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务分析:会计报表与资产负债表

财务分析:会计报表与资产负债表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计报表附注为财务分析提供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重要的具体资料和情况。资产负债表既揭示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的数量和规模,又揭示企业所有者及债权人委托财产的状况及其安全程度。资产负债表各项目金额通常分为年初数和期末数两栏便于对比分析。

财务分析:会计报表与资产负债表

一、财务分析的基础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通过对会计所提供的核算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得出一系列科学的、系统的财务指标,以便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

(一)财务报表

企业财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主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等内容。主要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表包括营业收支明细表、存货明细表、固定资产明细表、营业外收支明细表等。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了帮助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报表项目等所作的解释,其主要内容有: 所采用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以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非经常性项目的说明; 会计报表中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其他有助于解释和分析会计报表而需要说明的事项。会计报表附注为财务分析提供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重要的具体资料和情况。

1.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为依据,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次序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状况。资产负债表既揭示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的数量和规模,又揭示企业所有者及债权人委托财产的状况及其安全程度。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框架结构由三个部分所组成,包括表首、正表和附注。表首主要注明报表的名称、编制单位名称、编制日期以及表中所使用的币种和货币单位等内容; 正表是该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其金额; 附注列示对正表内容中未能说明的事项或明细项目提供补充说明的内容。

资产负债表正表的基本结构是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原理,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先后次序分项目排列编制的。整个报表分为资产与权益两大基本部分: 在账户式资产负债表下,左方为资产方,列示资产各项目,反映企业拥有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存在形式,表明管理当局对其拥有资金的使用情况及其权益的安全状况; 右方为权益方,列示负债、所有者权益各项目,反映企业资产所使用资金的取得渠道,表明企业投资者及债权人在企业的权益; 两方总金额始终保持平衡关系,反映了资产和权益的本质联系,表明企业投资者及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主张权、要求权。除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外,还有报告式资产负债表和营运资本式资产负债表等。报告式资产负债表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上下垂直排列,资产排在表格的上部,其次是负债。资产负债表各项目金额通常分为年初数和期末数两栏便于对比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格式和内容如表10-1所示。

表10-1 资产负债表

2. 利润表的内容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它是以“利润=收入-费用”这一会计等式为依据编制而成。利润表就像一个水池,收入是它的进水管,支出是它的出水管,两个水管都打开,最后能否蓄下水呢? 这就是利润的“来龙”。利润的分配就是“去脉”,说明利润这块蛋糕如何瓜分。通过利润表可以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利润的增减变化原因。预测企业利润的发展趋势,为投资者及企业管理者等各方面提供财务信息。利润表的基本作用是确认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反映利润实现过程、预测企业未来利润发展。利润表的基本结构分为表首、表身和附注三个部分,其中,表身的基本结构依据“收入-费用=利润”公式设计。利润表表身部分的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单步式将全部收入项目列上半部,费用项目列下半部,一步计算出利润; 多步式按损益各项目的配比关系及重要程度分步骤排列,便于分析利润的构成和损益形成情况。通常使用多步式的利润表。有关利润分配情况的会计资料也可以另外编制利润分配表单独呈报。多步式利润表的基本格式如表10-2所示。

表10-2 利润表

3. 现金流量表的内容

现金流量表是综合反映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及现金净流量的表式报告文件。现金流量表的基本作用是补充说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信息,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流量信息; 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及其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包括企业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 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情况; 分析企业收益质量及影响现金净流量的因素。具体作用有: ①揭示企业产生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 ②揭示重大事件的影响; ③说明企业承担未来的某些义务的能力,如贷款利息的偿还,纳税及法律义务等; ④说明企业未来的融资需要。

所谓现金流量是指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净现金流量等三个概念。这里的现金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其中,现金包括日常核算中的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等; 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如3个月到期的短期投资债券等。

