件的发明。这些突破使得温州打火机产业拥有自主生产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初步形成并迅猛扩张,很快便挤垮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众多打火机企业,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打火机生产基地,相关配套产业也基本形成。

除了行业维权之外,一些企业为其产品申请了国家专利,但数量不多。

(二)融入国际生产网络之上的集群技术、知识产权意识的提升

1994年开始,温州打火机集群的低成本优势吸引国际大公司到温州定牌生产,国际相关先进技术加速向温州转移。在此阶段,行业的维权功能不断得到完善,加速了业内企业的分化,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得到较好的保护。本地企业规模、实力开始分化,大虎等一批企业由于注重产品质量、管理较好为这一阶段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得到了国外大公司的较多订单。由此,这些融入国外大公司生产网络的企业,一方面拥有了源源不断的业务来源以保证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充分利用这一提升技术的契机,学习、吸收国外大公司的技术及其他经验。因而在这一阶段里,一些企业脱颖而出,成为业内骨干,行业也出现了优胜劣汰、初步整合的状况。

集群内企业技术的提高、实力的壮大使得企业更加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表现为集群内企业更注重申请有法律制约作用的国家专利,申请专利总量逐年增多。据调查,这一阶段里,集群内企业虽然没有申请发明专利,但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较快(见表1),行业也未出现专利向较大的企业集中的现象,几家知名企业专利申请数的增幅相对整个行业的增幅较小,说明了业内各个层次的企业都意识到创新、维护知识产权对于自身发展的作用,行业内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已初步形成。

表1 温州部分知名打火机企业及整个行业申请专利情况(单位:件)

img64

注:(1)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网;(2)几家知名打火机企业是指温州市大虎打火机厂、温州市恒星烟具有限公司、温州市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温州市利生烟具有限公司、温州市保发工贸有限公司、温州市日田烟具有限公司、浙江利生实业有限公司、温州市保发烟具有限公司、温州市正大烟具制造有限公司、温州市南洋烟具厂、温州尼博烟具制造有限公司。

(三)迎接以知识产权规则为主的国际挑战并寻求突破

这一阶段大约始于2001年。在此阶段,温州打火机集群企业实力逐步增强,竞争对手逐渐演变为同行的国际大企业。同时,CAD辅助设计系统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的运用,使行业技术不断成熟,因而竞争不再局限于技术,更突出的表现为包括品牌商标权的知识产权之争。此时,行业维权功能已经趋于成熟,企业自觉遵守行规及争相创新风气形成,企业申请专利数逐年上升,尊重知识产权、重视创新已深入人心。温州打火机集群的成长,引发了国外大企业采取种种手段来限制其发展,包括2001年的CR法案及2003年的反倾销壁垒。

CR法案规定2欧元以下的打火机必须加装保险锁,防止儿童开启,其实质是技术与知识产权之争,即国外大公司为其技术发明申请专利保护,然后将其作为产品进入市场的强制性标准。突破此类限制有两种方式:一是突破其技术限制,拥有自身技术。二是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超出其售价限制。反倾销壁垒质疑温州打火机的低售价,实质上同样对温州产品的品牌价值提出了挑战。

以知识产权为主的竞争推动了温州打火机集群更加重视技术提升与知识产权战略的运用。一方面,一些温州企业发明并申请了带安全装置的打火机,突破了CR法案的限制。很多企业,如温州尼博烟具制造有限公司,也积极地与高校、其他企业合作寻求创新,使企业的新产品层出不穷,并成为业内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有的温州企业还申请了国外专利,在运用专利战略上有了很大飞跃。另一方面,温州很多企业意识到舍弃低价位走品牌之路的意义,利用参与会展、品牌参选等各种方式来广泛宣传自己的产品,如温州东方轻工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极具珍藏价值的“十运会”纪念品以及五家温州打火机企业入选“中国打火机十大知名品牌”[8],这样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及品牌价值。

温州金属打火机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外贸依存度高,而目前我国外贸产品屡遭反倾销等壁垒的打击,温州打火机就是一个缩影。国际大企业有享誉全球的品牌,掌握着业界标准的技术、专利,并且左右着业内标准的制定,因而对我国普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集群来说,与之竞争实属不易。要提高我国企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着眼于技术与知识产权,要强化行业协会力量以形成行业合力;也要广泛借助外部科研力量,如高校或其他企业,形成技术联盟以创新;要努力扩展行业技术领域的广度、深度,并加大专利部署力度;行业内部也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实现标准趋同,并逐步建立起企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加强业内标准化管理。对外则要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争取我方的利益。

(原载2007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管理》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

【注释】

[1]谢贞发:《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述评》,《经济评论》2005年第5期,第118-124页。

[2]刘恒江,陈继祥:《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10期,第2-9页。

[3]戚昌文,徐俊:《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4期,第74-76页。

[4]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5页。

[5]裴学敏,陈金贤:《论知识资产对合作创新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49-53页。

[6]郭斌,许庆瑞:《工业创新中知识产权的激励问题》,《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第4期,第45-49页。

[7]“金家军”指时任温州鹿城五金厂厂长金朝奎及他的女儿女婿们,建立了温州的第一家打火机企业。

[8]十大品牌共评选出6个,温州的5个品牌是:温州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的“TIGER虎”牌金属外壳打火机,温州东方轻工实业有限公司的“东方”牌金属外壳打火机,温州特灵轻工有限公司的“超灵”牌金属外壳打火机,温州正大烟具制造有限公司的“正大”牌金属外壳打火机,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的“日丰”牌金属外壳打火机。另一品牌来自宁波的一次性打火机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