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大家解读儒道人生智慧:儒家义利辨析

四大家解读儒道人生智慧:儒家义利辨析

时间:2024-02-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儒家的义利之辨(上):君子与小人区别仅在义利之间主讲:周桂钿提到“义利”二字,人们便会想到“见利忘义”这个词。两千多年来,义利之辨一直是许多思想家经常讨论的重大问题。儒家认为,只有能够合理分配利,才是义。儒家之义并不排斥物质利益,取得自己应得的报酬,再多也是义,而不是利。但还有一些人只知道自己的利,于是在百姓中也有了义利之分。因此,义利之辨成为后代判别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准。

四大家解读儒道人生智慧:儒家义利辨析

儒家的义利之辨(上):君子与小人区别仅在义利之间

主讲:周桂钿

提到“义利”二字,人们便会想到“见利忘义”这个词。可见对待义利的不同态度,会表现出道德水准的高低。因此,义利之辨也就成为人们判别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准。两千多年来,义利之辨一直是许多思想家经常讨论的重大问题。

儒家认为,只有能够合理分配利,才是义。所以儒家说“见利思义”,儒家思想中的义并不排斥利,如果利分配得不合理,取与不取都是不义。那么如何去拿捏义与利之间的分寸呢?

一、仁爱付出的合理才能算是有“义”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在战国时代捍卫儒学并发展儒学,成为亚圣,所以称孔孟之道,也叫仁义之道。可见仁义是儒学的核心内容。孔子只讲仁与义,仁义联称还是孟子的创造。也可以说,孟子发现了义的重要性。在仁义中的义,是否有特别的意义呢?“仁者爱人,义者宜也”。儒家经常这样并提。仁是爱心,对别人爱。如何爱?这是大有讲究的。爱的对象是谁?怎样爱?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一般人认为只要有了家,世界就成了美好的人间。爱先是爱家庭内的亲属,这是儒家提倡的,要从爱亲开始,也是由孝开始,推己及人,爱其他人,爱全人类,爱及禽兽草木。这就是“泛爱众”“博施于民”的伟大的爱。

只爱自己和亲属,是狭隘的爱,对于仁来说,是不够格的。如何爱?这里有自然的科学内容,也有社会伦理内容。如果不能做到“合理”二字,付出的爱不会是仁爱,那么这个人也不算是一个仁义之人。

二、多拿一分少拿一分都可能“不义”

儒家讲:“义者,宜也。”据考证,“宜”是切肉的意思。义与切肉有什么关系呢?《庄子·大宗师》:“齑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庄子讲的这些是反话,从此可见,在当时人看来,“齑万物”是义。齑是细切,粉碎的意思。《周礼·天官》郑玄注:“细切为齑”。细切羊肉,是为了更合理地分配。合理分配,就是义。这种说法,还可以举孔子、孟子的话作为旁证。孔子说:“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见到利益,首先要想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就可以取。孟子说:“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不是你的,你拿走,就是不义。贪污受贿得来的钱财,就是不义之财。推而广之,所有利益,一切好处,都应该有合理的分配,这是义的原则。

孔子认为义非常重要,是政治的重要内容。他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成公二年)孔子的话就可理解为:礼制就是为了处理事情能够合理,处理合理,能调动积极性、创造性,就会创造更多的利。有充足的利,可以使人民安定生活。这是政治的大节。可见,义利之辨是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义,应该是所有政治家都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平民百姓的生活准则

孟子非常重视义,他说,如果让他去杀一个无辜的人,就算给他天下,他也不会去干。他的做人原则,不符合义的,不要别人的哪怕是一分钱,也不会给别人一分钱。少了不要,再多也不要,哪怕给他亿万财富。如果自己作出了贡献,自己应该得的报酬,多少都要,问心无愧,可以“安富尊荣”。

