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石油战略:开源、节流、保护通道、战略储备

中国石油战略:开源、节流、保护通道、战略储备

时间:2024-0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石油战略说了这么多俄罗斯/苏联和石油的故事,我们很自然就会联想到中国自身。关于中国的石油战略,简单来说不外乎四个部分:开源、节流、保护通道、战略储备。具体到石油问题上,现在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进口石油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升高。目前,这其中的大部分航段都不在中国海军的控制范围内。

中国石油战略:开源、节流、保护通道、战略储备

中国石油战略

说了这么多俄罗斯/苏联和石油的故事,我们很自然就会联想到中国自身。关于中国的石油战略,简单来说不外乎四个部分:开源、节流、保护通道、战略储备。

开源

曾经有一段时期,我们常常会听到“地大物博”这四个字,如今这个词已经很少再出现了。事实上即便不考虑人均资源占有率,仅从资源总量上来讲,中国也远远不能如此乐观。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当中,我们的资源状况只能说好于西欧,但依然逊于美国和俄罗斯。

具体到石油问题上,现在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进口石油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升高。能源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如果石油来源掌握在他人手里的话,那将对国家经济主动权乃至政治主权构成严重的潜在威胁。

对此,最可靠的解决方案是在国内寻找新的油源。这首先就需要我国必须能够保证西北国土的长治久安,因为这里是中国陆上潜力最大的产油区。这并非仅仅是“反恐”如此简单,我们不能把开发西北最终变成“开挖西北”,西部地区不应仅仅是能源的提供者,更应该是受益者。这就要求实体经济特别是重化工业向西部地区做必要的迁移,只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提供足够长的产业链条,才能保证把多数人都纳入经济体系中来,使他们能够成为体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被援助者。如果在未来,能够建立一个以关中地区为核心,辐射至内蒙古、新疆乃至中亚诸国的工业经济带,那么整个欧亚大陆的格局,都将因此出现根本性的良性改变。

除了西部陆上,东方的大海同样是中国未来潜在的能源宝库。我国在南海的主权斗争中,除了保证出海通道之外,另一个核心问题便是保护海洋资源。从这个角度考虑,诸如981号这样的海水钻井平台,它的意义其实不亚于航空母舰。要维护南海主权,除了建立一支足够强大的海空武装力量之外,同时还需要能在南海建立长期存在——于是就有了现在我国在南海岛礁上的填海造陆工程。而除此之外,在笔者看来,把民兵制度与海上石油钻探、远海渔业相结合,建立海洋版的屯垦戍边,或许也是一个可行的方向。

2014年度各国向中国出口原油的数量(来自中国能源网

而最能解决短期问题的方案是“不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即将石油进口量分散在多国产油国。除了防止“店大欺客”之外,更重要的是这能分散风险,毕竟,几个主要产油国一起出问题的概率非常小——假如真乱到那个地步,需要担心的也就不止是石油问题。除了波斯湾沿岸的阿拉伯国家之外,伊朗、中亚诸国、俄罗斯、委内瑞拉……这些国家同样是我国可以依托的石油来源。这就要求中国的外交政策必须绝对自主,中国的外交只应该服务于中国的国家利益。

长远的解决方案自然是新能源,这一点无需说太多。只是要说明的是,以可靠性而论,如今常常被媒体诟病的水电和核电恰恰是化石燃料之外最可靠的能源,相对于它们,太阳能风能、地热这些新能源普遍存在使用区域受限、供电不稳定的问题。

节流

一提到节流,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节能减排。但需要强调的是,减少能耗并不等于要减少工业生产,更不等于“去工业化”。恰恰相反,环保、节能这些高端产业,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准和工艺水平,目前在节能领域处于领先位置的日本和德国,都是工业发达国家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人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存”——保证不被饿死、不被杀死,之后才能谈得上发展、环保。一个国家要保证自己的老百姓不被饿死,就要解决农业问题;保证老百姓不被杀死,就要解决国防问题。在现代,无论是农业还是国防,发展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你的工业基础如何,农业的农机化肥,甚至地膜,国防的武器装备,这些都由工业才能提供,而看一看西部地区就应该明白,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远没有到可以喊停的那一步。

现在总提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发行的货币要在世界上被其他国家承认,你必须得给人家一个承认你的理由。前面的章节提到过,美元如今的地位来自于三大基础:强大的军事力量;强大的高端产业——诸如微电子、航天、航空、生物、医药、材料;强大的农业——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而这三样,无一不是以工业作为支撑的。

