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大家解读儒道人生智慧:糊涂的智慧

四大家解读儒道人生智慧:糊涂的智慧

时间:2024-02-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糊涂”的智慧主讲:葛荣晋道家主张待人处世要“大智若愚”,“宽而勿察”,提倡“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糊涂哲学”。据说,“难得糊涂”四个字是郑板桥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茅屋主人是一位儒雅老翁,自称“糊涂老人”。“难得糊涂”充分反映了郑板桥的人生态度,既包含有自我解嘲、抗议之声,也包含有心安理得和自我清醒。“难得糊涂”是一种“处世守身之道”,也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充满着人生智慧和魅力。

四大家解读儒道人生智慧:糊涂的智慧

“糊涂”的智慧

主讲:葛荣晋

道家主张待人处世要“大智若愚”,“宽而勿察”,提倡“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糊涂哲学”。千万不能对他人大事小事都要“察之又察”,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搞得很紧张,使自己时刻处于他人的怨恨的危险境地。这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宝。

“难得糊涂”这幅字,是清代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大约在59岁时写的。这幅古怪的字,常被“人精”们挂在自己的书房里,作为座右铭,津津乐道。那么,现代人该如何解读这四个字的哲学内涵和现实意义呢?

一、“难得糊涂”是怎样写出来的?

“难得糊涂”是怎样写出来的?据说,“难得糊涂”四个字是郑板桥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为了学习书法,他专程到云峰山观郑文公碑,竟流连忘返。天幕已降,不得已只得借宿于山间茅屋。茅屋主人是一位儒雅老翁,自称“糊涂老人”。在茅屋中,有一块方桌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十分赞赏。于是,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刻于砚背。郑板桥从老人言谈举止认定老人来历不凡,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了自己“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因砚台还余有许多空白地方,郑板桥就请老人写一段跋语。老人便提笔写下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他也盖上了自己的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一看大惊,原来老人是一位隐退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题字的启示,郑板桥见砚背上还有空隙,便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另外一种说法是,“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自我解嘲”,也是对世俗功利境界的一种超越。乾隆十六年九月十九日,郑板桥在潍县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这样吗?争名夺利,逞强好胜,到头来又是为什么呢?看来,人还是糊涂一些好。无所谓失,也无所谓得;无所谓贵,也无所谓贱。万事都作糊涂观,这样心灵也就宁静了。于是,他便挥毫写下了“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因此,“难得糊涂”被后人称为“真乃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迸出的愤激词”。

【编辑注评】

不管怎么去解释郑板桥是怎样写出了难得糊涂,我们都不得不佩服在其中体现出的人生智慧。聪明是先天的智慧,有,是难得的福分;糊涂是后天的修养,有,是难得的造化。一个人本来聪明,当然喜欢被人家称赞,谁愿意被说是傻瓜呢?难的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甘愿被说是傻瓜。自我解嘲也好,装糊涂也好,能够超然世俗、放宽心胸,便是一种智慧。

二、“难得糊涂”实际是“深明事理”

在山东潍县做官时,郑板桥曾审过一件“和尚尼姑偷情案”,轰动一时。偷情的和尚、尼姑出家前原是一对情侣,后因遭遇变故,各自遁入空门。在郑板桥看来,二人情缘未了,私下相会,也是人之常情。他是如何审判这件偷情案呢?郑板桥经过调查研究,细加审讯,了解到故事背后的真情。于是,他根据道家“大智若愚”的原则,既然违背空门教规,那就叫他们走出空门,重回世俗社会,去圆这对情侣的美梦。于是,他决定成全他们,当即宣判:和尚、尼姑都还俗。一笔风流案就这样模糊过去了。

“难得糊涂”充分反映了郑板桥的人生态度,既包含有自我解嘲、抗议之声,也包含有心安理得和自我清醒。诚如清代学者钱泳所云:“郑板桥尝书四字于座右,曰‘难得糊涂’,此极聪明人语也。余谓糊涂人难得聪明,聪明人又难得糊涂,须要于聪明中带一点糊涂,方为处世守身之道。若一味聪明,便生荆棘,必招怨尤,反不如糊涂之为妙用也。”(钱泳《履园丛话》)钱泳对“难得糊涂”四字的解读,足见其深悟其中真谛。

“难得糊涂”是一种“处世守身之道”,也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充满着人生智慧和魅力。当我们冷眼观察日常生活中那些人事纠纷、街坊不和、夫妻吵架、朋友决裂,不都是因为太较真、不会“糊涂”引起的吗?人有时往往过于聪明,两眼发亮,就会把别人的一举一动看得太清楚,还会把别人的小疵小节统统用放大镜放大,于是天下就矛盾丛生,处处纷争,各种人际风波也就随之而起。如果大家能够按照“大智若愚”的原则,“放一着,退一步”,糊涂一些,宽容一些,就不会在意那些小是小非,恩恩怨怨,就会减少很多摩擦和争斗,于人于己都有好处,天下太平。当然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却是不能糊涂,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大是大非!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些家长里短,枝枝节节,该糊涂时人就要糊涂,大可不必斤斤计较。(www.xing528.com)

