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后乳汁自出原因及中医治疗方法

产后乳汁自出原因及中医治疗方法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九节产后乳汁自出产后乳汁不经婴儿吮吸而不断自然流出者,称为“产后乳汁自出”,又称“漏乳”或“乳汁自溢”。正常分娩者应在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哺乳结束后,用吸奶器或奶泵将乳房内的乳汁吸空,减少乳汁流出。服5剂后,乳汁不再自出,精神恢复,食欲增加,再服5剂以巩固疗效。

产后乳汁自出原因及中医治疗方法

第九节 产后乳汁自出

产后乳汁不经婴儿吮吸而不断自然流出者,称为“产后乳汁自出”,又称“漏乳”或“乳汁自溢”。若产妇身体壮实,气血充盛,乳房胀满而溢;或已到哺乳时间,未行哺乳而乳汁自流者,则为生理现象,不作病论。本病始见隋代《诸病源候论》中“产后乳汁溢候”。唐代《经效产宝·产后乳汁自出方论》叙述了乳汁自出的病因:“产后乳汁自出,盖是身虚所致,宜服补药以止之。”宋代《妇人大全良方》则进而指出“胃气虚”是身虚之由。《校注妇人良方》补充了“肝经血热”“肝经怒火”等病因,并各以方药治疗。西医学之产后溢乳可参照本病论治。

一、临床诊疗思维

(一)病因病机分析

病机有虚实两端。虚者气血虚弱,胃气不固;实者肝郁化热,迫乳外溢。

1.气血虚弱 因产耗伤,中气不足,或饮食劳倦伤及脾胃,乳房属足阳明胃经,胃气不固,摄纳无权,乳汁随化随出。如《校注妇人良方》云:“产后乳汁自出,乃胃气虚。”

2.肝经郁热 产后情志抑郁,郁久化火,或恚怒伤肝,肝火亢盛,乳头足厥阴肝经所主,疏泄太过,迫乳外溢。如《胎产心法》云:“肝经怒火上冲,乳胀而溢。”

(二)诊断思维

1.辨病思维

(1)诊断要点

①病史:素体虚弱,有贫血或其他慢性病史;或产后抑郁。

②症状:产后未经婴儿吮吸而乳汁自动流出,尤其在哺乳时,吸吮一侧乳头而另一侧乳头乳汁自溢。

病因病机示意图

③检查:双侧或一侧乳头溢乳,点滴而下。乳头未见皲裂,乳房无红肿、包块。

(2)鉴别诊断:若妊娠期乳汁自溢,为“乳泣”;若溢出血液,或有结块者,应警惕乳癌。

2.辨证思维 主要根据乳汁和乳房情况辨虚实。若乳汁清稀,乳房柔软者,多属气血虚弱证;若乳汁浓稠,乳房胀满而痛者,多属肝经郁热证。

(三)治则思维

治疗以敛乳为主。虚者补而敛之,热者清而敛之。并注意加强营养,调畅情志,有利于乳汁的生化与蓄溢。

(四)辨证论治

1.气血虚弱

【证候】 乳汁不经婴儿吸吮而自然流出,量少质稀,乳房柔软而无胀感,神疲乏力,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辨证】 气血虚弱,胃气不固,不能固摄乳汁而自出;气虚血少,乳汁生化不足,则乳汁量少清稀;乳汁自出,乳房空虚,故柔软不胀;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则疲乏无力,纳少。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均为气血虚弱之征。

【治法】 补气养血,佐以固摄。

【主方】 八珍汤去川芎,加黄芪五味子、芡实。

【处方举例】 当归12g,白芍9g,熟地黄9g,人参12g,白术9g,茯苓9g,炙甘草9g,黄芪12g,五味子5g,芡实9g。

2.肝经郁热

【证候】 乳汁自出,量较多质浓稠,乳房胀痛,烦躁易怒,便秘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辨证】 素性抑郁,肝郁化热,迫乳外溢,故乳汁自出而量多,质稠;肝失条达,气滞不宣,故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热灼津液,则便秘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均为肝郁化热之象。

