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务业的定义及特征

服务业的定义及特征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①服务业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概念。②服务业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服务业”与“第三产业”是两个非常相近的概念,但二者是有区别的。④服务业概念比第三产业更严谨、更科学、更有规定性。我国对服务业的界定主要是通过统计分类来划分的。

服务业的定义及特征

由于不同经济类型国家的政府、国际组织以及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对产业分类方法的不同,至今在服务业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但就服务的内涵或其所包括的内容来看,这种分歧相差不大。

1.服务业的概念

(1)“服务业”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在1957年提出。在《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三版中,克拉克把国民经济结构分为三大部门:第一大部门以农业为主,包括畜牧业等;第二大部门包括制造业、采矿业等;第三大部门是服务业,包括建筑业、运输业、通信业、商业金融业、专业化服务和个人生活服务、律师事务等。此前国际理论界通常以“第三产业”来称呼“服务业”。“第三产业”概念源于西方经济学,早在17世纪末,威廉·配第就阐述了有关第三产业的思想。

一般来说,服务业是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有形和无形的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正如工业和农业是生产各种工业品农产品的经济组织或企业的集合一样。服务业不但作为中间产业强化农业和工业的结合,而且为工业和自身提供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围绕着实物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则为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对服务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①服务业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概念。一方面,由于服务业生产的主要是非实物产品,因而相对于农业、工业来说,其概念往往是抽象的;另一方面,服务业所生产的服务产品,不论是何种形式,都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而是具体的社会产品,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属性。在现代社会,服务业包括的具体行业越来越广泛,既包括农业、工业所需的服务,又包括服务业本身生产所需的服务。

②服务业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服务业是一个大的产业系统,其门类十分繁杂,包含五花八门各种类别的行业,其中的许多行业在产业性质、功能、生产技术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服务业所包含的行业数量历来就多于其他行业。

③服务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服务业在形成和发展的时间上有相对性,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服务业的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是不同的,与各自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程度有直接关系;其次,服务业在包含的范围上有相对性。在服务业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它所包含的范围在质和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2)“服务业”与“第三产业”是两个非常相近的概念,但二者是有区别的。

①两者界定的方法不同。第三产业的界定采用剩余法,即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事实上,关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涵盖的经济部门也并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如建筑业的归属问题,从而使按照剩余法确定的第三产业的范围也不明确。而服务业的界定是以是否提供或生产各种类型的服务为标准,其范围十分明确。

②两者划分的依据不同。三次产业划分的思想基础是经济体系的供给分类,暗含着高阶层次产业的发展单向依赖低层次产业产品的观点,即第二产业依赖于第一产业提供的原料,第三产业又依赖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产品供给。而服务业与其他经济产业划分是以经济体系的需求分类为思想基础的,强调服务业与其他经济产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而不是单向依赖。

③两者的结构内涵不同。第三产业概念的经济结构含义主要是相对于国内经济而言的,针对一国国内经济发展的进程和产业结构的变迁,而服务业概念的经济结构含义是同时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

④服务业概念比第三产业更严谨、更科学、更有规定性。服务业不仅在内涵上有规定性,而且在外延上也有规定性,即其范围只是服务业和服务部门;而第三产业在内涵上则没有规定性,这就为第三产业的部门构成留下了很多不确定性,各国或经济学家可以对某一产业凭自己的看法将其划入第三产业。鉴于这一缺陷,克拉克在1957年修订《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时,便将第三产业改为服务业,并坚持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划分方法。

尽管“服务业”与“第三产业”在许多场合可以交互使用,但无论是从思想方法上还是从理论逻辑上分析,服务业的提法更符合现代经济的特征与要求。

我国对服务业的界定主要是通过统计分类来划分的。我国国家统计局在199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首次对服务业做出了两级分类: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探、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服务团体。这些是第一级,另外还包括许多二级部门。(www.xing528.com)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官网上发布的信息,我国第三产业的最新界定如下:“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贸易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教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根据2012年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发布的第70号文件,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它有别于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及居民社区服务业等为代表。

2.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1)高技术性是指现代服务业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其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关键特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TCP/IP协议为基础的互联网络技术在服务业的广泛运用,改变了传统服务业的运营方式,实现了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的统一,形成了新的市场形态与经营业态,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关键特征。

(2)高素质性是指现代服务业拥有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资源结构,从业人员普遍具有高人力资本,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较高的管理能力与技术技能。现代服务业是一种以运用智力资源为主的服务业,其竞争更多的是专业人员的能力与素质的竞争,高素质的人才是现代服务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3)知识密集性是指现代服务业具有较高的知识含量,即为顾客提供知识性服务,实现服务产品的价值增值和高精神享受。现代服务业为消费者提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服务,使知识在服务过程中实现价值增值,因而越来越注重人力资源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注重服务产品的高感性体验和高精神享受。

(4)集群性是指现代服务业自身或与制造业相互依托形成地理集聚和规模发展的特性。现代服务业的相互关联程度及技术的交互融合程度较高,大多集聚于城市特别是大都市,容易形成空间聚集效应。例如,在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拥有诸如国际性咨询、国际金融、网络服务、市场中介组织等数量众多的现代服务型企业。另外,现代服务业在制造业集群发展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些产业集群的出现起源于服务业,也依托于服务业。由于专业分工的细化发展和高效益协作的需要,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业服务、商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紧密结合,构成了产业集群的服务支撑体系,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并在提升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5)创新性。现代服务业自主创新能力强,不断推动管理创新、服务创新,通过多种方式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因此,现代服务业不仅可以使服务过程产生知识的增值,而且可以产生服务的规模效应和各种服务相互融合的聚集效应,引起服务的大幅增值。

(6)高增值性是指现代服务业知识含量高,集群性强,能够促进专业分工细化和高效协作,产生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提高地区服务经济的增值幅度。相对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而言,现代服务业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节约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增值,并对其他行业具有高度渗透性。这些现代服务企业业务交融、相互支持,通过集群的乘数效应,可以带动整个地区服务经济的增长。

(7)低进入壁垒。服务业的进入壁垒低于制造业,服务产品难以差别于竞争对手的服务。对于现代服务业来说,服务的特殊性导致了其与一般服务业相比资金需求小、成本低,因此进入壁垒相对较低。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呈金字塔形分布,存在少数大型的企业和多数小型的企业,大型企业往往为一些大型跨国公司提供服务,小型企业更多为本地市场和小型企业提供服务,出现这种金字塔形分布的原因主要在于现代服务的进入壁垒低,容易进入。一般现代服务业销售额的大部分由少数大型现代服务业产生,小型企业主要解决就业问题。[14]

(8)具有全局影响。随着生产经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分工更为深化,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中间环节,与第一、第二产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更为错综复杂、依赖程度更高。现代服务业就是维系这种错综复杂关系的重要纽带。现代服务业的各个部门可以完成第一、第二产业各个行业成本较高的生产活动,降低它们的生产成本,提高其运行效率,使它们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9)新兴性是指现代服务业具有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业态,在时间上是现代兴起的或从过去演变而来的。例如,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就是现代兴起的,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而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则是从传统商业和运输业中衍生出来的新的服务业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这类产业可以进行更为精细的专业化分工,从而把传统上由企业内部组织进行的服务活动分离出来,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其独特的资源整合与交易成本上的优势,从而分化成为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