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

时间:2024-01-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申报单位:尼勒克县文化馆昭苏县文物管理所2009年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自治区级传承人:阿江·加瓦新疆蒙古族民歌从体裁上可以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两大类。蒙古族长调民歌在重大聚会、生产生活、旅途等场合中均可广泛演唱,也常在蒙古族具有礼仪性的敬酒仪式上演唱。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经忽必烈汗之后,蒙古族长调逐渐向浪漫主义靠拢并成为主流。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

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

申报单位:尼勒克县文化

     昭苏县文物管理所

2009年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自治区级传承人:阿江·加瓦

新疆蒙古族民歌从体裁上可以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两大类。“长调”蒙古语为“乌吐都”,意为“悠长的歌”。节奏自由,属于非均分律动节奏形式,字疏腔长。蒙古族长调民歌在重大聚会、生产生活旅途等场合中均可广泛演唱,也常在蒙古族具有礼仪性的敬酒仪式上演唱。

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各县市和塔城、阿勒泰地区等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直主要分布在昭苏县察汗乌苏蒙古乡、胡松图哈尔逊蒙古乡、夏特乡、种马场、昭苏军马场;尼勒克县科克浩特浩尔蒙古乡、胡吉尔台乡和乌拉斯台乡;特克斯县呼吉尔图蒙古民族乡;伊犁奶牛场。

蒙古族长调具有漫长而悠久的发展历史。根据历史文献和中外研究成果来看,其大致产生于狩猎生产时期,形成于游牧生产阶段。早在游牧时期,蒙古人采取“古列延”的方式,以氏族为单位游牧时,集体踏歌音乐形式便得以产生,“准长调民歌”由此萌芽。其后,随着畜牧业经济逐步走向繁荣,蒙古人转而采取“阿寅勒”游牧方式,以氏族为单位游牧劳动,这一改变无疑成了民歌走向长调化的根本原因所在。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经忽必烈汗之后,蒙古族长调逐渐向浪漫主义靠拢并成为主流。特别是在“北元”时期,蒙古音乐的兴盛,主要体现在草原长调民歌的发展和成熟方面,这一时期宫廷歌曲流传到了民间,辽阔自由的音乐风格得以确立,达到了新的高峰。这种长调民歌一经形成,很快对蒙古民歌的其他歌种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此,蒙古音乐进入了一个长调风格化的历史时期,并逐渐成为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乐,一种民族标志。

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从题材上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历史歌曲、赞颂歌曲、怀念歌曲、爱情歌曲、习俗歌曲、劳动歌曲、新民歌及其他歌曲。

历史歌曲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主要是歌颂和记述蒙古族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通过歌词我们可以领悟到新疆蒙古族的历史变迁和他们漫长游牧生活的足迹。《广阔的伊吉勒河川》真实地记录了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在其首领渥巴锡汗的率领下,冲破沙俄的重重封锁和阻挠,历尽千难万险,毅然回归祖国的壮举。《土尔扈特的家乡》表达了土尔扈特部怀念自己故土的真挚情感

长调艺人多南与阿江(努尔博力·伊尔哈力拍摄)

赞颂歌曲在新疆蒙古族民间歌曲中不仅占有相当的数量,更是新疆蒙古族民间歌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赞颂歌曲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人、畜和大自然等众多方面。具体可分为对旧时王公贵族、宗教首领的赞颂,对父母长辈的赞颂,对亲友、兄弟姐妹的赞颂,对英雄人物的赞颂,对家乡、山水的赞颂,对马和其它各种动植物的赞颂,其中以马为主的赞颂居多。新民歌中还有对共产党的赞颂,对新生活的赞颂等。

