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后恶露不绝:病因、预后及中医治疗

产后恶露不绝:病因、预后及中医治疗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节产后恶露不绝产后恶露持续3周以上仍淋漓不断者,称为“产后恶露不绝”,又称“产后恶露不止”“恶露不尽”。致病因素可使胞宫久泄而不藏,血海不宁,冲任不固,恶露不绝。(六)预后转归产后恶露不绝虽出血量少,但淋漓不尽,若治疗及时,预后多良好。恶露淋漓日久不愈者,应注意滋养细胞肿瘤的可能,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产后恶露不绝:病因、预后及中医治疗

第八节 产后恶露不绝

产后恶露持续3周以上仍淋漓不断者,称为“产后恶露不绝”,又称“产后恶露不止”“恶露不尽”。恶露指胎儿胎盘娩出后,胞宫中遗留的余血浊液,随胞宫缩复而逐渐排出,总量25~500ml。正常的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3周左右干净。若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或宫腔内残留胎盘、胎膜或合并感染时,恶露的时间会延长。王焘《外台秘要》首载“恶露不绝”,存方4首;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产后恶露不绝方论》指出其病因病机;吴谦等《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提出根据恶露的颜色、形质、气味辨虚实的原则。西医学的晚期产后出血及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后表现为恶露淋漓不净者,可参照本节治疗和处理。

一、临床诊疗思维

(一)病因病机分析

主要病机是胞宫藏泄失度,冲任不固,血海不宁。分娩和产后,胞宫由妊娠时的“藏”转为“泄”,继而又转为哺乳期的“藏”。致病因素可使胞宫久泄而不藏,血海不宁,冲任不固,恶露不绝。

1.气虚 素体虚弱,或孕期调摄不慎,或产时失血过多而伤气,或产后过劳而损脾,气虚不能摄血,冲任不固,故恶露久下不止。

2.血热 虚热者多因产妇素体阴虚,产时失血伤津,阴液益亏而虚火妄动;实热者多因情志不畅,五志化火,或素体阳盛,产后过热过补,或产时操作不洁,感染邪毒。热扰冲任,迫血妄行,而恶露不止。

3.血瘀 多因产时感寒,寒凝血瘀;或素有癥瘕,冲任瘀阻,新血不得归经,而恶露不止。

(二)诊断思维

1.辨病思维

(1)诊断要点

病因病机示意图

①病史:产前体质虚弱,或气虚或阴虚,或素有癥瘕;产时感受寒邪,或产后情志不遂,或操作不洁;有胎盘胎膜残留、宫内感染、子宫复旧不全史。

②症状:分娩或堕胎、小产、人工流产、药物流产3周以后,恶露仍淋漓不断,并有色、质、气味的异常;或伴有腹痛,或突然大量出血如崩,重者可致虚脱血晕。

③检查

妇科检查:发现子宫较同期正常产褥子宫大而软,或有压痛,宫口松弛,内有血块或组织。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等,了解感染及有无贫血情况,除外凝血机制障碍(参见产后血晕)。血HCG,尿HCG,血人胎盘生乳素(HPL)检测,有助于诊断胎盘残留、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B超检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宫腔内是否有残留组织,有无子宫黏膜下肌瘤,了解子宫切开愈合情况。

病理检查:子宫刮出物做病理检查以确诊有无胎盘、胎膜残留、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2)鉴别诊断

①凝血障碍:原有凝血障碍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炎等,多数在妊娠前即存在。可通过血液检查明确诊断。

②产褥期内外伤性出血:产褥期内性交或外伤,妇科检查可见阴道或宫颈有裂伤。

③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继发于足月产、流产、葡萄胎后,表现为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常伴贫血、水肿,子宫均匀增大或不规则增大,血HCG、HPL轻度升高。B超检查、诊断性刮宫有助于确诊。

