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合作的动力机制探析

区域合作的动力机制探析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方面通过区域内成员的产业规划的协调与衔接,形成的科学合理、富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对区域合作提供内部发展动力。建立区域内科学的城市群体系,以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方法构建合理的多级城市群,明确城市群区域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将有助于打破行政区域的疆界,促进区域合作中的要素流动,进而促进区域合作的内部动力机制顺畅运行。

区域合作的动力机制探析

区域作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若干成员组成的一个空间集合体,是由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区域合作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分为外部动力机制、内部动力机制和耦合动力机制,共同推进区域的发展。

(一)外部动力机制

区域合作的外部动力机制,即来源于区域或区域外部力量的总和,作用于区域成员或区域的存在和发展,并起着加速或延缓区域合作发展进程的作用。区域合作的外部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宏观调控、企业区位选择、区域交通发展等方面。

政府宏观调控。政府对区域发展的宏观调控可以采取引导和强化两种方式。一方面区域所有成员的政府通过协商配合共同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协调区域之间产业布局、城市发展布局、城市交通运输、电力通信等线状网络组织的建设,从而促进区域合作发展。另一方面政府通过行政管理手段决定成员的设立及其区位,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区域内部成员的组成与管理,通过区域内部同等的成员政府部门或官方性质的机构来组织和协调区域的内部事务等。[11]

企业区位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单元,成员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源于企业,企业的行为选择对区域空间布局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而言,企业区位选择主要是通过对诸如区域政策、劳动力、技术、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分析之后决定的。大量企业共同的区位指向直接影响到区域的兴起和发展,并会进一步影响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程度和区域的发展。[12]营造良好的区域企业发展环境,可提升地区产业能级,加强区域的对外竞争力,引导企业合理的发展集聚,驱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最终形成区域合作发展。

区域交通发展。区域内部会发生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的通达性和便捷性是要素流动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证。良好的交通发展格局,一方面需要完善区域综合运输通道,强化区内外主要成员、产业带和交通设施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需要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包括航运中心枢纽建设和航空枢纽与配套建设,突出港口和机场的重要作用;同时需要建立一体化综合交通衔接体系,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互相衔接、高效运转和整体协调,形成综合的客货运输场、站、港体系。[13]

(二)内部动力机制

区域合作的内部动力机制,是相对于外部动力机制而言的,区域或区域成员内部发展的动力对区域合作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并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内部动力主要有区域产业布局、人口迁移管理、城镇体系发展等。

区域产业布局。借助区域带动和辐射作用,产业布局与协调对区域合作发展促进作用明显,特别是以产业集群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布局。一方面通过区域内成员的产业规划的协调与衔接,形成的科学合理、富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对区域合作提供内部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在重要产业和行业上创建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如跨地区的企业联合会、行业协会、产业联合会以及商会等产业和行业的自我协调组织,有效地推进产业经济与行业经济领域的横向协调、行业内的自律监督,协调区域合作内部动力布局。(www.xing528.com)

人口迁移管理。人口是构筑区域合作的重要参数,也是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生态环境,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推进区域社会服务体系的共建、共享,建立科学规范的区域劳动力流动制度,形成合理控制人口区域规模的区域性综合人口管理制度,可大大提升劳动力要素在区域合作中的基础动力作用。

城市体系发展。城市是一个地区或区域的经济中心,城市体系的形成使不同城市保持各自的经济联系和影响范围,构成区域纵横交错、联系紧密的城市网络和经济网络。建立区域内科学的城市群体系,以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方法构建合理的多级城市群,明确城市群区域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将有助于打破行政区域的疆界,促进区域合作中的要素流动,进而促进区域合作的内部动力机制顺畅运行。

(三)耦合动力机制

耦合动力机制是两个区域或两个成员之间通过区域和空间等的横向作用建立紧密的配合并相互影响,达到区域之间互相渗透协作的目的,主要包括横向区域协作、共同市场建设和信息的共享合作。

横向区域协作机制,使区域成员总体发展规划、各类专项规划与区域总体区域规划相衔接。重点包括:需要统一规划布局的区域性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的区域利用开发、重点区域性调控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区划、政策措施与规章制度的一致性等方面。

共同市场机制,即建立以资本、产权、劳务等要素为核心的区域性共同市场机制。具体包括:建立健全诚信体系,建立区域统一的信用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统一的商标保护制度,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取消各类产品准入的附加条件[14]等。

信息共享合作机制,即建立统一的区域合作综合信息交流平台,建立稳定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区域各领域信息互通共享、业务互动协作以及联合监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