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医儿科:痢疾的病因、症状及诊断

中医儿科:痢疾的病因、症状及诊断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一节痢疾痢疾是感受时邪疫毒所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痢疾的病变脏腑,主要在肠腑。治疗不彻底,痢疾迁延,邪恋正虚,脾虚不健,则久痢不愈,或时止时作。痢疾总为肠胃积滞有余之证,小儿罹患,湿热之证尤多,而且易于化火,内陷厥阴。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毒型菌痢需与乙型脑炎及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休克、严重食物中毒等疾病鉴别。当灌肠后大便检查不能证实为菌痢时,必要者即应做脑脊液及其他检查以明确诊断。

中医儿科:痢疾的病因、症状及诊断

第十一节 痢 疾

痢疾是感受时邪疫毒(痢疾杆菌)所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脓血黏液便为主症。本病主要指西医学的细菌性痢疾,不包括阿米巴痢疾。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高峰在夏秋两季,一般在7~9月达高峰。男女老幼普遍易感,而以儿童发病率高。尤其中毒型菌痢比较集中发生于儿童,其起病急,变化快,易致死亡,是一种危重类型。中医对本病认识较早,《黄帝内经》将本病称为肠澼、赤沃,《金匮要略》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使本病辨证论治有了很大的发展。

一、诊疗思维

(一)病因病机分析

本病多由外受时邪疫毒,内伤饮食,损伤肠腑而形成。外感风寒、暑湿、暑疫等时邪疫毒,均可致痢。饮食不节,如好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或误食不洁之物,夹湿热疫毒,酿生湿热,湿滞热郁,蕴阻于肠间;若恣食生冷瓜果,损伤脾阳,可致寒湿内阻。感染外邪与内伤饮食,两者互相影响,往往内外交感而发病。

痢疾的病变脏腑,主要在肠腑。无论是暑湿、疫毒时邪,还是风寒之邪,其病机的关键所在,都是邪毒积滞于肠腑、凝滞津液、蒸腐气血所致。邪毒积滞肠腑,气机壅阻,凝滞津液,蒸腐气血,则发为痢下赤白。邪毒熏蒸,故见发热;气机壅滞,故见腹痛;气血津液受损,肠络受伤,邪毒搏血,故见大便脓血;邪毒内郁,气机壅滞,下痢里急而后重。如果疫毒、湿热之气上攻于胃,则胃不纳食。治疗不彻底,痢疾迁延,邪恋正虚,脾虚不健,则久痢不愈,或时止时作。脾气下陷,则滑痢脱肛。日久可由脾及肾,导致肾气虚惫。暴痢久痢,一则伤气耗血;二则损伤阴阳,而致伤阴伤阳之证。

痢疾的不同证候,可由不同的病因产生,且受到身体素质、发展过程等因素的影响,究其病机属性,则可分为虚实两大类。痢疾总为肠胃积滞有余之证,小儿罹患,湿热之证尤多,而且易于化火,内陷厥阴。但由于夹杂感邪的不同,体质强弱的差异,病程久暂的不同,在临床上见证不一。体质壮实者,病多属实;素体怯弱,或脾胃不和,病多属虚。病初多实,且多夹表;久病多虚,又常虚中夹实。虚寒多见面白肢冷,懒于言语;湿重多见腹满胀闷不舒,体困肢重;实热则面赤气粗,壮热烦渴。

若疫毒炽盛,正气不支,火郁湿蒸,内陷厥阴,出现热毒内闭和阳气外脱之证,病情重笃,形成疫毒痢,即中毒型菌痢,是急性菌痢的危重变证。临床以起病急骤,突发高热,病性严重,迅速恶化并出现惊厥、昏迷和休克为特征。本证多见于2—7岁儿童,病死率高,必须积极抢救。若病起急暴,神昏惊厥,多为热毒蕴结在里,内陷厥阴的毒邪内闭证。若突变面色苍白,肢厥汗冷,气弱脉微,则为正不胜邪,正气内亏,阳虚于外的内闭外脱证。

