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功能乡村理论的分析介绍

多功能乡村理论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功能农业由日本学者首次提出,主要用于贸易领域。随后,我国学者对现代多功能农业的研究日益深入。多功能农业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丰富推动着乡村社会向多功能性转变。

多功能乡村理论的分析介绍

2.1.4.1 多功能乡旅产业发展

20世纪末期,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社会矛盾激化等城市病凸显,人们开始迁往乡村,寻求优质的生活环境。乡村发展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关于乡村多功能性的研究也日益丰富。多功能乡村理论是建立在多功能农业基础上的。

多功能农业(MFA)由日本学者首次提出,主要用于贸易领域。在1988年欧盟革命性文件《乡村社会的未来》中被正式提出,随后,世界贸易组织(WT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机构都在不同场合使用了“多功能农业”概念,相关的主题会议和学术研究逐渐活跃,人们对MFA的理解也日益深入。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多功能农业有多种定义方式,但是农业的多功能性主要指农业除了生产食物和纤维,还有可再生资源管理、提供生态服务和美丽宜人的环境、保护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等多元功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单纯追求高产出和规模扩大导致的化肥农药使用持续增长,对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后生产主义”基于此强调了消费导向下的乡村农业发展和乡村提供产品的多元化,为世界各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国政府对农业多功能性的重视始于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农业具有食物宝藏、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的功能。建设现代化农业,必须重视多种功能的开发,并进一步开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有助于农业结构优化升级”。随后,我国学者对现代多功能农业的研究日益深入。乌东峰在《论现代多功能农业》中概括了多功能农业的经营体系,区分了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能源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都市农业六大类多功能农业和若干具体经营领域,还指出现代工业社会对农业有克服自身的负外部性、文化传承与弘扬、解决能源危机等社会期待。谷中原在《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中提出“多功能农业具有全面、可持续和内发性推动‘三农发展’的效能”。多功能农业通过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科学的农业经营方式、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等途径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通过提升农民素质、开发农村自然人文资源等促进了农村人口和社会发展。杨阳的《内生增长框架下的多功能农业研究》分别从生产和社会发展领域对多功能农业进行了定义,认为多功能农业是生产主体利用农业生产的正外部性实现农业与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的协调发展方式。

20世纪末期,国外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农业多功能性的研究较多。有大量研究探讨了乡村旅游在促进欧洲和大洋洲等地乡村复兴中的巨大作用,侧重于探讨乡村旅游发展经营中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为乡村旅游更好地促进乡村地区发展提供了指导。国内也不乏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理论研究。郑吉辽等通过构建以乡村生态体验旅游引导的多功能农业创新网络,提出了乡村旅游融合了生产与非生产要素,创造性地开发了农业的多种价值潜能,在优化了乡村产业结构的同时,也促进了新产业链条的形成,培育了以多功能农业为核心的三产融合体系,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其他以乡村旅游促进农业多功能性的研究表明,让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既能延伸农业产业链,也能拓展土地价值的多元开发。研究认为,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改善,提高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品质,同时,也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www.xing528.com)

2.1.4.2 多功能农业发展建设

多功能乡村理论是建立在多功能农业理论的基础上发展的。多功能乡村理论认为乡村是一个由经济、社会、人际关系、环境组成的复杂空间,是人类重要的工作、生活场所,是环境的一种空间领域;人类对农村空间的占有和利用是不同于工业化城市的另一种形式,是二者的最佳结合。早期的理论认为,乡村地域主要三大功能:一是简单地利用农业生产资源为城镇提供服务;二是利用农村多余的生态空间来容纳消解城市污染物;三是利用乡村的优势,吸引城市人口,提供环境优美的栖居地。现代化的多功能乡村不再是落后的生产生活场所,而是产业优化升级、人居环境改善、田园风光旖旎、农民素质提高,与城市并行的发展空间,既能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资源,又能传承农耕文明、寄托乡愁、承载现代人桃源梦的新空间,既是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也是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美好田园。

多功能农业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丰富推动着乡村社会向多功能性转变。农业与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教育健康养老等有机结合,使原来仅提供农业生产、农民居住功能的落后乡村逐步向宜居、宜业、宜游等功能集成性空间转变。随着我国社会矛盾转化和消费结构升级,人们对美好田园生活和自然生态的向往日益强烈。这种升级的市场需求直接推动着乡村功能的多元化,新时期的乡村不仅要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还要以其特有的田园风光和人文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现代休闲和田园生活空间;既要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也要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