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护与传承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功承办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主会场活动,推动成立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南方石质文物保护基地。文物保护工程实施。据统计,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受损71处,形成文物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56项。2020年12月,市政府将故宫文物南迁旧址核定并公布为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要求相关单位做好故宫文物南迁旧址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此次展出的珍品包括名家书画作品72件,其中二级文物 5 件、三级文物13件。

保护与传承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综述】 完成乐山文庙、龙神祠保护修缮工程,举办武汉大学西迁乐山纪念展,实施峨眉山万年寺、乐山大佛附属造像等文物维修和抢险排危工程。成功承办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主会场活动,推动成立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南方石质文物保护基地。评选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4名,峨眉武术入选全国非遗保护典型案例。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文物局)和乐山大佛景区共同承办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主会场活动,6月13日在乐山大佛博物馆广场举行,为历届活动中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庞大、活动最精彩的一届,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召开中国石窟(南方)保护学术研讨会,举行巴蜀地区石窟与摩崖造像艺术展;市政府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省文物局签署《共建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增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南方石质文物保护基地,加强乐山大佛文物保护研究,构建乐山大佛展示利用体系;市政府与省林业草原局、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物局)签署《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利用,提高遗产地科学科研水平,推动遗产保护与展示利用、自然环境与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活动还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考察活动,推广乐山在文旅融合、遗产保护、文物合理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探索。

中国石窟(南方)保护学术研讨会现场      (游昌学 摄)

【文物保护工程】 规划引领。修改完善《峨眉山古建筑群保护规划》,上报省文物局待批。《柿子湾崖墓保护规划》经省文物局批复同意,4月报经省政府公布实施。

文物保护工程实施。完成乐山文庙、龙神祠、峨眉山万年寺等文物维修工程,实施乌尤寺大雄殿和乐山大佛附属造像105、125、136窟抢险排危工程,完成马边明王寺考古发掘项目,推进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勘查设计项目收尾工作;完成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宋家蒸功德碑保护维修工程方案编制及审批,正启动工程财评等前期工作;完成嘉州古城墙、丁佑君故居保护修缮工程方案编制,待修改完善报批后实施;启动乐山大佛右侧九曲栈道抢险性加固工程前期筹备工作。

年内,龙神祠修缮保护利用工程基本完工 (乐山广播电视报社 提供)

文物安全。完成大庙飞来殿、乐山文庙及老霄顶消防工程和龙神祠防雷工程;加大文物安全巡查检查力度,建立健全文物安全长效机制,全年无重大文物安全事故发生。做好“8·18”特大洪灾文物受损情况报告及灾后重建工作。据统计,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受损71处,形成文物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56项。争取将灾后重建项目纳入国家和省上文物保护补助资金项目,夹江千佛岩石窟维修工程(一期)、乐山大佛九曲栈道维修工程已列入2021年度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

博物馆建设。完成乐山文庙祭祀展陈、文化展陈等陈列布展工作,会同武汉大学完成武汉大学西迁纪念馆、第二男生宿舍——龙神祠陈列布展工作;峨眉山景区完成儒释道文化展区提升改造。推出特色展览,峨眉山博物馆于5月18日推出“匠心传承 碑刻拓墨”馆藏拓片展览,9月24日至10月10日举办“同绘川渝景 共抒巴蜀情”重庆四川美术名家作品联展,10月15日推出馆藏书画精品临展;犍为文庙与衢州博物馆共同举办“千年走一回 衢州孔府家庙文物展”,共展出文物42件。

【故宫文物南迁旧址升为市保】 有寺庙1处,祠堂6处,库房1处,旧居4处,转驳堆栈码头11处,计23处。因历史原因,仅有5处建筑遗存,其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欧阳道达旧居),文物点4处(易祠、梁廷炜旧居、尹焕章旧居、顺河场堆栈),分布于乐山高新区安谷镇。

易祠。又称易祠永庆寺、易洛祠,位于回龙村六组。建于清光绪年间,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后,基地分为周边四户村民所有,60年代后祠堂陆续改建,余一栋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建筑保留至今。(www.xing528.com)

欧阳道达旧居。位于安谷村八组。原为宋姓民宅,建于清代。宅院为曲尺形合院布局,小青瓦屋面,悬山屋顶,穿斗式木结构,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50平方米。

梁廷炜旧居。位于泊滩村三组。原为任姓民居,建于清代,为坐北朝南三合院式院落,小青瓦屋面,悬山屋顶,竹编夹泥套白墙,木结构穿斗式。现仅存部分厢房、偏厦建筑。

尹焕章旧居。位于泊滩村五组。原为袁姓民宅,建于清代,为坐西向东三合院落布局。现存部分房屋为平面一列三间吞口样式,小青瓦屋面,悬山屋顶,穿斗式砖木结构

顺河场堆栈。位于古佛寺遗址以北500米处。修建于清代,坐东南向西北,单檐,小青瓦屋面,悬山式屋顶,穿斗式木结构,三穿前后乳栿剳牵用五柱,素面台基。

抗战时期,故宫文物的存放点受战火威胁,而地处偏僻的乐山县安谷乡(今乐山高新区安谷镇)成为故宫南迁文物理想的存储点。从1939年9月起,9000余箱文物由民用大船运往安谷,分别安放在宋、赵、陈、梁、易家祠堂,“朱、潘、刘”三氏宗祠及古佛寺内。在文物存放安谷的八年时间,日机曾经两次轰炸乐山,城区一片火海,可是存放文物的几处地点安然无恙,最后一件不损“完璧归赵”。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特题颁“功侔鲁壁”匾额七份,褒奖安谷人民。坐落在安谷镇的故宫文物南迁史料陈列馆,由当地农民王联春出资,于2008年11月破土动工,2010年6月对外免费开放。该馆按照“朱、潘、刘”三氏宗祠旧貌修建,生动地展现了故宫南迁文物在安谷那段历史。

2020年12月,市政府将故宫文物南迁旧址核定并公布为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要求相关单位做好故宫文物南迁旧址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峨眉山博物馆“馆藏文物书画展”】 峨眉山博物馆从10月15日起在儒释道文化展区山灵水秀厅推出为期一个月的“馆藏文物书画展”。此次展出的珍品包括名家书画作品72件,其中二级文物 5 件、三级文物13件。展品既有齐白石徐悲鸿、冯建吴、黄君璧、周思聪、娄师白、刘止庸等国画大师的精品之作,也有康有为郭沫若等名人在峨眉山留下的行书墨宝,还有李琼久、李道熙等本土嘉州画派书画家的传世之作,具有很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是峨眉山博物馆馆藏书画中的精品。其中,郭沫若1959年题写的“天下名山”横幅,是首次长时间向公众展示。

【衢州孔府家庙文物展】 9月28日,“千年走一回——衢州孔府家庙文物展”开展仪式暨犍为县文旅新产品发布会在犍为文庙举行,展厅面积265平方米,展出42件(套)文物,包括衢州博物馆的清雍正孔庙青铜编钟、清雍正孔庙石编磬、民国《孔氏宗谱》、清衍圣宫孔祥珂·草书对联、清圣宫瓦当、宋先圣遗像碑拓片,以及犍为文管所馆藏文物金石战国墓群出土的青铜器、唐褐釉陶碗、新石器时代巫山青石石斧等。活动持续至11月30日。

“衢州孔府家庙文物展”活动现场  (乐山新闻网潘媛媛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