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洪升《长生殿》:辉煌中国文学的传奇名作

洪升《长生殿》:辉煌中国文学的传奇名作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洪升的《长生殿》是奠定他在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地位的传奇名作。康熙二十七年,洪升把旧作《舞霓裳》传奇戏曲改写为《长生殿》,传唱甚盛。《长生殿》的问世,震动了当时的剧坛。《长生殿》的情节是以李隆基、杨玉环的爱情发展为主线,以安史之乱的政治局势为背景来进行构思的。《长生殿》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

洪升《长生殿》:辉煌中国文学的传奇名作

洪升的《长生殿》是奠定他在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地位的传奇名作。《长生殿》的出现,标志着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传奇创作,在继明代万历年间的第一个高峰之后,又出现了第二个高峰。

洪升(1645~1704年),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洪升生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正逢全家逃难,满月后才回到城里。洪姓是钱塘的望族,世代书香。其父之名不可考,好读书,喜谈论,出仕清朝。外祖父黄机,康熙朝官至刑部尚书和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长生殿》书影

少年时代的洪升,曾受业于陆繁口、毛先舒、朱之京等人,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教育,也受到他们遗民思想的熏染。他学习勤奋,很早就显露才华,15岁时已闻名当地,20岁时已创作出了许多诗文词曲,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

康熙二十七年(1688),洪升把旧作《舞霓裳》传奇戏曲改写为《长生殿》,传唱甚盛。次年八月间,康熙的皇后董氏过世,照规矩“百日不作乐”,偏偏有一个戏班子,在这百日内,破戒开唱《长生殿》,触动了时忌,洪升也因此被革去监生,功名之路至此断绝。洪升突遭此难,在京中备受白眼揶揄,不得已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返回故乡杭州。他疏狂如故,放浪西湖之上,写诗填词作曲。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江苏巡抚宋荦命人安排演出《长生殿》,观者如蚁,极一时之盛。洪升在宴席上“狂态复发,解衣箕踞,纵饮如故”。自此之后,吴山、松江等地相继演出。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江宁织造曹寅集南北名流为盛会,独让洪升居上座,演出全部《长生殿》,历三昼夜始毕。自江宁返,行经乌镇,酒后登舟,堕水而死。

《长生殿》的问世,震动了当时的剧坛。“一时朱门绮席,酒社歌楼,非此曲不奏,缠头为之增价”,“畜家乐者攒笔竟写,转相教习,优伶能是,升价什佰”,当时剧场演出此剧时,“观者堵墙,莫不俯仰称善”。(www.xing528.com)

《长生殿》的情节是以李隆基、杨玉环爱情发展为主线,以安史之乱政治局势为背景来进行构思的。全剧描写了李、杨爱情产生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作者笔下,李隆基和杨玉环不单是封建时代的帝王和妃子,他们首先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具有人的情感和追求爱情的愿望,剧的前半部采取现实主义的手法,写李、杨爱情在人世间经过的波折、干扰与烦恼;后半部采取浪漫主义的手法,写李、杨爱情在神仙世界中的净化与升华,这样的处理寄托了作者的爱情理想。

《长生殿》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它描写的社会背景广阔、事件繁杂、人物众多,在剪裁、结构方面也颇费经营,叙事或详或略,或起或伏,或正或侧,层次分明,安排巧妙。全剧抒情意味浓厚,不少场面的描写具有诗情画境。曲词优美,显示出了作者的才华,像《弹词》一出中的“不提防余年值乱离”成为传唱一时的名句,因而有“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俗谚。

杨贵妃上马图》局部(元 钱选)

总之,《长生殿》是一部写得很出色的传奇戏曲。作者在广阔的社会、政治背景中来表现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对历史素材加以精心选择和剪裁,进行了艺术的概括、集中和虚构,使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基本符合历史真实,而且全剧写得有声有色,许多场面震撼感人,把历史剧的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清初的剧坛有两颗耀眼的明星——洪升和孔尚任,洪升创作的《长生殿》和孔尚任创作的《桃花扇》分别代表了古典戏曲创作的两座高峰,堪称“双璧”。洪升和孔尚任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发展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因为洪升是南方浙江钱塘人,孔尚任是北方山东曲阜人,他们也因此享有了“南洪北孔”的美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