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医儿科:口疮病因、治疗及预后

中医儿科:口疮病因、治疗及预后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口疮发生于口唇两侧者,又称燕口疮;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又称口糜。口疮可单独发生,也常伴发于其他疾病之中。肝肾阴虚口疮用一贯煎治疗。口疮是局部病变,一般预后良好。

中医儿科:口疮病因、治疗及预后

第二节 口 疮

口疮是指以口腔内黏膜、舌、唇、牙龈、上腭等处发生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的口腔疾患。口疮发生于口唇两侧者,又称燕口疮;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又称口糜。本病包括西医学所称卡他性口炎疱疹性口炎、急性球菌性口炎、口角炎等。口疮可单独发生,也常伴发于其他疾病之中。

一、诊疗思维

(一)病因病机分析

小儿口疮,多由风热乘脾,心脾积热,虚火上炎所致。主要病变在脾与心,虚证常涉及于肾。

1.风热乘脾 外感风热之邪,外袭于肌表,内乘于脾胃。脾开窍于口,胃络于齿龈,风热毒邪侵袭,引动脾胃内热,上攻于口,使口腔黏膜破溃,发为口疮。若夹湿热,则兼见口腔糜烂。

2.心脾积热 调护失宜,喂养不当,恣食肥甘厚腻,蕴积生热;或喜吃煎炒炙烤,内火偏盛,邪热内积心脾,循经上炎口腔,发为口疮。

3.虚火上浮 小儿“肾常虚”,若久患热病,或久泻不止,津液亏耗,肾阴不足,水不制火,虚火上浮,熏灼口舌,发生口疮。

病位在心、脾、胃、肾。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舌本,胃经络牙龈。

病因病机示意图

(二)诊断思维

1.辨病思维

(1)诊断要点:口疮的诊断主要以口腔局部症状为主。

①牙龈、舌体、两颊、上腭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点,大小不等,甚至满口糜烂,疼痛流涎。

②外感引起者,初起有时可见口腔疱疹,继则破溃成溃疡,常伴发热,颌下淋巴结肿大。

③发病多与发热疾患或饮食失调有关。

④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或正常。

(2)鉴别诊断:鹅口疮,多发生于初生儿或体弱多病的婴幼儿,口腔黏膜上出现白屑而不是溃疡,周围有红晕,疼痛不明显。

2.辨证思维

(1)辨轻重:口疮轻者仅见口腔出现溃疡点,妨碍哺乳进食,饮食时可因疼痛出现哭闹。重者发热、烦躁、啼哭不安,或见呕吐、腹泻等症。

(2)辨虚实:凡起病急,病程短,口腔溃烂及疼痛较重,局部有灼热感,或伴发热、尿黄便干者,多属实证。以心火偏盛为主者,舌体溃疡较多。以脾胃积热为主者,口颊黏膜、上腭、牙龈、口唇等处溃疡较多。起病缓,病程长,口腔溃烂及疼痛较轻,兼有神疲、颧红者,多为虚证,病变脏腑以肾为主。

(三)治则思维

治疗口疮,以清热泻火为基本法则,内治外治相结合。口疮是心、脾、胃脏腑功能失调的局部表现,而口疮的局部刺激,又可进一步促使内脏失调。内治是治其本而撤其源,外治是祛腐生肌,直接作用于溃疡病灶。本病实证治宜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但不能一清到底,后期应以调理为主;虚证治宜滋阴降火,引火归原。但急性发作时,应清补结合。无论实证、虚证均应配合外治疗法。

(四)辨证论治

1.风热乘脾

【证候】 以口颊、上腭、牙龈、口角溃疡为主,甚则满口糜烂,或为疱疹转为溃疡,周围焮红疼痛拒食,烦躁不安,口臭,涎多,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伴发热,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 本证多为外感引起,外感风热邪毒,内引脾胃之热,上熏口舌,故发为口疮。火热熏灼,故疼痛拒食,烦躁不安。热灼肠胃,津液受劫,故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兼有风热表证,故发热、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散火,清热解毒。

【主方】 银翘散加减。

【处方举例】 金银花10g,连翘10g,板蓝根10g,薄荷(后下)5g,牛蒡子10g,竹叶10g,芦根10g,甘草6g。(以5岁为例)

