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首钢:南美洲矿业投资先行者的成功经验

首钢:南美洲矿业投资先行者的成功经验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钢作为有战略眼光的矿业投资者,成为在南美矿业领域“吃螃蟹”的首个先行者,拉开了中国在南美洲矿业投资的序幕。在世界上,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做境外基础性、战略性前期调查,引导企业跟进做境外商业性勘查开发,以一定方式组织境外矿业勘查开发活动,在保证企业收益的同时,满足国家整体战略需要,使国家利益最大化,已经有很多成功经验。

首钢:南美洲矿业投资先行者的成功经验

1.矿产资源的互补性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加速,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利用强度大幅攀升,石油、天然气、铀、铁矿石、铜、铝土矿、镍、铬铁矿、铅、锌、锡、钾盐等重要资源,国内保障程度下降,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2015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60%,达60.6%;天然气为32.7%;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80%,达84%(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6)。2014年,我国铜对外依存度为75%。近10多年来,我国石油、铁矿石、铜、铝土矿、镍、铬铁矿、钾盐等进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1/3~2/3。虽然我国铁矿石消费需求已经到达高峰,煤炭也接近高峰,但都仍将保持高位。预测到2030年,大部分重要大宗矿产和能源资源,如铝、铅、锌、铜、镍、铬铁矿、钾盐、石油等,将陆续到达消费高峰,然后在高位上运行。

南美洲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铜、铁、锰、铝、金、银、铅、锌、钴、锡、锑、钒、铋、锯、锂、钾盐及油气资源等,都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多有我国短缺的重要资源,委内瑞拉的石油和天然气,智利和秘鲁的铜矿,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的锂矿,巴西的铁矿和铝土矿等,产量和资源量在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与中国具有资源互补性(表1-4)。

表1-4 南美洲重要矿产资源

注:矿产数据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油气数据来自BP。

2.矿业开发

1992年,中国首钢以1.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秘鲁的国营马尔科纳铁矿公司98.8%的股权。该铁矿位于秘鲁西南部的太平洋东海岸,西经74°55′—75°18′,南纬15°08′—15°26′,北距利马520km,行政上隶属伊卡省纳斯卡县管辖。矿权区面积670km2,包括马尔科纳铁矿和胡斯塔铜矿,铁矿储量15.5×108 t。首钢作为有战略眼光的矿业投资者,成为在南美矿业领域“吃螃蟹”的首个先行者,拉开了中国在南美洲矿业投资的序幕。中国首钢的这次投资曾多受诟病,诸如管理体制、购买价格、购买时机和投资方式等,甚至在南美地区被视为家常便饭的工人罢工,也成了媒体和管理机构指责的口实。但从2000年开始,随着矿产品价格高涨,大宗矿产资源紧俏,国内钢铁企业被迫高位买入矿产品,高价位介入境外矿产资源,首钢的此次收购又被视为“最有战略眼光”的矿业投资,是中国矿业企业境外收购的最成功案例。尤其是2004年在马尔科纳铁矿矿权区内发现了胡斯塔铜矿,铜金属资源量达256×104t,为这次收购锦上添花。

随着我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的实施,中铝、紫金矿业、五矿、江铜、宝钢中信集团武钢、铜陵有色、中铁建、成都天齐,以及大量民营资本,也加入到南美洲矿业投资的行列,投资项目越来越多,投资额度日益提高。2014年8月,五矿有色金属股份公司(简称“五矿资源”)牵头,与中国国信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中信金属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最终以70.05亿美元交割价,从深陷债务危机的铜矿贸易巨头嘉能可手中购买了拉斯邦巴斯铜矿,这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矿业项目。

截至2015年底,中资企业在南美的矿业项目共有31个(表1-5,图1-9),从投资对象国看:项目最多的为秘鲁和智利,各有8个;随后依次为,巴西6个,玻利维亚3个,厄瓜多尔3个,阿根廷2个,圭亚那1个。从中资企业投资的矿种看:最多的是铁矿,共12个项目,其中,智利5项,巴西4项,秘鲁2项,阿根廷1项;第二是铜矿,共有投资项目7项,其中,秘鲁4项,厄瓜多尔3项;再次是金矿,共有4个投资项目,智利2项,秘鲁和阿根廷各1项;锂矿2个项目,智利和玻利维亚各1项;锌矿2项,都在玻利维亚;银矿1项,位于秘鲁;磷矿和锯矿各1项,都在巴西,锰矿1项,位于圭亚那。南美日渐成为中国矿业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标区域。

表1-5 中资企业在南美的矿业投资项目

注:NA为没有数据。(www.xing528.com)

图1-9 中国在南美洲投资的主要矿业项目分布图

3.国家在“走出去”方面的作用

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仅靠自己的资源来进行经济建设,经济大国尤其如此。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总趋势中,“走出去”开发和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必然的选择。

