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通过缩小立足,警觉扩张

通过缩小立足,警觉扩张

时间:2024-0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战”中协约国的战胜国之一,日本还得到了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这些群岛在“一战”前被德国所占领。丰臣秀吉最终败于文禄·庆长之役,而“二战”中的日本,终因发生在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惨景而告投降。在发展经济上,“缩小”更是日本许多产品得以克敌制胜、征服世界的杀手锏。像索尼公司这样在“缩小”上下工夫争市场的企业,在日本可谓多如牛毛。城市定位不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就是“区域

通过缩小立足,警觉扩张

日本的历史上,有两次大的扩张。

一次是丰臣秀吉时期,虽然已敲定姐姐的儿子出任管理中国的总督,并打算安排天皇去巡幸,但这次不仅没能打到北京,甚至连鸭绿江也没有过。

第二次便是上世纪上半叶了,这回似乎时来运转,1942—1943年,是日本版图上最“繁荣昌盛”的年代——

从20世纪初到1931年期间,日本人攫取了朝鲜、中国东北,以及中国的台湾、琉球群岛、澎湖列岛,从前苏联抢走了库页岛和千页群岛。作为“一战”中协约国的战胜国之一,日本还得到了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这些群岛在“一战”前被德国所占领。

从1937年开始,日本又占领了中国华北和大陆沿海从上海海南岛的主要海港。1941年7月,日本从摇摇欲坠的法国维希政权手中抢走了印度支那。此后,希特勒在欧洲闪电战的成功,像烈性酒一样刺激着日本人,他们先是摧毁美国在珍珠港太平洋舰队,接下来一一征服菲律宾群岛、荷属东印度群岛、婆罗洲、泰国、缅甸、马来亚、所罗门群岛、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

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日本人就占领了英、法、荷等老牌殖民者统治的大片土地,而这曾经是后者花费了几个世纪才弄到手的。东南亚地区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即整整半个西太平洋地区,沦陷在了日本人的铁蹄之下,有超过1.5亿的新增人口成为了裕仁天皇的子民。此外,超过50万的欧洲人和美国人,以及将近15万的军事俘虏落入了日本人手里。

如此辽阔的战线上——在中国华北平原,日军的卡车行驶在不是泥泞不堪就是尘土飞扬的道路上;在缅甸,日军士兵骑在大象身上渡过湍急的、布满石头的河流;在千页群岛,在皑皑白雪的海岸线上行进,得靠雪橇运输物资……除了枪林弹雨,日军还遭遇到各具地域特色的危险:巴丹半岛的竹枪陷阱,婆罗洲的猎人头族,还有在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的带有疟疾的蚊子,吸血的水蛭,以及像牛头犬一样常常咬人的红蚂蚁。

为了缓和本土的人力紧张,仅在中国被日军强征的劳工总数超过1000万人,其中在所谓的“满洲国”里被虐待致死的就有200多万人。为了解决国内粮食、棉花原料短缺,日军强迫菲律宾农民在田地里种植水稻、棉花,这些土地以前都是上等的甘蔗田。在缅甸,日本人用伪造的印度卢比支付征收物资所需要的款项。在泰国、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则干脆用枪杆子写下一堆一文不值的白条……

半个西太平洋地区都尽在彀中,做惯了岛国人的日本人第一次有了帝国的感觉

可仅仅一年多后,这个庞大的浮游在海面上的帝国,便像花季短暂的樱花一样凋落了,给日本人的心灵刻下至今也难以愈合的创痛……

两次扩张,一次是在兵器时代,一次是在热兵器时代。

丰臣秀吉最终败于文禄·庆长之役,而“二战”中的日本,终因发生在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惨景而告投降。

失败的原因却是一样的,除了非人道非天道之外,两者都有根本判断的失误,对辽阔空间的浑然无知。

与此相反,日本人若不扩张自己,折射出的不是其文化的狂暴、阴鸷的一面,而是回到“缩小”的审美情结上来,他们在弹丸之地多知根知底,游刃有余,就有了源远流长且总在推陈出新的盆景艺术、庭园艺术、插花艺术,还有俳句茶道、玩赏人偶……它们常常表现了日本文化优雅、纯净的另一面。

在发展经济上,“缩小”更是日本许多产品得以克敌制胜、征服世界的杀手锏。

在德国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磁带录音机之后,紧接着,1950年1月,索尼公司也推出了亚洲第一台磁带录音机,但因为价格昂贵,当时约合16万日元,体形笨重,约有45公斤,抱在手里,相当于抱着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除了向一些公司、学校推销,个人客户基本没有着落。当时索尼的会长是盛田昭夫,他下令必须压低成本,并且实现产品的小型化。技术骨干集中到一起,一次次攻关,不久便研制出体积像手提箱一样大小、价格却降低了1/2的新型微型录音机。以后,又陆续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随身听和最轻的耳机,随身听还带有立体声装置。