赞颂王公贵族的歌如《蒙河边上的树》;赞颂父母的歌如《红泉口》、《赞母亲之歌》;赞颂兄弟姐妹的歌如《祖尔肯豪的山顶上》;赞颂家乡的歌如《特克斯这个地方》、《赞颂故乡之歌》等。在赞颂歌曲中还值得一提的是《江格尔颂》和《赞十二属相》。江格尔是新疆卫拉特蒙古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中的主要英雄人物。这首歌原本是说唱《江格尔》的开头曲,由于在民间广为流传,已演变为民间歌曲,因而出现了几个不同版本的《江格尔颂》。

怀念歌曲的主要内容是对父母、亲友的思念和对家乡、故土的怀念,《思念母亲》、《白底黄纹的骏马》、《迷人的杭盖路》、《枣红马》就属于这类歌曲。

爱情歌曲的内容集中反映了蒙古族青年男女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郭加宁嘎》就是一首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歌曲。这首歌表现了郭加和宁嘎情投意合、相亲相爱,对爱情的忠贞和誓死不变的决心。《鲜艳的花儿》、《绿色的索子木图》等歌曲描绘了青年男女沉浸在爱河之中的情愫。

习俗歌曲主要包括带有宗教色彩的歌曲、摇篮曲、猜拳歌等。在封建社会,广大的蒙古族劳动人民由于受宗教的影响很深,往往把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神灵,表达他们对幸福、光明的向往,《十五的月亮》就属于此类歌曲。另外还有赞美喇嘛、歌颂神灵的歌。新疆蒙古族民间流传的摇篮曲(蒙古语称“布吾勒代”)虽然为数不多,但却很有草原生活的特点。此类长调民歌有《摇篮》、《雄鹰》、《山梁上的草》等。

劳动歌曲数量很少,只有一种给产羔后的母畜唱的劝奶歌,蒙古语称“托依格”。有的有唱词,有的自始至终唱词只有“托依格”一句。

新疆蒙古族在节日、婚礼、聚会、待客等场合,有唱歌、敬酒、敬献哈达的习俗。敬酒时视不同的对象,演唱不同内容的长调民歌。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身份的人,在歌曲的选择上有严格的区别,因此,长调民歌又可以分为:给王公贵族、喇嘛唱的歌,给长辈唱的歌,给晚辈唱的歌,给同辈唱的歌等。

给王公贵族、喇嘛唱的歌:20世纪50年代以前,新疆蒙古族地区仍保留着由封建贵族和宗教首领相结合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形式。因此,王公贵族、喇嘛在蒙古族社会中享有最高的社会地位和特权,受到蒙古族群众的普遍尊重。每逢传统节日,蒙古族群众都要给王爷、诺颜拜年送礼,并为他们歌功颂德。同时,还要到喇嘛庙进行宗教活动,在宗教仪式前由教徒们给喇嘛唱赞歌,以此表达虔诚的宗教信仰。如《灰白的小走马》、《广阔的天地》。

给长辈唱的歌:此类歌曲可细分为给爷爷、奶奶演唱的歌,给父亲、母亲演唱的歌等。在蒙古族的家族中,任何一个成员只能享用或演唱与其辈份相符的歌曲。与演唱者辈份相同的人可以跟着演唱者(敬酒者)一起唱。在家族聚会的场合,这类歌曲的演唱次序有着明确的规定,有《父亲和母亲》、《善走的栗色马》、《棉花般的白云》等。

给晚辈唱的歌:这类歌曲细分为父母给儿女唱的歌,舅舅给外甥唱的歌等。按照新疆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小孩3岁时要举行剪发的仪式,这意味着家庭中的新成员已经渡过了生命开始时最艰难的阶段。仪式中,长辈们每人剪下孩子的一缕头发,为其念祝词,唱《剪发歌》。孩子5岁时,要为其举行上马仪式,这意味着他将独立迎接马背生涯。父亲在仪式中给孩子念祝词,哥嫂为其唱《上马歌》。在蒙古族的婚礼仪式中,也用歌唱方式表达对新婚男女的祝福。在举行婚礼的头一天晚上,娘家要举行送别女儿的宴会,亲朋好友都要带上礼物赴宴庆贺。晚宴中敬酒唱歌,亲友唱赞颂父母养育之恩的歌;父母唱祝福儿女的歌、告别亲人的歌。(www.xing528.com)

