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媒体的技术融合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促进了其稳步发展

新媒体的技术融合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促进了其稳步发展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媒体的技术支持正是这三大技术系统的一个融合,只有这三大技术共同发展,才能更好地为新媒体提供技术支持。新媒体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密切相关。国家为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的政策,为新媒体产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其能够健康、稳步、快速地发展。

新媒体的技术融合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促进了其稳步发展

我国新媒体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1.技术日趋成熟

技术的发展是科技进步的前提。新媒体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发生着改变。数字技术的发展是传媒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是新媒体产生的前提条件,也为新媒体的更新和发展提供了原动力,因此它当之无愧是新媒体的核心技术,甚至有人将新媒体称为数字媒体。数字技术其实就是将信息数字化的一个过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将要发送的信息进行编码和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译码。它实现了资源和信息的整合,实现了传播的多样性,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和发布信息,成就了新媒体传播形式多对多、传播内容多样化及交互性的新特征。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也是新媒体的依托。其中,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信息的交互传播。移动通信技术使人们在无线网络条件下,随时随地地传播信息成为可能,不再受到电线光缆等实体网络的限制。这三大技术的发展是互为支撑的。数字技术使信息在多种媒体之间交互传播成为可能,而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则实现了信息的传播,为信息的流动提供了不同的渠道。新媒体的技术支持正是这三大技术系统的一个融合,只有这三大技术共同发展,才能更好地为新媒体提供技术支持。

2.参与人群数量呈直线上升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及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向用户的各类生活需求深入渗透,提升手机上网的使用率。新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3.传播的内容和形式的改变

新媒体在三大技术的支撑下呈现出自己独有的优势:超媒体、交互性、超时空、个性化信息服务和虚拟信息传播。新媒体较传统媒体而言,在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上有较大的改变。

首先,传播形式的改变:从单向传播转变成互动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单向的不可逆的传播形式。传播的形式也更为个性化,微博、网络视频等媒体形式,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是“主导受众型”,而新媒体让传播形式转变成了“受众主导型”。受众可以自由选择和传播信息,即受众的选择权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尊重。从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方式来讲,接收和发送信息的方式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这正是由于无线网络的发展,使信息的传播不仅仅局限在固定的地点,受众能够随时随地地接收和发送信息。人们可以利用手机上网、看电视、发信息、传图片、视频聊天等。随着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这一特征将成为新媒体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在传播的速度上,新媒体比传统媒体要及时很多。新媒体在三大技术的支撑下,使信息的传播不再需要专业的团队、固定的场所及烦琐的后期制作和排版。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信息的发布比以往更准确及时。此外,在传播形式上,新媒体还具有交互性的特点,这是新媒体最重要的特征。新媒体的交互性打破了地域限制、国家限制甚至是文化的限制,使地域之间、国家之间、行业之间的边界变得不再明显。此外,在信息传播的边界上各种新媒体之间也在相互融合。例如,手机的基础功能是打电话发信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手机可以上网、看电视、视频。实现了手机媒体、网络媒体、互动性电视媒体及新型媒体群之间信息的融合。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收发的信息,这是新媒体最具代表性的特点。

其次,传播内容的改变:信息论认为,信息是需要依托物质性的载体才能实现转换,信息在物质性载体之间的流动是表象的,信息通过储存、处理和传递等过程实现载体之间的表象转换。从这个观点出发,新媒体传播内容的改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信息来源看,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信息的采集不仅包括传统媒体的摄像机、编辑机和录像带,还包括网络、手机等;在视频信息的处理上不仅包含图像,也包括数据;传播方式更是由单向性的转为交互性的传播方式。以上种种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播方式上的改变将直接导致新媒体在传播内容上的扩大,增加了其内涵和扩展了其外延。另一方面,从信息载体看,新媒体表象无论怎么转变,新媒体内容的载体是不变的,都是“比特语言”。传统媒体是以声音、文字、图像作为载体的,这些载体只能通过特定系统直观地呈现给受众,并不能在各个系统之间实现转换,而且由于技术的限制,声音、文字、图像在传播的过程中会有所改变,比如在转换过程中产生噪音、在传递过程中信息失真,在保存的过程中声音变质等,这就使得信息的真实度大打折扣。因此,无论从信息的来源还是信息的载体来看,新媒体在传播内容上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新媒体的传播内容不仅包含电视媒体、平面媒体,也包含新媒体及其支撑下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内容。(www.xing528.com)

