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各国海权争端:领海、海岛界限争议严重

各国海权争端:领海、海岛界限争议严重

时间:2024-0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海权之争的范围相当广泛,其中国家之间关于领海、海岛、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界限的争端仍将是较为严重的海洋争端。据估计,现在世界上关于国家管辖范围内和海域的划界争端有数百项之多,其中大部分都未得到解决。从1562年起,钓鱼岛列岛就正式划入中国的海防区内。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声明日本将以务实的态度跟韩国讨论对独岛的管辖权问题。

各国海权争端:领海、海岛界限争议严重

各国的海权之争

国际海权之争是指发生在海洋空间中(包括水面、空中、水下和海床及其底土),因为与海洋有关的问题引起的国际争端,是国家间在全面利用海洋,在海洋空间中维护本国利益时所发生的争执、矛盾和冲突。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了比较合理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和准则,使各国的海洋活动有法可依。这对于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和缓和海域利益冲突,建立正常和比较稳定的国际海洋秩序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人类开发海洋的能力不断增强,许多国家利用和开发海洋的迫切性及可能性大大提高,各国的海洋活动越来越广泛、频繁。由于政治军事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即使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之后,许多国家海洋利益的冲突和矛盾依然存在。此外,由于公约是各国互相妥协让步的结果,许多条款也都规定得含糊其辞,以便争持各方都能接受。这样在适用和解释公约上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海洋国际争端就经常地、大量地发生了。

海权之争的范围相当广泛,其中国家之间关于领海、海岛、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界限的争端仍将是较为严重的海洋争端。据估计,现在世界上关于国家管辖范围内和海域的划界争端有数百项之多,其中大部分都未得到解决。下面主要列举一些世界著名的海岛之争。

1.中日钓鱼岛之争

最早有关钓鱼岛的文字记录可以追溯到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给琉球王国的国王中山王的诏告中就提到去琉球国途中要经过钓鱼岛一事。永乐年间编写的航海指南《顺风相送》一书中就详尽地记载了钓鱼岛、赤尾屿的海域位置。这本书现在保存在英国牛津大学波德林图书馆。我们国内现存的最早说明钓鱼岛属于台湾附属岛的文献是1556年奉旨出使日本的郑舜功写的“日本一鉴、珠海图经、万里长歌”,他说“钓鱼屿小东屿也”,因为那时候台湾人称钓鱼岛为小东岛。1597年册封使孝崇业写了一首诗《见山谣》:“平嘉岭已过,鸡笼山安在?花瓶影不浮,钓鱼沉翠黛。”其中的“花瓶”即指台湾岛东北部的花瓶屿,“钓鱼”即指钓鱼岛。

从1562年起,钓鱼岛列岛就正式划入中国的海防区内。明代抗倭最高军事长官胡宗宪将这些岛屿画在他的《筹海图编》中。清代依然将这些岛屿列为海防之内。

胡宗宪其人

胡宗宪(1512—1565),汉族。字汝贞,号梅林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作为龙川胡氏的第34代孙,自出生起就被家人寄予厚望。其父胡尚仁,善于治家,家境殷实。其母方氏,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理。胡宗宪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万历十七年(1589年),御赐归葬故里天马山,谥号襄懋。

1885年,当日本的渔业主古贺辰四郎发现钓鱼岛的时候,这个列岛已列入中国版图有500多年了。出于无知,古贺辰四郎当即想申请借用此岛。当时的冲绳县令向上级提出了勘查该岛和建立国界标志的报告,日本外务省和内务省立即针对此事开始行动。此事传到中国后,上海申报》立即予以揭露。冲绳县令才从策略考虑,禀告内务卿,该岛不仅为清国册封旧中山王所记述,且各有命名,一直是航行至琉球的目标。然而由于那时中国国势渐渐衰弱,没有精力顾及此事,日本人明知故犯,把钓鱼岛作为对中国侵略的第一个目标。1894年日本在甲午海战中得胜后,日本内务大臣野村靖于12月27日致电外务大臣奥宗光,告知“今昔情况已殊”,提出侵占钓鱼岛一事。1895年1月,即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日本议会就迫不及待地通过了将钓鱼岛划入日本冲绳县版图的决议。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6月29日,日本政府任命的“台湾总督”桦山资纪,率领舰队占领了钓鱼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被迫将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归还中国。在1968年联合国委员会宣布这一地区海底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以后,日本立即单方面开始在钓鱼岛附近采取行动。日本政府于1970年派船到岛上,平毁岛屿上原有的中国标志,树立起属于冲绳市的标记;并驱逐前往捕鱼的中国渔民,进行水文、海潮、动植物以及物质资源的调查,派地方官员视察等。此后,日本不断在这个海区挑起事端,时至今日也没有停止过。

