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贸易与物流产业链

国际贸易与物流产业链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广义的国际物流包括贸易性国际物流和非贸易性国际物流。狭义的国际物流仅指为完成国际商品交易的最终目的而进行的物流活动。因此,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必须加强国际物流管理。由此可见,国际物流的“游戏规则”具有国际性。

国际贸易与物流产业链

1.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

国际物流: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物流,是跨国界(地区)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品的实体流动,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

广义的国际物流包括贸易性国际物流和非贸易性国际物流。其中,贸易性国际物流是指组织国际贸易货物(进出口货物)在国际上的合理流动;非贸易性国际物流是指各种会展物品、行李物品、办公用品、捐助、援外物资等非贸易货物在国际上的流动。

狭义的国际物流仅指为完成国际商品交易的最终目的而进行的物流活动。即当生产和消费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独立进行时,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对商品进行时间和空间转移的活动,即卖方交付货物和单证、收取货款,买方支付货款、接受单证和收取货物的过程。

2.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

(1)国际物流是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国际上的商品和劳务流动是由商流和物流组成的,前者由国际交易机构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后者由物流企业按各个国家的生产和市场结构完成。国际物流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上的流动与交换。因此,国际物流是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

(2)国际贸易促进了物流的国际化。据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表明,北美、日本和欧洲是世界上贸易活动最活跃的三个区域,它们每年的贸易额之和超过了全球贸易额的40%,也是国际物流发展比较早、比较成熟的地区。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反馈关系,其中,贸易对物流的促进作用要稍大于物流对贸易的带动作用。

(3)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

①质量要求:初级产品、原料等贸易品种正在逐步让位于高附加值、精密加工的产品,这对物流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www.xing528.com)

效率要求:国际贸易合约的履行是由国际物流活动来完成的,国际物流承担着高效率地履行合约的职责。因此,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必须加强国际物流管理。

③安全要求:国际物流所涉及的国家多,地域辽阔,在途时间长,受气候条件、地理条件等诸多自然因素和罢工、战争汇率通货膨胀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影响。

④经济要求:环节多、费用大,成本控制空间也大。对于国际物流企业来说,选择最佳物流方案,提高物流经济性,降低物流成本,保证服务水平,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3.国际物流的特点

(1)物流环境存在差异。各国物流环境存在差异,尤其是物流软环境差异较大。物流环境的差异迫使一个国际物流系统需要在几种不同法律人文、习俗、语言科技、设施的环境下运行,这无疑会大大增加物流难度和系统的复杂性。

(2)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全世界有约20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约70亿,国际物流的市场广阔。物流本身的功能要素、系统与外界的沟通就已经很复杂了,国际物流再在这复杂系统上增加不同国家的要素,这不仅是由于地域的广阔和空间的广阔,其所涉及的内外因素更多,所需的时间更长,广阔范围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难度和复杂性增加,风险增大。因此,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国际化信息系统是国际物流,尤其是国际联运非常重要的支持手段。

(3)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要使国际上物流畅通起来,统一标准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美国、欧洲基本实现了物流工具,设施的统一标准,这大大降低了物流费用,降低了转动的难度。但向这一标准靠拢的国家,必然在转动、换车等许多方面要耗费时间和费用,也就降低了其国际竞争能力。

(4)“游戏规则”的国际性。在国际物流活动中,由于其复杂性、差异性,这就要求国际物流活动的参与者不能强迫其他参与者都遵守本国的相关规定。因此,在国际物流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各国普遍遵守的国际通则。例如,中国国内水路运输对承运人实行严格的责任制,而在国际海运中则对承运人实行不完全的过失责任制。由此可见,国际物流的“游戏规则”具有国际性。

(5)多种运输方式组合。国际物流中有海洋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等,多式联运成为国际物流中心运输的主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