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生产力功能升级与生产关系调适扩容

世界生产力功能升级与生产关系调适扩容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处于功能升级之中,要求生产关系调适和扩容:各国调整生产关系一方面必须适应本国生产力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必须适应世界生产力发展趋势,通过加强合作来构建和完善新型世界生产关系。显然,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功能升级将是一个长期过程。生产力发展要求是为合理配置各种要素、充分发挥各种功能而提出的客观规定,更带有强制性和技术性,它要求对生产关系调适和扩容。

世界生产力功能升级与生产关系调适扩容

当地球上不同国家彼此隔离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主要在各国内部发挥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规律也是如此。在全球化条件下,这一规律除了继续在各国内部发挥作用之外,还以多种方式在国家之间发挥作用。目前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处于功能升级之中,要求生产关系调适和扩容:各国调整生产关系一方面必须适应本国生产力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必须适应世界生产力发展趋势,通过加强合作来构建和完善新型世界生产关系。

(一)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功能升级

一般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26]所谓生产力功能升级,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生产力在大幅度增强原有功能的同时出现新的功能。从人与自然关系看,人类社会生产力功能自古以来曾多次发生重大升级。古代社会生产力功能主要是利用自然,同时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改造自然;近代至现代,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功能迅速增强,同时在生产力内部产生了认识自然的功能,虽然古代人们就在许多方面对自然有所认识,但是还不足以形成生产力中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直到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把这种功能赋予生产力;目前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功能正处于新的全面升级过程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科学技术发展使人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20世纪以来,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革命性重大成果,对物质内部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宇宙空间和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大幅拓展,对生命本质和人类智力的认识取得突破……诸如高能实验装置和轨道空间站的建立、巨型计算机的开发和微型电脑的普及、覆盖全球的互联网的开通、核能技术和激光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应用、遗传密码的破译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等等,形成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强大功能。不论是制造加工还是交通运输,不论是修桥铺路还是航空航天,都加速了财富源泉的涌流,同时也给地球表面乃至近地外层空间带来巨大变化。

2.转变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方式。自近代以来形成的生产力在许多方面对自然的改造是科学的,利用是合理的;但是也有许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就其对环境的严重破坏来看不能说是科学改造和合理利用,因此必须转变改造利用自然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从过去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向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变,从追求数量增长向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从一次性单一性利用资源向循环利用综合利用资源转变,从主要依靠煤炭石油化石能源向全面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转变,从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模式向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转变,等等。德国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英国2003年提出创建低碳经济,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致力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这些做法从生产力层面来看就是要转变改造利用自然的方式。

3.从生产力内部产生保护自然的功能。这种功能包括环境监测能力、污染防治能力、生态平衡维护和修复能力,等等,它的产生和增强是现代生产力功能升级的重要内容和标志。首先,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这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迫切需要。如前所述,人类在发展社会生产中改造自然,对自然的破坏达到了危及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程度,因此产生了保护自然的迫切需要。按照社会生产必须适应人类需要的规律要求,不仅要转变改造利用自然的方式,而且要从生产力内部培育保护自然的功能,这样社会生产就能够适应人类保护自然的需要。其次,只有从生产力内部形成足够强大的保护自然的物质力量,才能形成完善的生产力功能,抑制生产力本身对自然的破坏。前面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持续,从生产力层面看就是因为只顾改造和利用自然,缺乏保护自然的功能。单纯转变改造利用自然的方式不能修复已经遭到破坏的环境,也难以保证今后不再有任何破坏。既然对自然的破坏主要是生产力造成的,那么只有从生产力内部形成保护自然的功能,才能修复和防止对自然的破坏。再次,20世纪后期以来,一些国家的生产力开始产生保护自然的功能,并同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功能交织在一起。尽管目前生产力保护自然的功能还相当有限,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许多方式依然不够科学,但是保护自然的功能毕竟开始从生产力内部生长出来,并正在逐步增强。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明确现代和未来生产力包含保护自然的功能,不仅有利于完善生产力功能,而且有利于合理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层面制定保护自然的政策、法律,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才能加快转变改造利用自然方式,形成保护自然的功能,促进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各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4.世界生产力呈现全球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产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目前世界上仍然按照国家、地区和企业等层次来发展生产力,多国生产力互相渗透,连为一体,逐步形成国际生产力。一些国家联合进行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和重大工程建设,取得了积极的合作成果。例如,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联合建设国际空间站,德国、法国、西班牙和英国联合研制空中客车民用飞机,由法国、德国和英国参与的欧洲空间局研制阿丽亚娜系列运载火箭,等等,都属于生产力层面的跨国合作。洲内国家和洲际之间生产力层面的合作也日趋广泛。各类巨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销售产品,成为联系各国生产力的纽带。

现代和未来生产力应当是人们认识、改造、利用和保护自然的综合能力。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差异很大,其功能结构也有所不同。目前各国生产力功能升级还远远没有到位,特别是一些落后国家生产力的各项功能都比较弱,同发达国家的生产力差距有扩大趋势。显然,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功能升级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二)生产力功能升级对生产关系调适扩容的要求

