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罗马古代的奢华浴场与洗浴文化

罗马古代的奢华浴场与洗浴文化

时间:2024-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奢华浴场与洗浴文化城镇和乡村每天的日子很枯燥,但罗马城里人却有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可供选择。罗马人无论男女老幼、地位高下,都喜欢到浴池去消遣一番,可以说,洗浴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共和末期至帝国时期,罗马人的洗浴习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此时的罗马浴池,已不仅仅是付1个阿司洗一次澡的澡堂子,而是集多种功能、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康乐、文化中心。

罗马古代的奢华浴场与洗浴文化

奢华浴场洗浴文化

城镇和乡村每天的日子很枯燥,但罗马城里人却有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可供选择。就像诗人马提雅尔在失意时所作的诗中写道,如果他相当富足,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山林,想捕多少鱼就捕多少鱼,家里的红罐子里都盛满蜜汁,可以用炭火煮自家产的鸡蛋而不必去商贩那里购买的话,谁又会竭尽全力去巴结那些富人呢?大概公元63到64年的时候,20岁出头的马提雅尔来到罗马,在那里度过了他人生的大部分时光。直到公元100年,花甲之年的他才回到家乡西班牙,一两年的光景,便去世了。在罗马的日子里,每当失意难耐,马提雅尔都知道如何调整身心,以使自己过得开心。他会约上朋友驾着轻快的马车一起出游,或在花园里、柱廊间、书店或古董店里以及战神广场上漫步,而不是去奉承富人,也不会在嘈杂的市政广场上参加诉讼辩论。沟渠中清冷的流水、集体出行或游戏活动会令他耳目一新,这位诗人也会从罗马的四大公共浴池或阿格里帕、尼禄、格鲁斯、提图斯所修建的浴池中寻求身心放松。罗马人无论男女老幼、地位高下,都喜欢到浴池去消遣一番,可以说,洗浴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些豪门大户,毫无例外地都建有豪华浴室,但大多数平民百姓,只能去光临公共浴池。对于普通的罗马人来说,这些政区给他们提供了休闲的场所,那里面的活动可不仅仅是“洗澡”。因为公共浴池对于罗马人来说不仅是洗澡的地方,还起着社交中心的作用。所以一个完善的公共浴池,必须配有图书馆、会客室、健身室、餐馆、商店和花园。

公元前2世纪初的时候,罗马的浴池充其量只能算作“澡堂”,那里面很小,只能用来洗澡,且仅向男性开放。公元前33年,罗马城有170个浴池。共和末期至帝国时期,罗马人的洗浴习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一变化明显表现在浴池的数量增加,浴池的分布地区也从意大利半岛开始蔓延到帝国诸行省,洗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公元5世纪早期,罗马帝国的公共浴池竟达到了856个,并且还不包括11个大型的皇家浴场。英国圣保罗教堂占地6.4万平方英尺,中殿高100英尺。卡里卡拉浴池的主体高度与之差不多,而占地却比整个英国议会院或英国国家博物馆还要大,一次性可容纳1600多人。戴克里先浴池比卡里卡拉浴池还要大。它一度能容纳3000人共同洗浴,尽管在容量上比卡里卡拉浴池大两倍,但它却历经十载而竣工,其耗时也是卡里卡拉浴池的两倍。实际上,在卡里卡拉浴池和戴克里先浴池这两座庞然大物出现之前,罗马并不缺少公共浴池,比如最先修建的阿格里帕浴池,在随后建造的浴池中,除了上面提到的两座大浴池之外,保留至今的尚有尼禄浴池、提图斯浴池、图拉真浴池、德西乌斯浴池以及君士坦丁浴池。

帝国时代,公共浴池规模扩大,装饰奢华,环境宜人,其壮丽外观非“恢宏”二字所能描述。对于绝大多数罗马公众而言,他们从低矮破旧的房舍中走出来,就是为了能在游乐区中度过个把小时或一天的休闲时光。在那里,他们可以安享于高大厅堂之中,那里的大理石和黄金装饰令他们惊羡不已。此时的罗马浴池,已不仅仅是付1个阿司洗一次澡的澡堂子,而是集多种功能、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康乐、文化中心。那里不仅有与洗浴相关的美容院、按摩室等,还有酒吧、餐馆、会客室、图书馆、花园、游廊等。可以想象,假如罗马人去浴池仅仅单纯是为了洗澡的话,根据当时的卫生观念,他们根本用不着天天都去那里,也根本无须修建那么多的浴池。

