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设计、技术与现代日常生活建构

设计、技术与现代日常生活建构

时间:2023-05-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从“日常生活”的概念着手,分析设计如何与技术相辅相成,构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现代日常生活。技术体现于日常生活每一个领域,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化的活动,表现形式呈现多元化的态势。而在现代日常生活中,设计采用艺术化的方式,采用便利的技术手段,企图使日常生活更加审美化与快捷化,更为丰富和鲜活。

设计、技术与现代日常生活建构

设计、技术与现代日常生活建构

Design,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of Modern Daily-life

周波 Zhou Bo

周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博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设计、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在现代社会,设计成为构建人类日常生活质量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而技术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从“日常生活”的概念着手,分析设计如何与技术相辅相成,构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现代日常生活。

关键词:设计 技术 日常生活

人类的日常生活往往与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又离不开技术的逐年累积。尤其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跃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加速器,促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日新月异。而设计,作为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在自发还是自觉的阶段,都在无形中利用着技术的便利与快捷,重塑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日常生活的状态能够体现设计与技术的发展程度。正如匈牙利著名哲学卢卡奇所说:“如果把日常生活比做一条长河,那么由这条长河中分流出来了科学与意识这两种对现实更高的感受形式和再现形式。”1“只有在人类生活的发生、发展、内在规律性及根源的动态关系中,才能推导出人对现实进行科学反映的特殊范畴和结构。”2

一、设计、技术与日常生活的三个阶段

“日常生活”一词最先可以追溯至胡塞尔,在20世纪初期欧洲经历深刻的理性主义危机时,胡塞尔提出了“生活世界”的对策,后来经过海德格尔、许茨、赫勒、列菲伏尔等人的演绎和重构,“日常生活”领域成为20世纪哲学人文研究的新视角。

按照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一般情况下,很多学者将“日常生活”分为三个阶段:“与原始文明相对应的原始日常生活、与农业文明相对应的传统日常生活、与工业文明相对应的现代日常生活。”3那么,在不同的日常生活阶段,设计及其技术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它们是如何参与建构其所处阶段的“日常生活”呢?

在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日常生活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全部领域。这一时期,设计是一种不自觉的造物活动,而技术的发展更是潜在的,二者在一定程度上不分界限,其发展与进步皆可归因于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需要。最初陶器的发明,源于人类定居之后对于食器和容器渴望,人们偶尔发现了泥土在火的高温灼的下可以产生化学变化的技术,这种技术被掌握以后,人们就开始对陶器的造型和纹样进行初步尝试,这就是最初的技术发明和设计规划。人们这种对于宇宙、自然、人自身永无止境的探索,以及对于美的追求和痴爱,构建了早期人类日常生活朴拙却不乏鲜润的生活气息。可以说,在这一时期,技术的发明是偶然的,而设计即初期的造物活动,也不是当代形态下的职业活动,是一种自发的状态,更多出于实用的目的。

相对于原始日常生活而言,与农业文明相对应的传统日常生活不再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全部,这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非日常生活领域开始有所发展,包括政治、经济乃至精神领域的初步建构,但是这一领域只有少数掌控财富、地位以及文化资本的人才能够介入。日常生活领域依然是人类生活的主导,是多数人生活的全部中心。在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下,日常生活保持着周而复始的重复性与保守性,没有过多的跌宕起伏。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显而易见,但很少有重大的突破,而设计者即造物者对于技术的利用已不仅仅停留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之上,对于美感的天性欲望,更进一步被激发,他们在人造物的造型、纹饰、色彩、材料、结构等多方面进行构思、规划并逐步付诸实践,这一活动的过程逐渐有了现代艺术设计的雏形。但是由于受到封建小农经济的影响,传统日常生活保守而封闭,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并不活跃,设计活动有了一定的自觉性,但这种自觉性更多是出于解决问题的目的,当代利用艺术成分增加作品符号化价值的意识还没有形成。而且此时设计造物活动多是在前人基础上的经验型积累,创新型实践较少。同样,技术活动也是如此,技术的传承与更新大多是家族间的言传身教,以及在此基础上出于解决问题式的调整与有限革新。技术发展与造物活动这种大形势下的变动不居,又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传统日常生活的保守与封闭。