总的来说,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功能升级要求建立有利于正确认识自然、科学改造自然、合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的生产关系。这种要求归根到底来源于人类对发展社会生产的需要,但是二者不能简单等同。生产力发展要求是为合理配置各种要素、充分发挥各种功能而提出的客观规定,更带有强制性和技术性,它要求对生产关系调适和扩容。生产关系调适是指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生产关系扩容是指通过现有生产关系调适和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来扩大对生产力的容量。各国除了生产关系调适之外,还必须着手建立有利于全人类共同拥有地球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共享发展成果的新型世界生产关系。

从生产关系的利益主体看,要求从个人、集体、阶级、国家扩展到全人类整体。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建立的各种生产关系涵盖的利益主体包括个人、家庭、氏族、集体、阶级和国家等;近代及其以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联系不够紧密,尚未形成由全人类作为整体构成的利益主体。全球化使人类形成了广泛的共同利益,包括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和行动以及由此决定的共同未来,并产生了联合国等在某些方面代表人类共同利益的世界性组织。这为构建一种反映全人类共同利益的世界生产关系创造了条件。

从生产关系的产权客体看,要求从物质资料扩展到地球环境和各种无形资产。以往生产关系涵盖的产权客体主要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及范围比较有限的自然资源,地球陆地表面和近海被国家、集团和个人多层次分割,没有一种生产关系从总体上把全球环境作为客体来实行科学管理,以保证各国人民合理分享。这种状况同世界生产力的功能结构和发展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把全球环境特别是环境容量当作产权客体,建立一种公平的世界生产关系,防止有些强势国家无偿多占多用,保证各国人民合理分享和有效保护地球环境。此外,有些重大科技成果长期为私人或集团垄断,不能合理用来为全人类谋利,也需要调整相应的生产关系。

从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看,要求建立这样一种体制机制: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资源,消除各种障碍;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科学技术并推广应用其成果,消除各种限制;有利于各国人民合理分享发展成果,消除贫富两极分化

各国调整生产关系主要是为了适应国内生产力发展要求,同时多少也会考虑世界生产力发展趋势。判断一个国家的生产关系是否同生产力相适应,必须全面考察它同国内外生产力的关系。如果一个国家的生产关系同国内生产力相适应,但是妨碍和限制别国生产力发展,那就不能认为它完全适应生产力的要求。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生产关系既促进国内生产力发展,又带动或者至少不阻碍别国生产力发展,才能认为它全面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三)世界生产关系格局及其调适扩容方法(www.xing528.com)

目前世界上存在多种生产关系,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带有封建成分的生产关系,其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绝大多数国家处于主体地位。各国生产力相互渗透和交织,促使生产关系也相互渗透和交织,多种生产关系通过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等途径交织起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各国在生产关系层面开展了广泛合作,建立了一些全球性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包括全球制造业组织、全球农牧渔业组织、全球运输和信息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等。欧盟、非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美洲国家联盟、东盟等区域组织也包含了生产关系层面的联系。这些机构和组织不仅为协调各国生产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构成一种国际生产关系网络,很可能还扮演了世界经济转向自由人联合体管理过程中的某种过渡性角色。

虽然各国生产关系性质和结构差异很大,但其调适和扩容也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方法:一是在国家范围内按某种比例整合私有制和公有制,注意调整其结构,创新所有制形式;二是制定和完善交易规则,调节产品价格,从而调整交换关系;三是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形成多种分配方式,通过调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比例来改善分配关系。恰当运用这些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性。以所有制结构和形式调整为例,几乎所有国家都形成了由私有制和公有制的多种形式按某种比例组成的所有制结构,各种所有制都有多种实现形式。随着股份制的广泛推行,兼具私有和公有因素的混合经济不断发展。这种变化有利于吸纳更多资源、发挥各种所有制长处来发展生产力,同时也使阶级关系更加复杂多样。

(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适扩容及其不适应世界生产力功能升级的问题

早在16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断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27]事实上,近代那种原生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已经不复存在。它通过调适扩容而保留了资本主义基因,生长出社会主义萌芽,从而延长了自己的历史寿命。

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全球化发展不匹配、不对称。然而,它通过形式嬗变,特别是推行股份制,实现从个体资本到社会资本、再到国家资本和国际资本的转型升级,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全球化要求。股份制内在地包含某些公有因素,使私人资本虚拟化和社会化,生产资料通过两权分离摆脱私人束缚,所以能够适应生产社会化和全球化的要求。具体来说,生产社会化、全球化发展需要大量资源,个人掌握的资源是有限的,采用股份制实现联合出资,虽然个人拥有自己的股份仍具私有性质,但是全体股东共同拥有公司资产则含公有成分;生产社会化、全球化发展形成复杂的结构和庞大的规模,往往超过私人所有者的掌控范围,必须通过一定途径委托他人来管理,股份制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同时对私人产权有所限制;生产社会化、全球化发展要求建立一种有效的收入激励机制,不能完全按资本分配,股份制通过市场对部分收入实行按资本分配,另一部分收入则在企业内部对员工实行按业绩或贡献分配,这也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扬弃;生产社会化、全球化可以无限发展,个人寿命却总是有限的,私人所有的企业早晚要传给后代,往往因为直系亲属中后代缺乏足够能力而导致衰败,多数成功的私人企业最终实行公司化。股份制正是通过私有和公有因素的消长变化,产生了调适和扩容效果。[28]