浴池主要是人们休闲娱乐、享受舒适的地方,对它们的建造、装饰当然就不能马马虎虎。事实上,在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方面,没有任何一所现代建筑可与罗马浴池相比。现代建筑在花销上往往精打细算,而古罗马的建筑标准是外观宏伟富丽、内部装潢舒适宜人,在建造开支方面也不必像今天一样量入为出。每个公共浴池,从地面到墙壁,都是用来自不同地区的光滑闪亮的大理石铺嵌镶拼而成的,在这些大理石的墙面上,还装饰着精美的绘画、图案和色彩。浴池的穹顶也极其讲究,都是由玻璃覆盖的,以便于采光。四面的窗子宽大透亮,以确保阳光在白天的任何时候都能照射进来,这样,不仅可以使浴池的内部更加亮堂,而且还可以使人们在享受蒸气浴、冷热水浴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太阳浴。

卡里卡拉浴池建于公元212年至216年之间,占地11公顷,贮水容量为8万吨,被人认为是可以和罗马的万神殿相提并论的建筑。在卡里卡拉浴池,人们可以看到罗马浴池的改变。主要沐浴设施修建于一个450公尺见方的大架构中,在这个主要建筑中有一条横轴贯穿了冷水浴室和两侧的体育场,在纵轴则为冷水、温水、热水室等按照顺序依次排列,两轴相交之处为冷水室,这就是卡里卡拉浴池最主要的部分。从卡里卡拉浴池的内部装修可以看出当时罗马大型建筑的豪华。浴池的各个大小不同的柱廊是用来自帝国境内的大理石和岩石建造的;天花板和墙壁被各种光滑闪亮的大理石镶嵌成十多种不同的颜色,有些天花板还用彩色和黑白颜色的马赛克来装饰。浴室的穹形屋顶都由玻璃覆盖,以便采光,拱顶被7种耀眼色彩的玻璃马赛克组成的镶嵌物衬托得闪闪发光。四面的窗子宽大透亮,以确保阳光在白天的任何时候都可以照射进来,这样不仅使浴室内部光线更加明亮,而且还可使人们在享受冷水浴、热水浴和蒸汽浴时,同时也能享受到太阳浴。在卡里卡拉浴池的北面,现代考古学家还发现了超过100枚装有雕像的壁龛,其中有很多雕像到现在还闪闪发光。除此之外,卡里卡拉浴池建筑中的柱廊、墙壁和中楣还大量使用雕刻技术并敷之以大量的铜粉,更是流光溢彩。浴场外围,特别是浴场大门正对的北方,有许多喷泉和雕像以及走廊,走廊用巨大的廊柱支撑,更是精雕细刻。建筑物的南部正面的上方全部用玻璃马赛克加以覆盖。

戴克里先浴池,建于公元298年到306年之间,占地13公顷,它的各个大厅都十分高大,一般均为29米高,整个浴场建筑空间达13万立方米,可容纳3000人同时沐浴。1561年,由教皇庇乌斯四世加以祝圣而成为天使圣塔玛丽亚教堂。绘有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创世纪》壁画的梵蒂冈西斯汀大教堂,原本只是戴克里先浴场里的一间浴室。

在罗马帝国时期,浴池同时向男女老幼开放,费用只需一个铜板,有时连一个铜板也不用付。对于那些无力购买入场券或者无钱购买洗浴用品的平民,一些皇帝、元老和贵族就会慷慨地把他们所控制的浴场对这些人免费开放,以博得乐善好施的好名声。比如,公元前33年,奥古斯都的得力助手阿格里帕在担任公共事业的官员期间,在罗马开办了第一家豪华公共浴池的同时,就慷慨解囊向这一年内所有到这个浴池的人提供免费洗浴,而以残暴出名的尼禄经常大度地给那些无家可归的平民提供免费洗浴。

通常情况下,男女分用不同的洗浴时间,中午前后是妇女洗浴,下午则留给男人,这是洗浴的黄金时间,大多数浴者都要一直逗留到吃完饭的时候。到了昏君尼禄时代,竟然准许男女混浴,一些妓女也时常混进来,浴场里一片乌烟瘴气。丑事百出、声名狼藉的男女混浴实行了五六十年,到哈德良皇帝时才明令禁止。