18世纪中后期,英国兴起工业革命机械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科学技术飞跃腾飞,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非日常生活领域如政治、经济、管理体制等开始健全发展,哲学、艺术、科学等精神活动也逐步丰富,日常生活在非日常生活的扩张下成为人类生活狭小而隐蔽化的领域。而非日常生活在为处于工业文明之中的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领地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技术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控制作用也日趋凸显,迅速占领了日常生活领域和非日常生活领域的主要领地,控制了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空间,甚至在无形中控制了人类的意识和思考能力。设计,在工业文明时代逐渐呈现出自觉的特点,作为一种职业的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转变为机器批量化复制,设计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已开始分离,从构思到生产、销售再到消费,都不可避免地与市场发生种种联系。设计使用艺术化的方式,与飞速发展的技术一起,将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推至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时至今日,社会已经发展到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已不单纯是可触摸的现实空间,在技术与艺术的双重建构下,虚拟的网络空间也成为日常生活领域的一部分。

二、现代日常生活的建构方式

信息社会之下的日常生活时刻处于非日常生活的冲击与挤压之下,日常生活苍白、琐碎而单调,似乎远远不及非日常生活那样鲜亮活泼、充满活力。技术体现于日常生活每一个领域,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化的活动,表现形式呈现多元化的态势。这一切推动了社会生活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存和生活状态。

1.诗意的消解与共享的失落。传统的“日常生活”虽然重复而单调,却单纯而具有灵感,节奏跳跃并富有诗意的想象空间。而在现代日常生活中,设计采用艺术化的方式,采用便利的技术手段,企图使日常生活更加审美化与快捷化,更为丰富和鲜活。然而,设计作品技术含量逐步增高,使用方法也在日益复杂,设计作品的功能十分强大,却让人们进入了永无止境地学习使用设计作品的状态,日常生活反倒陷入了被技术奴役的负累,传统日常生活的闲暇,往往会让人产生诗意的想象,而当前,这一诗意在技术的参与下逐渐消解。鲍格曼曾经以火炉为例做过类似的探讨,他指出在前技术时代,人们使用的是“事物”而不是器具,“事物”能够唤起使用者对使用情境和日常生活温馨感的回忆,比如火炉让人想起一家人围炉而坐的亲情与温暖,而技术时代的“器具”的确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增加了便利,却遮蔽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借助于空调等温度调节器的帮助,现代人能够品尝赤裸裸的‘温暖’——剥夺了前技术时代与文化、自然相互缠绕关系的,仅仅作为商品而存在的温暖。”4在现代社会中,技术不断教你如何使用,却没有告诉你无数个与这件器物相关的“为什么”,日常生活中缺少了对于生存状态的追寻,以及对于文化含义的拷问,诗意与想象空间似乎是快节奏生活中人们无暇顾及的事情。

因为与技术的高度融合,设计作品作为批量化生产的商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批量复制的产品即便拥有大名鼎鼎的设计师的光环,也无法取消大家对相似的产品(相似的技术、材质、表现手法和使用功能)的共同占有,个性化的限量版产品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只是某些阶层体现身份、品位与财富的象征。对于大众而言,能拥有的东西依然是共性化的,这种个性化的缺失似乎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日常生活的单调与乏味。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悖论,艺术与技术企图使日常生活逃离一种缺失的单调,却又进入了另一种共享的失落。

2.仿拟技术与“鲜活的”艺术。技术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历来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海德格尔认为现代人类对技术的疯狂追求,隐藏了自由与本真的存在,“现代技术对于存在者的摆置乃是强制与促逼。一切存在者都依据人的特殊目的与需求被强行开发、改造与利用,存在着沦为供人类使用的某种资源与材料,成为技术的‘被订购者’,而其自身的存在则被完全遮蔽。”5本雅明虽然认为技术的进步使艺术的“韵味”消失,但是他不反对技术的进步,是一位技术乐观主义者。而到20世纪后期波德里亚却针对现代媒体提出了“仿拟技术”的概念,波德里亚认为现代媒体利用先进技术制造出来的幻象,看似真实,实际上并没有模仿的原件,虽然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实际上却是莫须有的事实,而这种虚拟场景大多存在于日常生活领域,衣食住行、声光世界,让许多企图逃离单调枯燥的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沉湎其中,不能自拔。