2.心火上炎

【证候】 舌上、舌边溃疡较多,色红疼痛,心烦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数。

【辨证】 舌乃心之苗,手少阴之经通于舌。心火炽盛,热毒循经上炎,故发为口疮,色红疼痛。心火内盛,津液受劫,故心烦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数,均为心火炽盛之象。

【治法】 清心泻热。

【主方】 泻心导赤汤加减。

【处方举例】 黄连3g,生地黄10g,竹叶10g,通草5g,甘草10g。

3.虚火上浮

【证候】 口舌溃疡或糜烂,稀散色淡,不甚疼痛,反复发作或迁延难愈,神疲颧红,口干不渴,舌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辨证】 婴儿体禀虚弱,肾阴不足,水不制火,虚火上浮,故见口舌溃疡或糜烂,不甚疼痛,神疲颧红,口干不渴。舌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 滋阴降火。

【主方】 知柏地黄汤。

【处方举例】 熟地黄12g,山药10g,山茱萸10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0g,知母10g,黄柏5g,牛膝10g。(以5岁为例)

(五)病程观察

1.在风热乘脾证型中,发热不退,加柴胡10g,黄芩5g,生石膏10g;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5g,玄明粉3g;疮面色黄糜烂者,加黄连3g,薏苡仁15g。

2.在心火上炎证型中,心烦不安加连翘10g,朱灯心3g;口干欲饮加生石膏10g,芦根15g,天花粉10g;小便短黄加车前子10g,茯苓10g,滑石10g。木通可致血尿,对肾脏有害,一般小儿不宜应用,可换用通草。

3.在虚火上浮证型中,若久泻之后,脾肾大虚,无根之火上浮,而见口舌生疮,神疲面白,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者,改用理中汤加肉桂以温补脾肾,引火归原。心肾虚火口疮可用六味地黄丸合补心丸加减,滋阴降火,清心安神。脾阴虚口疮用甘露饮滋阴生津,泻热利湿。肝肾阴虚口疮用一贯煎治疗。

(六)预后转归

任何年龄小儿都可以发生口疮,以2—4岁为多。可单独发生,或因其他疾患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伴发。口疮是局部病变,一般预后良好。

(七)预防与调护

1.保持口腔清洁,注意饮食卫生,餐具应经常消毒。

2.食物宜清淡,新鲜、清洁,不宜过食辛辣炙烤及肥甘厚腻之品,给予半流饮食,避免粗硬食品。

3.初生儿及小婴儿口腔黏膜娇嫩,清洁口腔时,不应用粗硬布帛拭口,动作要轻,以免损伤口腔黏膜。

4.对急性热病、久病、久泻患儿,应经常检查口腔,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发生口疮。

5.根据辨证施护原则,选用适当中药煎剂频漱口。

(八)疗效评定

1.治愈 口腔溃疡愈合,局部无不适感。

2.好转 口疮虽然时有复发,但数量减少,程度减轻。

3.未愈 口疮症状及溃疡无明显变化。

二、名家医案(www.xing528.com)

1.刘永年医案——脾胃积热

叶某,男,9岁。

【初诊日期】 2003年11月7日。

【现病史】 患儿自4岁起发生口腔溃疡,缠绵难愈,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今年发生次数较往年为多,且缓解时间缩短,此次发作已持续1个月未愈。

【刻诊】 口腔两侧黏膜、咽部、上、下唇及舌下有多处溃疡,米粒大小,疼痛妨碍进食,食纳平平。喜食凉品,口干,小便色黄,大便日行1次,咽红,舌质红、苔淡黄,寸口脉小弦。

【诊断】 口腔溃疡(中医:复发性口疮)。

【辨证】 脾胃积热。

【治法】 清胃泻火,养阴化湿。

【方药】 生地黄10g,牡丹皮5g,黄连2g,升麻4g,金银花10g,土茯苓10g,南沙参10g,玉竹10g,麦冬6g,芦根10g,生薏苡仁10g,生甘草6g。7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另予漱口方:野蔷薇5g,黄柏6g,连翘12g,生甘草6g。5剂,每日1剂,煎水含漱。

