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市集:乡村艺术市集的文化原型

艺术市集:乡村艺术市集的文化原型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乡村艺术市集的文化原型1.传统集市文化市,即市场、集市之称。创意市集以城市为据点,依附于具体城市。创意市集是对文创产品展览、交易、交流类型活动的统称。创意市集以突出产品的个性化、原创性和独特性为特点,摒弃批量化、标准化、规格化的生产模式,体现了文化创

艺术市集:乡村艺术市集的文化原型

乡村的失落不仅是人口的流失、农耕的消失,更是文化的缺失。近年来,国家提倡精准扶贫,落后的乡村面貌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经济上的扶持帮助并没有改善乡村精神内核的贫——文化缺乏、意识匮乏和审美贫乏。记忆里,属于乡村的特质只剩下残垣。但拿来式的文化绝不是乡村所需要的,扎根乡村土地,让现代文化发展的养料与之有机结合,培育属于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明才是振兴乡村的必由之路。

艺术则是最能联结乡土和文化的媒介,艺术的根源在乡土,艺术的造型、原创能力不仅可以帮助改造民居、提升乡村的风貌,还能极大地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在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乡村传统文化出现断层的时代背景下,艺术扎根乡村实现乡村文化重构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最重要的是艺术没有门槛,通过合理引导,任何热爱生活之人都能成为艺术家,这可以极大程度上改善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塑造文明乡风。

(一)乡村艺术市集的文化原型

1.传统集市文化

市,即市场、集市之称。它指的是商品交换的场所,由此衍生出“市井”“市肆”“市廛”等称谓。传统集市的存在与发展由来已久。商周时期,正式的市场已经存在,并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春秋时期,国家经济带动了集市的发展;战国至先秦时期,许多著名的大都市已形成;汉代继承秦朝制度,市得以继续发展;明代蒋一葵《长安客话·狄刘祠》提到:“京师货物咸趋贸易,以席为店,界成集市,四昼夜而罢;俗呼狄梁大会。”对唐代集市的风貌、逢市的时间进行了描绘;《周易》中则对传统集市的规模和赶集的习俗如是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集市的形式很多,名称也不一。《五杂俎说》:“岭南之市谓之虚,言满时少,虚时多也。西蜀谓之亥。亥者,阂也。阂者,疟也,言间日一作也。”可见,集市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且在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扮演不可取代的角色,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历史传承性。

古代的集市文化在时间、空间维度上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符号,因其合理性而延续至今。由于集市发展的地区差异,集市的类型既存在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集市分类有多种形式,按照集市的间隔时间,可以分为不定期集市、定期集市、常日市三种。按照集市的性质,则可分为特种集市和专业集市两种,其中特种集市包括庙会和集会。

2.传统乡村集市特征

乡村集市是指依据自然地域形式和沟通方便的原则形成的、用以满足农民家庭正常贸易需求而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开放的物品交换场所。施坚雅将其称为“基层集镇”。

乡村集市一般为定期,规模较小,主要进行商品交换,为买而卖的经营模式,交易的品种主要是农副产品、当地手工业品土特产等。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不同地区集市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景观。集市上处处体现出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如吆喝声、摊位设置以及遮阴、防雨工具等。以山东省威海市毕家疃村集市为例:集市以农历的四、九为逢集日期,即五日一集;集市上的水果以当地盛产的苹果、梨、柿子无花果以及相应的加工产品为主;集市随处可见鱼、虾、海带等海产品以及各类海产品制成品;商贩以当地人为主,操着浓厚的胶东口音叫卖。由于威海为沿海城市,夏季高温多雨,紫外线较强,因此在夏天随处可见戴一种全遮挡型防晒帽的当地人,这也成为当地一道具有沿海特色的人文景观。

乡村集市用地的灵活性较强,在不开市时间自行解散,不影响村镇村民生活,在开市时,四周商贩聚集在一个固定的村镇,形成商业街,为附近村民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由于乡间集市活动,促进了单个家庭、散落村落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以集市为中心的活动集体。如今,集市也是乡村居民日常生活中定期聚集进行产品交换和交易的市场,是乡村风貌中极具标志性的一隅。