【治法】 疏肝解郁清热。

【主方】 丹栀逍遥散去生姜

【处方举例】 柴胡9g,牡丹皮9g,栀子6g,当归9g,白芍9g,白术9g,茯苓9g,炙甘草9g,薄荷5g。

(五)病程观察

在肝经郁热证型中,若乳房胀痛有块,加夏枯草清热散结,生牡蛎平肝散结敛乳;若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者,加生地黄麦冬、五味子养阴清热敛乳。

(六)预后转归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若溢出血性液,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乳房肿瘤

(七)预防与调护

产前、产后应注意饮食、情志之调摄以及乳房的护理,乳头内陷者应在产前进行纠正。正常分娩者应在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哺乳结束后,用吸奶器或奶泵将乳房内的乳汁吸空,减少乳汁流出。本病重在预防,重在生活调摄。若因故不能哺乳者,应及时回乳。

(八)疗效评定

1.治愈 乳汁正常,无自溢,各项检查正常。

2.好转 乳汁自溢明显减轻,各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3.未愈 乳汁自溢症状无改善,各项检查正常或异常,需进一步诊治。

二、名家医案

1.陈财旺医案——气血虚弱

许某,女,27岁,已婚。

【就诊日期】 2004年1月16日。

【主诉】 产后两乳头不断有乳汁流出24天。

【现病史】 产后两乳头不断有乳汁流出24天,乳房柔软,两乳头可见少量清稀乳汁自出,精神不振,神疲无力,面色萎黄。(www.xing528.com)

【查体】 舌质淡,苔薄自,脉搏细弱。

【诊断】 产后乳汁自出。

【辨证】 气血虚弱。

【治法】 补益气血,佐以固摄。

【方药】 党参18g,熟地黄18g,白术18g,茯苓12g,当归15g,白芍15g,炙黄芪25g,芡实20g,五味子10g,炙甘草9g。1剂/天,水煎分2次服。服5剂后,乳汁不再自出,精神恢复,食欲增加,再服5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 乳汁自出首先应分清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乳汁自出是指产妇体健、乳房饱满,在满足婴儿吸吮后而多余的奶汁外溢,系体质健壮,气血旺盛,乳汁充沛多余而溢。病理性乳汁自出,则多见产妇体衰,营养不佳,即气血虚弱,中气不足,胃气不固,摄纳无权或肝经郁热,疏泄太过,乳汁不能自存,迫乳外出。大多是平素体质欠佳,营养不足,产后气血虚弱,中气不固,胃气不旺,乳汁失约,所以乳房柔软,乳汁自出而量少清稀,血虚则乳汁乏源而量少,气虚则神疲乏力,心慌、气短、脉细弱。十全大补汤系四物汤、四君子汤合并而成,具有强大的温补气血之功,佐以固摄之力。四君子汤补中益气,四物汤养血生血,加五味子、芡实固精止涩,共奏补气固摄,敛乳生乳之效。

[选自陈财旺.十全大补汤加减治愈产后乳汁自出24例分析.中华临床新医学,2004,12(4):1113]

2.吴品琮医案——气血虚弱,固摄无权

金某,女,28岁,已婚。

【就诊日期】 1989年10月8日。

【主诉】 产后月余,乳汁自出。

【现病史】 患者产后月余,乳汁自出,量少色泽清稀,乳房无胀满,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体乏力。

【查体】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 产后乳汁自出。

【辨证】 气血虚弱,固摄无权。

【治法】 益气养血,佐以固摄之法。

【方药】 党参、制黄芪各20g,熟地黄、生牡蛎、芡实各15g,白芍、当归、龙骨各12g,桑螵蛸6g。

二诊:5剂后,乳汁自出减少,诸症亦有好转,仅感食欲欠佳。处方:新开河参(另煎)10g,制黄芪30g,熟地黄、芡实、生牡蛎各15g,白芍、当归、炒山楂各12g,炮鸡内金8g,龙骨10g。