病因病机示意图

(二)诊断思维1.辨病思维

(1)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史:好发夏秋季节,有接触史及饮食不洁史。

2)临床表现

①典型菌痢:起病急,畏寒,发热,腹痛,腹泻,大便初为稀便,继而转为黏液、脓血便。常有里急后重感。查体左下腹可有压痛。重症患者大便频繁,进而可致脱水、酸中毒

②非典型菌痢:多见于婴幼儿。全身和肠道症状较轻,大便为稀便或黏液便,次数不太多。

③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的小儿。表现为全身严重的毒血症症状。起病急骤,突发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和呼吸衰竭症状。开始可无肠道症状,以后才出现脓血便。中毒型菌痢又可表现为休克型(表现为感染性休克)、脑型(表现为昏迷、惊厥以及严重的脑症状)和混合型(表现为周围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

④慢性菌痢:菌痢的症状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常因急性期治疗不彻底、细菌耐药、营养不良或有肠道寄生虫所致。

3)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可见较多红、白细胞及巨噬细胞;大便培养可找到痢疾杆菌。

(2)鉴别诊断

①阿米巴痢疾:起病缓慢,无明显高热及全身症状,轻微腹痛,无里急后重,便次较少,一般每日10次以内,血、黏液常附着在成形或半成形粪便表面或在便后出现,取新鲜粪便查到阿米巴滋养体可确诊。

②消化不良性腹泻:有过量饮食和消化不良病史,水泻为主,有食物腐败臭味,可有黏液便,大便镜检阴性或可看到少数脓细胞,只有多次粪便镜检和培养才能确诊。

肠炎结肠炎:其主要区别是病原体不同,常由其他细菌或病毒引起。临床全身毒血症状轻,大便次数不多,黏液稀便而少脓血,须做大便培养才能明确诊断。

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毒型菌痢需与乙型脑炎及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休克、严重食物中毒等疾病鉴别。这些病一般在粪便和灌肠排出液中查不到大量脓细胞。食物中毒有时可见脓血便,但无里急后重及肛门括约肌松弛现象。当灌肠后大便检查不能证实为菌痢时,必要者即应做脑脊液及其他检查以明确诊断。

2.辨证思维

(1)辨证候:痢疾的辨证关键在于辨别寒、热、虚、实。痢疾有湿热痢、寒湿痢、久痢、疫毒痢之分。湿热痢、寒湿痢为其常证,起病较急,症状典型,见湿热蕴滞肠胃或寒湿困阻肠胃之证。久痢多由急性痢疾发展而来,病程较长,症状迁延不愈,常伤气耗血、损阴伤阳,而见阴虚内热或脾胃虚寒之证。疫毒痢是痢疾的危重变证,起病急暴,传变迅速,常见实热内闭与阳气外脱之证。

(2)辨发热:发热本为痢毒内结外蒸之候,但由于病情、体质等不同:初痢身热,脉浮为兼表,脉沉实为里。兼表证者,若发热而兼恶寒无汗,头痛身疼,苔白,脉紧,为风寒束表;若发热而恶寒轻,或不恶寒,有汗口渴,苔薄黄,脉数,为风热表证;而发热又兼见患“无衣则凛凛,着衣则烦”,心烦汗出不畅,口渴而不欲饮,脉浮而濡者,为暑湿困表。里证者,若发热而蒸蒸汗出,口渴舌红,苔黄脉大者,为里热邪盛;若兼见胸腹胀满,拒按,甚则谵语神昏,为邪热里结。久痢身热者:脉虚为正气虚;脉大实为邪气盛;脉虚弱无根,或细数,为危重之候。若午后潮热,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为阴虚之证。

(3)辨痢下形色:一般认为痢色赤,属热属血;痢色白,属寒属气。痢下白冻黏液,亦多因湿热伤气,湿胜于热;湿热俱盛,痢下赤白;亦有痢赤属寒,痢白属热者,当审其脉,脉迟苔白者为寒,脉数苔黄者为热。痢下白冻如鱼脑,或夹杂完谷不化,多为冷积。痢下脓血腐臭,多为热滞,痢下清稀为寒,痢下脓稠多热,痢下血多为热重。久痢滑脱不禁,多属脾肾两虚。久痢脓血,多致阴虚血损。

