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反思现行税收政策对高收入人群的调节效果

反思现行税收政策对高收入人群的调节效果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是部分税种缺失,调节高收入群体的能力较差。我国现行税制中财产税缺失,造成对财富差距不平等的调节手段单一。我国消费税设计滞后,影响其对消费行为的调节机制发挥作用。如,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等应列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酒店会所、俱乐部的消费等需要消费税调节。我国高收入群体的收入信息严重不透明。

反思现行税收政策对高收入人群的调节效果

1.现行税制和征税环境限制税收调节高收入群体的能力

一是税制结构不合理,个人所得税比重偏低。目前,我国实行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2016年,我国个人所得税为1.04万亿元,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仅为6.58%;而相关间接税——国内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占总体税收的比重分别达到39.46%、7.95%和23.61%。发达国家大多实行间接税为主的税制,如2015年美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高达46%,201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个人所得税税收占比达25%,比重最高的丹麦达55%[3]。2018年,我国修改了《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提高至5 000元,修法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将由现在的44%降至15%,修改个税起征点后纳税人数将降至6 400万人左右。

二是个人所得税税制缺乏弹性,没有考虑空间和人群的异质性。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征税成本相对较低,但是没有考虑地方差异。如,北京市2019年人均GDP16.4万元,超过高收入国家标准,却与相对贫困的西部地区享受同样的扣除标准。我国现行税制中,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费用减除的标准是以社会平均消费支出,也就是家庭生活支出、教育医疗、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项目的平均数额为依据,无法解决具体家庭支出的差异性问题。美国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税制,纳税家庭有5种报税身份,每一种报税身份所享受到的税收福利都有所不同。虽然这种税制的缺点是过于复杂,税收成本较高,但是其收入调控能力毋庸置疑。另外,我国现行税制中,工资、薪金所得税的累进税税率同其他收入所得税税率差异较大,客观上提供了避税空间。

三是部分税种缺失,调节高收入群体的能力较差。我国现行税制中财产税缺失,造成对财富差距不平等的调节手段单一。高收入群体拥有较高的财产价值,比如拥有多套住房的高收入群体,因为没有财产税,可以享受出租转让所得带来的较高的财产增值收益。因此,房地产投资投机行为抬高了房价。我国消费税设计滞后,影响其对消费行为的调节机制发挥作用。近年来,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西方发达市场国家税收都强调在生产环节降低税率,而在消费环节提高税率。目前,世界上开征遗产税的国家达100多个,虽然有专家多次提出,但我国一直没有开征遗产税。

2.纳税环境复杂化加大高收入群体税收监管难度(www.xing528.com)

一是新的高收入形式层出不穷,纳税监管困难重重[4]。随着新兴行业的不断涌现,出现了新的收入种类和形式,税务总局也不断地出台新的征管措施,努力应对。如,2011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切实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通知》,这是对高收入群体税收征管的一个重要文件。该文件要求关注从事房地产、矿产资源投资、私募基金和信托投资活动的高收入人群。文件中关注的重点是非劳动所得,包括财产转让收入,利息、股息、红利收入以及个人生产经营收入等;2012年,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关于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对证券经纪人的佣金收入进行了纳税规范;2015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股权奖励和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就股权奖励和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征管进行规范。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出现,更多新的收入方式涌现出来,纳税监管的难度不断提高。

二是消费升级加快,税制对新的高消费形式应对不足。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逐渐攀高,居民消费升级步伐加快,高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不断升级。贝恩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称,我国2014年的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 3 8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品购买国。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认为是奢侈品的商品(包括洗发水、护肤用品和金银首饰等),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同时,又有一些高档消费品和新兴消费行为出现。如,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等应列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酒店会所、俱乐部的消费等需要消费税调节。根据《2016中国公务机行业特别报告》,目前国内购置公务机需求达1 750架,总价值超过3 400亿元人民币。多年来,我国艺术品市场较为活跃,大量的艺术品交易没有实行规范的税收申报,现行税收体制对艺术品市场的高消费行为应对不足。

三是税收依从度低,高收入群体纳税意识不强。我国高收入群体的收入信息严重不透明。大量私营企业主通过做假账虚报销售额和不开发票等手段,逃避税收监管。现金收支和使用规定上的漏洞以及各金融机构掌握纳税人使用现金的额度、范围的尺度不尽相同,使得大额现金交易现象客观存在,为纳税人偷漏税提供了便利。中小私营企业主规避个人所得税的链条,首先始于增值税的规避和企业经营账面利润的缩减。例如,货物采购经营业务上,通过增大各种进项税抵扣来降低增值税的缴纳,减少企业账面盈利。2018年,我国影视从业人员被爆出了通过“阴阳合同”的方式偷税逃税的问题,为了治理影视行业高收入从业人员偷税逃税问题,进一步规范影视行业税收征管秩序,特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坚持稳妥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切实纠正影视行业税收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影视从业人员依法纳税意识,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措施,促进影视行业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