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休克疗法:一种转型国家改革的方式

休克疗法:一种转型国家改革的方式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休克疗法原本是医学上临床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1992年,苏联解体后成立的俄罗斯联邦,从萨克斯那里引进休克疗法,进行了一场激进的经济改革,原本寄予的希望很大,试图以此跨入市场经济轨道,跻身西方发达国家之列。这个时候,用休克疗法成功挽救玻利维亚的萨克斯,兴冲冲地来到俄罗斯和东欧各国,极力兜售他的新处方。由此一场以休克疗法为模式的改革,在俄罗斯联邦全面铺开。

休克疗法:一种转型国家改革的方式

当今世界转型国家的改革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渐进式改革,成功的样板就是中国这种行稳致远的办法;另一种是激进式的改革(也称休克疗法),如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大拆大建式的做法。就像十月革命曾经震撼世界一样,俄罗斯的休克疗法改革也同样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其是是非非的争论一直到今天仍未平息。

休克疗法原本是医学上临床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先用一些特定的药物或者直接给患者通上电流让其休克,然后再对患者进行一些治疗,从而达到去除疾病的目的,休克疗法主要是针对一些特定的患者,比如情绪比较兴奋、脾气暴躁、容易冲动和很容易伤人的患者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个词被受聘于玻利维亚的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套用到经济领域。当时玻利维亚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民不聊生,政局动荡。萨克斯临危受聘,羽扇一挥即向该国献出锦囊妙计:放弃扩张性经济政策,紧缩货币和财政,放开物价,实行自由贸易,加快私有化步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上述做法一反常规,力道生猛,短期内造成经济剧烈震荡,仿佛病人进入休克状态,但随着市场供求恢复平衡,经济运行也回归正常。萨克斯的反危机措施大获成功,萨克斯一战成名之后,人们也就借用医学上的这个名词,把他提出的这套稳定经济、治理通货膨胀的纲领和政策称为“休克疗法”。

1992年,苏联解体后成立的俄罗斯联邦,从萨克斯那里引进休克疗法,进行了一场激进的经济改革,原本寄予的希望很大,试图以此跨入市场经济轨道,跻身西方发达国家之列。但结果却事与愿违,由于不顾国情盲目改革,没有考虑到体制转换中的必要继承性和过渡性,俄罗斯经济非但没有起色,反倒陷入了全面、深刻的经济危机和持续不断的混乱与衰退。

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独立,继承了原苏联的大部分家底,新诞生的国家面临恶性通货膨胀、国有企业负担重等宏观经济问题,加上对计划经济已经完全失去信心,急需新的药方。这个时候,用休克疗法成功挽救玻利维亚的萨克斯,兴冲冲地来到俄罗斯和东欧各国,极力兜售他的新处方。

一边是病入膏肓,一边号称有治病良方,而且牛皮还不是吹的,有成功的案例摆在那里,两者一拍即合。年仅35岁的盖达尔在萨克斯的点拨下,炮制了一套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此套方案正对当时领导人叶利钦的胃口,他“慧眼识珠”地将盖达尔破格提拔为政府总理。1992年新年前夕,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信心百倍地向老百姓公开许诺: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休克疗法,到当年年底前国家经济便会稳定,人民生活就会改善。他号召大家一起挺过未来艰难和痛苦的6~8个月,然后共享改革带来的成功果实。盖达尔在一边更是无限憧憬地宣称:“我们这一代要在发达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由此一场以休克疗法为模式的改革,在俄罗斯联邦全面铺开。

俄罗斯所推行的休克疗法是以新自由主义理论为指导,试图采取激进办法,即一步到位推行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实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转轨的战略。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改变社会经济基本制度。取消公有制,实行全面私有化的产权制度;二是转换经济运行体制和机制。全面开放市场,放开物价,让市场自发地调节经济运行;三是为转轨创造稳定的经济环境和条件。实行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防止转轨过程出现通货膨胀。对于这些激进做法,萨克斯给出的理由是,“跨越深渊时不可能用两步”“长痛不如短痛”。萨克斯着重强调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三方面的改革齐头并进,这样俄罗斯便可以最快速度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这个药方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毛病,环环相扣,自圆其说,有理论,还有实证,但真正服用后的实际效果又怎么样?

休克疗法的重头戏,也就是第一步棋,即放开物价,并辅之以开放金融市场,实行对外经济活动自由化,允许卢布自由兑换、汇率自由浮动。众所周知,苏联经济中计划和控制的程度极高,统一计划价格几乎无所不包。就是在这样一个计划经济基础极其深厚的国度里,俄罗斯政府在独立一个星期后便急急忙忙昭告天下,从1992年1月2日起,放开90%的消费品价格和80%的生产资料价格。物价放开的头三个月,似乎立竿见影,收效明显。购物长队不见了,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习惯了凭票供应排长队的俄罗斯人,仿佛看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可没过多久,物价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扶摇直上,到了4月份,消费品价格居然比1991年底上涨了65倍。老百姓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生活水平直线下降。这个场景堪比当年国民党滥发纸票法币带来的恶果,我们控诉旧社会国民党变“刮民党”时,经常作的一个对比是,法币100元1937年可买两头牛;1941年可买一头猪;1947年只能买到半盒火柴,而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相比较只能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www.xing528.com)

面对物价上涨,俄政府也知情况不妙,于是想通过国营商店平抑下去,不想黑市商贩与国营商店职工沆瀣一气,将商品转手倒卖,牟取暴利,政府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市场秩序乱成一锅粥。

