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尼及节点港口简介

印尼及节点港口简介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地区的东南部,是东盟最大的成员国和东盟中唯一的G20成员。2014年,印度尼西亚新任总统佐科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计划”,打造印度尼西亚成为“全球海洋支点”。印度尼西亚在东盟国家中不但地理面积和经济体量最大而且人口最多。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关系发展势头良好。高层互访频繁、机制日渐完善,2015年开始展开推动双边务实合作的中国—印度尼西亚高层经济对话。

印尼及节点港口简介

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地区的东南部,是东盟最大的成员国和东盟中唯一的G20成员。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正式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素有“千岛之国”美誉的印度尼西亚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价值。

1.印度尼西亚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国家的优势

印度尼西亚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选择其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支点国家,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拥有广泛的战略契合点、利益汇合点,战略对接、共建意愿强。

在中国发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同时,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宣布将双边关系由“战略伙伴”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并发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未来规划》。2014年,印度尼西亚新任总统佐科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计划”,打造印度尼西亚成为“全球海洋支点”。2015年3月,《中国和印尼关于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指出,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和印度尼西亚倡导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构想高度契合。[36]

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就雅万高铁动工向佐科总统致贺信时表示,合作建设雅万高铁是中印尼战略对接的重大早期收获。[37]同年9月,佐科总统出席杭州G20峰会时再次强调,印度尼西亚支持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和“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38]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与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佐科总统共同见证了落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经济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文件的签署。

(2)扼守马六甲海峡,拥有多条海上要道,以海洋通道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海洋合作的需求大。

印度尼西亚地处太平洋印度洋的交汇处,不仅扼守马六甲海峡这一出入太平洋、印度洋之间的门户,还拥有巽他海峡、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等同样能够沟通太平洋、印度洋的海上要道,是毋庸置疑的交通枢纽,地缘战略地位突出。

印度尼西亚拥有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17 508个岛屿[39]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星罗棋布的岛屿间运输需求量大,海上通道建设尤为重要。在2010年世界银行的物流指数排名中,印度尼西亚仅居第75位,低于东盟成员新加坡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40]

为更好地突破制约自身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区域平衡的基础设施瓶颈,大力发展“海上高速公路”成为佐科总统“海洋强国计划”的重要内容。印度尼西亚2015—2019年经济发展规划,计划兴建包括五个大型深水港口在内的24个现代化港口、1 481个非商业性港口,新建高速公路2 000千米、铁路3 258千米。[41]计划一旦实现,有望五年内使印度尼西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由25%—30%降至19.2%。[42]印度尼西亚政府正逐步放宽对港口的控制,希望外资和本国私营企业能够参与其中。

2014年11月,刚就任不久的佐科总统来华参加APEC会议时强调,双方以海上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为重点,带动两国整体合作。[43]2015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来访的佐科总统时表示,愿充分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丝路基金等,支持印度尼西亚发展“海上高速公路”,积极参与印度尼西亚港口、高铁、机场、造船、沿海经济特区建设。[44]同期发表的《关于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表示,双方将携手打造“海洋发展伙伴”关系。

(3)政局较为稳定,对华关系发展良好,南海问题立场相对中立,具备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

印度尼西亚在东盟国家中不但地理面积和经济体量最大而且人口最多。东盟秘书处和对话伙伴驻东盟使团聚集于此。它在东盟乃至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毋庸置疑。随着自身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正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关系发展势头良好。高层互访频繁、机制日渐完善,2015年开始展开推动双边务实合作的中国—印度尼西亚高层经济对话。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华人约占2.37亿总人口的3.79%,是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最多的国家。通过2006年7月新《国籍法》和2008年10月《消除种族歧视法》,华人从法律上获得了与其他民族平等的权利。[45]

印度尼西亚在国际事务中坚持不干涉内政、平等协商、和平解决争端等原则。对于影响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南海问题,保持相对中立的态度,并试图发挥协调作用。印度尼西亚国防部长在2015年10月的北京“香山论坛”上公开表示,东南亚问题要在东南亚内部、由本地区国家自己解决。[46](www.xing528.com)