(4)辨腹痛、里急后重:这是痢疾的主症之一。里急者,窘迫急痛;后重者,肛坠欲便不爽,便后有未尽之意。是因为内有积滞,气机不畅所致。其证多主实积,但也有虚证,还须注意审其寒热。腹痛胀满,甚则拒按,为实。若腹痛窘急欲便,不及登圊者,为实热,热而化火,火性急迫之故。若腹痛胀满,里急后重,得泄少许,未几复作,兼见口中气臭,呕吐酸腐者,多为内有食滞。腹痛滑痢,不甚急迫,虽泄而后重反增,甚则滑痢脱肛,是脾肾气虚下陷。腹痛绵绵,喜按喜温,是为虚寒。若久痢血痢、虚坐努责,是阴血虚亏之证。

(三)治则思维

一般来说,痢疾初起,重在祛邪。祛邪又有解表、导滞、清解、温通、凉血、解毒、开闭、通下之法。痢疾多由湿热疫毒兼夹积滞为患,故清热毒、消积滞最为常用。后期多调理脾胃和气血。久痢则应注意扶正,或以养阴止痢,或以温阳固涩;对虚中夹实,反复发作者,当斟酌病机,视其虚实缓急,以施攻补。痢疾又为伤气伤血,气滞血瘀之证,故不论何痢,均宜注意调气和血,所谓“调气则后重自除,和血则便脓血自愈”。

在具体选方用药时,又要注意护养胃气,苦寒攻伐之品不可过用;注意寒温并用,痢非纯寒纯热,寒温相伍,既可寒热两解,又可防止苦寒败胃;注意慎用分利,《杂病源流犀烛》说:“利小便者,治水泻之良法也。以之治痢则乖,痢因邪热胶滞、津液枯涩而成,若分利其水,则津液愈枯而滞涩更甚”。但若湿热壅盛,津液未伤,则可适当加清利之品,如六一散之类。

对中毒型菌痢、难治及重危患儿,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四)辨证论治

1.常证

(1)湿热痢

【证候】 急性起病,发热,下痢赤白黏冻或脓血,初起或为水泻,一二日后再便下赤白,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坠而不爽,小便短赤,舌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 湿热蕴蒸,气血阻滞,化为脓血。湿热之邪壅滞肠中,气机不畅,传导失常,故腹痛,里急后重。湿热熏灼肠道,脂络受伤,气血瘀滞,化为脓血,故下痢赤白。湿热下注,则肛门灼热,坠而不爽,小便短赤。苔腻为湿,黄为热,脉滑为实,数是热的征象。湿热痢在小儿痢疾中最为多见,急性痢疾大多属于此证,慢性痢疾中也有属此证者。在临床上有偏于热、偏于湿或兼夹为患者,但是偏于热者居多。

【治法】 清热导滞,行气和血。

【主方】 芍药汤加减。

【处方举例】 白芍15g,当归10g,木香5g,槟榔10g,黄芩10g,黄连5g,大黄5g,肉桂5g,甘草6g。(以5岁为例)

(2)寒湿痢

【证候】 痢下多白,清稀而腥,或纯下白冻,伴腹痛,里急后重,饮食不振,胃脘饱闷,头身重困,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辨证】 寒湿内蕴,气机受阻,气滞血凝。寒湿者皆为阴邪,阴邪留着肠中,则气机阻滞,传导失常,故见下痢腹痛,里急后重。寒湿伤于气分,故下痢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寒湿中阻,运化失常,故饮食不振,胃脘饱闷。脾主肌肉而健运四旁,寒湿困脾,则健运失司,故头身困重。舌淡苔白腻,脉濡缓,皆为寒湿内盛之征。此证多见于普通型急性痢疾,以痢下多白、清稀而腥为主。但应注意,痢白多主寒湿,但也有属湿热者;下痢暗红,也可为寒湿所致。辨其寒热,重点看其兼症,如脉舌的情况等。寒湿多苔白腻、脉沉缓,湿热为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温中散寒,化湿止痢。

【主方】 胃苓汤加减。

【处方举例】 苍术10g,白术10g,厚朴10g,桂枝5g,茯苓15g,泽泻10g,猪苓15g,陈皮6g。(以5岁为例)