罗马的公共浴池内部都划分成几个不同温度的区域,有热气浴区、热水浴区、温气浴区、温水浴区、冷气浴区、冷水浴区。热气浴区和温气浴区就像现代的桑拿浴一样,还可用于患者治疗康复。浴池的供热,是靠奴隶们在地板底下用大量的木材生火。在那里,浴客们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洗浴方式。因为当时不怎么用肥皂,在洗澡过程中,他们使用金属、骨状物或木制物来去除汗液带来的不洁物。“要先用弯刀片刮洗身体,”马提雅尔建议说,“这样搓澡工才不会轻易地磨破你的澡巾。”

洗澡的过程是先进更衣室,脱下衣服,涂上香油,到练习室运动一会,如玩球、练习臂力、做体操跑步等,每个浴池里都辟有从事这些活动的专用场地。一些年迈的老人,则会去按摩室,让奴隶们帮他们擦揉掉身上多余的脂肪。

锻炼完毕,浴客便步入罩有穹顶的暖房或温水浴区,放松身体并往身上涂抹香料;涂抹完毕就去干蒸房,把水撩泼到烧红的鹅卵石上以产生蒸汽,往后是最热的热气浴区,在极热的蒸汽中把自己蒸得浑身冒汗;带着满身大汗他们又回到了温水浴区,在适宜的温水里面放松一下刚才疲劳而舒适的身体;接着进入壁龛状的凹形小屋,用冷水冲刷身子,也可以浸泡在游泳池里。(www.xing528.com)

最后,浴客进入干燥室将身上残留的水分彻底烘干,重新回到更衣室穿上衣服,整个洗浴过程大体结束。

洗浴过程中,有的浴客由仆人们带着洗浴用具来为他们刮洗、搓澡,有的花钱享受浴池提供的服务,如按摩、涂油、脱毛、撒香水等。对于无钱享受这些服务的穷人来说,只有自己用手或靠蹭墙来搓刮身体。值得注意的是,浴池成了社交活动的中心。罗马人喜欢一边洗澡一边唱歌,吹口哨,或者跟朋友、熟人们谈天说地、吵吵嚷嚷。洗浴之后,浴客们很少这么快离开浴池。在洗浴后的几个小时里,是罗马社会最好的聚会时间,他们在里面散散步、读读书或吃些东西,富人们穿着拖鞋,穷人们就光着脚,不论在晴天还是雨雪天。罗马人就这样纵情谈笑,尽情谈论他们喜爱的街谈巷议。正如有人所说:“我们为了温暖、健康、净身、愉快而洗浴。”

关于浴池加热系统,考古学家发现的最早最清晰使用火炕供暖系统的是位于庞贝城的史塔宾浴池和位于奥林匹亚的希腊浴池。在浴场的地下室里有专门放火炉的房间,通过火炉产生热气和热水,地下室的楼板是用石头或者砖块或矮小的柱子支撑的,这些楼板必须有一定的厚度以防烫伤上面的行人。通过塞尼加的《书信集》,人们知道罗马人采用中空墙加热法大约是在共和晚期。中空墙的制成大致有好几种方法,最普通的一种是用金属钳子把一块块中空的盒形砖头牢牢固定,然后在上面涂上灰泥,这样,地下室产生的热气就很自然地上升到墙壁里面。位于奥斯蒂亚的广场浴池采用的就是这种中空墙法。

除了用炉火获取浴池所需的热气和热水外,罗马人还学会了利用太阳能,即充分利用下午太阳的照射来为热水室和蒸汽室加温。比如奥斯蒂亚的广场浴池面向西南,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留太阳照射所产生的热量。

最初浴池都在太阳落山前关门,但从庞贝浴池发掘出来的那些数以百万计的灯火照明装置表明,自从公元1世纪以来,浴池的营业时间也延伸到了晚间。不仅仅是在夜晚,在晦暗的走廊和密闭的房间里,即使白天也有照明灯。

经常洗浴提高了罗马人的身体素质和医疗水平。罗马人由于气候的原因,许多人患有风湿病,而洗浴恰好是治疗这种疾病的良方。罗马有很多人很重视洗浴预防和治疗作用。如塞尔苏斯在其《医学大全》里就提到了洗浴对很多疾病有治疗作用,包括发烧、肠炎、肝痛、小脓包、眼疾等都可以通过洗浴来减轻或治疗。老普林尼是一个很推崇洗浴具有医疗作用的人,据他记载,当时奥古斯都的御医安东尼·穆萨在公元前23年曾经帮助奥古斯都用冷水浴来治疗疾病。他还说,对于一个生病的人,每天在浴池和泉水里进行洗浴是十分必要的,他自己也用洗浴的办法来治疗他的眼病。据说哈德良皇帝每天都通过在浴池里浸泡几个小时的方法来治疗他的疾病。皇帝的作法更加刺激了罗马贵族和平民对洗浴疗法的迷信和推广。

