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机制

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机制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机制建立在企业家创新精神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由企业家创新思维培育机制与企业家创新精神环境培育机制构成。而企业家创新精神环境培育机制,是着眼于国家与社会,创造一个开放、自由、民主和包容的外部环境,并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促成企业家创新思维的发酵,形成企业家创新精神。加强从科技成果到实现商业化这个中间过程的建设力度。

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机制

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机制建立在企业家创新精神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由企业家创新思维培育机制与企业家创新精神环境培育机制构成。两个机制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首先,二者相互独立,企业家创新思维培育机制是从知识信息获取的角度,旨在畅通企业家知识获取的渠道,从而增强企业家获得各方面的知识能力,进而拓展企业家的思维,促使企业家进行知识的整合重组,最终形成企业家创新思维。而企业家创新精神环境培育机制,是着眼于国家与社会创造一个开放、自由、民主和包容的外部环境,并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促成企业家创新思维的发酵,形成企业家创新精神。其次,二者相互联系,当一个区域拥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越来越多时,就会形成聚集,聚集效应会使得该地区的外部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而不断优化的外部环境又会产生新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更新和扩充企业家创新思维。在优化的外部环境中,创新思维会进行新一轮的发酵并形成企业家创新精神(如图3)。

图3 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机制构成图

1.企业家创新思维培育机制

从以解决思维问题进而获取新知识的创新思维活动来看,知识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条件,而企业家的思维活动大多以问题为导向,没有知识材料企业家不可能凭空产生任何形式的创造性思维[10]。因此企业家创新思维培育机制就是从知识信息获取的角度,以企业家为主体,从企业、高校、国家和社会四个维度分别提出提升企业家获取知识能力与拓宽企业家知识获取渠道的途径,从而丰富企业家的知识,并通过企业家对知识的整合重组,形成企业家创新思维(如图4)。

图4 企业家创新思维培育模型

(1)提升企业家知识获取能力

企业和高校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产学研”相结合。高等院校应设立关于生产、教学和研究问题的研究中心。一方面对接外部企业,帮助企业进行旧产品的革新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把学校内部自主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推向市场,推动科研成果向市场的快速转化,进而提高企业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增强高校获得市场信息的水平。

第二,培育一批“知技术,明市场”的学术企业家[11]。高校科研院所是创新的主力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创新的优势,为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大学的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创业教育课程。鼓励这些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进行创业,同时为其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使得高校和科研机构所在区域,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行业的研究合作、申请专利、将创意衍生到新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等,不仅提供知识密集型产出,而且通过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初创企业和分支机构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区域发展。

国家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有效的企业家辨别制度。完善人力资本市场,适应市场需求,激活人力资本市场的市场活力,根据市场所需,形成有效、公平、准确的人才辨别制度,特别是企业家辨别制度,从而使企业能够准确高效地掌握专业人才和企业家信息。

第二,建立学术企业家转换制度,实行科研、创业双指标考核办法。对于在外创业的科研人员,以科研成果转化率和创业成果作为考核指标,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到科研成果的转化中,使之从“参与者”变为“主导者”,主动融入市场。

第三,加强“中试生产”建设。加强从科技成果到实现商业化这个中间过程(中试生产)的建设力度。建立中试基金,鼓励企业参与中试环节,同时,开展政府或非政府的试点计划,以样品生产、技术产品识别、小规模批试生产等一系列工作为主导,从而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社会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社会上营造“文化自信”和“创新自信”的社会氛围,引导社会大众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宝贵的知识经验,并鼓励其敢于挑战前沿知识,提出更多的原创理论,并对其进行充分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2)拓宽知识获取渠道

企业和高校应从以下方面探索:

第一,开放式创新。企业要积极与高校、民间机构等不同的创业主体进行合作,形成创新联盟等技术创新网络,从而使得创新网络的各个主体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整合更多有用的资源,分散科研风险,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并通过技术引进、转让、专利许可等开放的创新渠道,直接从外部获取所需知识,使企业打破自身资源瓶颈,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

第二,鼓励异质性非正式组织。在企业内部充分发挥积极型非正式组织的正向作用,充分肯定异质性思维,为员工创造一个轻松的知识交流共享平台。鼓励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知识结构的员工自发聚集在一起,形成创新兴趣小组,充分交流观点。