(3)虚热痢

【证候】 下痢迁延日久,或痢疾后期,午后低热如潮,下痢赤白稠黏,里急欲便,量少难下,或虚坐努责,腹中热痛绵绵,食少,心烦口干,手足心热,皮肤干燥,形体消瘦,小便短黄,舌质干红或干绛少苔,脉细数。

【辨证】 阴血亏虚,湿热未尽。本证多因素体阴虚,或湿热痢迁延不愈,或过用香燥,以致阴伤血耗,阴血亏虚,而同时余毒未尽。邪滞肠间,阴血不足,则下痢赤白黏稠,里急欲便,量少难下。阴亏热灼,故午后低热如潮,腹中热痛绵绵。营阴不足,则虚坐努责,皮肤干燥,形体消瘦。胃阴亏虚,故食少口干。阴虚火旺,故心烦,手足心热,小便短黄。舌质干红或干绛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血亏耗之征。

【治法】 养阴清热,和血止痢。

【主方】 驻车丸加减。

【处方举例】 黄连5g,阿胶(烊化)10g,当归10g,炮姜3g,白芍10g,甘草6g。(以5岁为例)

(4)虚寒痢

【证候】 下痢日久,便多稀薄,带有白沫,甚则滑泄不止,腹痛绵绵不绝,喜温喜按,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腰酸怕冷,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而迟。

【辨证】 脾肾虚寒,寒湿阻滞。本证多由寒湿痢迁延而致,或过用寒凉,或素体阳虚、脾胃虚弱而致。痢久脾虚中寒,寒湿留滞肠中,故下痢稀薄带有白冻。寒盛正虚,肠中失却温养,故腹痛绵绵不绝,喜温喜按。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四旁,胃气虚弱,脾阳不振,故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脾胃虚寒则化源不足,肠中久痢,则精微外流,因而导致肾阳亦虚,关门不固,所以腰酸怕冷,滑脱不禁。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而迟,皆为虚寒征象。

【治法】 温补脾肾,涩肠止痢。

【主方】 真人养脏汤加减。

【处方举例】 诃子5g,肉豆蔻10g,白术10g,人参5g,肉桂5g,当归10g,白芍12g,木香5g。(以5岁为例)

2.变证 疫毒痢是菌痢最常见的危重变证,在儿科比较多见,临床上要高度重视,积极抢救治疗。

(1)毒邪内闭

【证候】 突起高热,恶心呕吐,痢下黏冻,烦躁谵妄,反复惊厥,神志昏迷,或初起即有高热惊厥而无大便脓血,应做肛拭或灌肠,可发现大便脓血。舌红而干,苔黄厚或灰糙,脉滑数有力。

【辨证】 本证属中毒型菌痢,夏秋多发。饮食不洁,感受暑湿疫毒,邪毒鸱张,化热化火,充斥表里内外,内窜厥阴,而成毒邪内闭之实证。其发病暴急,病情危重。邪毒内蕴肠胃,外发肌肤,故见壮热。毒聚肠腑,上冲及胃,胃气不得降,则恶心呕吐。暑湿疫毒,化火最速,火盛风动,内闭心包,所以见烦躁谵妄,反复惊厥,神志昏迷。毒从下泻,则有下痢脓血。如毒聚内结,肠失传导,不见下痢则病情更为严重。暑湿疫毒内蕴,故舌苔多见黄厚;热灼伤津,可见舌苔灰糙、舌质干红。

【治法】 清肠解毒,泄热开窍。

【主方】 黄连解毒汤加减。

【处方举例】 黄芩10g,黄连5g,黄柏10g,山栀子10g,白头翁10g,秦皮10g。(以5岁为例)

