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发展规律与特点

古代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发展规律与特点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指导古代罗马史是世界古代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学习古代罗马史主要是通过其历史发展过程,研究古代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掌握罗马奴隶制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要了解古代意大利的居民成分、进入意大利半岛的过程及他们创造的不同文化;要指出伊达拉里亚人的来源,伊达拉里亚文明的具体表现,以及对古代意大利,特别是对罗马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古代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发展规律与特点

学习指导

古代罗马史是世界古代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古代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而论,古代罗马产生的军事民主制,奴隶制城邦制度,奴隶制发展的全过程都具有典型意义;特别是它从一个小小城邦,经过长期的对外征服,发展成为横跨欧、亚、非的统一大帝国,曾在古代世界历史上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就阶级斗争的历史而论,曾发生过震撼古代世界的奴隶大起义。学习古代罗马史主要是通过其历史发展过程,研究古代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掌握罗马奴隶制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

一、学习第一节,首先注意了解古代意大利的自然条件和居民。指出古代意大利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和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要了解古代意大利的居民成分、进入意大利半岛的过程及他们创造的不同文化;要指出伊达拉里亚人的来源,伊达拉里亚文明的具体表现,以及对古代意大利,特别是对罗马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学习“王政时代”的历史时,必须根据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第六章中所阐述的观点,了解这个时期的社会组织形式并分析其社会性质。要注意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塞尔维乌斯·土利乌斯改革。了解这次改革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学习罗马早期共和时代历史时,了解共和国的政治机构及其作用,明确氏族贵族奴隶主专政的性质。

要重点掌握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斗争。要通过史实具体了解早期共和时代平民的地位,氏族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基本矛盾,明确斗争的社会背景和主要焦点。要了解贵族与平民斗争的主要过程:第一阶段围绕政权,第二阶段围绕土地和债务问题进行的。要分析平民胜利的原因、后果及其历史意义。

要着重了解罗马征服意大利的过程及其统治政策。最后应注意分析共和初期罗马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向: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便要求有更多的奴隶来源和广阔的国外市场,这就是后来罗马征服地中海区域的社会背景。

二、学习第二节时,要以分析布匿战争的原因、性质及战争后果对交战双方社会发展的影响为主。要注意分析引起第一次布匿战争的基本原因、直接原因和主要过程;在了解第二次布匿战争时,注意分析战争再次爆发的原因,掌握发生的重要战役,指明汉尼拔的战略思想和军事才能;要着重分析迦太基失败的原因以及这次战争对交战双方产生的重要后果;最后,要依据列宁的论述,明确这两次战争的非正义性。

了解罗马向东部地中海地区扩张时,要注意罗马征服东部地中海各地区的过程(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叙利亚战争、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和马其顿、希腊的灭亡)和各地区人民的反抗斗争。要注意了解罗马对迦太基和西班牙所采取的政策,以及迦太基和西班牙人民对罗马征服者所进行的斗争。最后要着重注意罗马对行省的统治政策,特别是罗马对行省的掠夺和剥削。

要注意了解公元前2世纪中期罗马奴隶制的发展情况。要分析意大利农民破产的原因和由此而产生的后果;同时还要注意罗马向外扩张促进手工业、特别是商业高利贷业的发展,以及伴随商业、高利贷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个社会阶层——骑士。

三、学习第三节时,要认真分析罗马内战时期的社会,了解奴隶和奴隶主、穷人和富人、享有全权的公民和不能享受全权的同盟者之间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发展给罗马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要指明这一时期罗马奴隶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要着重了解西西里奴隶起义,根据列宁的论述[1]评价其意义。

学习格拉古兄弟改革时,必须深入分析格拉古兄弟改革的社会背景,明确改革目的、性质和具体内容。然后分析改革的失败原因,评价其历史意义。

由于奴隶制度和大土地所有制的迅速发展导致农民纷纷破产,阶级矛盾不断尖锐,出现马略军事改革。

从分析共和时代后期的政治、经济形势入手,了解统治阶级内部贵族派之间斗争的主要内容,指明马略与苏拉斗争的主要表现及马略失败的原因。要分析苏拉军事独裁统治的实质。

要深入了解斯巴达克起义的全部历史,要根据马克思和列宁的论述[2]评价斯巴达克这位古代最杰出的英雄人物。

了解军事将领在罗马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前三头政治同盟的形成及他们之间所进行的斗争。要着重分析恺撒夺得个人统治权力的原因及以后罗马的政治形势。要注意恺撒所实行的各种政策及对后来罗马历史产生的影响;同时要分析恺撒被刺死的社会原因和实质。

学习后三头政治同盟时,要注意安敦尼和屋大维为争夺政权的斗争过程,同时要着重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分析共和国倾覆的原因。

四、屋大维统治政权的确立标明古代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在前期罗马帝国时期,罗马的政治形势已趋于稳定,因而促进了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使罗马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学习前期帝国时代的历史时首先要注意了解屋大维确立“元首政治”的具体表现及其阶级实质,注意皇权的提高,官僚机构的发展和军队作用的加强。指出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统治政策,皇帝和元老贵族之间的斗争;指出尼禄暴政的具体表现和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学习弗拉维王朝的历史时,要注意了解韦伯芗统治时期所推行的政策(镇压犹太起义、稳定财政、改组元老院等)及其政治作用。指出图密善极端专制的统治制度及引起反对派的斗争。

