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对社会治理挑战的对策优化

应对社会治理挑战的对策优化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大城市边缘地区的城中村社会治理,一方面需要通过“维持秩序”和“提供服务”来应对人口快速集聚过程中的“城市病”问题;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促进“社会包容”和支持“创新创业”来促进城市的新生发展。在城中村地区“维持秩序”的困难,在于人口增长带来经济社会秩序、社会治安问题和环境交通秩序混乱等与地方政府管理能力有限性构成矛盾。

应对社会治理挑战的对策优化

大城市边缘地区的城中村社会治理,一方面需要通过“维持秩序”和“提供服务”来应对人口快速集聚过程中的“城市病”问题;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促进“社会包容”和支持“创新创业”来促进城市的新生发展。城中村社会治理的这四方面目标往往都被认为是难以实现的,其实现的困难表现在特大城市城中村地区流动人口大量集聚和完善社会治理面临内在矛盾。

在城中村地区“维持秩序”的困难,在于人口增长带来经济社会秩序、社会治安问题和环境交通秩序混乱等与地方政府管理能力有限性构成矛盾。从根本上说,城中村的社会秩序混乱是地方政府管理能力不足所导致的。那么,解决城中村“城市病”的根本办法,不是拆除城中村和限制人口,而是相应提高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在某些城中村地区通过拆迁改造的办法“驱赶”外来移民,实际上是将社会问题转移到其他地区,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因此,强化基层社会管理能力是城中村地区“维持秩序”的关键。在加强管理过程中,各种专项整治是必要的,更重要的则是需要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治安守则、交通守则、市容守则、环境守则等,从而依法实施管理,并通过强有力的力量来保证实施,这样才能确保城市的秩序。在加强城市管理中,我们也发现科技进步对管理能力的提升总是快于集聚人口的增长。例如,茂盛村的住房电子门禁系统和人口信息库的建设,太平村则通过密集的电子监控维持市容和秩序。如果能够将企业数据、社会安全数据和实有人口、实有住房数据重新发挥作用,通过发展大数据和云平台,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在日益复杂化的人口集聚中实现高效率的社会治理。

在城中村地区“提供服务”的困难,在于城中村地区公共服务需求增加和公共服务提供能力有限的矛盾。并不是所有城中村都像太平村这样有强大的集体经济实力,多数城中村由于集体经济能力不足、或者地方政府公共财政不足,难以提供足够的教育设施、卫生设施等,从而难以提供有质量的社区生活。而对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以减少人口来降低需求却未必可取,更科学的思路是增加供给。除了增加村集体和地方财政投入,加强城中村社会治理可以开放公共服务,允许和鼓励企业与社会化力量建设学校、卫生设施、环境处理机构、住房中介服务机构,加强流动人口的自我组织和自我服务,通过增加各种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服务供给来满足城中村不同群体的社会需求。联丰村的例子告诉我们,通过流动人口的自我服务也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例如开水房、公共浴室和棋牌室。只要流动人口存在具体的需求,就可以通过开放服务市场或者开放社会组织的方式来满足公共需求。因此,“提供服务”的困难与其说是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不如说是对服务供给存在制度的限制。有的时候,城中村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未必必然需要大规模推倒重建,很多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设施实际上只要很小的改善就能取得很大的效果。例如,在街角提供一个垃圾站和垃圾桶可能就能有效地改善脏乱问题,而并非一定要将制造垃圾的居民驱逐。一些陈旧的建筑和社区可能通过很小的改善,就能发挥良好的社区更新的效果。例如,通过建设一个路灯,可能人和人的交往、地方商业活动、公共安全就能发生很大改变。根据城中村居民的具体需要提供一些小的、渐进的公共服务改善,能够发挥出良好的社会效果。