2.独岛风波

独岛(日本称为竹岛),位于北纬37°14′18″,东经131°52′12″。由东西两个小岛和周围几十个小礁组成,面积仅有0.18平方千米。虽然独岛位于日本海,但以前一直由韩国管辖。1952年,韩国发表宣言,声称独岛是韩国的领土。1954年,韩国正式将独岛划归尚北道郁陵郡管辖。1962年7月韩国政府宣布将在这里修筑一个码头,以便让渔船和运输船安全停靠,工程计划两年内完成。日本政府对韩国这一举动非常恼火。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声明日本将以务实的态度跟韩国讨论对独岛的管辖权问题。日本外务大臣池田行彦在记者招待会上也指出,独岛是日本领土的一部分,韩国在该岛上兴建码头是对日本主权的侵犯。

对于日方的立场和言论韩国方面立即给予回击,韩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说,不论从历史还是从国际法上来讲,独岛都是韩国的领土,韩国将按原计划在那里修建码头。韩国总统府发言人也发表了一项措辞强硬的声明,他说:独岛是韩国的领土,日本宣扬的对独岛拥有主权的主张激怒了全体韩国国民,韩国对日本的鲁莽行为决不会宽恕,韩国将严肃处理由独岛问题引起的各种争端。与此同时韩国各大政党以及社会团体也发表声明要求韩国政府对日本采取强硬措施。韩国国民在汉城举行集会,抗议日本在独岛问题上的举动,并焚烧日本国旗和日本外相的画像。

韩国和日本在历史上积怨很深,从1910年至1945年的30多年里,日本一直对韩国进行着殖民统治。至今韩国人民对于这段历史的耻辱仍然耿耿于怀。况且独岛之争并不仅仅关系到独岛的主权问题,谁拥有独岛谁就拥有对其周围海域的所有权。所以独岛已经成为韩日两方外交摩擦的焦点,只要这个问题不完全解决,总有一天会给两国人民的关系带来严重的后果。

3.希腊、土耳其伊米亚岛之争

希腊与土耳其处在地中海区域内的爱琴海东西两侧,两国大陆把爱琴海紧紧地包围起来。爱琴海属于浅海,海内大大小小的岛屿星罗棋布,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考察发现,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www.xing528.com)

伊米亚岛位于东爱琴海卡利姆诺斯岛附近,面积仅450平方米。尽管它与土耳其海岸近在咫尺,但根据意大利和土耳其1932年签订的条约,伊米亚岛及其附近的多德卡尼斯群岛一起划归希腊所有。但对此,土耳其方面一直未予承认,希腊认为自己家门口的岛屿当然应该自己说了算。而以前希腊也无心去照管这个远离国土荒岛,于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两国相安无事。

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出台,1994年希腊政府宣布其领海从6海里扩大到12海里,正式提出希腊对伊米亚岛的主权。对此土耳其深感不满,指责希腊试图将爱琴海变为“希腊海”。而希腊则坚决拒绝了土耳其的指责,希腊认为,在12海里的范围内是希腊自己主权的事情,与别人毫不相干。由此希土两国关系出现了紧张的气氛。

1995年12月26日,冲突正式发生了。那天土耳其一艘货船在伊米亚岛附近搁浅,希腊方面要提供拖船将货船拖走。而土耳其船长认为这是在自己国家的地盘上(搁浅处离土耳其海岸不到4海里),他要求希腊方面不要多管闲事。这牵扯到了领海主权的问题,希腊方面当然不肯罢休。在跟土耳其谈判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希卡利姆诺斯岛市长在伊米亚岛上升起了希腊国旗。紧接着土耳其《自由报》的3名记者乘直升飞机登上了该岛,拔下希腊国旗换上了土耳其国旗。次日希腊派海军占领了伊米亚岛,重新换上了希腊国旗,并且留下了7名突击队员守岛。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希腊的国旗继续在伊米亚岛上飘扬下去,希腊的海军舰队也在该海域内集结起来。同样,全副武装的土耳其海军也来到了这里,土耳其的10名突击队员乘着橡皮艇登上了伊米亚岛。一时间,小小的伊米亚岛周围集结各类战舰约20艘,土希两方的战斗机和直升机在岛屿的上空穿梭着呼啸而过,局势非常紧张,大有一触即发的态势。

什么是搁浅

搁浅是指船只进入水浅处,不能行驶;比喻事情遭到阻碍而中途停顿或帆船运动技术术语(指帆船因掌握方向不当而误入水深小于帆船吃水深度的浅滩上,或因控制不好被风吹在河床浅处或海滩边,失去了浮力,无法航行)。