世界上最早生产家用电视、收录机的企业不在日本,而是德国的飞利浦公司。但是,使其变得小型化的,也是索尼公司,和日本的另一家V—公司。日后,索尼公司还开发出了录像机、影碟机等,后者更是能把一部两小时的电影压缩进一片巴掌大的光盘。像索尼公司这样在“缩小”上下工夫争市场的企业,在日本可谓多如牛毛。另一个例子是,1963年,夏普公司就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袖珍计算器。美国人的追求是发明计算机,只要这家伙运算速度快,不去计较它有多大的体积;而日本人的追求却是如何把计算机缩小后作为私人物品搬入家中,且能随身携带,就像他们决心要把山水田园精心搬到自家庭院里、案头茶几上一样……

事实证明了盛田昭夫的卓识远见,大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几乎所有电子产品的竞争,都在向家庭化、实用化、小型化发展。除了在力求大容量、也不必随身携带的冰箱的生产领域中,日本没有拔到头筹外,美国和欧洲在家电产品市场上统统败于日本的这一“缩小”化。

韩国著名学者李御宁曾说——(www.xing528.com)

回顾一下日本史就会发现,“缩小”意识发达时期,社会一般都较为繁荣,可成功之后不久,往往又像秀吉一样开始向往扩张,转为“扩大”意识。如此一来,就突然变成非日本人,日本讲究细致的传统就遭到破坏,就开始丧失判断力美的感性意识也变成一种带有残忍性的行为。

——(〔韩〕李御宁著《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李御宁先生的这段话,让我思之良久。

如果抛开意识形态层面,仅就一种文化积淀,或者称作一个思维特征而言,“缩小”和与之相对应的“扩张”,至少在新中国以来,似乎同样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兴衰。

一些中国人是很喜欢往大里说、也总往大处瞧的——

有些年月是:大跃进大炼钢铁。大放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赶英超美。“赶上英国用不了十五年”。大革命。大串联。大批判。大斗私心一闪念。大分化。大改组。大震荡。世界革命的根据地。“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还没有解放”。“红太阳光芒照遍全球”……

这些年则有大思路,大举措,大工程,跨世纪工程,造福千秋万代工程。学校不是中国的哈佛,就是中国的剑桥。新区不是某地的浦东,就是某地的外滩。塔高或楼高不是国内第一,就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一。城市定位不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就是“区域性中心城市”,至2004年底,全国已有183个城市相继提出要以前者为目标。一个不久前的例子是,在中部某地,投资5000万人民币,前后修了3年,建了一座名为“中国华门”的建筑,高130多米,高出巴黎凯旋门0.14米,号称“世界第一门”。据说,建此门将会大大促进当地的旅游事业。

“扩张”时往往充满着热情与豪情。“扩张”成了吹破的气球了,却绝少有团体或个人为此承担实在的责任。

不“扩张”是立场、态度问题,“扩张”错了是经验、方式问题。

屡屡“扩张”者,容易升官晋级,屡屡抵制“扩张”者,可能被怀疑、批判乃至最终自己被“扩张”到“敌人”中去,彭德怀就是一例。

“扩张”对某些官员来说,是政治生活中的潜规则,是避险求安的不二法门。

每一次举国政治、经济上的“扩张”,在过去就是棍子满地来,帽子满天飞,黄钟毁弃,瓦釜高鸣,真话近绝,假话风行,民族大伤一回元气,百姓必遭一回折腾;近些年里,那便是“政绩工程”、“豆腐渣工程”、“烂尾楼工程”。今年1月31日,“全国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会议第二次会议上,建设部部长汪光焘特别斥责一些地方脱离实际,超越经济承受能力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会上透露,全国拖欠的780亿元工程款中,各地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所拖欠的工程款就高达700亿元。

“扩张”起来总是雷霆万钧,天网恢恢,而“缩小”起来,却如病去抽丝,千辛万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的大转折意义,就在于它是为一个“扩张”得中国人几乎喘不过气的年代“缩小”。但总归是“扩张”者有如过眼云烟,“缩小”者必然青史留名,彭德怀如是,胡耀邦如是。

这十几年来,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千万、亿万富翁群,这些富翁崛起的速度,超过了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

但与财富一起增长,甚至比其增长得更快的,有可能是不公、不仁、不信、不义;而且,近几年来,仅就媒体所披露的大量如刘涌、周正谊、“中原黑老大”宋留根一类案件来看,与众多富翁一起崛起,甚至比其崛起得更为迅猛的,则已经是污秽、垃圾、黑社会与流氓。

在一个充盈虚骄之气的中国里,一些官员们追逐的只是不管山河如何破碎、天空如何污染的GDP的快速增长,以及推倒传统、放逐自然,用金属、水泥玻璃幕墙堆砌起来的现代化。此外,还有他们总像辞退不了红包一样辞谢不了的好日子——衣香鬓影,香车宝马,飞澳门豪赌,去加州冲浪……

其实,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在《礼运》篇里曾经憧憬的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1000余年后的当今,仍是亿万中国人需要付出极大努力的目标。仅以“幼有所长”而言,至今仍有大量农民、工人的儿女丧失接受教育的权力,失学儿童被推给了民间的“希望工程”,而写在法律上已近2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事实上成了一张神圣的空头支票。世界各国教育投入的平均水平早已超过5%,中国的教育经费总额却从未达到过3%,在2004年世界上120个国家的排序中仍位于第96名。

虽任重道远,但令人有望的是,2003年以来,一个“扩张”的中国正渐渐跌入神话,而此后一个“缩小”的中国渐让老百姓可感可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