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大家解读儒道人生智慧:顺其自然不勉强

四大家解读儒道人生智慧:顺其自然不勉强

时间:2024-02-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顺其自然不勉强主讲:葛荣晋“安时处顺”这个词来自《庄子·养生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子所描绘的子舆,身体变得残废,丑陋,行动也不方便,仍然心情舒畅,不以为然。顺其自然,不勉强,这就是“安时而处顺”。人生在世上,就安心地活着,到了要死的时候,就要顺其自然。庄子认为,只有不计较身体残缺、生活变化,没有哀乐,一切任其自然,就与天合一了,也就是得道了。

四大家解读儒道人生智慧:顺其自然不勉强

顺其自然不勉强

主讲:葛荣晋

“安时处顺”这个词来自《庄子·养生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子认为,安命能够提供一种坚忍沉毅的生存理念,使人生三大痛苦得以消解。安命的意义,还在于实现心灵自由,为逍遥蓄势。因为安命,能使心灵免于无谓的劳顿,把世俗欲求从思虑中驱逐出去,为更高的精神追求预留心灵空间。由此可见,庄子在命运领域的退让,其实是在为心灵领域的逍遥蓄势,庄子强调安命,其根本目的其实在于实现心灵的自由。

但是不可否认,安命虽然能让人从痛苦中得到解脱,却不能将世人从苦难中真正解救出来。要真正解救此无辜受欺之人,就必须根除恶人作恶的行为,否则,无辜受欺之人所获得的幸福,永远只能停留在心灵层面,无力落实到现实层面。这也是庄子思想有局限的地方。

因而,对于道家的“安时处顺”的思想还需要我们从积极方面去理解它的含义。

一、只有自己能解救自己

在《大宗师》中,假设了四个人:子祀、子舆、子犁、子来。这四个人在一起讨论问题。他们说:“谁能以无为头,以生为脊,以死为尾,谁能认识到生死存亡是一个整体的,我们就跟他交朋友。”四人相互看着笑,都同意这种意见,所以他们就成了好朋友。不久,子舆有病,子祀去慰问。子舆说:“真伟大呀!造物者将我变得这样弯弯曲曲的。”子祀看到子舆的形象,弯弯的驼背,上面有五脏的脉管,头埋藏在肚脐上,肩膀高于头顶,颈椎指向上天,阴阳二气不和,酿成如此灾害,而子舆却能若无其事地踱到井边,照看自己的影子,再次感叹:“哎!是造物者将我变得这样弯弯曲曲的。”庄子所描绘的子舆,身体变得残废,丑陋,行动也不方便,仍然心情舒畅,不以为然。表明他对生死存亡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念有所体验,不因残疾而怨天尤人。

子祀问:“你厌恶这样吗?”子舆说:“没有。我厌恶什么呢?假如造物者将我的左臂渐渐变化成鸡,我就让它给我报晓;假若他将我的右臂渐渐变成弹丸,我就靠它来吃鸟的烤肉。假若他将我的屁股逐渐变成车轮,并以我的精神为马,我就因此而乘车,难道还要求个车手!而且,得到生命,是应该出生的时候;失去生命,是需要顺乎自然的规律。如果生死都能够顺乎自然,悲哀与快乐就不能进入内心,这就是古人说的‘悬解’。如果自己不能解放自己,就会被外物所束缚。而且,万物改变不了天道已经很长久了,我又何必厌恶呢!”