(2)内闭外脱

【证候】 突然面色苍白或青灰,肢厥冷汗,呼吸不匀,皮肤见有花纹,口唇发绀。严重者口吐咖啡样血液,呼吸浅促,节律不匀,目光无神,神志不清等内闭外脱危象。

【辨证】 本证多发生于邪盛正虚或素体内亏的患儿,以及先由一般湿热痢在病程中突然发生者,或由毒邪内闭证转化而来。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不耐疫毒熏蒸,元气最易受伤,故又易由内闭之实转为阳气外脱之虚,而致内闭外脱之危候。正不敌邪,先损阳气,阳气不能通达全身,头为诸阳之会,故见面色苍白或青灰,四肢厥冷。胃络内伤,则呕吐血液。阳气不能温养肌肤,故皮肤出现花纹。卫气不固,营失内守,所以汗出不温。肾气失纳,心阳不振,故呼吸浅促,节律不匀,脉细数无力。

【治法】 扶正固脱,潜阳息风。

【主方】 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处方举例】 人参10g,制附子9g,煅龙骨15g,煅牡蛎15g,白芍12g,炙甘草6g。(以5岁为例)

(五)病程观察

1.常证

(1)在湿热痢证型中,热重于湿并兼表者,见发热恶寒,头身重痛,痢下赤白以红为主,里急下迫、烦渴躁扰、肛灼溲赤而短,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热重而无表证者,用白头翁汤加减;热毒壅盛者,用黄连解毒汤加减;热痢若里热壅盛,扰动营血,壮热、躁扰谵妄、腹痛拒按、血痢者,加赤芍10g,地榆10g,水牛角(先煎)15g,大黄5g,枳实10g,内清外泄;若热毒瘀塞,上攻于胃,口噤不食,呕恶不止者,可先用玉枢丹或鲜竹沥灌服。

小儿胃肠嫩弱,易实易虚,使用攻下之品时,应注意中病即止,以免损伤元气。另外,热盛最易伤阴,而痢下之脓血,皆由血气所化,小儿阴常不足,故护阴十分重要。阴伤证常于菌痢后期出现,可加养阴之品,如生地黄石斛乌梅牡丹皮,或用连梅汤。同时对于苦寒化燥或辛温香燥之品,要注意减量或避免使用。

湿重于热者,见痢下赤白以白为主,兼见痞胀烦满、倦怠纳呆、滞下不爽、苔腻,加厚朴10g,薏苡仁15g,苍术10g,滑石(包)10g;暑湿在表者,加藿香10g,佩兰10g;患儿素体虚弱,或脾胃不足,可加陈皮10g,茯苓10g,炮姜3g,白术10g,苦寒、香燥、滑利之品皆可酌减,此类患儿往往湿从寒化而转为寒湿痢。(www.xing528.com)

无论是热偏重,还是湿偏重,湿热痢均易兼夹积滞,明·万全《幼科发挥·痢疾》即云:“痢不问赤白,皆从积治,湿热者,食之所生也。”但积滞有轻重,治疗也就有缓急。积滞较轻者,在上述各治法中稍加消导之品,如神曲、山楂枳壳、莱菔子之类。积滞较重者,症见腹部胀满疼痛,后重里急,便后痛减,口中气臭,舌苔垢腻,可用槟榔、莱菔子、枳壳、大黄等。但也应指出,虽消积导滞为治痢要法之一,但使用之轻重缓急,应当视病情不同而异,小儿肠胃嫩弱,易虚易实,尤应注意应用。

(2)寒湿痢证型中,风寒外束,症见头痛身疼、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者,应予外散风寒,内化寒湿,加荆芥10g,防风10g,羌活10g,紫苏10g;风寒表证较重者,用荆防败毒散或藿香正气散。荆防败毒散重在解表,治疗痢疾能达到“解其外畅其内”的目的,这种应用辛温发散的方法治疗痢疾,自清代喻嘉言倡导并称之为“逆流挽舟法”,已为医家所重视,但应避免过汗。表湿较重者,应芳香化湿,宣透表湿,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若兼夹积滞者,加莱菔子10g,神曲10g,槟榔10g,枳壳10g,山楂10g;内有冷积,面色青灰,腹痛绵绵不绝,脓血滞下不爽,里急,苔白腻,脉沉弦者,可用大黄附子汤温通导下;寒逆呕吐较剧者,加半夏10g,丁香5g,吴茱萸5g;寒气内盛者,可用桂附理中汤;脾气下陷,脱肛者,加黄芪15g,升麻10g,煨诃子5g。

