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融合服务与学习的本科通识教育体系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融合服务与学习的本科通识教育体系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多年来通过所有学院的积极参与,PSU大学学习项目已建立起了一个学科涵盖范围广、专业知识循序渐进、与当前社会生活紧密关联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具体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融合服务与学习的本科通识教育体系

三、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与服务——学习结合的本科通识教育体系[6]

波特兰州立大学(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PSU)成立于1946年,是美国俄勒冈州最大的知名公立综合性大学,隶属于俄勒冈大学体系。现有在校生约29000余名,提供99个本科学位项目、 89个硕士学位项目和38个博士学位项目(2010—2011学年)[7]。该校将服务地方社会列为主要任务,以“知识服务城市”(Let knowledge serve the city)为校训,与区域、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社区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同时也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社区关联的学习与研究机会。

自20世纪90年代对本科通识教育实行改革以来,PSU将通识课程社区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师生的社区参与度,使学生的学术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公民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成为一大办学亮点。

1.实施构想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高等教育界饱受诟病,社会各界批评高校毕业生缺乏综合性知识、沟通技能、批判性思维等,在这种形势下各个高校纷纷提出课程改革方案(Gaff,1989)。PSU也对自身课程体系进行反思,认为该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育目标不明确、对教学内容缺乏规划、通识课程教学效果低下、选课结构不合理,等等(White,1994: 169-170)。1992年,PSU教务长成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工作组(General Education Working Group),该工作组有两项主要任务:一是为学校确立通识教育发展目标,二是为实现相关发展目标建立课程范例(White,1994: 168)。工作组对PSU当前的课程体系与学生特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借鉴其他高校的办学经验以及相关教育理论,提出了新的适合PSU发展要求的通识教育方案,并于1993年获PSU教授会(Faculty Senate)采纳(White,1994)。1994年,PSU正式启动大学学习项目(University Studies),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进入课程实施阶段。

改革后的PSU通识教育体系围绕四个综合性目标运行:①探索与批判性思维;②沟通技能;③人类经验的多样化;④伦理与社会责任。[8]为了实现上述教育目标,大学学习项目对本科通识课程进行了规划,将其分为新生探索课程系列、大二探索课程系列及高年级课程簇、毕业课程系列三大阶段,并倡导将课程与服务社区紧密结合起来。

2.体系构建

PSU重视课程教学、学术研究与社会/社区服务相结合,通过多种多样的奖励措施或资助政策积极引导各个学院的教师参与到通识教育课程中来,鼓励教师与各种社区机构建立联系并设计服务——学习相关课程。多年来通过所有学院的积极参与,PSU大学学习项目已建立起了一个学科涵盖范围广、专业知识循序渐进、与当前社会生活紧密关联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具体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新生探索系列课程

新生探索系列课程(Freshman Inquiry,FRINQ)主题涵盖各个学科,将学习内容与社区活动相结合,时间跨度为一年(Kerrigan,2007: 33)。以2010—2011学年FRINQ开课计划为例[9],课程主题包括:设计与社会、信仰与理性、人类与自然、民主作为理念的历史、波特兰、种族与社会公正、可持续发展,等等。这些课程主题均与学生身处的社会、环境、历史息息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非是让学生记忆特定的概念或知识,而是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地理解社会、历史以及知识的生产模式,培养批判性精神及分析能力,为更高层次的学术性学习做好准备。

FRINQ课程的班级规模较小,通常不超过36名学生。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教师团队对学生直接授课,此外,每位教师配有一名本科高年级或研究生负责小组辅助教学。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专业教师的理论指导,还能够在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帮助下,学习计算机操作技巧、研究及写作技能、小组合作技巧等等,从而全面提高学习质量及效率[10]

(2)二年级探索课程系列以及高年级课程簇

第二阶段的通识教育分为二年级探索课程系列(Sophomore Inquiry,SINQ)与高年级课程簇(Upper Division Clusters),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与新生探索课程类似,二年级的探索课程系列同样涵盖各种主题,班级规模控制在35名学生左右,每周安排两次教师直接授课,另有研究生参加辅助授课。[11]该系列课程时间跨度为一学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接触到与自身专业不同、但却有辅助补充作用的课题内容。

通常情况下,PSU在校生必须完成三门SINQ课程。学生在完成SINQ课程之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后续相应的高年级课程簇进行学习。课程簇要求学生完成同系列内的三门课程方可达到毕业要求,但课程之间并没有先后次序规定。[12]