糊涂或装糊涂,是一种人生哲学,它体现了胸襟的大度、宽厚、豁达和恢弘。“吃亏是福”,退一步海阔天空。正如郑板桥所云:“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糊涂的本意是头脑不清,“事理不明”,精明过人者一生难得几次犯糊涂;“由聪明而转入糊涂”的“难得糊涂”则是“深明事理”的一种人生大智慧、大修养、大学问,故“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编辑注评】

道家的生存智慧高在什么地方?首先就是“老到”,我们经常讲一个人很“老到”,“老到”不“老到”,你一招手就知道,有的人年纪很大,但实际上很嫩,他不是装嫩,而是真的很嫩。有个新闻标题,某某明星说我不是装嫩,我是真嫩。你相信她这句话是真的吗?

我们的周围,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有的人活得很好,有的人早早郁闷死了。“老到”有什么标志?说白了是看你会不会“装”。道家只有两个代表:一个姓老,一个姓庄。不止要“装”,还要“老装(庄)”。你要偶尔“装”一下,智慧就昙花一现,你要“老装”,久了就浑然天成。“装”什么呢?第一,装糊涂,这是道家很重要的一招。之前我们讲过所谓“大智若愚”,就是说小事不计较,大事不含糊。这个才是装糊涂的境界。第二,装孙子,这个不大容易,装得好是能屈能伸,装不好,可就真成了孙子。

三、聪明反被聪明误

从古至今,那些聪明绝顶的人,其结果总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红楼梦》里的“女人精”王熙凤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王熙凤极具管理才能,荣、宁两府的人,在她的刚性管理下,哪一个不怕她?哪一个不被她管得服服帖帖?她八面玲珑,内刚外柔,在微笑背后藏有奸计。为她的美色所惑的贾瑞,被她整得一缕孤魂上了青天;看上其夫贾琏的尤二姐,被她逼得吞金自尽;软弱的颦儿,也被她用“偷梁换柱掉包计”送掉了性命。

这位聪明过头的女强人,处处争强,事事好胜,说话尖酸,手段狠毒,树敌过多,仇怨甚多,特别是她得罪了大太太。所以,在她的靠山贾母去世后,这位聪明绝顶的女人,终于落到“聪明反被聪明误,反送了卿卿性命”的悲惨下场。如此聪明有手段为什么反落得这样的下场?正因为她锋芒毕露,争强好胜,处处树敌,为人处世不精通道家的“糊涂哲学”真谛。她眼睛太亮,容不得一点沙子,对于生活中的小事,做不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往往因一点小事她就恼羞成怒,惩罚部下,积怨甚深;她牙尖嘴利,言语苛刻,发现一点不如意的事,不能一笑了之,而是穷追猛打,一查到底,批评过严,使部下满心不快活;她聪明过人,好为人师,指手画脚,求全责备,横挑鼻子竖挑眼,矛盾重重,争斗纷纷,总是讨人嫌,招人怨。如果王熙凤精通道家的“糊涂哲学”,具备宽容、忍让的美德,真正做到“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原谅他人,使己快活”,就不会导致那样的悲惨下场。

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于一个农村小镇,是一个文静害羞的孩子。于是,有些人就把他看成傻瓜,经常捉弄他。他们经常把一枚五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扔在他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而他总是捡五分硬币而不捡一角硬币,于是大家都嘲笑他。有一位好心的人同情地问他:“你真的不知道五分硬币和一角硬币哪个值钱吗?”答:“当然知道。”既然知道,威廉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威廉慢条斯理地说:“如果我捡了那一角硬币,恐怕他们就再没兴趣扔钱给我了。”威廉·亨利·哈里逊所以能登上美国第九任总统宝座,与他的这种“大智若愚”的智慧与气度是密不可分的。

【编辑注评】

人活在世上,太愚不行,太智也不行。只有“不智不愚”的“糊涂哲学”,才是聪明哲学;精通“糊涂哲学”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明代哲学家吕坤在《呻吟语》中指出:“愚者人笑之,聪明者人疑之。聪明而愚,其大智也。”意思是说,愚蠢的人,别人会讥笑他;聪明的人,别人会怀疑他。只有真正聪明而看起来又愚笨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者。这里所谓“愚”并非是真傻,而是“大智”的保护伞,是一种自我保护、不招是非、不惹怨恨的人生锦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