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如何实现多样化经营

企业如何实现多样化经营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样化经营的价值,在于内在的统一性。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表明,有效性与多样化无关,但与统一性有关。凡是能够保持事业领域在技术上、市场上和文化上统一性的企业,无论是多样化,还是集中化经营,都有成功的可能。违背这个原则,将会导致管理的混乱,使多样化的好处付之东流。某面粉加工企业,为了阻止销售收入的下降,进入多样化发展的轨道。该企业多样化的方式是“向后一体化”,俗称“深度加工”。

企业如何实现多样化经营

多样化经营的价值,在于内在的统一性。失去了统一性,势必杂乱无章,失去内在力量,无法有效地维系与顾客的联系。经营多样化只是一种外在“现象”,任何违反统一性的多样化,都是低效的、难以持久的。在实践中,一些企业多样化之后衰败了;另一些企业多样化之后成功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表明,有效性与多样化无关,但与统一性有关。凡是能够保持事业领域在技术上、市场上和文化上统一性的企业,无论是多样化,还是集中化经营,都有成功的可能。

(一)技术的统一性

事业领域的扩展,哪怕这种扩展是由内在技术演进所推动的,也必须维持技术基础的统一性。企业各分事业,一旦背离企业所擅长的技术领域,背离企业具有特长的专门技术,就很难取得成果。

某制笔公司长期以来一直生产铅笔、钢笔圆珠笔利润很薄。为了摆脱困境,引进了制造笔杆与笔套的注塑机,并招聘了工艺美术造型方面的设计人才,开发生产水彩笔,获得了意外的成功。水彩笔的成功,大大刺激了企业人士的热情与欲望,开始大量收集各先进国生产的各类笔,着手开发研制宝珠笔、签字笔、白版笔、荧光笔、夜光笔、能在热钢材上写字的笔、能在水中写字的笔,等等。其结果却是惨败,所有投资化为乌有,而招纳的大量有关人才也不得不闲置起来。

其实,该公司“水彩笔”的成功,只是一种侥幸。水彩笔的使用者是儿童,而水彩笔的决策购买者是家长。家长只是把水彩笔当哄孩子高兴的“礼品”;孩子则把它当作“玩具”,并不在乎水彩笔好不好使用,能不能写字绘画,也不会有意识地向家长表达这种笔的质量与功效。五彩缤纷的笔杆,足以令孩子陶醉与倾心。水彩笔的成功,只是“礼品与玩具”的成功,而不是“笔”本身的成功。

水彩笔作为“书写用笔”,要想获得成功,在于“油墨”技术;同样,宝珠笔、白版笔与荧光笔生产的技术基础也是“油墨”。长期以来,油墨的技术力量,一直集中在化工系统。而在化工技术系统中,油墨技术一直是“小兄弟”,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制笔公司所擅长的技术,只是笔杆与笔帽的外观造型。进入特殊用笔领域,则背离了原有的技术基础。只有当制笔公司真正建立了书写“油墨”的技术系统,才有可能向该领域渗透。

(二)市场的统一性

企业必须从事业领域所对应的“共同市场”出发,选择多种经营,确定多样化方向,使事业领域的发展具有外在“市场的统一性”。违背这个原则,将会导致管理的混乱,使多样化的好处付之东流。

面粉加工企业,为了阻止销售收入的下降,进入多样化发展的轨道。面粉销售收入下降的原因是,市场面相对狭窄,以及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在初级食品消费上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小。

该企业多样化的方式是“向后一体化”,俗称“深度加工”。即把加工面粉产生的麸皮,作为调味品、鸡饲料的基本原料并进行深加工;进而发展养鸡事业,以及鸡肉加工事业。另外,在面粉加工基础上,生产面包与各种速食面类食品。(www.xing528.com)

这样做理论上的好处是:深度利用面粉资源,提高原材料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品的附加价值。

然而,这一切的好处,只是理论上的,能否真正获得实际上的好处,取决于“市场的统一性”,而最终还取决于内在的管理能力。一般来说,面粉、面包与新鲜鸡肉,以及调味品,不是一个统一的市场。面粉是主食,在粮店销售;面包是点心,一般放在副食商店或方便零售店销售;新鲜鸡肉是副食,与调味品一起放在副食商店销售。尽管如今有了超级市场与超级百货商店,都同时经营这些不同的产品。但是,面粉、面包与鸡肉,还有调味品,在顾客心目中不是同一类同等档次的东西。在同一群顾客看来,该公司只有面粉是一流的,调味品马马虎虎,而面包与鸡肉只是给民工或穷学生准备的。