与此同时,传统乡村集市还在乡村社会构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何时何地,不可否认的是,只要有集市的地方,集市中的人都极为有力的营造着这个集市场所中的精神。不同地方的集市因其参与到集市中的人的习气不同而具有形色各异的集市氛围,这是集市场所区别于场地的部分。所以乡村集市从产生之初,承载的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商品交换的经济功能,它还联系着参与其中的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是“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汇聚集中的场所,或某种民间文化表达方式有规律性地进行的地方”,也就是集中反映乡村居民生活、社会交往及精神面貌的文化空间。乡村集市所具有的“民俗文化空间性”,一方面有其经济、政治功能;另一方面也承载着展演乡村民俗、映射地区文化传统的文化功能(图2-7、图2-8)。

图2-7 山东滕州市周边乡镇市集(一)(王艺璇 拍摄)

图2-8 山东滕州市周边乡镇市集(二)(王艺璇 拍摄)

(二)乡村“艺术市集”的相关研究与特征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创意市集(Fashion Market),是指于特定空间内以公开展示的方式售卖原创手工制品和文创产品的集体文化艺术类活动。它的主要特点是参与门槛相对较低,更像是一个平民艺术舞台,作品的形式更加多样,受众面更广。它脱胎于跳蚤市场(Flea Market)、旧货市场等传统市集,在经历了一系列演变后形成了今天的创意市集,如著名的英国伦敦Spitalfield Market、法国巴黎的Montreuil市集,前身原本就是有数百年历史,以销售自制农畜业产品、手工制品为主的传统市集。创意市集以城市为据点,依附于具体城市。在欧洲许多城市,创意集市与城市紧密联结在一起,是街头艺术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也是许多草根艺术家与设计师创立自主原创品牌的最初原点。创意市集是对文创产品展览、交易、交流类型活动的统称。“创意市集”的概念出现在中国,源于2005年台湾女设计师王怡颖,她在其编著的《创意市集》一书中,把伦敦设计师将自己的创意作品放到市集上售卖的形式称作“创意市集”。

在创意市集上,才华横溢的原创艺术家或是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通过亲手设计的产品与消费者面对面沟通、交流乃至直接交易,使创造力快速转化成经济价值,不仅实现了“人人可以成为设计者和创作人”,而且使创意集市成为城市新锐、时尚文化的发源地。创意市集以突出产品的个性化、原创性和独特性为特点,摒弃批量化、标准化、规格化的生产模式,体现了文化创意经济的基本理念。

艺术市集则是将创意市集进一步细分出来的市集门类,即以艺术家、艺术工作室、艺术爱好者、艺术院校及其他院校艺术相关专业学生为出售主体,以艺术品、艺术衍生品、艺术性较强的文创产品为主要交易产品的创意市集。艺术市集作为创意市集中的细分领域,往往依附于特殊的艺术空间或艺术性时间节点,前者如艺术类院校、艺术创业园、城市艺术区等,后者则有大型艺术展览、艺术节等。由于出现时间尚短,交易量较小,尚未有非常针对性的研究,关于乡村艺术市集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关于这一课题,不同国家研究有不同侧重:欧洲许多城市都配备有历史悠久的艺术市集,他们研究更侧重历史文化层面,思考旧市集的再生与更新;美国则把艺术市集被放在大城市的设计规划视野中去研究,几乎没有关于乡村艺术市集的针对性研究;日本等亚洲的艺术市集,则更多侧重于艺术市集的地方性,思考如何用市集的形式推广地方产品。

在我国,集市在农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其可能的走向,主流观点认为随着城市化交通现代化的改善,定期集市会逐渐消亡,或遵循集市—集镇—城镇—城市的演化路线,或转化为现代贸易中心。中国农村问题唯有在高度城镇化、农村劳动人口转移后,才有望解决。

国内对艺术创意类市集的研究自王怡颖的《创意市集》始,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艺术市集发展现状分析,并从组织形式和运作模式提供优化意见。在这一部分的研究当中,研究者通常是站在市集管理者甚至城市管理者的角度,最终目标是让创意市集发挥更好的经济提升和产业整合孵化作用;二是从教育者角度出发,讨论如何将艺术市集作为一种新的实践手段,在艺术设计和商业学科的教学中加以运用,这一方向的研究者站在学校管理者和学科建设的实践者角度,试图提出一种与市场接轨的教学方式。

