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实主义文学:《酵母》如何运用艺术形式?

现实主义文学:《酵母》如何运用艺术形式?

时间:2024-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金斯利的小说《酵母》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事实上,《酵母》的艺术形式不乏精彩独到之处,其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密不可分。《酵母》再现的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除了这种“破碎”的句式和篇章结构之外,金斯利在《酵母》中大胆采用了打破文学成规的艺术手法。总之,《酵母》看似松散、凌乱、破碎,但是透过表面的凌乱,我们却可以看到与小说现实主义主题保持一致的艺术构思,可以看到金斯利那忧国忧民的情怀。

现实主义文学:《酵母》如何运用艺术形式?

金斯利的小说《酵母》(Yeast, 1848)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它的主题的实现离不开它的艺术形式。

不过,《酵母》问世以后,曾经引起许多带有敌意的评论。这些评论似乎都基于一个共同的观点:《酵母》在艺术上尚欠火候。乍看上去,《酵母》在结构上的确有松散凌乱之嫌。事实上,《酵母》的艺术形式不乏精彩独到之处,其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密不可分。

金斯利故意使小说的叙事结构呈碎片状,为的是使之与小说的题材特性相适应。《酵母》的主题是寻找精神家园——主人公兰斯洛特历经磨难,在动荡混乱的社会里寻求精神依托。事实上,兰斯洛特的心路历程作为主线贯穿了小说的各个章节。不过,从事件与事件的衔接、场景与场景的转换、句子与句子的过渡等微观角度来看,《酵母》确实断层迭出,裂痕满书。金斯利的用意是要我们透过这些断层,窥见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状态和精神状态。《酵母》再现的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在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各种政治改革(如1832年的选举改革法案)和宗教改革(如牛津运动基督教社会主义运动,以及1829年通过的天主教解放令等)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社会动荡,原先沿用已久的许多制度和惯例已经不再适用,这就必然引起人们的困惑。更让人困惑的是,英国当时堪称世界首富,却出现了无数贫民窟,贫富两极分化,好比分成了“两个民族”。最让人困惑的是那些打着各类改革旗号的、五花八门的时髦理论和观念(如麦考莱等人鼓吹的“进步”学说和边沁等人提倡的功利主义观念)。如小说“尾声”中所述,这些观念“完完全全地处于一种发酵状态,犹如绵绵春雨促成了山洪爆发,随着洪流倾泻的有石头、棍棒、泥浆、烂掉的松鸡蛋、淹死的鱼狗、能使土地肥沃的盐沼,以及带有毒素的植物,还不时地夹杂着一片片毫无内容的泡沫,真让人担心”!不无悖论意义的是,时髦理论无比热闹之际,往往是精神世界贫困之时。缺乏灵魂的社会必然是四分五裂的,兰斯洛特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因而使用以“破碎”或“断裂”为特征的语言风格来表现这个人物,以及他所处的社会,是非常恰当的,也是一种特殊的艺术风格。金斯利的技巧就是用貌似不连贯的叙述来表现他对支离破碎的维多利亚社会的体验。他那“破碎”的行文风格是《酵母》的主题——在破碎的世界里寻找精神归宿——的完美体现,它使主题的效果和意义得到了扩展。(www.xing528.com)

除了这种“破碎”的句式和篇章结构之外,金斯利在《酵母》中大胆采用了打破文学成规的艺术手法。在描摹景物或刻画人物时,金斯利往往先沿用某些成规或惯例,然后突然偏离或打破这些成规,让读者始料不及,因而造成了跟结构上的“断裂”相似的感觉。譬如,无论是处理“乡村”和“城市”的意象,还是描写慈善行为及其有关人物,金斯利往往先采用文学成规,然后又在恰好的时机加以打破。确切地说,金斯利打破的是由文学成规引发的读者的心理状态,从而造成了震惊,而造成震惊则是为了引发思考。《酵母》的艺术魅力之一,就是让读者跟随主人公兰斯洛特一次次地经受震撼,继而一次次地陷入有关社会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总之,《酵母》看似松散、凌乱、破碎,但是透过表面的凌乱,我们却可以看到与小说现实主义主题保持一致的艺术构思,可以看到金斯利那忧国忧民的情怀。这种情怀贯穿始终,渗透于全书的每个细节。换言之,《酵母》中的凌乱是高度组织起来的凌乱,它体现了一种艺术风格,并旨在取得某种陌生化的效果,从而向常人自以为是的信念和假设挑战,改变或加深对社会现实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