设计在这一时期也成为创造日常生活虚拟场景的主要帮手。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得设计在这一时期能够从物质设计转向非物质设计,从设计真实的物件到设计不同技术元素的组合,这种设计大多数是看不见的,但却实实在在存在,多数隐藏在不停升级换代的电子产品身上,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平庸进行调节与修正。设计者要么利用虚拟的游戏与网页,要么利用充满谎言的形形色色的广告和图像,对技术加以包装,这些设计让人迷恋而又充满泡沫。非日常生活领域对日常生活领域的侵占与压抑使得日常生活丧失了原本的诗性想象,剩下的只有单调与乏味,于是人们把对日常生活应有的美好理想寄予到虚拟场景中去,在虚拟场景中,可以得到日常生活中缺少的幸福与完美,得到非日常生活领域的无法实现的成就感与认同感。(www.xing528.com)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数字技术手段越来越完善,设计也就越来越亲密无间地与之合作,游戏业、电影业等被认为是最容易契合现代日常生活的行业。游戏业能够让人达到自我实现的高峰期,现代电影拥有越来越如同身临其境的逼真感,都是先进技术与完美设计融合的典范,也是人们在前技术时代所从未感受到的,这种创意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日常生活,似乎能把人们带到更远的地方——在迷失现实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似乎又感受到了新的冲击与力量。塞尔德斯曾将艺术划分为“伟大的”艺术和“鲜活的”艺术两类,“伟大的”艺术无非是那种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经典艺术,而“鲜活的”艺术即是当下技术与设计双重构建的流行艺术。与其他理论家对流行艺术的批判不同,塞尔德斯持有新鲜的见解,他认为当设计家掌握了所利用媒介的基本技能之后,会给日常生活带来新鲜的活力,创意与我们的游戏感、我们感官渴望为之一新的需求,以及为精神生活注入新的活力的需求紧密相连;我们的精神生活已经因为对日常生活的常规性认知感而变得乏味。他写道:“我们要求获得滋养,获得一些新鲜的、转瞬即逝的东西。”6与上文提到的技术与设计带给现代日常生活的负面作用相比,塞尔德斯承认了在信息社会下设计与技术对现代日常生活的新的建构,这无疑是一种积极先进的视角。

一方面是在商业炒作下虚幻性的满足;一方面是新技术力量下更为新鲜的设计与创意所带来的冲击与感受。现代日常生活在这种双重建构下意义更为复杂,是从虚幻中迷失,还是在冲击中重生,这是当下生存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领域夹缝下的人类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3.符号化象征与体验性生活。随着征服和利用自然能力的日渐增强,人类技术占有和支配的贪欲日益高涨,也刺激着他们更加无止境地追求技术的进步与更新。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趋向日渐疲劳化,技术能够带给人们日常生活无限的便利,却不可能赤裸裸地登上大雅之堂,此时,艺术化包裹亦即设计就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艺术化的设计作品不仅能够体现出技术的神性光辉,而且还具有部分艺术品的特质,设计作品自然而然具有了符号化的象征意义,能够体现喜好者抑或是消费者所属的那个社会阶层的文化品味和审美倾向。此时,技术已不再是单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工具,而成为进入一种生活方式的筹码,一旦掌握并使用这种技术,就意味着融入了这种技术所代表的社会阶层,技术在某种程度让人类“层次化”。可以说,是技术让某一类人通过使用的产品引领了时尚前卫的日常生活方式。