任何新社会因素最初都是由旧社会孕育的,社会主义因素也不例外[29]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适扩容必然产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不仅表现在股份制内部公有因素的生长,而且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合作经济的发展。[30]此外,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某些宏观调控措施,包括通过再分配来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吸收了社会主义的主张。《共产党宣言》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出了十条措施,包括对土地、信贷和运输实行国有化,促进农工结合、消除城乡对立,调节分配等。[31]这些主张和措施在当时被资产阶级视为毒蛇猛兽,后来却被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当作应对经济危机的良方妙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主义国家也在一定范围内如外资经济中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以两种社会的生产关系有部分趋同现象。[32]尽管如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远远没有适应如上所述的生产力功能升级的要求。如果说近代它曾构成各国内部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那么现代则在许多方面成为世界生产力功能升级的障碍。

发达国家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本来是对全人类的贡献,这些成果的应用引起生产力功能升级是历史的进步;可惜这些成果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极为自私地限于用来为它的所有者和本国谋利,未能让各国人民合理分享。发达国家为发展先进科技投入了大量资源,固然应当得到回报;问题在于,它们不仅掌握着最先进的生产资料,而且垄断了绝大多数高新技术成果和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因此它们国内生产力功能逐步升级,从高端控制相关产业的全球生产链,把从事低端加工制造的国家置于为自己打工的境地,进而获得远远超过正常回报的巨额利润。现代科技发展本身要求广泛开展无保留的国际合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却总是为这种合作设置障碍。发达国家试图利用它们已经掌握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环保技术来打造本国新的战略优势,无意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这些技术,不打算为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多做贡献。几乎所有先进技术都被它们优先用于军事,制造毁灭生灵的武器,以便威慑别国以攫取更多的利益。当一些先进技术为它们带来足够利润、即将为更先进的技术所替代时,它们就有选择地以高价向别国转让这些即将过时的技术,从而又获得一笔数量可观的资金,投入旨在保持和扩大本国技术优势的研发项目。发达国家转变改造利用自然的方式,在生产力内部培育保护自然的功能,无疑都是好事,但是输出污染却妨碍了别国生产力功能升级。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生产能力普遍过剩,一些贫穷国家的生产能力却严重不足,民不聊生。前者本来有能力帮助后者加快发展,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却不允许或限制这样做。自1950年以来的60多年内,发达国家的人口一直占世界总人口的15%左右,其能源消耗一直占世界总能源消耗的50%左右,拥有的财富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一直占世界总量的70%左右。[33]全球贫富两极分化固然与各国生产力发展差异相关,但是主要应当归咎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这种生产关系笼罩下,发达国家怎会愿意无私援助落后国家以帮助后者加快发展呢?怎会愿意在促进各国均衡发展和解决世界环境问题中承担更大义务,以平衡自己所享受的更大权利呢?

然而,世界生产力功能升级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适扩容潜力非常有限,早晚会演变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此同时,一些国家通过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政权,然后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而逐步调适扩容,促进生产力不断发展。这是世界各国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两种基本途径和方式。

(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适扩容与全人类共同所有制

以公有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全球化的矛盾,对生产力具有极大的容纳潜力。但是目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只是在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取得并保持主体地位,不论所有制结构和形式,还是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都不够完善。从中国的实践来看,必须按照生产力发展要求对生产关系进行调适扩容。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建立后,一度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一个时期内,社会范围内的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公有制形式有缺陷,商品交换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严格限制,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比较严重,加之“文革”等政治运动的影响,生产关系存在明显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问题;1978以来,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使生产关系逐步适应了国内外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趋势,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国内生产力发展,为世界生产力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当然,目前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功能升级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来提高前者对后者的适应性。

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功能升级需要建立具有更大容量的生产关系,特别是培育保护自然的功能,单靠各国生产关系调适是不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以全人类为利益主体的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实际上,在人类某些活动中已经出现这种生产关系的萌芽。例如,《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规定:“外空的探测和使用权,属于全人类,任何国家不应据为己有;……”[34]这表明外层空间属于全人类共同所有。此外,公海和南极大陆也属于全人类共同所有。虽然目前这种全人类所有制还只是一种萌芽或雏形,很不完善,但是相关国际条约至少可以在法理上阻止个别国家试图霸占和垄断这些领域,保留各国人民合理分享这些资源的权利。构建和完善旨在保证全人类共享地球资源环境和发展成果的新型世界生产关系,已经成为一种客观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