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创新驿站服务管理效用实证分析

优化创新驿站服务管理效用实证分析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两轮专家咨询的创新驿站技术转移服务管理效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北京、上海、四川和天津共4家创新驿站区域站点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设计并发放创新驿站区域站点情况调查表,与4家创新驿站区域站点7名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访谈获得研究资料,进而进一步验证创新驿站技术转移服务管理效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优化创新驿站服务管理效用实证分析

基于两轮专家咨询的创新驿站技术转移服务管理效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北京、上海、四川和天津共4家创新驿站区域站点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设计并发放创新驿站区域站点情况调查表(见附件Ⅱ),与4家创新驿站区域站点7名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访谈获得研究资料,进而进一步验证创新驿站技术转移服务管理效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一)创新驿站区域站点介绍

研究选取北京、上海、四川和天津创新驿站区域站点为例主要出于两个方面考量,一方面,4个创新驿站区域站点为首批创新驿站试点工作单位,已形成一定运营规模,在创新驿站区域站点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另一方面,对首批11个创新驿站区域站点基本情况初步调研得知,4个区域站点具有较完备管理信息资料,因而研究以北京、上海、四川和天津创新驿站区域站点为例,验证创新驿站技术转移服务管理效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

上海创新驿站区域站点是中国最早践行创新驿站试点工作的区域站点,自2007年3月上海技术交易所与青浦区科委共同组办创新驿站以来已发展近5年,上海区域和基层2级驿站走访4992家企业,挖掘6971项企业技术需求,促成3148项技术对接[16],达成合作的大学、科研院所共计61个,形成合作的评估、投资等专业机构35家,其创新服务规模涵盖机电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领域的800多家企业[17]。在提供创新服务过程中,上海创新驿站同时注重创新驿站站点基本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方面的提炼和总结,并深入推动服务方式创新,先后推出门诊特诊接续式服务、集群攻关组合式服务、全程指导顾问式服务、配电盘集散式等服务方式,逐渐摸索出了一整套适宜区域创新发展实践的、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并在中国创新驿站建设试点的11个省市中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18][19]

四川创新驿站区域站点始建于2010年10月22日,旨在通过创新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有力促进四川的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区域站点逐渐在组织结构、管理机制、服务创新以及人才管理等方面形成自身发展特色。截至2011年12月,四川创新驿站区域和基层站点取得积极成效,如走访2318家企业,集成8278项科技成果和6439项技术项目,挖掘1176条技术需求并发展226家合作伙伴,开展825项科技成果转化深度服务等[20]。目前,四川省创新驿站已基本形成了区域站点、基层站点和工作站点3级支撑的创新服务发展格局,并初步形成了区域站点引导基层站点发展,工作站点服务区域企业创新发展的工作模式[21]

北京创新驿站区域站点依托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正在加快构建北京创新驿站服务体系[22],2011年拥有30多家创新驿站的合作伙伴和38位各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提供对接服务100多次,发展了10家创新驿站工作站,50家创新驿站合作伙伴机构,服务企业超过200家[23]。北京创新驿站区域站点在服务科技北京、促进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并通过积极利用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北京创业投资协会等资源优势,通过创新资源组织方式,构建技术转移生态链[24]

天津创新驿站区域站点成立于2010年11月5日,结合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旨在搭建促进天津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25][26]。 2011年已发展天津市创新驿站基层站点10家,探索与2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签署创新驿站基层站点合作协议[27],联合技术转移服务联盟成员单位,通过“上门问诊”等创新服务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对中小企业进行项目孵化、项目对接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专业咨询和培训,通过科技创新服务资源的汇集,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科技成果筛选、孵化、集成、市场开发和融资[28],此外,天津创新驿站对接欧洲企业网络(EEN),帮助欧洲企业来华寻求合作伙伴,积极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商机开辟渠道[29]

(二)创新驿站区域站点管理效用评价方法与步骤

根据创新驿站技术转移服务管理效用问题本质和特征,研究运用集对分析计算同一度,进行同一性分析。中国学者赵克勤于1989年提出集对分析方法[30],它是从同、异、反三方面研究模糊不确定的系统分析方法,集对分析联系度表达式为u=a+bi+cj,其中a为同一度,b为差异度,c为对立度,i为差异系数,j为对立系数,a+b+c=1。[31][32]

具体步骤如下:

(1)构造评价矩阵

M1,M2,…Mn共n个待优选的对象集为A=(a1,a2,…an),每个对象有C1,C2,…Cm,共m各评价指标,各评价指标值标记为dij(i=1,2,…n;j=1,2,…m),进而得到同一度多目标评价矩阵H=

(2)选择最优方案Mo

理想方案Mo=[do1,do2,…domT,其中do为Mo的第j个指标值,其大小为H矩阵中的第j个指标的最优值。则有其中xij为效益型指标,yij为成本型指标。

(3)构建同一矩阵Q

对评价矩阵指标值dij和理想方案Mo中doj比较,形成不带权的同一度矩阵其中rij为dij中doj的同一度,

(4)多层次综合评价(www.xing528.com)

同一度矩阵Q和权重向量W可得带权同一度矩阵R=WQ。对指标集得多层级划分,即指标集C=(C1,C2,…Cm),做1次划分P时,得到2层次集对分析评价模型其中w为C/P=(C1,C2,…Cn)中n个Ci的权重分配,Wi为Ci=(Ci1,Ci2,…Cik)中k个因素的xij的权数分配;Q和Qi分别为C/P和Ci的被评价对象与理想方案指标不带权的同一度矩阵;R为带权的同一度矩阵,进而可根据R的大小排列优劣次序[33][34]

(三)创新驿站技术转移服务管理效用评价结果分析

1.一级综合评价

根据调研数据,可得管理效用U1在V1上的评价矩阵理想方案Mo=[3 204]T,进而可以得到因而可得到管理效用U1在V1上的综合评价结果RV1=WV1×QV1=(0.0241,0.0330,0.0560,0.0337)。同理,可得到U2,U3,U4在相应V上的评价结果,具体见表6-5。

表6-5 一级综合评价结果

2.二级综合评价

由表5可得到在U1上的评价矩阵理想方案Mo=[0.055986 0.07955 0.047102]T,进而可以得到创新驿站区域站点管理效用U在U1上的综合评价结果RU1=WU1×QU1=(0.0938,0.1617,0.1414,0.1053)。同理可得到在U2,U3,U4上的综合评价结果RU2,RU3和RU4,具体见表6-6。

表6-6 二级综合评价结果

3.三级综合评价

根据表6-6可得到创新驿站技术转移服务管理效用的评价矩阵:

理想方案Mo=[0.1617 0.2519 0.2663 0.1764]T

可得到

因此,创新驿站技术转移服务管理效用的总评价结果R=WxQ=(0.530728,0.818127,0.840251,0.704017)。研究结果表明,4家创新驿站区域站点中,四川创新驿站区域站点在管理体制和管理过程效用最佳,天津区域站点管理制度效用最佳,上海区域站点管理过程效用最佳。整体而言,上海创新驿站区域站点管理效用最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