罗马人热爱洗浴,相信清洁会带来健康,并由此推动了公共卫生的发展,罗马人在疾病原因和预防方法之间建立了联系,于是他们发展了一套巨大的完整的公共卫生体系。输水道和排水道的修建,推动了大量浴场和公共厕所的修建。与此同时,罗马人发展起清洁服务工作,有专门的运送垃圾的车辆在夜晚沿固定路线将废物运出罗马城。还有作为开放的休闲空间的公园和花园遍布罗马城,提供给大众,凯撒就曾将自己在台伯河岸边的花园遗赠给罗马人民享用。人们在这些花园里呼吸新鲜的空气,放松心情,有助于市民的健康。罗马人还注意食物的清洁,食用不含杂质的食物,将已经变质的食物丢弃。普劳图斯记载了一位最尽责的市场监督者将所有无价值的商品丢到水里。罗马人在严格的监督下买卖饮食,防止腐坏的食品上市。人死后尸体的埋葬也被置于公共卫生的控制之下,《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可将死者在城内埋葬或焚化。”罗马人对垃圾的专门处理也开始有了一定认识,尼禄规定将奥斯蒂亚沼泽地作为堆积废弃物的地方,命令一切沿台伯河行驶的运粮船只在顺水回航时都必须把废弃物带到河口。专门的医疗服务业也最终发展起来——军事医院出现。在帝国后期甚至对监狱的公共卫生都特别关心,“一个犯罪的人在监狱不能承受隐秘的监狱的黑暗,而应该享受光线,保持健康,并在夜里时需要加倍对他看守,他应被带回到监狱的前庭进入健康地带……此外,犯人在可靠的看守下必须被引领去浴场”,这些都是罗马文明达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但是,罗马的洗浴文化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塞尼加等人认为它加速了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盖伦认为每日洗浴习惯的变化是罗马人柔弱和娇气发展的一个标志,追求过分洗浴之风也严重影响到了军队。李维在描述罗马军队在卡普亚冬季行军时的表现说道:“那些征服过艰难困苦的人被过分的舒适和享乐所毁灭……因为贪睡和嗜酒、宴会和妓女、洗浴和懒散,这些习惯使他们日益堕落。”到2世纪后期,罗马军队的军官在浴池里随处可见,对此,西庇阿训斥说:“你们更像强盗,而不像士兵。你们是一群逃亡者,而不是军营的保卫者,贪婪使你们更像一伙正在度假的游客,而不像是一支围城的军队。你们在战争中还没有取得胜利的时候,就寻找奢侈享受。”

奢侈洗浴之风还导致了另外一个后果,就是罗马人社会价值观的蜕变。它首先引起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把物质财富看得高于一切。李维写道:“有些人重视财富,鄙视品德,并认为只有拥有大量的财富才能使人享有崇高的光荣和价值。”富人们以奢侈为荣不足为奇,严重的是普通自由民也沾染了这种恶习。大批自由民破产后,沦为流氓无产者,他们鄙视劳动,不愿参加生产而宁愿躲在城市里过寄生生活。

洗浴事业的发展对罗马社会财富也造成了巨大浪费。大规模豪华浴场的建造,必然需要无数钱财的投入,而内部装潢的精美单靠罗马帝国本土的提供已不能满足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向外国进口高档的原材料,这就使罗马帝国的奢侈品贸易扩大,大批贵金属,尤其是白银不断流向国外,导致贸易上的入超。对此,老普林尼记述说:“据最低之计算,我国之金银,每年流入印度、中国及阿拉伯半岛三地者,不下1亿塞斯特瑞斯,这就是我们的男子及妇女奢侈的代价。”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奴隶制大危机之中,基督教在罗马帝国逐渐兴起。在禁欲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基督教修道者们主张不洗脸、不洗澡、不沾水,认为身体洁净就意味着灵魂的污秽,清洁肉身就是对灵魂的亵渎。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后,洗浴自然深负恶名。而这时的罗马统治者为了获得基督教的大力支持,决定关掉浴场。公元4世纪末,君士坦丁堡的元老们终于签署命令,关掉浴池。那些豪华精美的大理石和瓷砖铺就的浴池,也由于“蛮人”入侵而沦为废墟,成为罗马人豪华生活逝去的孤独见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