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定城乡一体化产业发展规划

制定城乡一体化产业发展规划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统一市场既包括产品市场,也包括要素市场,对我国而言更加紧迫的是构建统一的要素市场。要素市场有利于盘活农村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主要要素资源,缩小产业差距,使产业关系逐步从政策驱动转化为市场驱动。只有尊重各方利益,承认彼此的利益诉求,通过建立共赢共享机制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才能实现城市乡村产业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一体化发展。

制定城乡一体化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纲和指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科学合理、统筹协调、符合国情和区情的产业规划有利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相关产业协同互动,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带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改变城乡产业独立发展的界限,打破城乡之间的产业壁垒,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空间统一规划,统筹考虑城乡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现状,统一编制城乡产业发展规划,使城市和农村在发展空间上同布局,在资源要素上同配置,在发展成果上同分享,为城乡产业互动提供基础条件,这是我们当期应该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依然突出。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经济发展全局,从更广阔的宏观背景和条件出发,将三次产业作为整体加以谋划。从城乡产业空间布局、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产业集群、生产要素跨区域与跨产业流动等多方面进行谋划。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将城市和乡村看作一个整体

既要摒弃那种将城乡隔离的传统认识,又要正视城市和乡村各自的特殊性,根据城市和乡村各自比较优势与资源禀赋,科学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在突出城市积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也要关注广大农村腹地的均衡发展,重视乡村的规划修编和产业布局,将乡村发展纳入区域经济总体规划中,充分发挥规划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提振和引领作用,逐步形成城区三产互动,近郊产业园区,远郊现代农业,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科学合理的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二)强化三次产业间联系,推动城乡产业有序转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指出,“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在实际操作中既要避免过去城市发展非农产业,乡村发展农业的单一产业格局,也要防止出现城市工业与乡村工业齐头并进的重复建设。

应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区域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力促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既要产生积聚效应,也要避免重复建设,使城乡发挥各自优势,在产业布局和结构层次上形成优势互补。如将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非农产业由城市转移到乡村,这样既可以为乡村注入新的现代化元素,有效地提升乡村产业结构,也有利于城市集中优势资源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让城乡之间互补共赢,形成新的双赢产业结构。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因为农村的发展较为滞后,因此应该加强对乡村的非农投入,比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产业发展环境,让非农产业在农村有序健康发展。

(三)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www.xing528.com)

统一市场既包括产品市场,也包括要素市场,对我国而言更加紧迫的是构建统一的要素市场。要素市场有利于盘活农村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主要要素资源,缩小产业差距,使产业关系逐步从政策驱动转化为市场驱动。

大市场的构建必须以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前提,政府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中不合理的制度安排,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解除阻碍城乡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为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健康的环境,要打破城乡间和区域间的地区分割,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城乡产品和要素的平等交换,促进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四)积极发展现代产业集群

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对产业集群进行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要纳入区域发展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机衔接;加快完善产业集群能源供应、给排水、排污综合治理等基础设施,加强节能管理和“三废”有效治理,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将配套中小企业纳入共同的管理体系中,推动协同制造和协同创新;调动行业协会、技术机构、龙头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作用的积极性,联合打造区域品牌;加强产业网络建设,深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构建“智慧集群”;努力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五)建立起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深入,依靠指令性的行政命令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产业协调发展涉及多个市场主体,是一个长期博弈的复杂过程。只有尊重各方利益,承认彼此的利益诉求,通过建立共赢共享机制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才能实现城市乡村产业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一体化发展。因此,应该构建城乡产业发展的共享机制、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利益分享机制、承接产业转移的利益传导等机制是实现产业协调发展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