不久,子来患病,上气不接下气,快死的样子。他的妻子围着他哭泣。子犁去慰问他。子来怒吼道:“去!避开!无须担心变化!”子犁靠着门旁跟他说:“伟大的造物主又将把你变成什么?将引你到哪儿去?把你变成鼠肝吗?还是把你变成虫腿呢?”子来说:“父母对于子女,东西南北,要他往哪儿,他就到哪儿。阴阳对于人,何止像父母对子女那样。它要我接近死亡,我不服从,那我就是凶悍的了。它有什么罪过呀?大地载我的身体,让我活着劳动,老了轻松,死了安息。我好好地生,所以也好好地死。现在如果有人在那里铸铁,突然铁跳起来说:‘我将要成为镆铘(古代良剑)!’铸铁的人必定会以为是不吉利的铁。如果一个犯人喊道:‘我是人!我是人!’造物者也必定会认为这是不吉祥的人。现在,把天地看成大炉子,把造物者看成铸铁者,铸成什么样子不可以呢!”安静地睡着,自在地醒着。也就是说,不论活着还是死了,都有平静的心,不为生死变化而担忧。顺其自然,不勉强,这就是“安时而处顺”。

【编辑注评】

子舆并不为疾病感到痛苦,他认为生死都是命运造化的安排,人力无法违抗,所谓“物不胜天久矣”,因此,无论命运给他的身体带来怎样的伤害,他都可以泰然处之。不难发现,子舆之所以能够把生死超然度外,做到“心闲而无事”,就是因为他能安于命运。

依据庄子的思想,我们可以把人们通常所追求的事物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命运决定的范畴,它包括富贵、名望、享乐、长生、太平等世俗的价值;而另一类则属于命运无从干涉、可由自己做主的领域,比如心灵。庄子认为,凡属命运管辖的领域,人们就应该放弃,因为在命运面前,人必须承认自己的局限。既然我们明白了在命运掌控的范围内,人无能为力,那么就只能在命运未能涉足的领域中着力,去追求某种心灵状态。换言之,个体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如前文所述,庄子的理想人格境界,就是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庄子认为,理想人格的实现,无须借助任何超越于自身能力范围之外的条件,完全依赖于自我心灵的力量。因此,无论贫贱富贵,穷困显达,病残康健,处于无道或有道之世,都不会对此构成妨碍。

二、不是只有痛哭才能表达对逝者的思念

《养生主》也讲到“安时而处顺”的问题。老聃死了,秦失去吊唁,到里面哭喊三声就出来了。他的弟子问:“他不是先生的朋友吗?”回答说:“是的。”弟子又问:“但是,就这样吊唁行吗?”秦失说:“你说得对。开始我把老子看成人,而现在已经不是人了。刚才我进去吊唁,有老人哭泣,像死了儿子似的;年轻的哭泣,像死了母亲。他们所以聚集在这里吊唁哭泣,必定有人不想来吊唁哭泣的,这是失去天性、违背真情的。忘记生命的本源,失去天性。夫子应运而生,顺理而归。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进入心中。古代说这是上帝的‘悬解’。”悬解,就是摆脱一切束缚。人生在世上,就安心地活着,到了要死的时候,就要顺其自然。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担惊受怕。死活都是必然的过程,不应当有哀乐之别。参透生死观,人生还有什么难处的事情呢?庄子认为,只有不计较身体残缺、生活变化,没有哀乐,一切任其自然,就与天合一了,也就是得道了。

有人死了,大家都去哭吊。有的是确实悲哀,可以理解;有许多人不是出于悲哀,而是由于礼仪,由于其他原因,要表示这种悲哀,也在那里痛哭流涕,声嘶力竭,而心中不悲。这种装出来的悲哀,不符合人的天性,表达的不是真情,而是违背天性与真情的表现。这是庄子经常反对的造作。而这却是儒家所提倡的礼仪。礼仪是损长而补短。感情深的守孝超过三年,感情浅的守孝不到三年,而儒家规定三年,作为标准,起到协调的作用。感情深浅,都要遵守礼的规定,也就是都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服从礼仪的要求。(www.xing528.com)

【编辑注评】

面对死亡既然不必悲戚,那么,吊亡就更不必哀伤。庄子借秦失之口说出了自己“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的观点,依照儒家及世俗所遵循的礼,以“不期言而言,不蕲哭而哭”的方式来表达对逝者的追念,在庄子看来这是遁天背情之事,因为人之天性所受,各有本分,不可逃,亦不可加,至于死生之变更是如此,一旦忘却其中的道理,感于物太深,那么,人不仅要遭受来自死生之限的痛楚,同时也会为自身的情欲所限,从而面临着双重的困顿。