(4)引资力度加大,经贸合作基础良好,产业园区建设可为支撑,潜力大。

印度尼西亚力争使利用外资的规模从2014年的292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777亿美元,平均利用外资增速15.4%。[47]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5年中国对印度尼西亚直接投资流量14.51亿美元;中国企业在印度尼西亚新签承包工程合同432份,达7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8.2亿美元;年末在印度尼西亚劳务人员1.38万人。[48]目前,在印度尼西亚的中资企业已超过1 000家;2016年,中国从2015年印度尼西亚的第九大投资来源国跃升为印度尼西亚第三大投资来源国。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于2020年要达到1 500亿美元。根据其中央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到2016年,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双边货物贸易额由361.2亿美元提高为475.9亿美元,占印度尼西亚对外贸易总额的17%,成为印度尼西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2016年印度尼西亚对中国出口167.9亿美元,占印度尼西亚出口总额的11.6%,中国超越美国、日本成为印度尼西亚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印度尼西亚从中国进口308.0亿美元,占印度尼西亚进口总额的22.7%,中国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印度尼西亚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由2010年的47.3亿美元扩大为140.1亿美元,中国为印度尼西亚的第一大逆差来源国。需要注意的是,印度尼西亚位列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之后仅为中国在东盟的第五大贸易伙伴,潜力尚待进一步挖掘。

2013年《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未来规划》明确,双方将探讨在印度尼西亚六大经济走廊框架下开展经济合作。[49]《关于印尼—中国综合产业园区的协定》《中印尼基础设施与产能合作谅解备忘录》分别在2013年、2015年签署。截至目前,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产能合作已取得一定成果。仅以产业园区这一最利于规避风险的合作平台为例,广西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上海鼎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中国·印尼综合产业园区青山园区、天津聚龙集团的中国·印尼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均位列已通过确认考核的20家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中。其不但有利于印度尼西亚产业的集中发展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而且有助于它“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辐射作用的发挥,可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2.印度尼西亚可供选择的节点港口

印度尼西亚有各类港口约670个、主要港口25个,[50]是名副其实的东南亚海上大国。但较之周边的东盟成员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港口基础设施普遍相对较差,运作效率也有待提高,这反而成为限制自身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根据计划,印度尼西亚到2019年将兴建24个大型港口;政府希望能够尽快扩大港口的货物处理能力,解决因装卸能力不足所导致的货物滞留问题,使港口发展与国家整体经济相匹配。[51]结合印度尼西亚的“海洋强国计划”“海上高速公路”建设,尤其是平衡区域发展、发挥地区优势的“六大经济走廊”战略及其各自定位,笔者认为,分别位于巽他海峡、龙目海峡这两个可分散马六甲海峡风险的海上要道的丹戎不碌(Tanjung Priok)和丹戎佩拉(Tanjung Perak),可供选择作为与印度尼西亚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港口。在《劳氏日报》2015年公布的全球百强集装箱港口排名中,二者分列第22位、45位。[52]

(1)丹戎不碌港。

丹戎不碌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国际港。根据《劳氏日报》排名,其2014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为650.4万标箱。

丹戎不碌港[53]位于爪哇岛西北部,是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外港。西距巽他海峡70海里。而巽他海峡是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狭窄水道,沟通太平洋的爪哇海与印度洋,是北太平洋国家通往东非、西非或绕道好望角到欧洲的航道之一。新丹戎不碌港是印度尼西亚兴建24个大型港口的重点项目,项目完成后预计吞吐能力将提高75%,可竞争地区性中心港口地位。目前经丹戎不碌港进口的货物约40%来自中国,中远、中海、招商局集团曾组成联合体参与码头招标。[54]而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设在首都雅加达东部37公里处的绿壤国际工业园内,有利于港、产、城联动效应的发挥。

(2)丹戎佩拉港。

丹戎佩拉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港口。根据《劳氏日报》排名,其2014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为310.6万标箱。

丹戎佩拉港位于爪哇岛东北岸,是泗水的外港。东至龙目海峡230海里。而龙目海峡在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北接太平洋的巴厘海、南通印度洋,可通行载重20万吨以上的大型船只,是印度尼西亚群岛各海峡中最安全的天然航道。随着马六甲海峡的日渐拥堵和流沙及淤泥带来的航道改变,很多大型船舶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绕行龙目海峡。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2013年10月《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未来规划》,印度尼西亚希望中国企业在爪哇和巴厘以外的地区投资建设综合产业园区。就这一角度而言,也需要给予同样具有地理优势的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上的相关港口密切的关注。前者扼守马六甲海峡、东南临巽他海峡,且经济地位仅次于爪哇岛;后者为绕道龙目海峡和巽他海峡的必经之地。据2015年12月印度尼西亚媒体报道,印度尼西亚政府拟在北苏门答腊省附近建设瓜拉丹绒港,预计2017年正式投运,建成后将成为印度尼西亚西部地区及马六甲海峡周边最大港口。[55]印度尼西亚政府已在2017年5月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明确提出合作开发瓜拉丹绒港的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