SINQ与高年级课程簇是紧密关联的。在2010年秋季的课程体系[13]中,SINQ与高年级课程簇包括如下主题:美国研究、考古学、社区研究、环境可持续、家庭研究、国际环境变化、解读历史、变革领导、媒体研究、伦理学等18项。每项主题下,包括一个同名的SINQ课程、同时列出若干后续簇课程可供学生选择。以社区研究这一主题为例,社区研究SINQ课程通过分析社区空间、政治经济背景对社区结构进行介绍,主要探讨的问题有社区与身份认同、美国城市的历史发展及当前状况、个人权利与社区责任的协调等。与该SINQ课程相对应的高年级课程簇包括20多个具体课程(以2010—2011学年课程计划为例)可供学生选择,如美籍拉丁裔(奇卡诺)社区、城市沟通、私人与公共投资分析、种族与民族经济学、环境可持续、城市地理、美国城市历史、全球健康城市规划导论、社区与建设环境等。[14](www.xing528.com)

由此,SINQ与高年级课程簇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掌握知识,既能接触到跨学科的专业知识但又不流于浅显。本阶段课程在整个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深化了在新生探索课程习得的技能与知识,另一方面又为下一阶段课程积累了必需的预备性理论知识及实践方法。

(3)毕业课程系列(Senior Capstone)

Senior Capstone课程系列顾名思义,是大学学习项目(University Studies Program)中的最高层次课程,是与各种社区、机构等合作开展的实践性活动项目。一项毕业课程可以由一个单独的课程也可以由几个课程(总共6学分)组成[15],一般由15名左右学生、1名教师及社区机构共同参与(Kerrigan,2007: 34),时间跨度为1~3个学期(PSU实行四学期制)。毕业课程系列是服务——学习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最直接体现,自1997年开设以来获得了巨大成功。

设立毕业课程系列要遵循以下三个主要目标:一是为学生提供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二是为学生创造与不同学科人员协同工作的环境,三是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社区活动中[16]。在毕业课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进入社区,让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小组,并运用在大学期间获得的各种知识与技能完成某项社区计划,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等能力。

毕业课程系列的服务主题及活动方案种类繁多,以2010年夏季学期为例,PSU提供了60多个毕业课程,活动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低收入家庭青少年教育、低收入青年食物保障、非洲难民儿童教育、世界暴力文化根源及消除策略、艺术与社会变革、残障与公正、教育公平、环境教育移民与劳动力、公共健康宣传、废物减少及回收,等等。[17]通过参加毕业课程,学生得以接触社会各个阶层及人群,增进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并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思考。

在课程主题、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及学术水平,学校规定课程的开设必须经过毕业课程体系委员会的审核。[18]申请开课的教师必须提交一份详尽的计划书,内容包括学习目标、社区问题描述、课程最终成果、教师自身经验及背景、社区合作关系建立步骤、围绕通识教育目标如何提高学生相应能力,等等(Kerrigan,2007: 36-37)。严格的申请手续,保证了课程开设的规范性、实践活动的可行性,确保PSU通识教育理念的实现。

毕业课程项目主任Seanna Kerrigan认为(Kerrigan,2007: 34): PSU通识教育体系下的毕业课程有两个主要特色,一是学生小组的多元化专业背景,二是每个毕业课程都会要求学生针对社区伙伴的需要递交最终成果,其形式可以是报告、手册、营销方案、多媒体展示、网络计划等。在大多数其他高校,毕业年级的学生通常专注于专业学习、撰写论文或参与研究项目。而PSU的理念则不同,希望学生利用毕业前的时间了解行业工作的状况、学习与不同学科背景的人群沟通并合作完成任务。相比之下,经历过PSU通识课程体系训练的学生,往往有着更好的综合分析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这对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3.评价与反思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 World Report)连续多年将PSU在以下五个领域列为最佳公立大学:新生体验、实习与合作、毕业课程、学习社区以及服务——学习。另外,由于在社区服务方面的突出成绩,PSU被《普林斯顿评论》(Princeton Review)评选为81所最富责任心的致力于社区参与的大学之一,被新英格兰高等教育委员会(New England Board of Higher Educa-tion)评选为25所“城市救助者”大学之一[19],并获得首届高等教育社区服务总统奖(President's Higher Education Community Service Honor Roll with Distinction)。[20]

PSU大学学习项目中心推行的将本科通识教育融入服务——学习中,建立了跨学科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并为学生创造了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关联的课程学习环境。PSU的本科通识教育体系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与社区服务的有机结合成为该校教学体系的一大亮点,给予我们借鉴与启发:

(1)服务——学习是基于社区服务的教学模式。社会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服务——学习能够与各种学科领域的通识课程相结合,丰富通识课程的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手段并提升教学效果。

(2)服务——学习课程的设计并不是孤立的,而应注重知识的关联性以及层次的递进。只有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并贯穿始终,才能发挥服务——学习的最大优势。为了服务——学习的持续开展和广泛实施,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引导和鼓励教师开发新项目、新课程。

(3)服务——学习活动多样化的特点,要求学校建立严格的课程审核程序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性。学校应为开课教师提供必要的引导,在正式开课前对教学计划以及服务——学习活动方案进行全面细致的核查,确保课程质量。

当前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也是中国国内高校关注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通识课程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它在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修养、创新能力、沟通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PSU的通识教育改革历程及实践特色,对中国高校的课程体系改革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