2.乡村“艺术市集”的特征

乡村艺术市集中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与意义: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乡村艺术市集中除了传统农产品的交易活动,还发生着大量创意、艺术产品的交易活动,是市集这一旧有的商业模式新时代的演变。其次,从社会学管理学的角度看,乡村艺术市集活动的发生又与传统市集不同,并非以盈利为唯一目的,活动进行过程中包含了创作、表演、聚会、爱好交流的性质。其组织架构也较为松散,在市集举办期间由主办者出头组织,其他时间各个摊主则各行其是。最后,由于乡村艺术市集与传统市集有区别,并非仅仅供给人们日常所需的消耗品,因此在国内,极少有乡村艺术市集是长期举办的,而是通常临时性地占用公共空间,或者在特定的日期与校园、创意园等合作举办,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综上,乡村艺术市集未发展起来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艺术市集是艺术、商业、制造业三者高度集成的产物,尤其对地方产业艺术与商业融合程度要求较高。我国以艺术类院校为代表的艺术界向商业、制造业跨界仍处于初步尝试摸索阶段,乡村艺术市集更是产业条件上先天不足、资源有限。

第二,艺术类产品通常具有难以复制、产能有限、单价较高的特点,在大部分地区无法稳定提供经济收益。

第三,艺术类产品交易通常有固定的受众和圈子。以陶艺为例,目前大部分小型陶艺工作室的运作模式为客户订单或艺术家定期发布新作品在熟客圈内流传,市集仅做宣传展览之用,乡村市集难以长期稳定的持续下去,艺术家工作室对市集的依赖性较低,且根据各地受众的审美倾向不同,难以在其他地区照搬复制。(www.xing528.com)

(三)乡村“艺术市集”生成路径

1.构建乡村“艺术社区”

(1)组建乡村艺术委员会

社区成员作为乡村艺术社区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担任构建者与使用者的角色。首先,通过组织村内委员会制定一系列的成员筛选制度,召集村内有艺术审美、修养的村民与外部驻地艺术家联合担任委员会成员,确保艺术委员会成员有一定的艺术与文化修养,并有能力推行、组织一系列的委员会活动。定期进行艺术作品的评定、艺术相关领域的交流、艺术市集的组织与维护等工作。

(2)形成良好的“艺术社区”环境

构建良好“艺术社区”环境一方面指构建契合自然与理想的乡村环境,以自然为基底、以生态为准则;另一方面指的是构建良好的艺术氛围,吸引艺术家驻地交流、艺术学院学生写生。在上述所说的乡村委员会建立完成后,首先通过委员会成员之家的纽带增加艺术家驻地交流的黏性。其次,不断完善艺术链条,例如定期开设村民艺术工作坊、文化课程、艺术产品展销会、创意农产品博物馆画廊等活动。艺术活动由社区委员会组织审核并统筹承办,为乡村吸引源源不断的艺术家与游客。乡村艺术活动参与者的增多,则会进一步刺激其更新发展。

(3)发展“艺术社区”力量

发展“艺术社区”力量首先指的是将艺术社区与生态村落结合,艺术社区的活动要基于自然地形,要保护自然栖息地,维护地形地貌。同时,以艺术社区活动促进传统乡村的空间的优化,村民之间通过自主参与合理改造局部公共空间。其次是将艺术社区与艺术市集的推进紧密结合,艺术委员会及其村民以社区为单位,竞选艺术市集活动的组织与承办权,通过每个社区成员的高度参与、成员活动等凝聚人心,构建起强大的社区精神,既可以保证艺术市集的多样化与活力,又可以确保村民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2.拓展乡村市集的艺术资源

(1)多路径推动艺术下乡

无论是集市还是艺术,都需要一定的人才资源与文化的推进,因此,要多种路径全面推进文化艺术下乡。发挥各级政府、文艺团体、艺术机构、高等院校的资源和人才优势,与乡村艺术委员会相互合作,根据不同地区文化进行推进,改变乡村内生动力;同时利用集市艺术展览、集市艺术舞台、集市艺术品拍卖等多种方式增加集市与艺术的黏性。艺术市集的形式可以是项目合作、配合乡村文化活动、定点长期对接等。

(2)传统手工艺与艺术品的结合

艺术市集的主要展现方式之一便是当地手工与艺术的进一步创新结合,通过市集定点推进,打造精品,实现乡村文化品牌的内涵提升。根据乡村实际,深入调研,从农村的需求出发,跟农民对接、融合;通过当地村民与艺术家合作的形式参与市集创意作品的评比,从农村的文创资源出发,激发乡村主体的文化意识和动力,开发文创产品;通过乡村艺术市集的平台与媒介,推动产业升级;驻地艺术家主动挖掘、创作富有地域和本土特色的艺术品,为乡村文化品牌打造增添亮点;对传统手工艺进行挖掘、梳理、植入,形成完整的传承与发展的特色文化。