国家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完善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递是基于完善的通信网络,因而国家要加强信息通信网络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优化信息服务生态链,从而缩短信息传递的空间距离,降低信息获取的成本,拓宽信息获取的渠道。

第二,消除人才、知识流动壁垒。营造一个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市场,提供多种人才流动渠道,让人们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寻找自身价值,找到自身定位,提高个人自我配置的效率。另外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缩小科研人员在体制内和体制外收入、福利和激励的差距,打破体制壁垒,促进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各个维度上知识的充分交流、融合与再创新。(www.xing528.com)

第三,形成规模聚集,形成知识资源聚集,从而实现知识的传播与共享。要大力发展特色化众创空间,促进行业内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产业集聚。

社会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成立知识资本投资机构以及中介机构。设立知识资本评估体系,然后进行投资,并通过中介机构来进行传播、运作和变现。

2.企业家创新精神环境培育机制

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是在创业环境中形成的,企业家由于受到外部创业环境的影响,使得内化的企业家创新思维通过发酵融合形成企业家创新精神。一个社会如果缺乏企业家创新精神,那么缺乏的其实是企业家能够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精神的外部环境,而这个外部环境又是创业生态圈的环境基础要素。因此企业家创新精神环境培育机制立足于创业生态圈环境基础要素,参照国内外学者Kshetri(2014)[12],Stam(2015)[13]、孙金云和李涛(2016)[14]等人的观点,把外部环境因素界定为制度方面的因素、市场方面的因素、金融方面的因素和文化方面因素,旨在通过营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来促使企业家创新思维的融合发酵,形成企业家创新精神,并在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作用下,进一步优化和变革外部环境,重新作用于企业家创新思维产生新一轮的融合发酵,激发新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如图5)。

图5 企业家创新环境培育模型

(1)国家

首先,制度环境。

第一,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国家通过相关的法律制度,依据法律法规保障企业家合法的权利和利益。与此同时,依法保护企业家的知识产权,为企业家获得知识产权等服务提供便利,并且拟定知识产权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解决侵权行为低成本和实践中权利交易高成本的问题。

第二,建立创新失败保障机制。对于新兴领域以及基础性的创新研究,政府必须制定适当的政策为创新提供保障,并建立一个阻止创新失败的保险机制。一方面提供新兴领域创新补贴,另一方面设立中小企业科研成果转化保险,充分鼓励企业积极承接科研技术成果。

第三,建立“亲、清”的新政治—商业关系,政府与企业和企业家建立开放透明的关系,不能为了个人利益滥用权力,要建立以服务为中心的政府,提高效率。

其次,金融环境。

第一,支持金融产业基地建设。畅通企业融资渠道,促进区域金融市场建立和完善,建立创新基金,加大对企业创新投入。同时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企业进行税收补贴,并为企业创新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

第二,完善科技创新板。其一,要明确科技创新板“技术市场”的定位,提高科技创新板的门槛和标准,让真正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进入。其二,设立转板制度。构建起主板创业板、中心版、新三板、科技创新板之间的层级互补、创新动力传导通畅的制度体系,让在科技创新板中孵化成熟的企业可以通过转板制度平稳过渡到创业板中继续孵化和成长。其三,建立科技创新板信息公开机制和专业创新技术资产评估体系,对科创企业的技术和创新进行评估,并制定统一的披露标准,披露机构信息。其四,减少投资风险。建立相关投资风险保障机制,降低投资收益不确定性。

第三,设立企业救援基金。国家计划中具体指定的地方政府和城市可以自己筹集资金,为符合当前经济方向和经济转型需求的私营企业提供所需的财政支持。采用“政府牵头,市场化运作”或者“纯国资引导,社会参与”模式设立基金,并与专业的投资、咨询公司合作,为目标企业提供最高效的纾困方案。

再次,市场环境。

重新界定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界限。一方面,从宏观层面加强市场的监管;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减少对市场的干预。优化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形成一个高效率、讲公平的优质市场环境。

最后,文化环境。

在社会上形成容错文化,营造全民创新的文化氛围。企业家应重视创新,并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创新精神,使企业家创新精神成为代表社会“正能量”的代名词。

(2)社会

倡导创新,形成勇于创新、不受传统文化束缚的新观念,将创新精神作为评判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指标。形成以创新为荣,以保守为耻的价值观导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