安敦尼王朝是帝国的全盛时期。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要注意图拉真、哈德良、安敦尼和马可·奥勒略等皇帝的统治政策。了解图拉真统治时期的对外扩张,使罗马的疆域扩大到最大范围。哈德良统治时期,由于种种困难所迫,不得不改变以前诸帝的对外方针而采取防御与和平政策,明确哈德良的主要措施是以加强皇帝政权和巩固帝国边疆为目的。安敦尼统治时期,罗马帝国呈现繁荣景象。马可·奥勒略统治时期,帝国形势急剧恶化:东方有安息进攻,北方有蛮族入侵,各行省不断发生暴动。

学习公元1至2世纪罗马社会经济时,要注意罗马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意大利开始衰落,各行省出现了繁荣局面。要分析经济繁荣的原因和农业、手工业、商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表现,也要注意经济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衰败的因素。在了解这一时期奴隶制仍然是生产的基础的同时,要注意社会结构所发生的剧烈变化,要分析隶农劳动出现的原因和隶农制开始形成的社会意义。

五、从公元284年戴克里先的统治起,罗马开始进入后期帝国时代。后期帝国时代的罗马走向衰落,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学习公元三世纪危机时,了解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农业萎缩,工业衰落,城市萧条,财政枯竭,货币贬值。指出小农进一步的破产和隶农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斗争;指出与经济危机相伴随的政治危机的表现。

学习塞维鲁王朝的历史时要注意塞维鲁和他的后继者为了巩固其统治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如改革军队、加强军事力量,给与帝国全部自由民以罗马公民权等。指出这个时期政治危机更加严重的表现:王位更迭频繁,蛮族乘机大规模入侵,奴隶、隶农和贫民的联合起义,巴高达运动

要根据恩格斯对宗教的论述,分析基督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要分析早期基督教的基本主张及其进步意义;指出基督教发展和演变的主要过程和原因。同时要注意基督教与帝国的关系,了解帝国皇帝迫害基督教徒的原因。

后期帝国时代是罗马奴隶制崩溃的时期。要了解这个时期的基本特征:奴隶、隶农与贫民的联合革命,蛮族入侵的加剧和帝国的分裂,以及封建制因素的萌芽。要明确戴克里先所创建的“多米那特”制度的极权君主专制主义性质。注意公元332年君士坦丁所颁布的敕令和317年的法令及其社会后果。要注意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化,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屁护制的流行、隶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和隶农日趋农奴化、新的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要注意人民的革命运动,指出巴高达、阿哥尼斯特运动的规模、声势、社会成分及其革命作用。最后分析帝国分裂的原因和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六、学习第六节,要明确罗马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据不同的发展时期,指出在文学、史学、哲学、法学和建筑、科学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关于早期罗马文化要注意伊达拉里亚文化和希腊文化对它的影响。注意了解在宗教方面,罗马把希腊人所信奉的神祗附会为自己的神祗(朱庇特与宙斯朱诺与希拉,维纳斯与阿富罗娣等)的作法。

罗马最早的文学来自民间诗歌。应注意最早的一位诗人安得罗尼库斯的创作所起的作用,他首次把荷马史诗奥德赛》译成拉丁文所具有的意义。此外,还应注意尼维阿斯和恩尼乌斯两位诗人所起的作用。要注意喜剧作家普罗塔斯创作的特点及其作品在世界文化史上的意义。

要注意了解罗马雄辩术发展的原因及其对修辞学和多种创作形式所起的积极作用。要指出共和国晚期西塞禄在文学、雄辩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他的特殊声誉。在哲学方面特别要指出罗马诗人卢克莱修在唯物论哲学上取得的光辉成就,明确他在《物性论》中,运用唯物观点来阐述世界的起源,并试图找出自然变化的原因,以及批评了包括宗教在内的一切迷信思想的重大社会意义。(www.xing528.com)

奥古斯都统治时代是罗马文化高涨的时期。了解奥古斯都时代的文化,除了要注意一些著名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外,应着重研究这些作家的思想倾向、艺术风格和其作品的社会意义。同时要注意讽刺文学的发展,罗马史学家的代表著作和他们的历史观、社会观,罗马法学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对后来欧美各国的法律产生的影响。

参考书目

马克思:《致恩格斯》 (1855年3月8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438页。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16—126页。

恩格斯:《论早期基督教的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23—552页。

列宁:《论国家》、 《列宁选集》第4卷,第50页。

周一良,吴于厪主编:《世界通史》 (上古部分齐思和主编)第15章,第22—25章。

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第5章,第3节;第7章。

崔连仲主编:《世界史》 (古代史)第7—8章。

刘家和主编:《世界上古史》第6章。

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第1 卷,第27章,第2节;第2卷,第5章,第2—3节;第10—12章;第20—21、24、27章。

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上古部分)第9部分,古代罗马。

任炳湘选译:《罗马共和国时期》 (上、下)。

复习思考题

1. 塞尔维乌斯·土利乌斯改革。

2. 结合早期共和时代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原因,阐述平民胜利在罗马奴隶制国家形成中的意义。

3。 布匿战争对罗马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 和古代印度、希腊相比较罗马奴隶制都有哪些特点?

5. 西西里奴隶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意义。

6. 论格拉古兄弟改革。

7. 斯巴达克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8. 奥古斯都统治时期政权的性质,他不公开宣布自己为皇帝的原因。

9. 试阐述基督教演变的过程。

10. 三世纪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表现。

11. 论述西罗马灭亡的原因。

12. 罗马文化的重要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