3.发挥乡村“艺术市集”的幸福感

(1)建立社区或小组认同感

传统乡村市集的店铺经营通常都是“家族化”的,这也得益于他们传统的住宅地和经营场所统一的结构。街边店铺的规模都很小,称其为家族化,主要是因为店铺的生意需要把全家都调动起来,在经营中,女人通常负责记账,整理货物,讨价还价;男人通常负责拉生意,送货、进货等;家中的小辈负责店铺中的一些杂事,在父母较忙时,还必须负责看守店铺。在赶集期,就算是儿童也必须要参与到家庭生意的经营,这便形成了一定的归属感和对“家族事业”的认同感。

而乡村艺术市集中,首先通过艺术委员会定期开展的艺术培养、展览等活动,建立社区村民对艺术的“熟悉程度”;其次通过与艺术家的交流学习,建立对艺术作品的“认同度”与“熟悉程度”;最后通过艺术市集的销售贩卖、交换,对自我作品的认可,实现对艺术市集与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此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长期熏陶,最终达到村民把艺术市集当成“自家事”,收获认同与幸福感。

(2)建立艺术市集中的人际关系与售后服务

传统乡村市集中,有一家较为典型的店铺,他们虽然没有较好的地理位置,但却一直生意兴隆。其很大原因归功于熟人经济,市集中的熟人经济是在农村固有的熟人关系体制下呈现出来的。市集中的熟人经济给顾客带来的不只是实惠,也有放心。

市集和城市完整的商业生态链和商业模式不同,农村的商品经营是很难有完善的售后服务的。尤其是市集的流动摊点,由于其明显的不稳定性,其货品交易几乎都是一次性交易(付完钱以后,商品和商品服务的交易便停止),若是购买的商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由于难以寻找到流动摊点的经营者,所以这样的责任也就难以追究了,这大概也是长久以来,农村居民对维权没有信心的重要原因。因此,市集中的熟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这种交易形式的不足。

在建立乡村艺术市集的幸福感时,我们首先要注意艺术市集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这种人际关系并非完全的“熟人经济”,这其中掺杂着村民与村民、村民与艺术家、村民与学生等多样关系,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监督与道德约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矛盾的产生;其次,艺术市集的售后服务,应由社区与村民个人共同承担,在“人情”联结的同时辅以制度的约束,促进村民与外来人群的良好交流,建立一定的赏罚机制,使村民自发的把艺术市集当作自家事业去经营,取得经济收益的同时获得一定的艺术熏陶。

20世纪以来是乡村城镇化最快的18年,这18年里城市版图扩张,二三线城市中的乡村快速地与城市接轨并被城镇所取代。同时,乡村农耕收入低,青壮年离开乡村进城务工,乡村的传统文化成为空巢老人口口相传的无字书,而90后虽接受现代化教育逐渐成长起来,但又与传统乡村文化接触较少,使得乡村文化出现断层和遗落。目前,乡村经济逐步回暖,返乡热也在逐步出现,但乡村建设的文化参与度低已经成为振兴乡村的痛点。乡村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乡村的传统习俗、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艺术等文化资源亟待被发现、利用和传承,亟待被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文化资本优势,乡村文化艺术活动缺乏参与性、体验性和代入感等问题也亟待解决。如何通过乡村人自己的文化优势实现经济、风貌的复兴和长效发展,成为当今振兴乡村战略的重要课题。

而艺术与乡村、土地自古以来就有着天然的联系,艺术参与乡村振兴的文化实践能够深化艺术工作者对乡村文化个性的深度挖掘和探究,活化对农耕文明的文化原型和历史记忆的追溯和认知。让文化艺术从乡土中走来又走进青山绿水中去,这是当代艺术思维和审美意识助力乡村传统文化再生,实现乡村振兴的一种新的思路和实践。乡村匠人和艺术市集中的创客甚至游客、消费者之间通过艺术市集所搭建的社群平台进行跨界的交流和互通,使不同创作主体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在设计、制作、消费、传播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循环累积效应,这也是设计下乡政策所提倡的精神所在。由此可见,乡村文化建设才能够焕发新的活力。这样的文化累积效应帮助乡村实现人才、文化、产业、资本的自我循环和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构,带动乡村人、乡村产业的复兴,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和生活富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