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与价值

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与价值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此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承载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载体。所以保护、传承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与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其拥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也是构建各民族精神家园和文化记忆的宝贵资源。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逐渐开发和利用起来,成为繁荣民族地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宝贵文化资源。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精神记忆,更是少数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和缩影,它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是不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拥有不可再生性。此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承载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载体。因此,非遗的保护传承具有重要的精神文化价值。关系到民族文化血脉的传承、关系到民族精神家园的维护、关系到民族文化身份的识别、关系到人类文明多样化及可持续发展。所以保护、传承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民族存在的基础,既是其先民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在其历史发展和教育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而且这些文化传统往往成为人们为维护各民族的独立尊严以及复兴而奋斗的精神支柱。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共同心理结构、意识形态、生活习俗等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能够对一个民族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蕴涵着弥足珍贵的文化信息,这是不可再生的,是少数民族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凝结。(www.xing528.com)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潜在的经济资源价值。由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一无二和非人工再造的特性,从而决定了其不仅特殊、而且具有极高的存在价值,从而能够带来相应的经济价值。譬如,精美的民族纺织品、绘画、雕塑雕刻等手工艺品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追捧。此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还体现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等领域,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文化产业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能为当地的群众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渐兴起的民俗游、文化游、生态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亮点,因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掘利用成为活跃民族经济的潜在资源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社会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智慧及创造能力,具有科学研究的价值。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科学研究价值并不仅指民族历史文献才有的研究功能,而是要强调全部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视作文献来研究。文献不应仅限于少数的文字资料,还应该包含图像和其他信息资料。譬如,裕固族的创世诗《萨特》对研究裕固族族源、历史、宗教哲学、语言及风俗习惯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记录了藏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信仰。哈萨克族的史诗《黑萨》承载了哈萨克民族的文化记忆,蒙古族的史诗《江格尔》歌颂了蒙古民族的英雄历史。显然,人类的口头遗产是重要的口述史文献,文学艺术作品遗产也是一种文献,这些都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具有一定的文献研究价值[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