孟子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不齐是事物的普遍现象。价值可以相差几倍、几十倍,乃至千万倍。人也不例外,价值也有若干倍之差。勉强把差别拉平,必然要乱天下,因为违背了客观规律。但是,差别也不能太大,要控制。例如现在一些高层管理人员,他们是政府派出当官的,自己定工资年薪数千万元人民币,这有什么合理性呢?特别是一些单位,经济效益下降的情况下,他们还要加薪,是何道理?这一事实说明,只有法律没有道德,社会不可能公平安定!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这才是正道。

【编辑注评】(www.xing528.com)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刘备荆州朱熹的学生陈淳在《北溪字义》中说,刘备不取荆州,是利,是不顾天下大局,只知道和刘表讲情面。而诸葛亮主张取荆州,是出于大义。同样道理,在利益面前,嫌多嫌少都是不义。应得多少,就得多少。合理是个原则。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多少才是合理的。这当然没有固定的标准,提高了觉悟以后,就知道多少是合理的了。过去许多人以为平均才是最合理的,结果变成了“大锅饭”,干活多少好坏都一样,使许多人都变成懒汉。

儒家之义并不排斥物质利益,取得自己应得的报酬,再多也是义,而不是利。

三、随便拿人东西、给人东西都会陷于“不义”

在利益面前是否严格按义去做,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界限。君子知道应该如何分配才是合理的,而百姓只要知道自己可以得多少就行了。在这里,君子指统治者,社会管理者,负责各种利益的分配。主持公平公道,实行合理分配,就是行义。做官就是为了行义,对待人民也要注意义,所有不义的事都不能干。孔子的话原来就是讲这个意思。后来,君子向小人宣传义,许多小人也了解了一些义的基本原则,也能顾全大局,也知道义。但还有一些人只知道自己的利,于是在百姓中也有了义利之分。这样,对待义利的不同态度,也就表现出道德水准的高低。因此,义利之辨成为后代判别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准。

西汉刘向《说苑》卷四记载的一些具体的事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义利之辨。

例如,孔子拜见齐景公,齐景公表示要发给他俸禄作为生活费用,孔子推辞,不肯接受。他出来对弟子说:“我听说君子立功受禄,现在,我给齐景公提了一些建议,他并不想实行,又要给我俸禄,太不了解我了!”他就率领弟子们离开齐国。这就是孔子这位君子喻于义,而齐景公这个小人不理解义。孔子是来发挥自己的才华,而不是来乞讨的。

又如,曾参穿着破衣服耕地,鲁国国君派使者把一个封邑(一块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民)送给曾参,说是以此来给他做衣服用,曾参不接受。使者再次登门献邑,曾参仍然不接受。使者说:“先生不是向别人求的,而是别人奉送的,你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参说:“我听说,‘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即使你能做到给人东西不骄傲,我能不畏惧吗?”于是始终不肯接受。孔子听了这件事后说:“曾参的话可以保持自己的气节。”无缘无故接受别人的赠予,就很难保持自己的气节,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

再如,孔子的孙子子思住在卫国,穿的是破袍子,二十天才吃九顿饭。贵族田子方听说后,就派人把珍贵的白狐皮裘送给他,怕他不肯接受,特别交代说:“我借给别人的东西就忘了,我送给别人的东西就算扔掉了。”子思不收,田子方又说:“我有你没有,我送给你,你为什么不收呢?”子思说:“我听说,随便给人东西,不如把东西抛弃在沟里。我虽然贫困,但不忍心把自己当做臭水沟,所以不敢收。”给人东西也要讲义,不能随便给。随便送礼,特别是送大礼、贵礼,也是不义的表现。

【编辑注评】

儒家主张“见利思义”。合义的可以取,不合义的,就不要接受。孟子主张不随便拿人家的任何东西,也不随便给别人任何东西。在一切经济来往中,都坚持义的原则。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如果见利忘义,经不起利的考验,就会陷于不义,被动,失节,悔之不及。为了一点小利,污了一身清白,是不值得的。

贫穷的子思不肯把自己当做“臭水沟”。现在有一些人做着高官,拿着厚禄,却不自爱,还把自己当做“臭水沟”,前“腐”后继,这是为什么呢?值得深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