三诊:5剂后,乳汁自出已无,面色、精神均好转,饮食有味,拟用归脾汤出入以善后,月余随访已痊愈。

【按语】 患者因产后气血虚弱,固摄无权,故乳汁自出。方用圣愈汤去川芎益气补血摄血,能使无形之气速生有形之血;佐以龙骨、生牡蛎、桑螵蛸、芡实益气健脾,调肝固涩。二诊加炒山楂、炮鸡内金消食助运,增强气血生化之源,后又以归脾汤出入,使气盛血旺,气血充沛,统摄有权,以致乳汁自出消失而获痊愈。

[选自吴品琮.产后乳汁自出验案三则.浙江中医杂志,2008,43(1):54]

3.吴品琮医案——胃经血热上冲,热迫乳汁外溢

周某,女,31岁,已婚。

【就诊日期】 1990年3月14日。

【主诉】 产后月余,乳胀伴乳汁自出。

【现病史】 患者产后月余,乳汁自出,汁稠浓,乳房胀痛而灼热,口苦咽干。

【查体】 舌苔黄而干、舌边尖红,脉滑数。

【诊断】 产后乳汁自出。

【辨证】 胃经血热上冲,热迫乳汁外溢。

【治法】 清热养阴,佐以清导之法。

【方药】 生地黄、熟地黄、白芍、怀山药、续断、生谷芽各12g,芦根荷叶各10g,生甘草5g。

二诊:4剂后,乳房胀痛灼热均见减轻,乳汁自溢减少,效不更方,原方加牡丹皮12g,生牡蛎15g,连服5剂而获痊愈。

【按语】 本例患者系阳明胃热上冲,逼迫乳汁外溢。方用保阴煎增减,重在清热养阴。方中去苦寒之黄芩黄柏,意恐伤胃;加芦根、荷叶、生谷芽甘寒清热、升发清阳、健脾开胃清导。二诊加牡丹皮、生牡蛎清热凉血、健脾固涩,共奏清胃凉血收敛之功,致上冲火热从清导而降,血热得清,使乳汁自出停息,以达成效。

[选自吴品琮.产后乳汁自出验案三则.浙江中医杂志,2008,43(1):54]

4.吴品琮医案——暴怒伤肝,肝阳上亢,乳汁为肝火所迫妄行自出

季某,女,29岁,已婚。

【就诊日期】 1991年8月5日。

【主诉】 产后月余,乳胀心烦,乳汁自出。

【现病史】 产后1月余。因恼怒生气后,近1周来虽按时喂乳,但乳房胀痛,乳汁自出,量少质稠浓,心烦易怒,夜难入寐,咽干口苦。

【查体】 舌红、苔薄白,脉弦数。

【诊断】 产后乳汁自出。

【辨证】 暴怒伤肝,肝阳上亢,乳汁为肝火所迫妄行自出。

【治法】 疏肝清热,佐以清敛之法。

【方药】 牡丹皮、白芍、白术、怀山药、夏枯花各12g,山栀子、当归各9g,茯苓10g,合欢花、柴胡各6g,糯稻根20g,生甘草3g。3剂后,乳房胀痛减轻,乳汁自出较少,咽干口苦减轻,舌尖红、苔薄黄。守上方,再服3剂后,乳房不胀痛,无乳汁自出,口不苦,舌脉正常。转用益气养阴之法,处方:太子参、浮小麦、糯稻根各20g,怀山药15g,白芍、麦冬各10g,焦白术、何首乌、生牡蛎各12g,调理而痊愈。

【按语】 本例患者因肝经郁热化火,乳汁为肝火所迫,妄行自出。治宜疏肝清热,佐以清敛之法。方用丹栀逍遥散去生姜、薄荷,因逍遥散仅能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不足平其郁火,故加牡丹皮以泻血中伏火,山栀子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合怀山药健脾益肾、补虚安神;合欢花、夏枯花、糯稻根加强疏肝解郁、平肝泄火。三诊加麦冬、浮小麦、太子参、何首乌、生牡蛎有益气养阴、养胃生津、平肝息火、清敛除热之功,终使肝郁得解,肝火平息,乳出自除。

[选自吴品琮.产后乳汁自出验案三则.浙江中医杂志,2008,43(1):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