技术的艺术化转向在带给人们日常生活无数可以炫耀的符号化产品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商业的炒作营造一种艺术化的日常生活方式。这种日常生活依然区分了不同的人群,只不过这种区分的标准不再是单纯的产品,而是体验和休闲。通过技术力量营造的人工滑雪场,在炎热的夏日也可以体验滑雪的刺激以及雪天的浪漫;迪斯尼游乐场营造的儿时梦幻般的感觉让你怀念万分;购买物品已不单纯是付钱——拿货的交易,商家提供给你一种体验商品制造过程的服务……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社会里,非日常生活领域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疲惫与负重累累,并且不停地挤压日常生活。因此日常生活的质量就成为区别不同群类的标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经济充裕而又有时间体验种种休闲的人,自然生活得十分游刃有余,也就成为人们艳羡的对象,休闲而又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人人梦寐以求。殊不知,这种生活方式似乎也是商家的营销伎俩,企图在非日常生活领域的劳顿中解脱的人们,依然没能找到真正的自我,他们苦苦追寻的是将钱袋投向他人,换取日常生活片刻的欢愉与满足,接着还是要负重前行。

4.艺术的终结与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古代,艺术与技术并未分家,诚如苏珊·朗格所说:“所有表现形式的创造都是一种技术,所以艺术发展的一般进程与实际技艺——建筑、制陶、纺织雕刻以及通常文明人难以理解其重要性的巫术活动——紧密相关。技术是创造表现形式的手段,创造感觉符号的手段。技术过程是达到以上目的而对人类技能的某种应用。”7而李砚祖先生认为“技术可以说是艺术须臾不可分的本质属性之一”8,而设计作为一种实用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艺术观念对技术进行引导和融合,真正完美的设计应该是技术融入艺术而丝毫不留痕迹。在现代消费社会里,技术使设计作品的机械化复制成为可能,设计作品批量化地流通于日常生活领域,原本被认为是阳春白雪的东西下降为普通日常生活的领域,成为大众的共享,而不是少数人的独占。对于这种艺术化设计作品的日常生活下降,从黑格尔和丹托开始,无数人高唱“艺术的终结”,艺术不再是曲高和寡的独自吟唱,而成为众声相协的交响曲。

事实上,如果我们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艺术以及社会本身而言,任何艺术都要植根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之中,这种沉落无非是技术时代的新时期变型而已。技术使产品的复制和传播唾手可得,而设计则似乎一直在试图渲染日常生活的艺术氛围。设计使艺术化身为大众生活中触目皆是的物品,这虽然把艺术从过去神圣的古典主义圣坛上拉了下来,有玷辱艺术与庸俗化的嫌疑。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反观这一趋势产生的结果,就会发现,精英的消解意味着大众审美趣味的普遍提高,设计的艺术普及则是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做出的努力。而且,传统的精英和经典也未必消失与终结,它们存在于非日常生活领域,抑或日常生活偏远的一隅,作为一种精神的建构,帮助我们反思自身的存在、宇宙的终极以及生存的价值。就像斯塔克那件经典的柠檬榨汁机,虽然常常被摆在日常生活最现实的角落——厨房,除了外在的材质之外,丝毫没有体现出任何技术的神性,甚至没有一般榨汁机的使用功能强大,但是却能够让人在日常生活的闲暇中偶然做一些生动、可笑甚至荒谬的遐想,或许它的存在在告诉每一个人,日常生活虽然大多时候乏味枯燥,我们仍然在锲而不舍地追求着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艺术化。事实上,艺术从未也永远不可能终结。

列菲伏尔曾经认为,日常生活已经被新技术和消费社会殖民化。实际上,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的确是在技术的控制与支配下有所建构、有所异化,但是另一方面,设计活动始终在整合技术,将人们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呈现,正如李砚祖先生所说:“这种审美呈现在当代的形成和出现,也是被‘设计’的产物,日常生活中的物、生活环境乃至生活方式都被设计‘艺术化’了。”9抑或我们的日常生活永远也不可能达到这种审美化的理想境地,但是只要在尽可能地接近,设计活动就始终会有其存在与努力的意义和价值。

注释

1.【匈牙利】卢卡奇:审美特性第1卷,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页

2.【匈牙利】卢卡奇:审美特性第1卷,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页

3.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页

4.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

5.林琳:技术时代的“出离”与艺术的“返乡”,文学理论研究,2009(5),第150页

6.【澳】约翰·哈利特编著,曹书乐等译:创意产业读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55-256页

7.【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

8.李砚祖:设计: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与整合,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第94页

9.李砚祖:日常生活何以审美呈现,文艺争鸣,2010(2),第3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