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仓储业发展与现代化管理探析

中国仓储业发展与现代化管理探析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的国家,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某些技术、资金力量比较雄厚的部门,已经开始建立自动化仓库,仓库管理也比较快地向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从总的情况来看,中国的仓储管理水平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吸收和引进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快速地发展中国的仓储业。仓储管理主要包括库存

中国仓储业发展与现代化管理探析

(一)仓储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1.仓储管理的概念

所谓仓储管理,是指服务于一切库存物资的经济技术方法与活动。“仓储管理”的定义指出了其所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库存物资”,管理的手段既有经济的,又有技术的,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仓库的选址与建筑问题。例如仓库的选址原则,仓库建筑面积的确定,库内运输道路与作业的布置等。

(2)仓库机械作业的选择与配置问题。例如,如何根据仓库作业特点和所储存物资的种类特性,选择机械装备以及应配备的数量,如何对这些机械进行管理等。

(3)仓库的业务管理问题。例如,如何组织物资入库前的验收,如何存放入库物资,如何对在库物资进行保管保养、发放出库等。

(4)仓库的库存管理问题。例如,如何根据企业生产需求状况,储存合理数量的物资,既不致因为储存过少引起生产中断造成损失,又不致因为储存过多占用过多的流动资金等。

此外,仓库业务考核问题,新技术、新方法在仓库管理中的运用问题,仓库安全与消防问题等,都是仓储管理所涉及的内容。

2.仓储管理的特点

现代仓储管理的特点是由仓储管理的内容决定的,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时代对仓储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使仓储管理具有经济性、技术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1)经济性。现代仓储的经济性特点,主要从其具有生产性的特征来理解。仓储活动是生产性的,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第一,仓储活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只有当产品进入消费后才算终结,因为产品的使用价值只有在消费中才能实现。而产品从脱离生产到进入消费,一般情况下都要经过运输和仓储。所以说商品的仓储和运输一样,都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第二,商品仓储活动具有生产力三要素。商品仓储活动同其他物质生产活动一样,具有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物质的生产过程,就是劳动力借助于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商品仓储活动同样具有生产力三要素:劳动力—仓储作业人员,劳动资料—各种仓储设施,劳动对象—仓储保管的物质。商品仓储活动是仓库作业人员借助于仓储设施,对商品进行收发保管的过程。第三,商品仓储活动中的某些环节,实际上已经构成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例如,卷板在储存中的碾平及切割,原木的加工,零部件的配套,机械设备的组装等,都是为投入使用作准备,其生产性更为明显。商品仓储活动具有生产性质,但它与一般的物质生产相比,又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仓储活动中还要消耗一定数量的原材料,有适当的机械设备相配合,这部分消耗和设备的磨损要转移到库存商品中去,构成其价值增量的一部分。

(2)技术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仓储管理中应用了大量的电子信息技术,仓储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建立,使其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这对仓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化的仓储管理中,仓储作业的机械化、仓储管理的信息化已是发展趋势,各种新技术的运用等,充分体现了仓储管理技术性的特点。

(3)综合性。仓储管理是社会再生产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各生产企业能保持正常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调节社会需求的重要手段。在整个仓储管理过程中,要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进行库存控制管理,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降低成本;运用科学方法对商品进行保管,确保产品质量,解决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季节上的差异;运用综合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合理组织仓储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作业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及仓储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仓储管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二)仓储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在仓库出现的初期及后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发展缓慢,库存物品的数量和品种都很少,仓库结构简单,设备简陋,因此仓库管理工作也就比较简单,主要负责物品出入库的计量及看管好库存物资,使之不受损失。这种情况下的仓储活动,称之为简单仓储管理。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之后,社会储存物品数量增多,品种复杂,物品性质各异,对存储条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要求。同时,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些原先在生产领域完成的活动逐渐转移到更合适的流通领域完成,其中相当部分业务在仓库的仓储过程实现,使得仓库的职能发生了变化,仓库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储存和保管物资的场所,还增添了物品的分类、挑选、整理、加工、包装等活动,从而增加了物品的价值。由于储存商品的复杂化和仓储职能的多样化,引起仓储业务的不断革新,使得仓储活动向复杂化方向发展,可称之为复杂化仓储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使用,给仓储业带来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在整个仓储活动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控制物流作业合理进行,增设光电感应系统,利用“自动分拣系统”进行商品分类整理,让机器人进入仓库等等。现代化仓库的出现,要求仓储管理人员专业化,仓储管理科学化,仓储手段现代化。目前,许多先进的国际仓储活动,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仓储了,而变成了一个经济范围巨大的商品配送服务中心,并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从简单到复杂,直至现代化管理的出现,是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的国家,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某些技术、资金力量比较雄厚的部门,已经开始建立自动化仓库,仓库管理也比较快地向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但是,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仓库还十分简陋,仍处在简单仓储管理阶段。从总的情况来看,中国的仓储管理水平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吸收和引进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快速地发展中国的仓储业。