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是依据“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现金净流量”公式设计的。在现金流量表中将现金流量分为三类编排列示。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每一项都分为流入量、流出量和净流量三个部分分项列示。其中,营业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有关的活动,如销售商品收到现金、购买商品支付现金等;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与非流动资产的取得或处置有关的活动,如购买股票或债券支付现金,销售长期投资收回现金等;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涉及企业财务规模的变动或财务结构组成变化的活动,如向银行借入款项收到现金、归还银行借款支付现金等。

我国现金流量表分为基本部分和补充资料部分。其编制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其中,现金流量表的基本部分按直接法编制,补充资料部分用间接法编制。所谓直接法是指按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直接反映企业各种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所谓间接法是以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等有关项目,据此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如表10-3所示。

表10-3 现金流量表

续表

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按照财政部新颁布《企业会计准则2006》,新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它是综合反映构成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一张财务报表。当期损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与所有者的资本交易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应当分别列报。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一般应单独列报以下项目: ①净利润; 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其总额; ③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 ④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⑤按照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 ⑥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二)审计报告的内容

审计报告是财务分析的重要信息资料,是评价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依据。审计报告是指由企业管理当局聘请的注册会计师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会计法规和标准,对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以后,出具的有关企业财务报表是否符合要求与标准的审计意见报告文件。审计报告意见应与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等资料一同定期向公众披露。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意见通常有以下四种:

(1)无保留意见(又称不附条件的意见),说明被审计企业出具的财务报表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在被审计期间的财务业绩、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情况。

(2)有保留意见(又称附条件意见),说明审计师对被审计企业除个别审计项目或内容出具了保留意见外,整个报告仍然出具了无保留意见。

(3)否定意见(又称反面意见),说明审计师认为被审计企业的财务报表没有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业绩、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情况。

(4)拒绝出具意见(又称放弃发表意见),说明审计师的审计范围与内容受到限制无法形成会计意见,对审计结果拒绝发表意见。

上述四种意见中后三种属于不利意见。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审计师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并不是完全地保证被审计的财务报表就无重大错误

(三)其他应披露信息

其他应披露的信息通常是指除了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外的其他应披露的信息。主要包括重要提示、上市公司基本情况介绍、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董事会报告及重要事项等。

三、财务分析的方法

财务分析常用的主要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等多种。在《财务分析》这门课程中,将详细讲解这些分析方法。本章仅对这些方法作简略介绍。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相关经济标的数量上的比较,来揭示经济指标间的数量关系和数量差异,从而达到分析目的的一种方法。经济指标间存在着某种数量关系,说明生产经营活动的一定状况。经济指标间出现了数量差异,往往说明某些经济现象有值得进一步分析的问题。比较分析法的主要作用在于指出财务活动中的数量关系和存在的差距,从中发现问题,为进一步分析原因、挖掘潜力指明方向。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也就没有分析。(www.xing528.com)

比较的方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它不仅在财务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其他各种分析中也是最基本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是财务分析最基本的方法。比较分析法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绝对数的比较,也可以是相对数的比较; 可以是单项指标的比较,也可以是整个财务报告的比较; 可以是实际指标同计划指标比较,以揭示实际与计划或定额之间的差异,了解该项目指标的计划或定额的完成情况; 也可以是本期指标同上期指标或历史最好水平比较,以确定前后不同时期有关指标的变动情况,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和经营管理工作的改进情况; 还可以是本单位指标同国内外先进单位指标比较,以找出与先进单位、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推进本单位改善经营管理,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财务指标比率,来确定财务活动变动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比率是相对数,采用这种方法,要把分析对比的数值变成相对数,计算出各种比率指标,然后进行比较,从确定的比率差异中发现问题。这种方法还常能将在某些条件下的不可比指标变为可以比较的指标,以便进行分析。比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常见的比率指标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构成比率。它又称结构比率,用来计算某项财务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它通常反映会计报表各项目的纵向关系。在财务报表结构分析中,构成比率可以用于计算: ①各资产项目占总资产的比率; ②各负债项目占总负债的比率; ③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占总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比率; ④各项业务或产品利润、收入、费用占总利润、总收入和总费用的比率; ⑤单位成本各构成项目占单位产品成本的比率; ⑥各存货项目占总存货的比率; ⑦利润分配各项目占总的利润分配数额的比率等。利用构成比率指标,可以考察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形成、安排是否合理,某个部分在总体中的地位、作用,以便协调各项财务活动,突出重点。