(3)虚热痢证型中,如虚热灼津而见口渴、尿少、舌干者,可以沙参15g,石斛10g,以养阴生津;若见痢下血多者,可加牡丹皮10g,赤芍10g,墨旱莲10g,地榆炭15g,以凉血止血。

此时用药,一方面注意养阴和血,酸甘合用,因酸可收敛止痢,和血化阴。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排毒止痢,因余毒未尽常常贻害匪浅,湿热未清,而见口苦、肛门灼热者,黄柏、秦皮、黄连、苦参马齿苋之类,仍宜应用。在运用时应掌握主次轻重,攻不伤正,补不碍邪,即张璐所说:“切戒攻积之药”。痢久胃气已伤,怀山药、陈皮、扁豆、山楂、莲子肉等护养胃气之品,可适当加入,同时也可避免苦寒、滋腻之弊。

(4)虚寒痢证型中,阳虚气不化水,出现浮肿者,加黄芪15g,茯苓15g,大腹皮10g,泽泻10g,薏苡仁15g,补气利水;滑痢日久,脱肛者,加升麻10g,黄芪15g,赤石脂10g,升提中气。对虚寒下痢,应注意区分脾虚为主还是肾虚为主,一般轻证多属脾虚,重证则属肾虚。脾虚以理中治之,肾虚则宜四逆类,附、桂、干姜皆为必用之品。

2.变证 疫毒痢是菌痢最常见的危重变证,在儿科比较多见,临床上要高度重视,积极抢救治疗。

(1)毒邪内闭证型中,疾病初起,兼风寒表证者,加防风10g,羌活10g;暑湿表证较重者,加藿香10g,香薷10g,滑石10g。病情较重,已出现神昏谵语、反复惊厥、频频呕吐者,应根据不同见症予以加减用药:频频呕吐者,先用玉枢丹辟秽解毒、降逆止呕,或先灌服鲜竹沥液30ml;高热、神昏、惊厥为主者,加水牛角(先煎)15g,赤芍10g,牡丹皮10g,同时可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服药困难者,急以刮痧法刮前胸、后背及两手、腿弯,以宣其营卫,使邪气得以外越,并针刺少商、尺泽、委中放血,以泄经脉之中毒热;神昏痰鸣者,加竹沥10g,郁金10g,天竺黄10g,胆南星10g;抽搐不止者,加地龙10g,钩藤15g,石决明10g;腹胀痛、拒按、窘急躁扰、大便不通者,加枳实10g,槟榔10g,并加重大黄用量,急下以存阴,若当下未下可使内闭导致外脱。

(2)内闭外脱证型中,如呼吸浅促不匀,可重用五味子10g,山茱萸15g,以固肾纳气。口唇青紫或见血瘀征象者,可加用桃红四物汤以活血化瘀。待阳回厥复,再根据病情,用凉开醒神,泄热开闭法治之。因本证病情较重,病死率高,针对休克、酸中毒、脑水肿等,在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的同时,积极配合西药治疗。闭开脱回后,再继续调治痢证。

(六)预后转归

痢疾的转归与预后取决于患儿体质、正气的强弱与感邪的轻重。

1.体质强,正气尚足者一般预后良好。经过正确、及时治疗,一般在2周左右痊愈;发热、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症状一般在3~7天消失。感受疫疠毒邪盛者可出现热入心营、热动肝风或内闭外脱的危证,须积极抢救。

2.体质较差,正气不足,或素体脾胃虚弱者,可迁延日久,转为慢性痢疾。

(七)预防与调护

1.避免外邪所侵,要注意菌痢患儿的隔离、消毒,对痢疾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天。

2.注意饮食的清洁卫生,尤其在夏秋季节,对一般患儿的食具要煮沸消毒15分钟,粪便要用1%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或沸水浸泡消毒,对尿布和衬裤也要煮过或用开水浸泡后再洗。

3.患痢期间应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即使在痢疾初愈、食欲恢复时,也要控制,少吃生冷瓜果、香甜油腻食物。