4.国家对新媒体的重视

新媒体的发展速度很快,并且将会随着新媒体的载体、终端及新材料的出现不断发展变化。新媒体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密切相关。一方面,新媒体作为新兴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一系列问题,国家通过相关政策的出台,对这个行业做出方向性的指导,而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也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了素材。另一方面,新媒体对经济建设有着互相促进的作用,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催生了新行业、新领域。新媒体对文化领域的影响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可以说新媒体带来了一次文化改革。

国家重视新媒体产业,不仅仅是因为新媒体朝气蓬勃的发展,更是因为新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当前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通过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传播和获取信息,电子商务的发展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助燃剂”。新媒体产业在经济领域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对于消费者而言,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电子商务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对于国家而言,电子商务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新兴行业的发展。以物流行业为例,物流行业虽然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是在网络营销的催生下,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物流行业带动了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国家为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的政策,为新媒体产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其能够健康、稳步、快速地发展。

新媒体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网络媒体,主要包括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网络视频、网络广播、网络报纸和杂志、电子邮件、博客、网络动画及其他网络媒体形态。第二类是手机媒体,主要包括手机短信、彩信、彩铃,手机报纸、电子杂志,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游戏和动漫。第三类是互动性电视媒体,包括数字电视、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第四类是新型媒体群,包括户外新媒体、楼宇电视、车载移动电视。其中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博客和个人空间、手机媒体、微博等是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式上改变的代表。

搜索引擎:搜索就是在海量的信息中提取与人们的需要相关的信息,是人们对所需要的信息的一个选择的过程。在整体网民、手机网民中,搜索引擎都是第二大互联网应用。

门户网站:门户网站被认为是进入互联网的起点,其主要内容就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并提供给用户。门户网站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是不可小觑的。在内容上,门户网站的时效性和丰富性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门户网站是以分和秒来计算新闻的时效性的,而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等传统媒体相交之下时效性较慢。门户网站运用“比特语言”建立了内容强大的数据库,信息量和信息的丰富程度也是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因此,门户网站严重打击了传统媒体市场,并对其广告市场和人才竞争方面产生了不小的冲击。门户网站作为网民上网的初始站,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门户网站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都有较大的影响。以网络购物为例,它属于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网络经济,是由门户网站提供的一种新的购物模式,这种模式突破了购物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博客和个人空间:博客又被称为“个人媒体”,这种媒体传播方式为个人提供了相对独立的信息生产、共享和传播的空间。它是个人向多人的一种传播方式,它为大众话语权的充分表达提供了一个平台,是个人意志的充分表达。在博客出现以前,其他各大网络交流平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博客出现之后实现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充分表达。近年来,传统博客用户规模缩水的主要原因在于博客网站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改变,由以前的平民化转向了精英化。除了一些专业类的博客和粉丝较多博主的博客保持着较高的点击率外,普通博主数量正在减少,这部分人转向了一些互动性更强的应用,如微博、社交网站等。虽然传统的博客规模在下降,但是由于及时通信和SNS等新媒体植入了博客和个人空间应用,打破了传统博客网站的局限性,增强了博客的互动性、开放性和联通性,为博客用户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手机媒体:数字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为手机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机媒体包括手机报纸、手机游戏、手机电视、手机杂志、手机广播等,这些以手机作为终端的新兴媒体形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加速了传媒行业的发展。手机媒体较其他媒体有着更为普及、更便携、更强互动性的优势,在继“第四媒体”——互联网之后,手机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手机媒体能够得到快速普及,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智能手机是现在主流的移动终端,其特点是价格低廉、便于操作和携带。手机移动终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带来的必然是交互方式和使用环境的最大化,从而提升了手机上网用户比例。二是无线通信的发展为手机媒体的使用在最大程度上创造了条件。无线通信技术使手机媒体用户涵盖了全中国绝大部分人口和地区。移动互联网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发挥更大的潜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