给同辈唱的歌:这类歌曲以歌唱民族、部落、英雄、骏马为主要内容。还有一些同辈之间相互敬唱,以表达兄弟姐妹之情的歌。《山梁上的青松》、《善走的草黄马》、《哥哥和嫂子》、《一丛丛的野花》、《挺拔的落叶松》、《漂亮的枣红马》、《香甜的阿勒泰河谷的红苹果》等属于此类歌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在敬酒仪式上演唱者和受唱者的关系也超出了血缘范围。现在以年岁对应辈份的方式被广泛地运用在家族以外的演唱活动中。演唱者和受唱者之间可以是亲属关系,也可以是象征性的、亲属之外的长辈和晚辈的关系。然而,演唱这类歌曲的核心概念——长幼尊卑的秩序并未随之变动。

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歌词结构十分严谨。一般属于上下两大句的排比句式。上句多以生动形象作比喻,下句则引出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歌词韵律采用头韵和尾韵两种,主要用头韵。往往以腔从词,曲调随着歌词的变化而做局部的变化。长调民歌的曲调悠长,一段民歌的曲调往往只填入一句或两句歌词。唱词在演唱时比较集中,唱词的后面紧接拖腔部分,拖腔的演唱多以假声,同时伴以哎、噢、啊等声腔。由于卫拉特方言中韵母的发音部位靠后,因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流行在新疆各地区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歌词往往是完全相同或大同小异,而曲调随着地区、部落的不同而各有差异,甚至差别极大,或变化为完全不同的曲调。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的长调民歌曲调刚劲有力,乐句的尾部多以明显的大跳加下滑音;而和硕县的长调民歌曲调委婉悠长,往往以突出的衬腔将首尾相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的长调民歌拖腔部分的假声十分明显,与唱词部分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的长调民歌则声腔统一,演唱风格深沉缓慢。

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曲式结构和唱词的结构特点是相辅相成的,绝大多数都属于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结构。

新疆蒙古族民间歌曲的唱词绝大多数是多段体,因此曲调也要作多次反复。绝大多数是全曲反复,少数为局部反复。部分长调民歌的反复处,多用起连接作用的衬腔把曲尾和曲头紧密联接在一起,形成循环不断的反复直到终止。

新疆蒙古族的长调民歌节奏自由,类似其他民族的山歌,节奏形态常常伴随着演唱者的感情变化而变化:当感情激昂时节奏往往紧凑,反之则节奏悠长。长调民歌的唱词经常集中在乐句的句头。因此,乐句的句头部分的节奏符合于歌词的语言节奏,每个乐句的结尾常常出现前短后长的切分节奏型。

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多用五声音阶调式,主要是宫、商、徵、羽四种调式,角调式极少,徵调式最为常见,宫、羽两种调式也占一定的数量。同时,蒙古族长调中所出现的五声以外的音除作为经过音或装饰音之外,常构成综合调式七声音阶,即一首民歌中出现调式交替或转换。概括起来说,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音乐形象在粗犷之中蕴含细微,豪放之中蕴含优美。它体现了新疆蒙古族人民的个性,同时也显示了他们天才的创作才能。

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终止式有一定的规律性。徵调式歌曲的终止式,绝大多数为主音先现的(5 6 5)式。宫调式歌曲的终止式绝大多数为(5 6 1)、(3 6 1)式,主音前面亦出现羽音“6”。这种富有特色的终止式不仅与调式交替现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也体现了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在曲调上的独特风格。

演唱祝酒歌(努尔博力·伊尔哈力拍摄)