4.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面色、呼吸、血压瞳孔等。

5.病后调理,重在调理脾胃,可用异功散,若以脾胃阴伤为主者,可用叶氏益胃汤。但都应注意调和气血,可加当归、白芍、陈皮等。

(八)疗效评定

1.治愈 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正常,培养连续3次阴性。

2.好转 症状消失或减轻,大便镜检正常,培养致病菌转阴或未转阴。

3.未愈 临床症状及大便镜检无改善。

二、名家医案

1.倪菊秀医案——邪积内滞

李某,男,4岁。

【现病史】 发热3天(体温38.5~39.5℃),流涕鼻塞,腹痛下痢,日有七八次,红白相夹,纳呆作恶,舌苔厚腻。

【诊断】 痢疾(中医:下痢)。

【辨证】 邪积内滞。

【治法】 疏解消滞。

【方药】 荆芥炭、炒防风、枳实各5g,葛根、藿梗各6g,炒楂肉9g,益元散(包煎)、马齿苋各12g,广木香、川厚朴各3g。2剂。

二诊:发热已和,表证亦除,舌苔仍腻,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宿食不清,再以通利消滞。

【方药】 葛根、酒炒赤芍、当归、白扁豆花各6g,广木香、川厚朴、陈皮各3g,马齿苋12g,槟榔、楂肉炭各9g。2剂。

上药服后痢疾渐化,舌苔亦薄,胃开纳动,脓血已少。续以原方加减以清理肠胃,给予温和脾胃而愈。

【按语】 痢疾初起有发热腹痛,呕吐下利,里急后重,舌苔薄腻或厚腻,此时宜消食导滞,以程钟龄《医学心悟》的止痢散加减施治,如兼有恶风、头痛、脉浮等表证者,须参合表剂以疏外邪,荆防败毒散可以先用,如表证甚重,亦可完全用解表之法,表证得解,痢必随减。故古人有“表解而里自和”之称,亦喻嘉言所谓“逆流挽舟”之法。

[选自倪菊秀.小儿痢疾验案四则.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2):21-22]

2.叶海利医案——湿热痢

周某,4岁。

【初诊日期】 2000年9月20日。

【现病史】 泻下黏液脓血便4天。患儿发病前曾到公共场所玩耍,发病后日泻5~15次,经西医诊断为痢疾,予抗炎、支持治疗3天,泻下次数稍减,但仍有粉红色黏液便,且较臭秽,伴午后发热,纳差,口苦,舌尖红、苔厚而黄腻。

【诊断】 痢疾(中医:下痢)。

【辨证】 湿热痢。

【治法】 因势利导、泻下利湿。

【方药】 小承气汤加味。大黄6g,厚朴4g,枳实6g,黄连4g,白头翁6g,槟榔4g,地榆9g,甘草3g。清水一碗,煎成半碗,顿服,上、下午各一碗,连服2天,泻利止,即改用养胃气兼轻清利湿热之品,调理6天,诸症皆消,饮食正常。

【按语】 痢疾为夏季小儿常见胃肠道疾病,具有传染性,治不及时可出现“内闭外脱”的危象。医者多采用西医治疗,亦取得疗效,但却避免不了损伤小儿脾胃功能而恢复缓慢。叶老认为,本例虽病已4日,但湿热之邪仍积聚于胃肠,患儿神清,尚存正气,若进收敛之剂,则为误治。虽用承气之剂,药力稍猛,但正所谓:“邪去一分,便能保存正气一分”,及时荡涤腑气,导毒下行,且有急下存阴之功。若彷徨不定,用药失误,可致邪毒鸱张,致正不胜邪而产生严重变证。承气汤类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为阳明腑实证而设,属苦寒泻下之剂,主要功用为散结通腑,消除痞满。小儿痢疾虽表现为泻利而非便结,但其病机仍为湿热毒邪壅阻中下焦,为邪实之证,故因势利导,用承气汤类可取得良效,但应中病即止。

[选自叶敦敏,邱淑丽.叶海利儿科急症治验.江西中医药,2002,33(2):8]

3.倪菊秀医案——湿热夹滞

裴某,女,10岁。

【现病史】 发热3天(体温38~39℃),下痢脓血,黏冻,纳呆腹痛,里急后重,次数频多(日7~10余次),已服用西药呋喃唑酮及氯霉素等效不显,舌质红苔腻,脉数实。