(三)仓储管理的功能和任务

1.仓储管理的功能

仓储在物流系统中起着包括运输整合、产品组合、物流服务、防范偶发事件、物流过程平稳等一系列增加附加值的作用。

传统的仓储管理运作包括:收货、上架、补货、拣货、包装、发货。仓储管理决不仅仅是物品材料入库、验收、保管、发货等简单过程,而是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管理环节。现代仓储管理的功能包括:传统的仓储管理、交叉转运/在途合并、增值服务流程、退货、质量保证动态客户服务

仓储管理主要包括库存管理,其管理对象是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这些物资占整个企业资产很大一部分比重。不同的管理部门,对于库存的看法是不一致的。以汽运公司为例,库存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希望拥有较低的库存,因为这样可以降低资金占用、减少管理和搬运等成本。采购部门为了降低单位采购价格,往往倾向利用价格折扣、运费折扣等优惠,一次采购大量的备件商品,后者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库存水平。运输调度部门,也希望拥有较高的库存水平和尽可能齐全的备件商品,以避免车辆发生故障时,无法及时地进行补充。这样可以保持对于客户较高的服务水平。较高的库存水平和较低的库存投资,是一对相互对立的矛盾,需要在它们之间进行平衡,这在过去很难实现。现在通过科学的仓储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同时伴随企业内部管理和组织结构,是可以实现它们之间的相对平衡。

一般来说,库存功能有:

(1)防止断档。缩短从接收订单到送达货物的时间,以保证优质服务,同时又要防止脱销。

(2)保证适当的库存量,节约库存费用。

(3)降低物流成本。用适当的时间间隔补充与需求量相适应的合理的货物量以降低物流成本,避免或消除销售波动的影响。

(4)保证生产的计划性、平稳性,以避免或消除销售波动的影响。

(5)展示功能。

(6)储备功能。在价格下降时大量储存,减少损失,以应灾害等不时之需。

仓储管理还包括对供应商的管理。企业需要的物资有几十个大类,成千上万个品种,涉及多个供货厂商,要做好物资的采购管理工作,选择供应商是采购活动的首要任务。在采购过程中,采购方为了能够从多个竞争的供应商中选择一个最佳的供应商,往往会保留私有信息,因为如果给供应商提供的信息越多,供应商的竞争筹码就越大,这样对采购工作不利。因此,采购方应尽量保留私有信息,而供应商也在和其他的供应商竞争中隐瞒自己的信息。这样,采购供应双方都不进行有效地信息沟通,这是信息不对称的博弈过程。对于供应商的选择,我们一般运用比质比价及信息服务的方式予以确定。

2.仓储管理的任务

仓储管理的任务是由仓储管理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其基本任务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规划并有效利用各种仓储设施,搞好挖潜、革新、改造工作,不断扩大仓库储存能力,提高作业效率。

(2)做好仓储物资的验收入库、在库盘点、拣货管理、出库以及保管工作,保证企业生产获得及时齐备、准确完好的物资供应。

(3)合理储备材料。过多的物资储备固然可以提高供应能力,但是占用了过多的流动资金,而且增加了保管储存费用,这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所以,仓储管理必须对各项物资的储备量予以正确地规划,以保证其合理的储存数量。

(4)降低物料成本。物料成本是企业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物料成本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仓储管理必须不断改善管理手段与方法,在采购、运输、验收、保管、发放出库等各个环节上不断采用先进、科学的方法,例如采购业务中的经济批量法、运输过程中线性规划法等,都是在实践中被证明对降低物料成本行之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机械化作业程度的提高、计算机被大量运用于仓储作业与管理中,能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也应当量力而行。经济核算,考核仓储作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利用仓储管理的不断实践,总结成功经验,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对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物料成本也有重要的作用。

(5)确保仓库和物资的安全。防止火灾和盗窃,以保证仓库物资和仓库不受意外损失,是仓储管理的重要任务。因此一切物资应存入合适的仓库,制订严格的防护制度。仓库消防系统要有专人负责,使之始终处于正常状态。更重要的是要教育仓库工作人员应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工作,对待国家的财产,懂得任何损失不仅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也影响职工自身的经济利益。

(四)仓储管理的对象

仓储管理研究的是商品流通过程中货物储存环节的经营管理。即研究商品流通过程中货物储存环节的业务经营活动,以及为提高经营效益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以及调节活动。

仓储管理主要是从整个商品流通过程的购、销、储、运各个环节的相关关系中,研究货物储存的收、管、发和与之相关的加工的经营活动,以及围绕货物储存业务所开展的对人、财、物的运用与管理。(www.xing528.com)

(五)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

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仓储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应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但同时也应兼顾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履行环保等社会义务,实现生产经营的社会效益。

2.效率原则

仓储效率表现在仓容利用率、货物周转率、货物进出库时间、货物装卸时间等指标上。仓储的效率原则就是指以最少的劳动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劳动量包括仓储设施、劳动力等方面。高效率要通过准确地核算、科学地组织、场所的合理安排、空间的优化、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以及各部门人员的合作来实现。仓储作业现场的组织、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完善的约束机制是实现高效率的保证。