不同的顾客具有不同的消费习惯、购买方式与价值偏好,这会增加商家管理上的难度,增加销售费用。加上产品本身的性质不同,面粉不易搬运,面包不易保鲜,而鸡肉需要足够的分销网点,等等,在销售的物品管理、转运储装技术、人员的组织、促销方式、计划安排与市场策划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其结果都会最终影响到销售利润的水平。

进一步说,多样化之后,伸向外部的触角增多,其总体上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增加,如果面包滞销,有可能连累面粉的生产,使面粉生产陷入困境;而维持原有面粉生产量,势必需要重新增加面粉的包装、储存与运输量;减少面粉产出量,必然影响总体销售收入水平,进而影响饲料的产出量,影响成鸡的产出量,等等。同样,鸡肉市场饱和,会引起饲料、面粉的积压;小麦市场的波动,会影响相关产品生产成本的波动;小麦紧缺,会引发后续产品停工待料的连锁反应,等等。为此,必须增强管理层次与管理环节,以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需要协调的关系成“级数”增加,内耗、扯皮、摩擦、推诿、失效与浪费就不可避免。一旦这种管理上的复杂性,超出了一个企业实际拥有的管理能力,经营多样化的好处便随之消失。

市场的统一性,很难简单予以把握,得取决于顾客的认定,需要在深化与顾客的联系中予以把握。西尔斯公司在后向联系中,从零售商店扩展到了意外灾害保险、互助基金会、读书俱乐部、旅行社与汽车维修中心,等等,均获得成功。其原因是这些多样化的事业,都面向同一个顾客群,即中产阶级家庭正常预算开支所对应的“需求”。当然,西尔斯公司多样化的成功,与其事业上长期积累起来的管理能力是分不开的。

(三)文化上的统一性

管理能力的高低,与分事业间的“协同性”有关。协同性强调的是,组织在共同文化的牵引下,朝着一个目标与方向,展开内部分工协作。事业领域的多样化,必须保持“文化个性”上的一致性,否则,就会削弱内在的协同性或管理能力。

有许多企业为了从不挣钱的分事业上撤出,把人员与资金转入到“易于挣钱”的领域,诸如酒吧、旅馆、商店、房地产、餐馆、卡拉OK,甚至成立证券交易部,从事证券与股票交易。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见利见效的安排,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它破坏了企业经营领域在文化上统一性的要求。其实,干酒吧、跑地产、做股票的人,都带有各自的职业习性或价值观,这些人弄不到一起。富有成效的公司,其职工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跑供销或搞行政的,都能准确地使用同一套概念,遵守同一套规则;其行为举止,穿着打扮,都显示出同一种风格与气质。因经营多样化而破坏了文化的统一性,一个组织将难以统一管理,其结果只有一个——以子公司的方式,肢解事业领域,让分事业自立门户。

还有一些企业,希望通过“联合”、“集团化”与“股份化”等方式,把拥有“优势”与“特长”的各方联合起来,谋求“优势互补”的好处,拓宽事业领域。然而,经营联合搞不下去,已成为公开的秘密。究其原因,联合各方都带着各自的“个性文化”,进入共同的事业领域,难以确立内在文化上的统一力量。一种肢解联合体的力量,伴随着一系列经济权力的再分配而逐渐强化,使互补的优势难以发挥,表现为制造矛盾、讨价还价与推卸责任,等等。综观产业联合史,从经营协会,到利益共同体中的合作;从辛迪加卡特尔、保护合作协定、康采恩,到完全放弃经营独立与经济自治的托拉斯,任何意义上的经营联合,都取决于联合体某一方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取决于某一方企业有无强盛的文化渗透力,去重建联合体内共同的文化基础。在一个企业还不懂得如何进行有组织的努力之前,不懂得依靠强有力的组织文化去支配和影响另一个企业之前,任何有意识的联合即使发生也不会成功。联合的过程,是企业内在管理能力,进而公司文化向外自然延伸与渗透的过程,否则,经营联合就不能在“协同”的基础上,有效地配置与利用扩大了的经营资源与优势条件;相反,还会成为彼此的包袱与负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