2.辨证思维 本病特征是恶露过期不止,辨证时除运用四诊八纲外,应特别注意从恶露的量、色、质、气味辨其寒、热、虚、实。恶露量多、色淡红、质清稀、无臭气者,多为气虚;量多、色红或红绛、质黏稠或有臭味者,多为血热;量时多时少,色紫暗,时有血块,多为血瘀。

(三)治则思维

本病的治疗原则为虚者补之,热者清之,瘀者攻之,同时注意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补虚勿碍邪,祛邪勿伤正。

(四)辨证论治

1.气虚

【证候】 产后恶露逾期不止,量多,色淡,质稀,无臭气,小腹空坠,神疲倦怠,气短懒言,面色img100白。舌淡苔白,脉缓弱。

【辨证】 气虚血失统摄,故恶露量多色淡质稀,逾期不止;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故小腹空坠,神疲气短;气虚血少,不能荣于面,故见面色img101白。舌淡苔白,脉缓弱均为气血两亏之象。

【治法】 益气养血,固摄冲任。

【主方】 补中益气汤加陈棕榈炭、阿胶珠。

【处方举例】 人参12g,黄芪12g,白术9g,当归9g,陈皮9g,升麻9g,柴胡9g,炙甘草9g,陈棕榈炭8g,阿胶珠8g。

2.血热

【证候】 恶露过期不止,量较多,色红或深红,质稠,或色如败酱,有臭气,面红唇赤,口燥咽干,或有腹痛、便秘,或兼五心烦热。舌红,苔燥或少苔,脉滑数或细数。

【辨证】 热伏冲任,迫血妄行,故恶露过期不止,量较多,色深红质稠;热灼津液,故见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面红唇赤,便秘;热与胞中余血互结成瘀,日久化腐,气血瘀阻,故腹痛,恶露色如败酱而臭。舌红,苔燥苔少,脉数,为热盛阴伤之象。

【治法】 养阴清热止血。

【主方】 保阴煎。

【处方举例】 生地黄12g,熟地黄9g,黄芩9g,黄柏8g,白芍9g,山药10g,续断12g,甘草8g。

3.血瘀

【证候】 恶露过期不止,淋漓涩滞,量时多时少,色紫暗有块,腹痛拒按,块下痛减。舌紫暗,边尖有瘀斑、瘀点,脉沉弦涩。

【辨证】 瘀血阻滞冲任,新血不得归经,故恶露延期不止;瘀阻胞脉,气血未通,故恶露涩滞紫暗有块,腹痛拒按;块下气血暂通,故痛减。舌紫暗有瘀斑、瘀点,脉弦涩,均为瘀血之象。

【治法】 活血化瘀止血。

【主方】 生化汤。

【处方举例】 当归12g,川芎9g,桃仁8g,炮姜8g,甘草8g。

(五)病程观察

1.在气虚证型中,兼肾虚腰痛者,加炒杜仲、续断炭补益肝肾止血;兼气虚血瘀者,见恶露色淡暗,夹小血块,小腹疼痛,加益母草三七粉化瘀止血;气血两亏多汗者,加煅龙骨、煅牡蛎、白芍、五味子养血敛阴,固涩止血。

2.在血热证型中,若肝郁化火,症见口苦胁胀者,加醋柴胡、薄荷牡丹皮疏肝清热凉血;若见发热,恶露臭秽,属邪毒炽盛者,合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热灼血瘀腹痛者加失笑散、益母草化瘀止痛。

3.在血热证型中,若阴虚内热,恶露量少淋漓,色鲜红,五心烦热,苔少,脉细数。宜滋阴清热,用两地汤合二至丸。

4.在血瘀证型中,若宫寒腹冷痛喜暖者,加小茴香、吴茱萸温经散寒;兼疲乏无力等气虚证者,加黄芪、党参益气化瘀;若气滞腹胀痛者,加郁金、延胡索行气止痛。

(六)预后转归

产后恶露不绝虽出血量少,但淋漓不尽,若治疗及时,预后多良好。若迁延日久,或突然大量出血,可变生他症。恶露淋漓日久不愈者,应注意滋养细胞肿瘤的可能,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www.xing528.com)