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常见向上方四度的离调(即向下属调的离调),甚至在一句极短的乐句构成的歌曲中,这种曲调的发展手法也被巧妙地运用。一些长调民歌还采用暂转调或离调的手法,上句为主调,下句先向下属调离调,再回到主调结束。这种向上方四度的离调主要存在于大量的长调 民歌中。

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音调的显著特点是大跳音程频繁地出现在旋律的进行之中。尤其是上行四度音程、五度音程的跳进,上行四度、五度音程加上滑音的跳进;八度音程下行大跳乃至十度音程的下行大跳和下滑音的巧妙结合是常见的现象。音调的另一个特点是,不论在哪一种调式中,具有回音特点的小三度(即3 5 3、6 1 6)在长调衬腔中的构成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由于新疆蒙古族长期与新疆其他民族混合居住,血统的相互融合,文化的相互交流,形成了新疆蒙古族和其他民族共有民歌的现象。《萨吾尔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首舞蹈性的民歌曲调不仅在新疆蒙古族中,而且在哈萨克族锡伯族达斡尔族中也广为流传。

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演唱以清唱为主。有独唱和齐唱两种形式,但没有哪一首歌曲专用于独唱或齐唱。齐唱实际上是一人领头,众人尾随相合。在演唱《江格尔》中歌唱性的片断《赞洪古尔》和载歌载舞的短调民歌时,新疆蒙古族用其特有的弹拨乐器托布秀尔琴伴奏。

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在歌曲演唱上有着它独特的表演方式,它的声音长而圆润,气息饱满,控制得体自如,由强到弱交替呈现。长调中特殊的发声技巧称作“诺古拉”,即波折音,类似颤音,对形成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独特风格有重要作用。演唱长调时常常是一个完整的乐段,从低音区到高音,再从高音区降到低音区的完整过程。有时长调要用几组这样的过程。在这种演唱中,气息是重中之重,需要很好地掌控。

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高亢明亮、气势宽广、曲调悠长、节奏舒展,有热情奔放的特点,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豪放豁达、崇尚自然的情怀。这些特点的形成与新疆蒙古族人民生活的草原环境、游牧迁徙的生产生活方式及蒙古人向往自由的生活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疆蒙古族长调歌曲作为蒙古族代表性的艺术体裁,仍是当今蒙古族人民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

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在演唱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延长音中的连续嗽音和颤音,犹如骏马嘶鸣,适于表现洋溢的激情,使音乐带有华彩性;二是旋律中向下三度或四度的轻声下滑,就像婉转轻扬的马头琴声,适于抒发内在的情感,为音乐增添了抒情性,可以说,兼有华彩性和抒情性,是长调民歌的一大特色。长调又分为单声部长调和带有持续低音的长调。带有持续低音的长调,蒙古语称“朝热占道”,流行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由一人唱两个声部,运用特殊的“浩米”唱法,持续低音多为调式主音。

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速度缓慢,节拍自由。句法结构为非方整形,并且字少腔长、高亢悠远,宜于叙事、长于抒情。风格统一、色彩多样。从演唱形式上看,有独唱、齐唱、重唱、合唱,其中“潮尔合唱”,更是蒙古族所特有的一种长调民歌体裁;从表现形式来看,长调民歌的演唱对于伴奏无硬性规定,无论是歌手还是乐手,都带有很强的“即兴性”。

大量地运用比兴手法是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显著特点。歌词中的比喻往往和新疆蒙古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用马作比喻最为常见。其唱词亦成为现代文学研究和创作的灵感。

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与其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承载着新疆蒙古族的历史,与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相联,堪称蒙古族音乐的“活化石”。它深深地扎根在蒙古人的心中,以优美舒缓的旋律和雄浑壮阔的格调构成了深邃的意境,以宏大的形式、悠长高远的旋律、自由抒情式的拖腔体等艺术特征,表达了新疆蒙古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的生存与发展理念和追求,是蒙古族的音乐之魂和民族标志,为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