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更新办学理念规划特色发展

更新办学理念规划特色发展

时间:2024-01-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实践表明,大学的办学观,直接影响着大学的发展轨迹;更新发展理念,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先导和必然选择。借鉴高水平大学的成功经验,从学校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扬长避短,准确定位,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是高校的决策者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校建设与发展,确立学校发展模式时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开放式的办学理念也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

更新办学理念规划特色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实践表明,大学的办学观,直接影响着大学的发展轨迹;更新发展理念,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先导和必然选择。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指明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同时也为我们与时俱进地更新办学理念,重新审视并确立正确的办学观,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当前形势下,我认为,要办好一所大学,系统观、特色观、开放观、时空观、人才观等观念,是大学办学观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一、系统观——辩证思考,兴国与兴科教统一

众所周知,科教可以兴国。然而科教兴国的前提是“国兴科教”,因为科教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不能脱离大系统而独自生存与发展,它与社会大系统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国力不盛,难以兴科教;反之科教不兴,无以增国力。这似乎进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不少人为之困惑。

以正确的系统观,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兴国与兴科教间的辩证关系,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邓小平同志曾有一段名言,“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阐明并突显了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为我们突破“怪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条件。

世界历史范畴来看,突破这一“怪圈”者不乏先例。美国从1870年起花了43年,经济上赶上了当时最先进的英国。日本经济从二战之后,花了约40年实现了对美国的一次成功追赶。究其缘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最关键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那是人的因素,是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因素,是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因素。

在社会大系统中,政府和学校分属不同的子系统,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恰当的定位是避免大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发生摩擦和扯皮,实现系统优化的必要条件。

从目前情况看,政府部门可以在以下三方面多做些工作。一是根据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和教育投资具有超前增长的特点,进一步确立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实施“国兴科教”方略。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在政府、社会和学校之间,恰当定位合理分工,真正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让学校在招生、培养和毕业等各个环节中具有直接面向社会、面向求学者的决定权,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三是要着力解决科教系统与社会其他各系统间的“边缘问题”(如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人才的有序流动等),使科教系统的“能量”充分释放,以达到科教兴国之目的。

二、特色观——准确定位,按“健美”模式发展

准确定位,彰显特色,是高水平大学的共同特点。借鉴高水平大学的成功经验,从学校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扬长避短,准确定位,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是高校的决策者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校建设与发展,确立学校发展模式时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健美型”的发展模式不失为一种恰当的选择。

所谓“健美型”的发展模式包括三个要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整体协调。正如健美选手的级别和肌肉发达程度不一,高校有大有小,校内各学科的发展也不平衡,要想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求得新的发展,就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也就是说,学校在办学思路上不应该片面地追求综合的规模效应,不依靠外延式扩张的方式发展,而要靠重视质量的内涵式发展强校,使学校的整个躯体即便不十分粗壮,却非常协调,特征非常突出,充分体现和谐、统一的协调美和特征美。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根据“健美型”的思路,培养人才要避免一种规格,学校的设置和发展也要避免统一模式。每一种人才、每一所学校都应如同交响乐中的一个音符,尽管音阶不同,但缺一不可,合理、巧妙的搭配,方能成就美妙动听的乐章。要形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那样的生动壮观景象。

三、开放观——创新机制,产学研相互结合

自然科学告诉我们,封闭系统的“嫡”会逐步趋大,其结果是系统从有序走向无序;而开放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无序走向有序。高等教育要得到有序的持续发展,开放是必须的。

开放式的办学理念也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大学面临着新的更为开放的环境,大学的办学视角也必须随之进行转换。学校要主动地面向社会,打破“封闭”状态,实行开放办学,在“开放”中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寻求合作伙伴,把大学雄厚的教育、科技优势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闲置资产、丰富的智力资源以及企业的强势财力来推动和促进学校的发展。

从大学的自身发展来看,大学功能的扩展,也必将导致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转变。现代大学是由中世纪大学发展而来的,但中世纪大学只是城镇中无法归类的社团(universitas),这种社团逐步演化为正式的教学与学术组织“大学”。到19世纪,大学还只是远离社会的象牙之塔。进入20世纪,大学演化为一个异常复杂的社会系统,美国学者克尔称之为多元化巨型大学(multiversity)。多元化巨型大学几乎就是社会本身,它与社会的界限相当模糊。现代大学在功能上已全方位地超越了传统大学,它在服务和引导社会的过程中显示出多元化的社会功用,政府、产业和大学,被誉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支柱稳固了,社会才能稳定,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与进步。