同样的道理,想把人民币在海外推广,一方面需要你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另一方面人家拿着人民币得能买到需要的东西,而只有我们能够造,对方才有的买。

简单地讲,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不能停,但资源和环境压力又必须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这个听起来非常“不讲理”,但现实就是这样,所有的国家不是站在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国家的先天条件决定了我们只能硬着头皮走完这条路。

保护通道(www.xing528.com)

除了开源节流之外,中国的能源问题,还有一个很关键之处便是对能源通道的保护。最典型的石油输送路径是,石油在波斯湾装船,之后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阿曼湾,再之后进入阿拉伯海,然后是印度洋,接着穿过马六甲海峡,在马来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包围之下”进入南海,最终抵达中国大陆。

目前,这其中的大部分航段都不在中国海军的控制范围内。虽然我们的海军已经开始在亚丁湾护航,但这解决的仅仅是一个局部的问题,长远来说,中国海军的力量投送范围必须能够涵盖这几千公里的海上油路。这不仅仅是多造军舰和补给舰就能解决的问题,如果要长期存在,必须要在海外找到可以长期供中国舰船驻泊的港口

除了尽力在海洋方向发展外,通过陆路通道分散海运风险可能是一个更现实的选择。现在我国政府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战略,除了消耗过剩产能和打通中欧陆路贸易通道外,另一个重要的考虑便是能源安全

白点说,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海上军事优势,是中国能源通道最大的潜在威胁。一旦未来有朝一日中美关系紧张,那么美国根本不用与你发生正面冲突,只需要随便在海上哪个节点搞搞军事演习,或者以什么名义进行海上登船检查,让你的油轮在海上多漂几天,对中国国内而言就将意味着大笔的经济损失。

一带一路示意图

从地缘特质来说,中国的海洋环境仅仅说得上是不好不坏,虽然不至于像俄罗斯那样糟糕,但中国东部及南部的海洋基本全是半封闭构造,周边是一圈的岛屿,只要人家能掌握住其中几个,就可以给你制造出不小的麻烦。

相对于海上,我国的路上环境则要优越得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存在,使得中国的陆上国土可以延伸至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需要强调的是,美国对欧亚大陆内陆地区的影响力其实远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强大,在这里美国只能直面中、俄这样的大国。无论是何种程度的冲突,美国孤悬海外的劣势都将表露无遗——稍有不慎就可能几面同时受敌,而且其军事基地、后勤通道都是在别人地盘上,即使是一些国力不是特别强的国家,美国也必须得顾及别人的脸色,比如土耳其、吉尔吉斯斯坦。

此外,相对于美国的“任性”妄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则是以团结、稳定、互利为基调的,不仅在道义上更加站得住脚,从经济角度说,“一带一路”战略涉及沿途50多个国家,中国在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乃至产业输出必然会惠及所在国家——“要想富先修路”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路。在某种程度上说,“一带一路”战略最终实现的其实是一种国家之间的“共同富裕”。

战略储备

2014年11月21日,中国政府首次公开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状况:中国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包括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共储备原油1243万吨,约合9100万桶。

这一数字可以说是相当不乐观的。中国目前的石油消耗量与美国已经不相上下,而美国目前战略石油储备容量为7.27亿桶,中国官方公布的数字仅为美国的12.5%,这个数字大大低于国外之前的估计[5]——这种外国媒体高估中国的情况,是不多见的。

目前,中国每天的石油消耗量大约为1000万桶。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4个储备基地的储油总量相当于大约9天的消费量,远低于国际能源署(IEA)建议的90天的储备量。如果以90天为标准,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将需要5.4~6亿桶原油——这是我国实际储备量的6~6.5倍。显然,对中国经济而言,这其中蕴含着极大的潜在风险。

目前的低油价对俄罗斯而言无疑是一个严重冲击,而对中国而言,则无疑是一个弥补储备缺口的千载难逢的良机。大量买进国际原油和全力加快储备设施建设,如今是当务之急。

【注释】

[5]能源行业刊物《阿格斯石油》(Petroleum Argus)估计,中国在7个已经建成的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共储备了1.5亿桶原油。《阿格斯石油》主编汤姆·里德(Tom Reed)在伦敦表示,为了战略储备而进行的购买“在规模上与我们看到的商业部门的购买相形见绌”。他估计,中国的商业石油储备总量约为2.6亿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