三、不必因为死亡而过度悲戚

《至乐》记载: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去吊唁,看见庄子正坐在那里敲着盆子唱歌。惠施很奇怪,质问庄子:“你跟她结婚,生儿育女,白头偕老,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算了,还敲盆唱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像你说的那样。她刚死的时候,我哪能不伤心呀!但是,我考察源头,开始本来没有生命,不但没有生命,本来也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本来也没有气。在混沌恍惚的状态下,经过长期演化,才产生了气。气变化产生形体,形体变化有了生命。现在生命又变化了,就是死亡。这与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变化一样。人不会因为春天到夏天的变化而悲哀哭泣。而且,人在天地之间,就像在巨大的寝室中睡觉,而我嗷嗷跟在后面哭着,自己觉得不通达性命之理,所以就不哭了。不但不哭,还敲起了盆子,唱起了歌。”

人太理性了,什么都纳入物质规律性,那么,感情就成为不必要的。庄子这个故事,就说明从理性通向无情。理性强调到了一定程度,感情因素就会大大减少,甚至消灭。庄子强调理性,与自己有深情的妻子死了,也不哭,还唱歌。这是理性达到极端。走了极端,自然不容易让俗人理解。

【编辑注评】

命中注定,个人无能为力;而且,死亡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新生命的开始。故而,与其迁怒于命运,为生命的逝去而悲痛,不如顺应命运的生死流转,安然处之。在此,庄子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告诉世人,只有安命,才能使自己从死亡的悲痛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安宁。庄子正是通过死亡这一气化的骤变,来阐明道家与儒家处丧方式的差异的。庄子面对妻子之丧,不但不哭,并且还以箕踞鼓盆而歌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哀情。喜生恶死,哀死乐生本是世人的自然之情,庄子固然能透过对生命本质的解析,达到“以理解情”、“以理化情”的智慧解脱,并且以鼓盆而歌的方式达到移情的效果。

四、不必随波逐流做表面功夫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明者唯为之使,神者徵之。夫明之不胜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见入于人,其功外也,不亦悲夫!

对待别人的死,庄子是很明白的。对待自己的死,才是最关键的。这一段就是讲庄子如何对待自己的死。

庄子快要死的时候,弟子想给他厚葬,他说:“我用天地作为棺材,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还有万物作为殉葬品。我的葬品不是很完备了吗?还能比这更多吗!”弟子说:“我们怕乌鸦老鹰吃你的尸体。”庄子说:“在上面被乌鸦老鹰吃,在下面被蝼蚁吃,剥夺那边给予这边,多么偏心呀。”针对这段对话,作者议论一番:把不平当作平,所谓平也就不平了。把没有验证当作已经验证,那么,所谓验证也等于没有验证。这与《红楼梦》中所说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亦无”相似。下面讲两种智慧:一是明者,就是有知识的人,他凡事按传统做法办事,受到知识的局限;一是神者,就是聪明的人,精神境界比较高的人,凡事超凡脱俗,会从道的高度来验证传统。长期以来,知识不如聪明。愚蠢的人只根据自己的见闻,沉溺于人事,做的是表面的外在功夫。不是很可悲吗?

【编辑注评】

与死亡相联系,是如何处理人的形骸问题。庄子透过自己将死,弟子欲厚葬他的一段对话,表达了道家异乎儒家的丧葬观念,同时也以自己的行动,反驳了儒家的“三年之丧”的通行做法。庄子这种以天地为棺椁、以万物为葬具的天葬方式,正是对长久以来的棺椁制度与陪葬制度的反对。由此可见,庄子在命运领域的退让,其实是为在心灵领域的逍遥蓄势,换句话说,庄子之所以强调安命,其根本目的其实在于实现心灵的自由,而这也正是庄子思想的光芒与魅力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