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批评:决定性结构解释

新批评:决定性结构解释

时间:2024-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决定性结构是韦勒克强调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一种提法。这段话中所谓的“永恒的特质”即是韦勒克所指的决定性结构。韦勒克的决定性结构说法比较抽象,总体来说,它指向文学作品作为“经验的客体”的文学本体性和对文学作品所拥有某种特殊价值的判断。因而,韦勒克提出要把握文学作品的决定性结构需要读者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并应当依据一定的认知标准来识别这一结构。

新批评:决定性结构解释

决定性结构(structure of determination)是韦勒克强调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一种提法。在使用透视主义的概念讨论文学史观的时候,韦勒克指出,“我们要研究某一艺术作品,就必须能够指出该作品在它自己那个时代的和以后历代的价值。一件艺术品既是‘永恒的’(即永久保有某种特质),又是‘历史的’(即经过有迹可循的发展过程)。”【1】这段话中所谓的“永恒的特质”即是韦勒克所指的决定性结构。

韦勒克的决定性结构说法比较抽象,总体来说,它指向文学作品作为“经验的客体”的文学本体性和对文学作品所拥有某种特殊价值的判断。决定性结构的提法响应了韦勒克“文学研究应该是绝对‘文学的’”的说法,即,文学作品的语言背后存在一整套的规则,组成了其独特的文学特性,这种特性构成了文学作品的本原,使文学作品得以成为自享的世界,这一世界不随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认识而改变,其“结构”永恒存在。

从某种角度说,决定性结构反映了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韦勒克的“结构”指“一切需要美学效果的因素”,包括“内容和形式中依审美目的组织起来的部分。”【2】而决定性结构则决定了作品的最终价值,即这些部分是如何组织在一起,起到了什么功能,从而赋予一个作品特有的文学性。从其结构来评判其价值是因为“艺术作品是由各种价值构成的整体,这些价值并不依附于结构而是构成结构的真正本质。”【3】可以说,深藏在作品内部的决定性结构限定了读者的阅读经验,使得文学作品获得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和永恒性。

由于决定性结构的恒常性,它规约着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阐释。因而,韦勒克提出要把握文学作品的决定性结构需要读者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并应当依据一定的认知标准来识别这一结构。这个标准不是随意的主观性认识,而应当是“内涵的标准,必须从对作品的每一个单独的经验中抽取出来,再将它们合成真正的艺术品的整体。”【4】同时,为了驳斥不同阅读趣味的相对主义,韦勒克强调,对决定性结构的把握应当是动态的。一方面,艺术作品在结构上的某种特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保持不变,但是,在历史的进程中,这个结构又是动态的。作为“经验的客体”的文学作品是在读者的不断解读中存在的,“读者、批评家以及同时代的艺术家对它的看法是不断变化的……文学史的任务就是描述这个过程,并进而探索整个文学内在结构中的作品的发展过程。”【5】由此,韦勒克将单独作品的内在规范与整个文学史的规范联系在一起。韦勒克历史的发展观也使得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文学史形成一个相互关联、互相促进的整体。

注释

【1】雷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第37页。(www.xing528.com)

【2】同上,第157页。

【3】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张今言译,范景中主编,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48页。

【4】雷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第167页。

【5】同上,第30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