二诊(2003年12月8日):药后口腔溃疡明显好转,疼痛缓解,患儿家人自行按原方取药服用,昨日左颊黏膜出现小溃疡1枚,稍有痛感,最近1周大便稀溏,日行3次,腹不痛,不发热,舌质略红、苔薄,脉细弦。转从健脾渗湿立方。

【方药】 煨葛根6g,黄芩6g,茯苓10g。白术10g,炒薏苡仁12g,生、炙甘草各2g,荷叶6g,神曲10g,车前子10g,金银花炭10g。14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三诊(2003年12月22日):口腔溃疡渐敛,唇内黏膜虽仍有小溃疡,但痛感不显,咽红不痛,胃纳良好,无发热,大便日解2次,不稀,舌质略红、苔薄,脉小弦。治拟健脾化湿、清胃泻火。

【方药】 太子参12g,土茯苓10g,生白术10g,生、炙甘草各2g,生、熟薏苡仁各6g,升麻4g,黄连2g,野蔷薇3g,桔梗5g,荷叶6g,凤凰衣4g,金银花10g。21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四诊(2004年1月12日):口腔溃疡基本愈合,大便日行2次,食纳尚可。舌苔薄,脉小弦。续治以健脾升清、清热护膜,以巩固治疗。

【方药】 太子参12g,茯苓10g,白术10g,生、炙甘草各2g,熟薏苡仁12g,白扁豆10g,桔梗4g,升麻4g,黄连2g,荷叶6g,凤凰衣4g,六神曲6g。10剂,每剂分2天服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6个月后随访,口腔溃疡未复发。

【按语】 复发性口疮是一种病因复杂、难以速愈的常见疾病。刘师首先抓住小儿纯阳之体、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并注意到小儿寒温不知白调,饮食不知自节,易使脾胃积热,蕴郁化火,循经上行熏蒸口舌,导致口腔黏膜溃烂而作痛。针对病机治以清胃泻火、养阴化湿。方用清胃散合益胃汤加减化裁,清火不伤正,养阴不恋邪。同时配合煎汁含嗽法配合,更增清热敛疮、镇痛消炎之效,并保持口腔洁度,做到内外兼治。

用药后患儿在短时间内口腔溃疡明显好转,大便偏溏,日行3次,刘师又据此将药转甘淡,治以健脾利湿止泻,用药力求轻灵,清补兼施,合参苓白术散与清胃散两方化裁,并酌凤凰衣,除能顾摄胃气外,更取其以膜护膜之意。诸药合用旨在清降不伤脾胃之阳,升散能解伏积之火,使虚者得补,实者得泻,以收全功。

综观全案,刘师以清胃散为主方,法随证转,坚持祛邪扶正、剿抚结合,并以参苓白术散巩固善后,其妙尤在于第二诊的启承转折,可见刘师辨证准确,立法精当,注重局部,着眼整体,思路灵活,可师可法。

[选自叶吉晃.刘永年教授治疗小儿复发性口疮验案.江苏中医药,2006,27(1):39]

2.汪受传医案——伏热上攻

邱某,女,2岁。

【初诊日期】 1999年8月16日。

【主诉】 口腔内有大片白色腐状糜烂2天。

【现病史】 3天前有感冒症状,2天前发现女儿口腔内有大片白色腐状糜烂,身热,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而少,啼哭不安,拒食流涎。

【查体】 口腔、舌面、双侧颊黏膜及牙龈部位均有大片糜烂,表面有白色腐膜,咽关两侧均有白色点状溃疡,边缘红肿,悬壅垂充血水肿,双侧扁桃体红肿,口涎增多。舌质红、苔黄,指纹紫滞,脉数。

【诊断】 口腔溃疡(中医:口糜)。

【辨证】 伏热上攻。

【治法】 清热导赤。

【方药】 生地黄10g,淡竹叶10g,川黄连3g,金银花10g,知母10g,车前子(包)10g,瓜蒌子10g,生甘草6g,灯心草3g。5剂。5天后复诊巳愈。

【按语】 汪师认为,本案当以清解伏热为主,佐以通利法治疗,快者2天,缓者5天左右即可获愈。方中用生地黄清热凉血,滋阴生津,配知母加强清热凉血,泻火除烦的作用;用川黄连清心火,配金银花加强清解上炎之热毒;用淡竹叶、灯心草、车前子以清热利尿,使内伏之热从小便而去。便秘者加瓜蒌子清热润肠通便,使腑气通畅而热有去处。全方共奏清热导赤之效。

