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国市场主导的经济模式

英国市场主导的经济模式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换言之,除伦敦人口规模在百万人以上、几个老的工业城市人口在10万以上,英国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口规模都在10万以下,即所谓“新镇”。而小城镇的发展则围绕着提供更多的住宅、就业机会,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等主题,二者构成较为健康合理发展的城镇体系,成为英国城镇化体系的集中体现。

英国市场主导的经济模式

英国世界上最早推进和实现城镇化的国家,缔造了世界城镇化历史上的四个“第一”:第一个提出建立“理想城市”“花园城市”“城市病”等建设理念;第一个出台以公共政策干预引导城镇化发展方向的法律法规;第一个推行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第一个立足统筹城乡发展较为成功地治理了“城市病”。[5]与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地大物博的国家不同,英国领土面积仅24万多平方千米,人口却超过六千万,存在着人多地少、土地面积不足的矛盾。总体来看,与美国一样,英国城镇体系的构成主体不是大城市,而是小城镇。换言之,除伦敦人口规模在百万人以上、几个老的工业城市人口在10万以上,英国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口规模都在10万以下,即所谓“新镇”。全英国约有3000个小城镇,人口在几千至十几万不等。几个世纪以来,通过致力于农村和小城镇的特色化发展,英国较好地解决了因地理条件不足带来的工业、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制约“瓶颈”问题,体现出自身所特有的优势和经验。

与最早走上工业化道路一样,早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就已经开始了城镇化建设阶段,是世界上城镇化进程最早的国家,“早期的英国城市化是在一种既无准备,又无模板的情况下进行的,基本采取放任自流的发展模式”。[6]英国重视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公众参与的多重努力下,1850年英国城镇化率就已经达到50%的水平,开始出现了人口和工业布局的郊区化,2005年,英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90%以上。毋庸置疑,其两个半世纪的城镇化建设历程为全球城市化进程做出了突出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借鉴。

英国的城镇化是以乡村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从15世纪开始,随着英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工业得到空前发展,同时工业革命中使用的新机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传入农村,也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圈地运动和农业革命使农民被迫或主动离开土地,从农村释放了大批劳动力,以及“向外吸引劳动力”的政策对外来移民的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或邻近郊区,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由于毛纺织业适合在村庄生存发展,使得一些邻近城市的农村地区逐渐演变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小城镇,这些早期的小城镇在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发挥了基础作用,为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开展储备了大量劳动力。截止到1640年,英格兰地区的集市和小城镇共计780个,其中三分之二为农村的集镇[7]。这些小城镇不仅成为农民家庭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主要流通网络,方便了农户之间剩余农产品的交换,其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与工业的分工。

18世纪和19世纪,随着英国工业化的开展,英国小城镇迎来了发展较快的时期。在此期间,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产品出现了多层次的深加工,特别是主导产品带动了关联企业的发展,使得同类或相关工业集中在一起,不仅在很大范围内形成了新的工业城市,同时也使原来的农村小城镇在经济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承载工商业流通和交易职能的现代工业集镇,如利物浦、伯明翰等,也有相当一部分小城镇取代老城镇成为连接本地区与外界经济的商业网点,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随着工业革命促进了运河、汽船、公路和铁路的发展,依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基础的不同,处于交通枢纽的地区迅速成为商贸、工业和服务业相互依托的城市或城镇,其他一些发展势头好的小城镇聚集的人口也不断增多,依其资源要素不同,或独立发展成为小城市,或被大城市吸纳,成为大城市的一部分。(www.xing528.com)

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愈演愈烈的城市病现象,针对严重的城市问题,英国政府一方面实施符合城市现代化管理的发展计划,如城区改造、修建公共空间、改善公共卫生等,另一方面制定各类保护乡村的限制性法律,集中投资改善乡村住宅,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致力于使乡村中心居民点在日常生活、经济、社会和教育上与城镇相同,“以至于它们成为一种乡村式的城市”[8],由此英国的小城镇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英国历史上小城镇发展的又一个浪潮。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以新镇规划理论为指导,颁布《城乡规划法》,最早地把城市规划作为政府重要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主导作用,采取种种措施,推动小城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除了政府的推动作用,作为外迁者的富裕阶层和熟练工人,出于生活成本、居住环境等因素考虑,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在自然和人文生态良好的小城镇定居,于是这些小城镇利用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加之劳动力的增加和人口素质的提高,逐渐发展成现代工商业重镇,并在其后阶段被迅速发展为新城。利兹、伯明翰和谢菲尔德等就是其中最具典型性的代表。

除此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一方面是大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等日益严重的城市弊病,另一方面是小城镇和乡村地区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和谐优美、生活成本的低廉便利,于是英国政府开始在大都市周围广泛地建设卫星城,最初主要是建立功能单一、仅仅在于分散居住人口的第一代卫星城,随后出现半独立的第二代卫星城和完全独立的第三代卫星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大规模建设的第三代卫星城,人口规模基本在25~40万之间,功能更加完善,充分发挥了转移母城人口和产业的作用,并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全面的城市服务,极大程度地缓解了久治不愈的大城市病。如今的英国,几乎每个中心城市附近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大小不等的小城镇,承担居住等日常生活功能。以大伦敦都市区为例,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和伦敦市区交相辉映、互相补充,其中在伦敦市城区上班的人口有40万,而辖区居住的人口仅4万左右,其他人口大多居住在周围的小城镇和卫星城,这种方式既很好地解决了因地理条件不足带来的发展制约瓶颈,缓解了伦敦市城区压力,又带动了周围小城镇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大城市只意味着工作地点,而非必须获得更高品质生活的终点。而小城镇的发展则围绕着提供更多的住宅、就业机会,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等主题,二者构成较为健康合理发展的城镇体系,成为英国城镇化体系的集中体现。

英国的小城镇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农村地区的小城镇。这类小城镇大多位于农村地区,主要承担居住休闲功能,人口规模较小,一般在千人左右,多为富裕的中老年阶层,因此住宅条件、基础设施、交通绿化等条件较好,现代化程度极高,对外有发达的道路网,可以方便地到达附近的大城市和全国各地。(2)现代乡村—花园城市。受19世纪的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思想的影响,英国建设了一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花园城市,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以某个工厂或企业为中心,经过严格规划而兴建,充分展现出早期霍华德在其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提出过的关于“田园城市”的思想——“建设一种结合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为了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体现出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四个,分别是格拉斯哥附近的纽兰纳克、利兹附近的索太利、伯明翰附近的鲍尼利、利物浦附近的阳光城。(3)卫星城。如上所述,为了缓解城市化带来的种种弊病,英国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了卫星城建设,其建设历程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至今仍方兴未艾。在此期间一共建了32个卫星城,分布在不同区域,其中在英格兰有21个,苏格兰5个,威尔士2个,北爱尔兰4个,除个别城市人口规模较大,在20万人以上,大多在10万人以下,属于新镇的范畴。总体而言,这些小城镇在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人口规模、公共设施或许略有差异,各有不同,但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特点,包括布局合理,依山傍水,居住环境优美;居住密度较低,多为单体或联户二层建筑,十分注重空间的私密性和舒适性;注重传统,体现特色,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城镇的打造;注重区域一体化建设,讲求城乡居民共居和城市居民郊区化,在保证生活方便性、舒适性的基础上致力于提高生活质量;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供水供电充分有保障;较少行政因素干预,结构和职能单一,发展稳定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