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欧投资:多重挑战与限制

中欧投资:多重挑战与限制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6年,中国对欧盟投资达到351亿欧元,增幅达76%,是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流量的五倍之多。欧洲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含香港)对欧投资存量2 160亿欧元,仅占欧洲吸引外资总额的3.4%,排列第八位。2018年已有多起中国企业在欧盟成员国因各类审查而投资受阻或被迫退出的案例。此外,欧盟在反垄断审查以及能源行业审查中也有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的趋势。作为没有和欧盟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中国在欧盟市场受限制级别最高。

中欧投资:多重挑战与限制

欧盟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是中国第三大实际投资来源地。包括欧盟在内的外商投资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出现经济和财政困难,希望得到更多的外来投资以刺激经济发展。同时期,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逐步实施,欧洲因其良好的投资环境而得到中国企业的青睐。在此背景下,中国对欧直接投资逐步增加,中欧投资关系出现显著变化,中国正在由资本净输入国向资本输出国转变。

一方面中国对欧投资涨势惊人,另一方面欧盟企业在华投资存量仍然远高于中国对欧投资存量。根据中方数据,截至2017年3月,欧盟累计对华投资1 219亿美元,中国累计对欧投资近806亿美元,欧盟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最受欢迎的目的地[7]

根据荣鼎咨询公司(Rhodium Group)与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的联合报告[8],从2014年开始,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流量已经开始超过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流量。2016年,中国对欧盟投资达到351亿欧元,增幅达76%,是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流量的五倍之多(见图6-5)。2017年,由于中国限制资本外流,中国对欧直接投资流量略微减少至300亿欧元,是连续四年以来的首次减少。2018年延续了下跌趋势,在2017年基础上再跌40%,是自201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比2016年的高峰期减少一半多。

图6-5 2016年欧盟-中国直接投资存量

图片来源:欧委会网站

中国对欧投资虽然增速较快,但总体规模占比仍然偏低,与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未进入欧洲主要外资来源地行列。欧洲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含香港)对欧投资存量2 160亿欧元,仅占欧洲吸引外资总额的3.4%,排列第八位。欧盟对华投资也仅占其对外投资存量的4%。与中欧6 000多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相比,中欧投资合作还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尚有很多潜力待挖掘。

欧洲拥有巨大的市场和技术实力,中国企业对欧投资可以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从国别来看,中国投资已经覆盖欧盟所有成员国。在普遍增长的情况下,相对集中度也进一步提高。英、德、法三国集中了中国对欧洲一半以上的投资。2016年,中国在德并购额首次超过了德国在华并购额。中企对欧投资范围还在不断向南欧和东南欧延伸。表6-7给出了2016年中资企业对欧企的八大并购。

表6-7 2016年中资企业对欧企的八大并购

数据来源:荣鼎咨询公司。(www.xing528.com)

从行业来看,有三成投资集中在制造业,其次为金融业、采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上述行业领域占到近八成。中国企业对欧投资的目标从高科技到先进服务业,从著名品牌到一般消费品都有涉及。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中国海外投资越来越青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业

2017年,中国化工以430亿美元完成对瑞士先正达的收购,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一笔对外投资,也使瑞士成为当年中国投资流入最多的欧洲国家。

中国企业在欧盟投资时,在某些领域可以享受与本国企业一致的国民待遇。欧盟及成员国各级政府制定的涉及地区、就业和科研等不同政策领域的优惠政策,包括为企业投资和经营活动提供补贴、低息贷款和担保等优惠条件,中国企业都可以申请。这些投资促进措施中相当一部分直接以企业投资活动为资助对象,通常只适用于部分地区,并由地方政府负责具体实施,如选择和审批项目、监督受益人遵守规定等。欧盟和成员国中央政府只负责制定框架条件和提供资金,发挥协调和监督作用。

面对中国对欧投资的快步增长,欧盟对华投资增长率却在不断下降,仅2016年就比2015年下降25%。一方面欧洲各国市场普遍表示欢迎中国投资并持开放态度,另一方面随着中欧双向投资的差距拉大,欧盟主要国家要求中国对等开放的呼声不断加强。认为中国在欧洲迅速扩张,而相同领域中国却对外资关闭大门,因此要求对中国投资设限,尤其是在高科技、能源等敏感行业。美的收购库卡(Kuka)、福建宏芯基金收购德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爱思强这两起并购,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德国政府的阻挠。

欧盟外国投资审查提案获得通过后,预计将在2020年底正式实施。该法规一旦生效,将对来自第三国尤其是中国的投资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企业赴欧投资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障碍

首先是投资保护主义开始在欧洲蔓延。德、法、意等主要成员国以维护国家安全和保护本国企业核心技术为由,筑起投资壁垒,并推动欧盟进行外国投资审查方面的有关立法。中国企业在欧收购尤其是涉及战略领域的收购将更加敏感,交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高,交易成本会显著上升。2018年已有多起中国企业在欧盟成员国因各类审查而投资受阻或被迫退出的案例。此外,欧盟在反垄断审查以及能源行业审查中也有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的趋势。

其次,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也名目繁多。在欧盟现行国际协定中,明确提出对来自第三国的投资和相关人员流动不能享受同等待遇。作为没有和欧盟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中国在欧盟市场受限制级别最高。而且许多成员国还存在特定行业市场的准入限制,比如瑞典就禁止外资进入航空银行军工产业,同时限制外资在合资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另外,德国等东道国政府,对中国企业在当地设立公司的审批时间长、手续复杂且透明度不够高,造成投资手续办理困难的局面。

最后,中国企业在欧投资还面临语言种类繁多、法律法规复杂、工作签证和许可办理难度大、职业资质认证难等诸多问题,极大影响了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经营的成本和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