3.服务原则

仓储就是向其客户提供服务,仓储管理需要围绕服务定位,其具体工作应围绕如何提供服务、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展开。仓储的服务水平与仓储经营成本存在一定程度的对立,服务好,成本往往高,收费也随之增高。仓储管理就是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两者之间保持平衡。

(六)仓储管理的业务流程

仓储管理对整个库存现状进行全面跟踪和管理,其主要业务有入库管理、在库管理、出库管理等。

1.入库管理

货物到达后,为顺利完成入库,应有计划地进行接收处理。因此,需要事先掌握入库的数据,用尽可能少的处理完成入库。随着通信的发展,货物信息可以通过多种通信形式先行到达目的地。例如,利用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从客户那里直接获得货物的详细信息;实际到货时用条码表示到货单的到货编号;通过条码阅读器读取货物信息(类别、数量),与采购单比对并检验货物质量。

货物满足要求时直接入库,在分拣作业区进行分拣,进行储位分配后将货物搬运至储位。当货物不能满足要求时,将货物搬至临时保管区,并与供货人联系,进一步作退货或补货处理。对不满足要求的货物进行入库处理能够提高入库作业效率,但必须区分合格区和不合格区。货物入库的业务流程如图4-1所示。

图4-1 货物入库的业务流程

2.在库管理

货物在库管理是指为了能够安全、经济地保持在库货物原有的质量水平和使用价值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主要包括货物盘点和储位变动环节。

(1)货物盘点。货物盘点是指为确定仓库内现存货物的实际数量、品质状况和存储状态进行的清点活动,是物料管理工作的控制反馈过程。盘点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控制库存数量与库存时间,以指导日常经营业务;二是掌握损益,以便真实地把握经营绩效,并尽早采取防护措施。

一般情况下,盘点作业可按如图4-2所示的盘点业务流程进行。

图4-2 盘点业务流程

1)根据需要盘点的货物生成盘点账存表,表中有生成盘点单的货物编码、货物名称、所属部门、库位、经营方式、库存数量及盘点日期等相关信息。

2)打印盘点单,包括:货物库位、所属部门、类别、货物编码、货物名称、经营方式、实盘数量及盘点日期,这里不输出货物的账存数量。

3)盘点人员手持盘点单,进行实地盘点,填写盘点单实盘数量。

4)在微机中调出对应的盘点账存表,录入实盘数量,经主管审核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后生效。

5)生成盘点盈亏表。

6)对有盘盈和盘亏的货物进行记账。凡是有盘亏的货物列出货物编码、名称、实盘数量、账存数量、成本单价、盈亏金额等。

(2)储位变动。在仓库保管中,如果某种货物停产淘汰,有新产品入库、运营部门调整最大在库量,这种货物原有储位就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具体流程如图4-3所示。

图4-3 变动货物储位流程

制订储位变更计划即是在储位分配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储区、储位分配。如果新进货物类型与原有货物类型相同,例如原来的储位用于储存彩电,新进货物为彩电的新款型,那么储位的变动不需过大;但如果是新进一批完全不同类型的货物,那么在制订计划时就必须根据货物性质、形状、大小及数量进行相应的分配。

3.出库管理。出库作业由以下具体的过程组成。

(1)订单处理。客户对仓库出具出库订单,订单操作员将订单录入到信息系统中,并在信息系统中查看客户信息,对客户的级别进行判断。长期客户订单可直接提交部门主管审核。如果客户级别不够,则需要与客户先进行付款等信息的协商,在系统中记录协商结果后提交审核。部门主管通过系统将审核结果反馈给订单操作员,操作员将订单做核发处理,并提交仓库管理员进行相应的出库操作,订单处理流程如图4-4所示。

图4-4 订单处理流程

(2)出库管理。货物出库管理是指仓库管理员根据提货清单,在保证物品原有质量和价值的情况下,组织货物出库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主要流程有核对凭证、备货、检验。如果需要代理货运,还需要安排路线、车辆、驾驶员等。

1)核对凭证。发货时必须有正式的出库凭证,不允许无单或白条发货。保管员首先要仔细审核出库凭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其次核对货物名称、型号、规格、单价、数量、收货人、到站、银行账号,最后审核出库凭证的有效期等。

2)备货。出库凭证核对无误后,进行出货准备。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一是照单拣货(摘果式、播种式),准备出货验收;二是视情况拣货,准备更换包装或简易加工。

3)检验。出货验收与拣货方式有很大关联。播种式拣货时,在“播种”完毕时只要所有的品种和数量无误,检验工作就可以结束;反之,采用摘果式拣货时,出货验收需要专人仔细检查货物类别和数量。

在出库检验时,通常以订单为准。此时应留一份由检验员签章的订单留底粘贴在货物易见处,以便装车人员将配送单和此订单留底一并交给承运人随货送达客户。货物出库流程如图4-5所示。

图4-5 货物出库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