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企业融资现状及挑战:内外资金来源的分析

农业企业融资现状及挑战:内外资金来源的分析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资金来源不同,农业企业融资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农业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农村企业的借款主要以短期周转性用途为主,企业的投资活动加大了对外部借款的依赖,但企业长期投资更加主要依赖于企业的内源性融资。一方面,大多数中小农业企业管理者对内源融资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企业自我积累的意识差。企业的留存收益是企业内源融资的重要渠道。

农业企业融资现状及挑战:内外资金来源的分析

新时期,农业企业的发展面临严重的资金困难:一方面,仅靠“三农领域自身的积累能力无法满足其资金需要;另一方面,由于风险性较大,常规的银行信贷活动难以投资支持。因此,解决融资难问题也就成为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农业企业持续、稳定地增长需要农业企业的资本投入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在融资方式上,农业企业融资可以内源、外源融资以及直接、间接融资等不同的融资措施。根据资金来源不同,农业企业融资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企业自有资金(包括未分配利润公积金公益金等)看成企业向自己进行融资,以及企业向员工发行的内部股票债券以及员工集资等。外源融资是企业向企业外部主体进行融资,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股票、债券、银行贷款等。根据融资方式的不同,企业外源融资又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企业不通过中介组织,直接向资金所有者进行融资;间接融资是企业通过如商业银行等中介进行融资。

当前,我国少量的财政性资金基本流向国有大型企业,专为农业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服务体系也刚刚起步。因此在当前的体制和制度下我国农业企业还主要依赖于间接融资。农业企业融资来源以银行贷款和农村信用社贷款为主,对银行贷款、信用社贷款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贷款(负债)是农业企业融资和扩大总资产的主要途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原来定位于服务于国有企业,且考虑到贷款成本和风险,将贷款投向农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农业企业的比例较小。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开始注意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出台了有关政策,但收效甚微,多数农业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仍然较大。在农业企业融资中,内源融资(如企业积累基金)和各种直接融资的相对地位仍然比较低。农业企业内部利润分配过程中多存在短期化倾向,缺乏长期经营思想,其自身积累意识淡薄,很少从企业发展角度考虑自留资金来补充经营资金的不足。由于农业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差,基本无力进入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农业企业的资金来源不外乎有以下几种:一是金融机构贷款,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社等;二是准金融机构贷款,主要是典当行和政府管理的小额信贷(不属金融监管机关监管范畴)等;三是民间借贷,主要是个人借贷、个人和企业组织之间的直接借款行为以及高利贷、合会、私人钱庄等;四是自筹资金,包括自有资金和股份公司上市直接融资。其中,准金融机构贷款一类的数量、规模均十分有限,用“杯水车薪”形容犹有不及;就自筹资金而言,一方面,企业自有资金有限,另一方面,虽然农业企业可以通过改制上市,利用股票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但这对绝大多数农业企业而言仍然是遥不可及。农业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内源融资状况

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血脉,如果企业自身造血机制不完善,一味追求外源输血,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而现实中,内源融资状况却是不尽人意的。

农村企业的借款主要以短期周转性用途为主,企业的投资活动加大了对外部借款的依赖,但企业长期投资更加主要依赖于企业的内源性融资。据调查,在188个企业回答的项目投资资金来源的具体问题时,有84.04%的企业是用自有资金投资,而且在总样本中自有资金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平均值达73.81%,且大部分企业自有资金所占比重超过了80%。这说明企业的长期投资更主要地依赖内源性融资。但企业的长期投资行为会加剧企业的流动性问题,增强企业对外部借款的依赖程度。借款的短期性制约了企业的长期投资,有强烈长期投资需要的企业不得不将短期借款转为长期使用,导致流动性风险增加。

1.自我积累意识差

比较理想的权益结构是,实收资本小于各项积累,以积累为投入资本的2倍为宜。这种比例,可以减少分红的压力,使企业有可能重视长远的发展。

一方面,大多数中小农业企业管理者对内源融资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企业自我积累的意识差。内源性融资是企业不断将自身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也是企业挖掘内部资金潜力,提高内部资金使用效率的过程。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只要企业不是处于简单的再生产状态,对资金的需求将会不断扩大,内源性融资自主性强,是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融资渠道,应该为各种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所重视和采用。然而中小农业企业管理者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内源融资的重要性和意义,自我积累意识淡薄,内部利润分配中存在短期化倾向,缺乏长期经营的思想,很少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用自留资金来补充经营资金之不足。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时间较短,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应该从20世纪90年代初才刚刚起步,中小农业企业的创业者们自身的资本积累尚不足以支持企业的发展。(www.xing528.com)

另一方面,农业小企业赢利水平普遍不高,留存收益偏少。留存收益指企业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它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利润。它与资本金的区别在于,资本金主要来源于企业的资本投入,而留存收益则来源于企业的资本增值。企业的留存收益是企业内源融资的重要渠道。然而,留存收益提取的基础是利润,由于我国的农业小企业多数为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平均利润水平不高,仅依靠利润留成作为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远远无法满足企业投资发展的需要。这种状况不仅给我国农业小企业生产和再生产的资金所需带来困难,而且会失去许多市场机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税费负担重。自身积累乏力

非公有中小企业除了缴纳企业所得税外,还要缴纳各种行政性税费,使它们的投资收益大大削减。农业小企业由于产业弱质性,自身赢利能力比较低,在高税收政策的影响下,更加积累乏力,资本增长缓慢。

3.折旧率过低

折旧率过低,无法满足中小农业企业进行同定资产更新改造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低折旧的制度,折旧率计算上只考虑有形损耗,不考虑无形损耗。企业折旧率过低,加上自留折旧不多,使不少农业企业没有足够的企业资金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就更谈不上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了。

以前很多企业错误地认为内源融资是一种不得已的方式。其实从理论上讲,一般企业的融资次序应是先内源融资,只有在留利不够时,才向银行借款,或在市场上发行债券,最后选择发行股票。内源融资可以提高各中小农业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在我国信贷紧缩的大环境下,农业企业如果能够获得内部资金融通的便利在企业内部进行资金融通使用,将缓解其所面临的外部融资压力。对农业企业应积极引导它们不断转变经营观念和发展理念,鼓励它们努力寻求合资、合作、合伙、股份合作、股份制改造等途径,实现内源资金来源多元化,还可采用再投资退税政策,鼓励其扩大再生产。增强农业企业内源融资能力需要农业企业自身具备一定的财务和管理要求。当前市场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客观上要求农业企业提高自身积累能力,增强自我积累意识,正确认识内源融资的重要性。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上,注意做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企业的产品资金、生产资金和储备资金,加强财务管理,增加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防止跌入“三角债”的陷阱。

(二)外源融资状况

外源融资包括:债权融资、股权融资、项目融资、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等。农业企业比较于其他行业的企业,在自身的规模、经营管理和发展水平都有较大的差距,因而在外源融资中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青睐。究其原因,一是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还不规范、规模不大,资本市场的资金融通功能较低。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资本市场,一方面激发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对资金的极度渴求,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相关法律规范和运行机制大大落后于企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资本市场的变相解读,同时资本市场也并未在集聚资本的过程中体现更多的市场功能。二是农业企业自身的资质、资产质量、企业管理水平等原因导致农业企业在进行债权、股权等外源融资的过程中较难得到市场的认可,现阶段能够得到最多的外源性融资是银行贷款和国家专项资金,随着市场在发展中不断走向成熟和农业企业自身的成长,股权融资和项目融资等方式将会越来越多地成为农业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