[选自万力生.汪受传儿科医论医案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28-129]

3.朱国强医案——心脾积热

叶某,男,1岁半。

【初诊日期】 1993年5月6日。

【主诉】 发热、口腔溃烂3天。

【现病史】 患儿发热3天后,口腔内出现多处溃疡,面赤,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拒食,涎多,3天无大便,小便短黄。

【刻诊】 颊部、下唇内溃疡融合成片,牙龈充血,呈暗红色,咽部充血(++),乳蛾稍大,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诊断】 口腔溃疡(中医:口糜)。

【辨证】 心脾积热。

【治法】 清热解毒,通腑泻火。

【方药】 生地黄10g,木通、滑石、牡丹皮、川牛膝、生大黄(后下)各6g,甘草梢、黄连各3g,灯心草3扎,淡竹叶5g,赤茯苓9g,3剂,水煎服。外用青黛散加少许蜂蜜调糊,涂口腔黏膜。

二诊(9日):药后症状大减,溃疡消失,面色红润,睡眠安静,主动进食,体温正常。舌淡红、薄白苔,脉细略滑。再服2剂而愈,随访1年未复发。

【按语】 本案患儿因外感热邪,饮食积滞,热蕴脾胃,上熏口舌而发口糜,兼见烦躁啼哭,拒食,涎多,膀胱移热小肠,膈肠不便而大便不通,小便短黄;热毒炽盛,而发热、面赤,脉滑数。方取导赤散合凉膈散加减化裁,以黄连、甘草梢、川牛膝、青黛散清热解毒凉血;灯心草、木通、滑石、淡竹叶清心除烦,大黄、生地黄通腑泻火,一通一润,津液免受其劫,达到大便畅通,里热下达,口糜得缓,是为“上病下取”之意,故疗效迅速而巩固。

[选自朱国强.小儿口糜验案3则.新中医,1996,(7):39-40]

4.朱国强医案——心火炽盛

刘某,女,2岁半。

【初诊日期】 1994年8月4日。

【主诉】 发热、口腔糜烂7天。

【现病史】 发热7天,体温38.5℃,口干喜饮,不能进食,夜间烦躁不安,便黄而臭,大便硬。

【查体】 舌面、两颊、上腭溃疡融合成片,白色腐状物显现,咽喉部充血(+++),双侧乳核肿大,舌质红,脉数。

【诊断】 口腔溃疡(中医:口糜)。

【辨证】 心火炽盛。

【治法】 清心解毒,泄热利咽。

【方药】 青天葵10g,生石膏(先煎)15g,灯心草4扎,乌梅根、板蓝根各10g,甘草梢3g,黄芩、赤芍、川牛膝、金银花、生大黄(后下)各6g,3剂。外用冰硼散调温开水搽口腔。

7日二诊:药后热退,症状大减,大便1天3次,小便清,守原方去大黄、青天葵、生石膏,加蒲公英10g,再进3剂而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语】 《外科正宗·鹅口疮》曰:“鹅口疮皆心脾二经胎热上攻,致满口皆生白斑雪片,甚则咽间叠叠肿起,致卫生哺乳,多生啼叫。”对本病症状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并提出了治疗方法:“以冰硼散搽之,内服凉隔之药”。《幼幼集成》曰:“口疮者,满口赤烂,此因胎禀本厚。内服沆瀣丹。”此案口腔溃疡以舌面、两颊、上腭为主,舌乃心之苗,手少阴之经通于舌。心火炽盛,邪热循经而上,故发为口糜合并双侧乳核肿大,又见白色腐状物,此时必须加入乌梅根、板蓝根、赤芍、川牛膝等清热利咽,活血化瘀,引火下行之药,并用冰硼散清热解毒,去腐生肌,药合病机,疗效满意。

[选自朱国强.小儿口糜验案3则.新中医,1996,(7):40]

(万力生 丛 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