【诊断】 痢疾(中医:下痢)。

【辨证】 湿热夹滞,内蕴肠胃。

【治法】 清热导滞,化浊和痢。

【方药】 葛根、炒黄芩、白扁豆花、炒苦参、赤芍各6g,黄连3g,马齿苋、楂肉炭各9g,黄柏4.5g。3剂。

二诊:服药后身热已退,舌苔亦薄,痢次渐减,脓血尚有,胃气稍动,欲进稀粥,但宿滞未消,再以清利消滞。

【方药】 黄连、川厚朴各2.4g,广术香3g,白头翁、马齿苋、楂肉炭各9g,白扁豆花、赤芍、炒枳实各6g。3剂。

三诊:舌苔润,纳谷亦和,便日2次,脓血已无,粪色酱褐。再以清理肠胃,兼予化滞,此后胃和舌净使调,再扶脾胃而愈。

【按语】 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为治热痢之主方。凡下痢脓血或红多白少,臭秽迫人,里急后重,发热烦躁,脉滑实有力,舌质红苔黄腻,此为热痢主证,以上两方协同施治,既清热导滞,又和血行气,即刘河间所称“后重则宜下,腹痛则宜和,身重则除湿,脉弦则去风,行血则便脓自愈,和气则后重自除”。

[选自倪菊秀.小儿痢疾验案四则.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2):22]

4.张以文医案——疫毒痢

患儿,男,9岁。

【初诊日期】 1989年9月6日。

【主诉】 发热半天,伴腹痛。

【现病史】 患儿突然高热、腹痛,随即出现神志昏迷,四肢抽搐,大便未行。

【查体】 体温41℃,精神差、面白,心(—)、双肺(—),腹软无阳性体征,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热:WBC(++),RBC(+++)。

【诊断】 中毒性菌痢(中医:下痢)。

【辨证】 暴感暑热疫毒。

【治法】 通因通用。

治疗:急予针刺“人中”穴,重刺激,“十宣”穴放血少许,同时肌内注射阿尼利定(安痛定)1.8ml,苯巴比妥(鲁米那)0.1ml,随后抽搐缓解,体温渐退,急服汤药1剂。

【方药】 大黄(后下)6g,黄连6g,厚朴6g,枳壳8g,白芍12g,甘草8g。水煎服。

服药后下利脓血5次,疫毒已有化机,高热见挫,腹痛随之减轻。次日,继服汤药原方,大黄改为3g,加槟榔6g,葛根10g。连服3剂,诸证消失,病情告愈,饮食调养10天后,恢复健康,照常上学。

【按语】 治疗痢疾以清热解毒,调血理气为主,此为千古治痢之定法。然中毒痢非同一般痢疾,因其病因是暴感暑热疫毒之邪所发,来势凶急,暑湿热邪,蕴伏肠胃,熏腐肠膜血络,阻滞气机。热深毒重,秘结肠内,邪热不得下达乃化热化火,内窜营分,热闭心包,引动肝风,即见抽搐、昏迷等实热内闭之证。若疫毒鸱张,正不胜邪,正气虚衰,阴阳不济,气血凝滞,发生内闭外脱之危证。若同时伴有便下脓血,里急后重者,邪毒尚有外泄之机,病情有转机之势,险证常可化夷。因此治疗本病首当使邪毒有出路,证见痢下,仍须通利。

前人有“痢无止法”经验,尤其在本病初起,当以祛邪为先,采用通因通用之法治疗,绝不可过早采取固涩之法,以防疫毒内陷。

中医学在治疗疾病中,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祛邪要有出路,使邪毒或从汗解或从二便排出,达到邪去病除之目的。中毒痢的邪毒当从大便排出为妥。古人有“六腑以通为用”的说法。“不通”非热结于内,即寒留于中,故非下不足以驱邪,通下乃有急解病侯之危的独特功效。世人畏泻药如虎,认为易伤正气,其实中医学的辨证治疗中,驱邪正是为了扶正,这一点在治疗小儿中毒性菌痢中尤为突出。

[选自张以文.运用“通因通用”法治疗小儿中毒痢.天津中医,1994,11(4):30]

(万力生 丛 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