对此,俄政府紧接着下休克疗法的第二步棋,财政、货币“双紧”政策与物价改革几乎同步出台。财政紧缩主要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税收优惠统统取消,所有商品一律缴纳28%的增值税,同时加征进口商品消费税。与增收措施配套,政府削减了公共投资、军费和办公费用,将预算基金纳入联邦预算,限制地方政府用银行贷款弥补赤字。政府试图以此控制货币流量,从源头上抑制通货膨胀。可是,这一次政府再次失算。由于税负过重,企业生产进一步萎缩,失业人数激增,政府不得不加大救济补贴和直接投资财政赤字不降反升。紧缩信贷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企业间相互拖欠,三角债日益严重。政府最后不得已被迫放松银根,1992年增发货币累计高达18万亿卢布,是1991年发行量的20倍。在印钞机的轰鸣中,财政货币紧缩政策流产了。

休克疗法的第三步棋是大规模推行私有化。盖达尔认为,改革之所以险象环生,危机重重,主要在于国有企业是市场主体,竞争机制不起作用,必须化公为私。为了加快私有化进程,政府最初采取的办法是无偿赠送。经有关专家评估,俄罗斯的国有财产总值1.5万亿卢布,刚好人口是1.5亿,于是平均下来每个俄罗斯人领到一张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这个数值乍一看不少,可是到私有化正式启动,已是1992年10月,恶性通货膨胀正当高峰,此时的1万卢布,只够买一双高档皮鞋。广大老百姓迫于生计,纷纷出卖私有化证券,暴富者乘机廉价收买,私有化证券向他们手中集中,转而利用证券购买企业股票,掌握控股权。在私有化过程中大批国有企业最终以极其廉价的方式落入特权阶层和暴发户手中,当时的材料记录,俄罗斯500家大型国有企业实际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但只卖了72亿美元,许多大型企业的售价仅相当于欧洲一个中型面包作坊的价格。掌控企业的新贵阶层最关心的不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是尽快转手营利,企业职工既领不到股息,又无权参与决策,于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生产经营无人过问,企业效益每况愈下。

休克疗法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十分极端的经济政策,它推崇的是大破大立,试图在短期内将俄罗斯原有经济体系彻底解构,然后在废墟上迅速重建。可当时的俄罗斯,已经十分虚弱,根本经不起大折腾,这种猛药急灌的方式,虽然有可能让俄罗斯这个重病患者起死回生,但也有极大的可能,会因为其身体虚弱,经受不住猛烈的药性,而致使病情恶化。而后来的事情发展也不幸地证明,俄罗斯的下场属于后者。新体制不但没有挽救和扭转俄罗斯经济的颓势,反而使俄罗斯的经济彻底崩盘,社会动荡混乱,1992年底,失望至极的人们把改革方案设计者盖达尔从议会总理的位置上赶下了台。

据俄杜马听证会公布的材料,从1992年到1996年,私有化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卫国战争期间损失的2.5倍。正如1999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他的纲领性文章《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中痛陈的那样:“俄罗斯已不属于当代世界中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下降近50%,仅相当于美国的1/10,中国的1/5,俄罗斯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正在被推入第三世界的行列。”这个多年来与美国并称“美俄”的另一极,已经失去了在国际上说一不二的影响力,辉煌不复存在。休克疗法那段不堪回首的惨痛经历,今天被很多俄罗斯人称为历史上的第三次浩劫,前两次分别是13世纪蒙古铁骑入侵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入侵。

休克疗法在南美小国玻利维亚取得过成功,为什么这种治疗方案到了欧洲大国俄罗斯,却是药不对症?原因其实也并不复杂,毕竟玻利维亚的成功只是个个案,没有经过大面积使用验证,算不上是一套成熟的理论。而且玻利维亚与俄罗斯的国情还有较大的不同。玻利维亚原来搞的就是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少,经济总量也不大,整个国家“船小好调头”,加上又有西方大国帮衬,靠市场机制来熨平通胀,容易取得成功。这些条件,俄罗斯一样也不占,旧有的积弊存量那么大,却偏要心想一口吃个胖子,拿国运做赌注,把未经充分验证、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休克疗法仓促抛出,满以为播下的是龙种,可到头来收获的却是一地跳蚤

此后,俄罗斯经济一蹶不振,进入了十年漫长的寒冬,直到近些年来才开始出现难得的好转趋势,于是有人说,休克疗法终于初见成效了。但与其说是休克疗法终于见效,不如说是一个人曾误信了庸医,吞服“毒药”,期盼着神奇疗效,却没想到大病了十年之久,“短期阵痛”变成挥之不去的“长痛”,终于开始怀疑大夫,对药方稍加调整,病情却出人意料地明显好转。

“药方的改变”包括后来的继任者普京敢于纠正叶利钦时期的错误,搁置了一系列私有化计划,特别是能源通信等战略行业的私有化,并采取措施打击私有化中崛起的金融寡头。在普京的铁腕治理下,俄罗斯的种种跌势才得以制止,并逐步回升。但是,病情明显好转并不意味着康复,俄罗斯大病十年之后仍很虚弱,还需要长期对症的治疗调养,经济的发展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无论怎样,即便是俄罗斯的经济未来能全面地、持续地好起来,那也无法证明其改革头十年衰退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实践已充分证明,休克疗法无力完成经济振兴这一重大历史使命,要想重振当年超级大国雄风,俄罗斯恐怕还是得从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