当然,大学功能的扩展是有条件的,“新”功能的实现,需要在大学与产业之间建立某种中介或载体,这种中介和载体,就是产学研各方实质性的合作。离开了这种合作,大学在学生来源、学生就业、学术支持、办学质量等诸方面,都将处于不利地位,学校的发展、大学精神的传承等等,都将难以为继。(www.xing528.com)

加快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步伐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有效运行的一些制度;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与探索的时间不长,但许多亟待研究与探索的课题,经过分析研究,寻求新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都是可以解决的。

四、时空观——转换视角,现实与未来兼顾

现代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了极大的拓展。教育的终身化是教育在时间上的延伸,教育的国际化、虚拟化、立交化等是教育在空间上的延伸。

保罗·朗格让1965年首次提出系统的终身教育思想以来,终身教育的理念逐步在全世界得到确认和推广。人们重视终身教育问题,是有极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现代科技以人们难以置信的速度在发展,知识更新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一个人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只满足于学龄阶段的学习显然是不够的。据专家统计,个人掌握知识的半衰期已大大缩短,大约是四五年,人们已经面临着知识匮乏性失业的危机。由此可见,终身学习和终身受教育的现实已经把教育的时间拉长了。大学要为终身教育服务,就要构造一种新的学习平台,让每个人都能有选择地通往自己的理想地。

空间的拓展,对大学的影响表现为大学必须应对办学环境的巨大变化。早先的大学,是以纯追求知识为主的,虽然参与社会生活,但相对而言,还是远离社会事务的,与现实的社会环境接触不多。自洪堡等人创立柏林大学之后,科学研究逐步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大学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强大,但对社会具体事务的参与,仍然是局部的,是作为社会边缘力量在影响社会。直到以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大学明确提出“州立大学必须为地方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以后,大学的“服务职能”得以强化,得以突显出来,大学参与社会生活在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大学面临的办学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学逐步与它的环境融为一体,甚至成为环境的中心了。

在新的环境下,教育空间的拓展是全方位的。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已经迫使中国教育国际社会融合起来。教育的形式也必须多样化。现在,诸如虚拟教育、网上教育、远程教育等等名目繁多,学校、家庭、社会都负有教育的重任,人才已经不仅仅是象牙塔里培养出来的。因此,教育空间的拓展,要求提供各种渠道,让人人都能受到高等教育,为学生的现在与未来提供必要的准备。同时,要营造人人都想读书的氛围,使教育不仅是谋生的需要,更是生活的一部分和生活乐趣的一种体现。

五、人才观——营造氛围,对每位学生负责

为了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人才观必须更新。大学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个性,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这就要求大学的教育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从过去比较片面的专业教育转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宽口径的“通才教育”,从单纯的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强调思想、道德、文化、科技和身心健康等教育的协调性。而且,这种转变和协调性还必须与时俱进。

全面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包括了全新的人才观,基本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素质教育继承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崇高的教育理想;另一方面,全面素质教育主张,人的素质是一种系统。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在于,促进全体学生的素质获得全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大学教育改革者注重从整体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做到文理贯通、理工融合,达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的“科学的人文主义的教育目标”。

全面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就是使学生懂得为人之道和治学之道。懂得为人之道,关键要引导和教育学生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操,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人之道还涉及待人处世,江泽民总书记向大学生提出的要做五种人,实际上包括了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的要求。掌握治学之道,就是要为学生奠定能适应在未来多变社会中终身独立地继续提高水平和获取知识的基础,教会他们能在未来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包括引导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自信心、积累成果能力、积极向上的情趣和坦荡宽容的精神等等。掌握“两道”,需要学校、教师按照教育规律去磨砺内功,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其关键是引导学生从行为方式、心理态度、学习方法和目标选择等方面进行角色转换,从而激发和培植学生在社会竞争变化中的成功基因。

根据全面素质教育的内涵,对于教育质量的观念,也应有一个科学的、辩证的认识。对于任何一类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只是一个阶段,因此在质量上也只能是“有限目标”,即使在大学的教育中,我以为也应该放弃那种“毕其功于一役”的企图。否则就会什么都想教、什么都想学,结果是什么都学不好。突出主干,解决主要矛盾是最为重要的。老师的作用,与高级厨师有相似之处:为学生“配料”——学生的胃口是有限的,老师的“料”配得适当,才能让学生越吃越想吃,否则,吃多了难以消化。

社会对学生也应该少一点“求全责备”。殊不知从学校“出炉”的人才,仅是一块“毛坯”,需要在工作实践中“精加工”。高质量人才的成长,往往需要多次“换岗”和不断地继续学习,方能成就。

【注释】

[1]本文发表于《高中级领导干部学习“三个代表”文集》(第三卷),中央文献出版社,pp611~6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