(七)预防与调护

1.防止产程延长和并发症发生,减少气血耗损,防止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发生。

2.临产分娩时注意保暖,防止因寒致瘀血留滞导致的产后恶露不绝。

3.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500ml,血性恶露约持续3天,逐渐转为浆液性恶露,约2周后变为白色恶露,并再持续2~3周干净。如发现血性恶露1周以上,量多或如月经量就应到医院去检查和治疗。

(八)疗效评定

1.治愈 产后恶露干净,无异味,各项检查正常。

2.好转 产后恶露明显减少,无异味,各项检查未见异常。

3.未愈 产后恶露淋漓不尽症状无改善,变生他症。

二、名家医案

1.丁启后医案——脾肾气虚,冲任不固

曾某,女,25岁,已婚。

【就诊日期】 1999年5月13日。

【主诉】 产后50天阴道流血不净。

【现病史】 自述50天前因宫缩乏力“滞产”,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伤口愈合良好。术后阴道流血一直未净,多时似平常月经量,医院给“缩宫素”“抗炎”治疗后流血不净,时可干净2~3天又流血。就诊时阴道流血不多,每日用纸2张,血色偏淡,神疲乏力,乳汁甚少,小腹隐痛,腰酸膝软。

【查体】 舌淡胖,苔薄白,脉细无力。妇科检查:外阴阴道血染,宫颈光滑,子宫前位,稍大质软,无压痛,附件(—)。B超检查无特殊发现。查血红蛋白90g/L。

【诊断】 产后恶露不绝。

【辨证】 脾肾气虚,冲任不固。

【治法】 益气补肾,固冲止血。

【方药】 黄芪30,山茱萸12g,山药15g,麦冬15g,炮姜6g,白术15g,益母草20g,阿胶珠15g,枸杞子15g,党参15g,杜仲15g,仙鹤草15g,海螵蛸15g,山楂炭15g,玉竹12g。5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1999年5月19日):上方服3剂后血止,精神稍好,上方去仙鹤草、炮姜、海螵蛸,加熟地黄15g,续断15g,白术15g。5剂,服法同前,1周复诊。

三诊(1999年5月30日):流血干净已11天,上述症状好转明显,要求服药调理。补中益气丸服10天善后。

【按语】 清代《胎产心法》指出“产后恶露不止……由于产时损其气血,虚损不足,不能收摄,或恶血不尽,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患者发病符合古人所曰:“虚损不足,不能收摄”。因其滞产,产程过长,耗气伤气,加之剖宫产,耗气伤阴,可致产后气虚不摄,冲任不固恶露不绝;神疲乏力,乳汁甚少,小腹隐痛,腰酸膝软,均为脾肾气虚,冲任不固之证候。故用自拟益气固冲止血汤治疗。方中黄芪、山药、白术、党参健脾益气,固摄止血;麦冬、山茱萸、玉竹、枸杞子、杜仲补肾养阴;阿胶珠养血止血;炮姜温中;益母草促进宫缩以止血;山楂炭祛瘀止血;仙鹤草、海螵蛸收敛止血。丁启后用“补肾益气,固冲止血”治疗获效。在产后恶露不绝治疗方中喜用“山楂炭”,丁启后曰:山楂炭活血止血,使血止而不留瘀。

[选自贺兴东,翁维良,姚乃礼.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妇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丁启后医案——气虚夹瘀

罗某,女,36岁,已婚。

【就诊日期】 1992年12月16日。

【主诉】 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30天。

【现病史】 自述30天前因早孕(妊娠50天)在本市某医院行人工流产术,术后阴道流血中等量,5天后量减少,伴小腹坠胀痛,半月后流血仍不净(服过“消炎片”),曾行2次清宫术,流血仍不净。就诊时流血不多,血色鲜红或淡红时有小血块,神疲乏力,小腹坠胀隐痛。