从企业层面上看,“走出去”对外矿业投资具有周期长、难度大、专业性强、风险多的特性,然而,从国家层面上看,企业行为也包含着国家的整体利益。因此,需要有全球视野和全球资源配置意识,制定国家长远的境外矿业战略规划。在顶层设计中,不能仅考虑企业层面的局部利益,而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国家境外矿业投资战略,并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来保障实施,做到科学部署,突出重点,有选择、分领域地开展境外矿业投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际矿业竞争的垄断地位已经形成,那些投资环境好、资源禀赋佳的优势项目,已经被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垄断。我国矿业和矿产勘查业“走出去”,面临的是有较多风险的国家和项目,更需要国家从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在世界上,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做境外基础性、战略性前期调查,引导企业跟进做境外商业性勘查开发,以一定方式组织境外矿业勘查开发活动,在保证企业收益的同时,满足国家整体战略需要,使国家利益最大化,已经有很多成功经验。例如,日本陆地面积狭小,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矿产资源极其匮乏,尤其是石油、天然气、铜、锌等主要矿产资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然而,20世纪60~90年代,日本经济奇迹般地实现了长达30年持续高速增长,没有受到国内矿产资源极其匮乏的影响,主要原因是日本较成功地制定了全球资源战略,获取海外矿产资源。在1960年代,日本就成立了专门机构具体组织实施海外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活动;1990年代以来,日本通过制定“全球矿产资源战略”,建立起国际矿产品贸易、投资并购和境外风险勘查等多元化的海外矿产资源获取渠道,实现了全球矿产资源战略布局,为其国民经济发展建立起稳定的矿产资源供应保障体系,弥补了其国内矿产资源的不足。为保障这个战略的实施,日本有一条完整的组织措施:“经济产业省”代表日本政府,具体参与海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活动的组织实施;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机构(JOGMEC)负责具体实施海外矿产勘查活动,为日本矿业公司投资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提供全面服务与援助;还有4个机构参与实施,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负责金融,日本贸易保险公司负责保险,日本国际合作组织负责国际合作,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地质调查综合研究中心负责信息和技术。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从政府部门到专门实施机构,结构合理、配置齐全、分工明确,涉及金融、保险、国际合作和技术援助等方面的机构保障体系,有效地保证了国家战略的组织实施。

相比较而言,我国“走出去”开发矿产资源的战略,不是由一个专门机构来具体组织实施,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商务部等政府部门,都有管理海外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的相应职能。多部门分管体制,导致各部门工作衔接不畅,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无序、无规则、无指导和不协调现象;而且从总体上讲,更缺少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国际合作机构和技术援助机构的配合与保障。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既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也有独特的全国动员力和组织实施力,完全有能力借助国家的政治经济整体实力,对目标资源国产生更多影响,为企业创造更有利的投资环境和条件。为更好贯彻我国“走出去”开发矿产资源的战略,宜在相关政府部门主导下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实施机构,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目前的战略执行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趋势,以满足国家发展需求和适应国际矿业市场发展趋势为导向,吸纳金融、贸易、保险、信息与技术支撑机构的参与,统筹我国海外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活动,形成实施我国矿业“走出去”战略的组织和支撑体系。进而在我国各相关政府部门、组织实施机构和矿业企业之间,形成紧密配合、良性互动、各自发挥优势的组织体制与机制,将会有力地提高我国勘查和开发海外矿产资源的整体竞争力与成功率。同时,为了更好地鼓励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提高它们在国际矿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应在信息、金融服务、外汇管制税收优惠、审批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支持政策措施(陈喜峰等,2014)。

例如,南美的锂资源,主要分布在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三国交界的“锂三角”地区。在玻利维亚,政府严格控制最大的乌尤尼锂矿的开发,只允许外国公司和科学家以科学顾问的形式协助研究,只是到最后阶段,才允许外资企业以技术转让的形式参与开发。作为国家层面,应该发挥我国的技术和资金优势,组织国内研究机构和企业参与前期研究,在该矿的前期研究中占一席之地,为后续介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智利也将锂作为战略矿产,并限制只能由政府或国有企业开采。按照智利现行法律,矿业公司只能开采自己新找到的矿床,不能开发已知的成熟矿山。而前期找矿风险大、周期长,只靠企业之力难以实施,需要国家利用国外风险勘查资金等多种形式介入,引导企业后续开发,才能在智利锂矿的勘查与开发中大有作为。

南美洲锂三角地区是世界卤水锂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资源禀赋好,镁锂比值低,开采工艺简单,占有了该区的锂资源就在未来新能源金属方面占据了有利地位。与其在高位接单,不如提前布局,占得先机。国家在矿业“走出去”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