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的社会化: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

人的社会化: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

时间:2024-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社会化过程与人类的生物学条件密切相关。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两大基本途径实现的。“社会教化”即广义的教育,是社会通过社会化的媒介及其执行者对个体进行的社会化过程。“个体内化”是指个体将社会化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行为模式、人格特征、思维方式的过程。在社会化的不同阶段,个体内化的主要形式不同,同时这些方式也并非一定是单独起作用的。

人的社会化: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

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分子。我们的成长生活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存在。我们每天与社会做着各种接触,可是,我们是否真的就完全融入了社会体系呢?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从一出生就把他完全抛弃于荒野,那么,他绝对不会有任何的社会性,有的只是人的自然本性,比如狼孩。但是,我们不可能真的像狼孩那样成长于一个充满野性的自然群体之中,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正常的社会体系中长大,社会群体的社会性在我们身上烙上了深深的印痕,我们知道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去与别人接触、交往、遵守基本的社会道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信仰观和人生导向,而这些无疑都是人从鸿蒙无知的自然性到知礼识义的社会性的重要表现。人的社会化是人之所以成为社会的人的重要标志,社会化是一种过程,那么,是什么推动着这种过程的前进和发展呢?当然是教育!涂尔干说: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制度、内容与目的等都与社会密切相关,受社会制约;教育的根本功能在于将个人同化于社会,同时将社会内化于个人。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社会化所谓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德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个体作为社会学习者社会参与者的全面发展过程,这就是一个人从自然人社会人逐渐转变的过程。[1]如按内容分为性别角色道德、人格、政治、社会职业化;按年龄分为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社会化;按方向分为正向、双向和反向社会化;按媒介分为家庭、邻里、同伴群体、学校、大众媒介、单位等社会化。人的社会化过程与人类的生物学条件密切相关。首先,人类具有满足生物需求的本能;其次,人类是高度发展了的生物有机体,具有高度完善的生物结构和生物机能,具有了脑力劳动的条件;再次,人类有一个较长的生理上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人能够接受更广泛、更深入的社会化的另一个生物条件,这一时期为个体学习文化、社会态度和生活机能提供了必要的时间,也与他人和社会建立了终身的联系;最后,人类个体能生存,首先得益于可教育性能力,即根据经验、遇见、推理等改变行为的能力,因此,在人类的行为中,语言和文化的发明就成了一个极重要的决定因素,取代了生物遗传,正是这种取代才使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完全不同于其他所有动物,也正是这种取代为通过社会经验对个体人格和行为的基本塑造创造了条件。

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两大基本途径实现的。社会教化即广义的教育,是社会通过社会化的媒介及其执行者对个体进行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的媒介主要是指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大众媒介、单位以及法庭、监狱等机构,社会化执行者是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和成员。个体内化是指个体将社会化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行为模式、人格特征、思维方式的过程。个体内化涉及多种形式,如模仿学习、观察学习角色扮演、主观认同、自我强化等。在社会化的不同阶段,个体内化的主要形式不同,同时这些方式也并非一定是单独起作用的。社会化的实质是个体能够协调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www.xing528.com)

社会化作为一个过程,会因为时间或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教育的理念便必须因为时代特点的改变而改变,教育因时间和国家而有很大的差别。(涂尔干语)比如我们所知的,在古希腊,把个体训练成盲目服从集体的人是其教育目的,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则更偏向于培养人的独立自主的人格;古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高尚的和谐的和有一定审美能力以及思辨力的人,而我们今天更注重的是人的实际能力。可以说,如果说前面所提到的这些教育所注重的更多的是偏向于人文精神和体能本质的话,那么,无疑,我们今天的教育更注重于培养人的科学素养。这是与时代的特点密切相关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人门偏向于用感性的态度来理解社会与自然,而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待自然与社会的态度更趋于理性,因而也就更注重科学知识的培养。教育要紧跟时代,有什么样的时代,便有什么样的社会特征,便需要有相应的教育模式。

[1]马和民著:《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