【查体】 舌淡,苔薄微黄腻。

【诊断】 产后恶露不绝。

【辨证】 气虚夹瘀。

【治法】 益气固冲,活血止血。

【方药】 太子参15g,山药15g,当归12g,桃仁12g,炮姜6g,川芎10g,益母草15g,地榆12g,仙鹤草15g,阿胶珠12g,贯众炭12g,荆芥炭12g,炙甘草6g。5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1992年12月21日):上方服至3剂阴道流血减少,色淡,可不用纸垫,上方去桃仁,加熟地黄12g,3剂。

三诊(1992年12月24日):流血止2日。补中益气丸2瓶善后。

【按语】 人工流产后常规10天内流血应干净,超过时间主要由于子宫收缩不良、人工流产不全或感染。根据患者情况应属子宫收缩不良,因服用过“抗生素”“2次清宫”仍流血不止。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气虚不摄血为主,加之人工流产手术瘀滞胞宫血不循经也可致术后流血不止,正如《胎产心法》所曰:“产后恶露不止……由于产时损其气血,虚损不足,不能收摄,或恶血不尽,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故用加参生化汤加味治疗。方中太子参、山药益气固冲止血;生化汤化瘀散寒;益母草活血止血增强宫缩;地榆、仙鹤草、阿胶珠、贯众炭、荆芥炭收敛止血,阿胶珠养血止血。全方共奏益气固冲,活血止血之效。丁老临床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出血很少单用“生化汤”,常选“加参生化汤”,重视补气固摄。流血时间长者选用地榆,除凉血止血外,还有解毒、抗感染之效。

[选自贺兴东,翁维良,姚乃礼.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妇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蔡小荪医案——体虚未复,冲任失固

赵某,女,28岁,已婚。

【就诊日期】 2005年11月10日。

【主诉】 产后阴道出血不净2个月余。

【现病史】 11岁初潮,月经周期26~28天,经期6~7天,1-0-1-1,经期尚准。今年8月23日剖宫产,产后恶露淋漓迄今未绝,曾服桂枝茯苓胶囊,量减未止,色淡红腰微酸,自乳不多。

【查体】 妇科检查:无异常。舌质偏红,脉细。

【诊断】 产后恶露不绝。

【辨证】 体虚未复,冲任失固。

【治法】 扶正调摄。

【方药】 炒潞党参12g,黄芪12,炒当归身10g,熟地黄10g,赤芍、白芍(各)10g,牡丹皮炭1g,益母草10g,炒杜仲10g,续断10g,败酱草20g,蒲黄炭12g。7剂。水煎服,日1剂。

复诊:7剂药后,下红已止,略有黄带,乳汁稍增,舌边尖红,脉略数。再拟前法进退。

处方:炒潞党参12g,生黄芪12g,炒当归身10g,云茯苓12g,熟地黄10g,续断10g,狗脊10g,王不留行子10g,漏芦10g,山海螺10g,通草3g。

【按语】 产后恶露不绝多因虚损、瘀阻等因素损伤冲任而致。《胎产心法》指出:“产时伤其经血,虚损不足,不能收摄,或恶血不去,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本病机以气虚夹瘀为主。治拟补虚祛瘀止血为要。气行则血行,调理冲任,祛瘀生新为大法。“瘀血不去,则血不循经”。方中以生化汤为基础,加入补气、清热之品,党参、黄芪扶正为主,益气行血,增加子宫收缩力;当归、白芍、熟地黄、仙鹤草养血止血,增强补摄之力;蒲黄、赤芍、益母草、牛膝活血行血,祛瘀生新;喜用仙鹤草、益母草配伍,止血不留瘀,两药比例,多据出血量多少而定剂量。

[选自贺兴东,翁维良,姚乃礼.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妇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