这时候,世界第一大军事强国美国感到了问题的重要性,在美国的调解下,土希两方都撤回了自己的军队,拔掉了自己的国旗,达成了“脱离战斗”的协议,这场冲突暂告平息。但是,由于土希双方都没有在这场抗衡中捞到好处,他们都不甘心也不肯认输,隐患依然存在。

4.俄罗斯与日本“北方四岛”之争

日本跟俄国“北方四岛”之争的焦点是位于俄罗斯千岛群岛和日本北海道东北方之间,面积接近5000平方千米的齿舞、色丹、国后和择捉四个岛屿的归属问题。日、俄关于“北方四岛”的争执历史由来已久。

1855年日、俄双方通过讨价还价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千岛群岛南部划归日本,北部留给俄国,并暂且搁置了当中的库页岛的主权问题。1875年,俄国提出库页岛是保卫俄国黑龙江下游的重要屏障,要求将其并入俄国;日本人认为千岛群岛是日本北方领土安全的保证,认为该岛应归属日本。经过多方面的谈判,最后两国签订了《桦太千岛互换条约》,将日本占领的库页岛南部与俄国占领的千岛群岛的北部互相交换。20世纪初,日本的国力逐渐强大起来,他们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夺回了以前已经换给俄国的库页岛南部,并且趁着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立足未稳,在前苏联的远东地区占领了大片的土地。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失败,作为战胜国的前苏联趁机收复了库页岛的南部,占领了整个千岛群岛,并且将原来由日本管辖的“北方四岛”据为己有。

“北方四岛”每次主权的更换都不免使得日俄两国大动干戈,残酷的战争给两国人民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创伤,同时也使两国关系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

前苏联解体后,新独立的国家俄罗斯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俄罗斯紧迫地需要日本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日本政府将此作为一个筹码,坚持把领土问题同经济援助联系起来,日方坚持拥有“北方四岛”的主权,但是俄罗斯是不会在这一点上让步的,所以他们借鉴中国处理南沙问题的经验,暂时将主权问题搁置起来,共同开发“北方四岛”。现在俄罗斯已经同意在一定的前提下对日本开放“北方四岛”,但只要主权问题得不到完全的解决,冲突就会不断发生。

1995年8月俄罗斯海军边防巡逻舰在南千岛群岛附近发现两艘正在捕捞作业的日本渔船,俄巡逻舰马上开枪示警,但日本渔船置之不理,于是他们就正式向没有武装保护的渔民开火了。一艘渔船被打坏,还有渔民被打死打伤。两个月后,俄罗斯另一艘护卫舰在色丹岛海面又向在那里捕鱼的日本渔船开火,致使船沉人亡。对于俄罗斯军舰袭击日本渔船的行为日本外务省当即就向俄罗斯驻日大使提出抗议,但俄国外交部认为既然没有将“北方四岛”归还给日本,那么其周围的海域应该是由俄罗斯管辖,他们有权用武力来保护自己的边界。

鉴于此种情况,日俄关于解决“北方四岛”的争端问题将是一件艰难而持久的事情。

5.马岛之争

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南大西洋的西南部,西距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海岸约500海里,整个群岛由2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马尔维纳斯群岛离南极较近,气温低,每年的雨雪季节长达250多天,由于环境艰苦,所以岛上人烟稀少。但是由于在20世纪以前,巴拿马运河尚未开通,大西洋太平洋之间的唯一通道是麦哲伦海峡,如果占据了马尔维纳斯群岛就可以控制这一航道,所以人们把马尔维纳斯群岛称为南太平洋的钥匙。为此,自16世纪以来,西方殖民主义者就频繁地在这一带活动,法国、英国、西班牙、阿根廷等国的国旗都曾在马岛群岛上飘扬。

据史书记载,最早发现马岛群岛的是一个名叫约翰•戴维斯的英国人,那是1592年,此后该群岛就一直出现在英帝国的版图上。1826年阿根廷宣布独立时声明:马岛属于阿根廷的领土,因为马岛离阿根廷的海岸最近,并且位于阿根廷的大陆架区内,而英国则远离马岛1.3万多千米。英国人得知此事后重申马岛是英国的领土,并于1832年派军队占据了该群岛。1935年阿根廷发行了一枚地图邮票,将马岛包括在阿根廷的领土内。对此兵强马壮的英国人根本不屑一顾。1946年英国也发行了一张地图邮票,将马岛划入英国的版图。为了马岛的主权问题,英、阿两国互相争执几十年,双方各执一词,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最终不惜为此发动大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