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榆林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挑战

榆林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挑战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常态下榆林县域经济面临较大压力,经过各县区努力,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与其他能源经济地区类似,榆林经济增速体现出波动明显的特点。消费市场低迷,榆林长期以来消费外流,电子商务发展加剧这一现象,榆林是典型的快递净流入地区。3.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榆林南部县域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谋求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南部县域共同的课题。

榆林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挑战

(一)榆林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进入新常态后,我国经济呈现出速度上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上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上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化的特点。新常态下榆林县域经济面临较大压力,经过各县区努力,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1.榆林县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宏观经济形势和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榆林经济增速由2008年的23%降到2015年的4.3%,2016年回升至6.5%。与其他能源经济地区类似,榆林经济增速体现出波动明显的特点。

从克强指数的各项先行指标看,榆林各县工业用电总量先降后升。公路货运量增速扭负为正,同比增长5.05个百分点。贷款增速逐月回落,各项贷款余额1979.33亿元,下降2.6%。

2.产业结构单一

榆林市三次产业结构构成中二产独大特征鲜明,三次产业贡献率中,一产7%,二产达70%,三产23%。第二产业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制造业相对薄弱,占比35%,其中以能源为基础的制造业占到70%以上(图3)。

图3 榆林市三次产业构成比例图

3.县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从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分析思路出发,榆林在投资、消费、净出口中都面临较大挑战。从构成来看,投资拉动占绝对优势,消费次之,净出口贡献不足1%。

投资动力不足,2001年以来榆林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先增后减,增速趋势性递减。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2016年后半年以来投资增速扭负为正,房地产投资大幅缩减,民间投资增速回落。改变了以往以能源为主的投资方向,逐步向一产和三产倾斜。榆林市各县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北高南低,增速南部总体高于北部。

消费市场低迷,榆林长期以来消费外流,电子商务发展加剧这一现象,榆林是典型的快递净流入地区。进入2013年以来,榆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明显放缓,受能源价格影响,北部县域增速放缓速度超过南部县域。

外贸拉动效果微弱,受地理位置和长期经济结构影响,榆林对外贸易依存度接近零。对外贸易量不足全省总量的1%,以农副产品和部分能源工业品出口为主,外贸企业零星分布在北部部分县区,对外贸易人才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

(二)北部资源密集型经济面临的困境

1.产业结构单一,过分依赖于开采和出售自然资源

榆林北部县区是传统的能源密集生产加工区,在产业结构中,五大支柱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支柱产业主要以煤炭、天然气、石油开采、加工为主,且开采初加工占50%以上,因此说榆林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体。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周期波动在资源型经济体中会被放大。经济繁荣时,资源品价格较高,积累起大量的财富,区域内经济活跃;而一旦经济陷入低迷、资源品价格进入低谷时,这些经济体则会陷入困境,出现债务、违约等一系列问题,容易出现“资源诅咒”的问题。(www.xing528.com)

2.制造业空心化

在能源经济为主的情况下,能源行业高回报的特点造成了能源类产业天然地对非能源类产业产生“挤出”效应,榆林制造业是典型的被“挤出”行业。2016年榆林市工业企业资产构成中,制造业占比只有35%,且其中2/3以上为能源深加工类的制造业。在煤炭黄金十年发展期中,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吸引民间资本大量流向能源类企业,导致榆林制造业发展长期滞后于宝鸡、咸阳等市,榆林制造业追赶超越发展的要补的短板较多。

3.自然环境恶化

榆林北部在长期的能源经济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环境问题,资源开采造成的土地、水、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采空区涉及全市300多个村庄,房屋裂缝、农田受损无法耕种,并伴随大量次生灾害,如地震、塌陷等。在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水资源缺乏成为首要制约因素。

(三)南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困难

1.经济发展基础较弱,竞争优势不明显

榆林南部六县县域生产总值不足榆林县域经济总和的1/10,经济实力较弱,财政收入相对较低,制约了当地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南部县域居民收入水平相比北部较低,南部六县佳县、米脂、子洲、绥德吴堡、清涧县均属于国家扶贫重点县。

2.产业亟待向中高端迈进

南部县域的产业构成较相近,三次产业结构较合理,但发展滞后,产业急需向中高端演进。

农业面临诸多问题。其一,发展基础薄弱,地形多以丘陵沟壑区为主,农业生产自然条件较差,现代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其二,农业市场化水平低,突出表现为小农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南部县域工业以农产品加工、能源开采为主,规模以上工业数量少,或缺乏支柱产业,或特色产业的优势不明显。各县域之间产业同质化明显,存在恶性竞争,如南部县域的红枣产业、空心挂面产业都面临类似的发展困境。

服务业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三产偏向生活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不足。近年来,南部县域立足自身优势,旅游业初步发展,如绥德县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荣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旅游名县”殊荣。南部县域在旅游业发展中处于起步阶段,在后续发展中要向关中地区已形成的成熟模式及全国范围好做法学习,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找准追赶超越的方向和路径。

3.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榆林南部县域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谋求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南部县域共同的课题。勘探显示,这一地区富藏中国近一半的岩盐资源,后续开发利用中必须要做好规划,在不损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同时,南部县域要以绿色为切入点,谋求发展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