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育的价值:实现原则和途径

教育的价值:实现原则和途径

时间:2024-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价值的实现包括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两个方面。以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为目的的“三生教育”自然成为了实现教育价值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教育价值观还对人们的身心发展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教育的价值:实现原则和途径

教育价值的实现包括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两个方面。由前面的分析可知,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能够间接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素质和能力也相应地提高了。因此,提高社会价值的实现程度也可以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来完成,用个人价值的完善促进教育社会价值的形成。因此,教育价值的实现从本质上讲还是个体价值的实现。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化教育实践创新是实现教育价值的重要途径。概括起来,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顺利实现教育价值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

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合格公民,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在教育活动中应该从受教育者身心素质发展、人格完善、主体性弘扬的角度来认识教育价值,不能再把教育当成培养“社会工具”或“社会机器”的手段。我国坚定不移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政府管理体制要从原来的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同时在企业经营模式和人才选拔机制等方面都将面临着重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竞争和多元化,这就意味着现代社会公民在价值观念上要有一个巨大的转变——即确立人的独立精神,建立人的自主意识,发展人的独特个性,完善人的自由人格,培养受教育者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如果离开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将很难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另一方面,从教育本质上讲,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受教育者自由全面发展,完善受教育者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特征。也就是说,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将人从动物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上世纪50年代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教育体系过多地强调教育的工具和功利价值,即只看重教育活动为政治、经济服务的工具性价值,和对人类、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方面的功能与作用,而作为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作为生命个体的学生、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个体发展价值则经常被忽略。在这种传统的观念里,教育活动失去了它应有的本质,进而也缺乏实践创新和发展前进的动力。学生为社会、国家、民族而学习的目的被过度宣扬,学生自己合理的愿望和需要则被长期压抑。由于受教育者的个体愿望和需要无法顺利地通过接受教育获得实现,因此,“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读书无用”等来源于现实的思想便有了孕育而生的土壤和环境。

为了顺利实现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还要切实增强教育活动主体的主体性。只有获得教育活动主体发自内心的高度认同,才能激发出教育活动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动配合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进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如果教育活动主体对自己正在接受的教育活动本身缺乏了解和认同,一味地被迫接受知识、技能和空洞道理的灌输,不仅无法顺利完成教育过程,同时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也都无从实现。

2、关注人的生命、生存及生活价值的实现,完善生命、生存及生活教育体系。

人是由生命、生存和生活构成的有机体,生命、生存及生活价值是人作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个体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表现形式,这些基本价值的实现程度将直接决定教育价值能否顺利实现。生命遵循着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同时生命又具备着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因此,健康完好的生命是人的生命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生存是人所处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能力有机结合的综合体现。人是生物世界中最独特的生命存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高级生命形态,以群体方式存在是人类社会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人只有在社会中学习必要的生存知识和技能,并将其付诸于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社会生存能力和自然环境生存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实现生存价值。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活动的过程就是生活,因此,生活必然要服务于生命和生存。综上可知,生命是生存的动力源泉, 生存是生命的基本保障,又是生活的基础,生活一方面服务于生存和生命,另一方面又是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的具体体现。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生活必须具备强有力的生存能力和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从生活的角度看,生活的主体是生命,生活的目的是为生存和生命服务,生活的终极目标是享受自身价值并实现生命价值。

能否正确处理好生命、生存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个体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以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为目的的“三生教育”自然成为了实现教育价值的重要途径。“三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之心、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与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一脉相承的。(www.xing528.com)

3、重视教育价值观建设,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思想。

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就是教育价值观问题。个体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要实现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实质上也就是要实现什么样的人生价值。由于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指教育主体(包括个体主体和社会主体)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教育与其自身需要和利益关系所形成的稳定看法,因此,教育价值观具有相对稳定性、主体差异性、社会历史性以及规范性等特点。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价值观并将其成功地付诸实践是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教育价值观对教育存在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对教育活动主体参与教育实践动力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个体教育价值事实判断的影响,正确的判断能促进主体教育价值的实现,而错误的事实判断不仅会阻碍教育价值的实现,还会对主体起误导作用,不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教育价值观对人正确认识教育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教育对人、对社会的功能和作用,并能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活动,进而推动教育发展。与此同时,教育价值观还对人们的身心发展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当人们具备了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才能对教育活动进行明智而理性的选择,进而通过接受优质教育以获得个体的充分发展。正是因为教育价值观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因此,教育价值观教育也是促进教育主体正确认识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是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形式。教育价值观教育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本质价值的教育,二是教育价值取向教育。前者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教育主体正确理解教育本质价值,摒弃一切错误的教育本质价值观,如“教育万能价值观”、“教育无能论”以及“功利主义价值观”等。“教育万能论”和“教育无能论”都会使教育的价值导向走入迷途,而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明显地轻视教育对完整的社会人的培养,最终将导致教育价值不能顺利实现或者扭曲。后者则是指对教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价值问题。具体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个体主体取向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另外一个是社会主体取向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个体主体取向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即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个体进行价值观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教育不仅有功利性价值、个人价值,还具有超功利性的价值、社会价值,应该在实现功利性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同时实现超功利性的价值和社会价值。

对社会主体进行教育价值观教育有三个可行的途径。第一,普及式教育途径。在基础教育阶段对每一个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因为教育的社会主体都是由具体的个体组成的,众多的个体的价值观组成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中国基本上已经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教育价值观教育将具备非常宽广的群众基础;第二,社会舆论教育途径。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社会媒体,对广大的社会公众进行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和教育,使整个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更趋真实、科学,更具时代性和积极性。由于现代社会的媒体技术和媒体网络非常发达,因此,通过社会舆论进行教育价值观教育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途径。第三,加强教育价值理论研究。教育价值观与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密切相关,因此,要从教育价值观的源头创新抓起,推动教育价值观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并重点探讨将理论层面的教育价值观转化为实践层面的教育价值观的教育和推广活动。

*         *      *     *        *       *    *        *        *

最后,我想以这样一段话作为本书的结束语:“信息化时代”已不能完整表达当今时代特征了。我们已经进入“概念化时代(conceptualization Era)”。概念引发社会变革,概念促进生产力发展,概念推动生活方式转变,根据引领现代化建设。尤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万有引力和谐环境、学习化社会等概念对人类的影响。概念时代应是以思想引领行动、概念规划未来、系统实施管理、信息广泛整合、要素作用充分发挥的时代。概念时代的主要特征应是:每个人既追求有主体性思想,又追求自由全面发展,学习、事业和生活没有明显界线;人们都注重培养群体系统思维和合作责任意识;国家对未来发展善于应用创新性概念规划;国家管理应用系统化观念和方法;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在整合和利用全球信息;追求自然、人文、人力、信息等要素的功能作用发挥最大化;注重工业、农业、城市、农村、社会、自然的统筹协调发展;家庭、国家、人类更加理性、更加和谐、更加规制的发展和生活。这些概念化时代的特征和追求,最核心的就是价值概念和价值追求。无论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整个人类,都需要以教育价值为基础和主导的正确的价值引领和价值行为。这也许是我撰写本文书的意义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