从建设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新城市来说,在城中村地区实现“社会包容”的困难,在于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强化本地人口和当地社会实现共生性的社会整合,与城镇化过程中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存在居住隔离、交往隔离、制度排斥、利益竞争的矛盾。对于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需要加强户籍制度和福利制度的改革,需要加强城中村社区更密切的相互交往和社会网络,也需要本地居民和外来移民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实现向上流动。社会包容其实涉及流动人口的社会权利问题,福利制度改革能够保证流动人口的社会权利,同时吸纳流动人口参与城中村社区的管理事务,以及类似太平村将流动人口纳入地方自治体系中,才能更有效地保障和实现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权利。同时,促进社会包容需要提供一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相互交往、相互沟通的空间。例如,通过开放的百姓大舞台、孩童活动的草坪等能够有效促进公共参与和地方认同,通过地方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应用,有利于创造出可沟通的城市,通过增强社会交往来增强社会融合。(www.xing528.com)

导致大量迁移流动人口“创新创业”的困难,在于流动人口本身的流动性非正式性,其草根性的创新创业活动与加强规范化的劳动就业管理、市容管理,以及城中村地区非正式的土地、住房制度形成矛盾。例如,由于村集体住房的集体产权性质,使得城中村的水果摊、小商品商店等无法办理工商执照,地方政府在进行各项专项整治维持市容的同时,实际上也制约了一些从底层兴起的创业活动。各种不能进行工商注册的小摊贩、黑作坊、黑餐饮等,有的是假冒伪劣和不利于健康的经营单位,是应该取缔的;有的则提供就业、满足地方社区需求,是当地社区不希望加以取缔的。因此,城市政府在加强规范性管理的同时,也需要有一个毛细血管机制将非正规就业、非正式居住和非正式保障的流动人口逐步吸纳进入城市发展和创新体系,并支持其创新创业的发展。城市总是希望在经济活动单位上设立一个门槛,如果达到门槛才能进入。其实,经济体系内在的产业链条对于各种经济或社会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是深入城市底端(甚至是深入“地下”的)。因此,需要有一个吸纳机制将在这个产业社会服务链条上的所有人口,包括快递员、餐饮服务、马路摊贩、社区卫生服务者等都逐步吸纳进入城市,有效地整合在城市体系中。这些非正式经济、非正式活动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例如,为了城中村干净整齐而取消马路摊贩,看起来实现了很干净的社区,但丧失了城市的活力和丰富的生活内容。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看起来最为混乱的联丰村却最具有城市的丰富活力和成长基础。对于马路摊贩来说,如果能够有一个服务公司将这些低端的非正规就业正规化,并进行一些市场化的竞争选择,逐步引入规则,通过形成多样的吸纳机制,创新就能生长起来,而经济社会的秩序也能够建立起来。包括家庭非正式的私人租赁活动,也能够由像茂盛村中的住房管理站那样提供中介服务,或者将其逐步转化为家庭旅馆。城市的低端吸纳和基层创新本身能够创造出新的发展机会,从而使城中村发展真正被城市体系所包容,并通过源于基层社区的创业创新活动,为人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成长提供可能。

因此,城市化过程中,特大城市边缘地区的城中村地区流动人口大量集聚,改变着城市的空间形态、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增加了新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城中村的社会治理需要应对“城市病”,同时需要支持现代城市的“新生”。从这个视野来看,对于特大城市城中村社会治理,只是考虑严格控制人口总量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而未必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流动人口大量集聚和城中村社会治理是复杂和困难的,但不能以人口调控和移民排斥为手段简单应对,这不仅无助于解决根本问题,而且伤害了移民城市新生发展的根基,不能根本上促进移民群体乃至本地居民的利益和福利,反而会激发社会矛盾,不利于城市的正义,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城中村地区流动人口社会治理的途径是,努力维持秩序和服务,实现社会整合和发展。一方面,努力应对流动人口集聚所带来的城市病;另一方面,支持城市的成长和新生,实现正确、有效的社会治理是存在可行性的。世界范围的大城市往往都是吸纳大量移民的城市,应该乐观地相信移民所带来的城中村问题是有解的,移民和城市的未来是有解的。通过从社会治安管理过渡到社会治理,加强人口和社会的管理与服务,推动社会整合和社会融合,以及制度化地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包容和支持,特大城市城中村地区可以改变“城市病”集中、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突出的表象,而逐步成为城市成长最有活力的地区。类似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正面临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加强城中村社会治理的任务,需要借鉴其他移民城市的经验,也完全可以从实践中创造出成功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