(2)效率比率。效率比率用来计算某项财务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例,反映投入与产出、耗费与收入的比例关系。如成本费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率、成本费用与利润的比率、资金占用额与销售收入的比率、资金占用额与利润的比率、资本数额与利润的比率等。利用效率比率指标,可以对企业进行得失比较,分析考察企业财务成果,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水平。

(3)相关比率。相关比率用来计算除部分与总体关系、投入与产出关系之外的具有相关关系的指标的比率,以反映有关财务指标间的相互联系,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如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即资产负债率;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流动比率; 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速动比率;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总额的比率等。利用相关比率指标,可以考察企业有联系的相关指标之间安排是否合理,能否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

在采用比率分析法进行财务分析时,因分析资料的使用者的目标、用途不同而异,有时利用相同计算结果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也不一样。企业需要测算哪些比率或者说哪些比率是重要的,均取决于有关方面的不同利益和兴趣。如债权人主要关心企业资产的流动性,特别注意衡量企业流动性的比率。投资者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在于考察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经营趋势,以便取得理想的投资报酬,他们特别注意的则是有关利润指标等。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不能把比率本身当做目的,计算各项比率是借助它们来说明有关企业的财务活动,以及企业目前的和历史的状况。

(三)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将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对比,求出它们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分析方法可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状况的变化,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变动的性质,并能够判断企业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增减变化的性质,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有以下三种:

(1)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它是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主要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绝对额或比率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动幅度,考察有关财务指标的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

对不同时期财务指标的比较,可以通过计算动态比率指标进行,如销售收入增长的百分比、利润增长的百分比等。动态比率按所采用的基期数的不同有两种: 一是定基动态比率; 二是环比动态比率。定基动态比率是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固定的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 环比动态比率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额为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

(2)按绝对金额编制的比较财务报表。这也就是财务报表金额的比较。它是将连续若干期的财务报表的金额数字并列起来,比较其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增减变动幅度,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发展变化趋势的一种方法。按绝对金额编制的比较财务报表一般有两种: 一种仅罗列连续若干期的报表金额; 另一种则在比较财务报表上增设“增减金额”一栏,反映比较的结果,还可以再设“增减百分比”一栏,以便使增减变动的情况更加清楚。

(3)按相对比率编制的比较财务报表。这也就是财务报告构成的比较。它是以财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出其各组成指标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比较各构成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判断企业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这种方法是在按绝对金额编制比较财务报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优点在于能够揭示比较财务报表中各项目的构成比例关系,另外,用百分比分析不仅使本企业各期得以比较,而且还可使两家企业直接比较,或本企业与同行业平均数直接比较。用这个方法可以不考虑两家企业规模上的差别,只要把各项目数字都化成百分比后,各财务指标的相对百分比及其优劣就显得十分清楚。

(四)平衡分析法

平衡分析法是运用财务报表间钩稽关系及有关报表内部各指标间相互平衡关系原理,分析有关财务指标及其变动规律与现象,进而达到分析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

(1)资产负债表平衡分析。

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原理是: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如果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话,则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营运资本=非流动资产-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说明,企业通过举借短期负债获得的资金,应满足用于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而长期负债取得的资金以及通过发行股票取得的资金应满足长期资产的资金需要,由此可以分析资金的来龙去脉,进而可以分析资金使用或取得资金的渠道是否合理与恰当。

(2)财务报表间有关项目平衡分析。

财务报表间有关项目平衡主要有: 利润表中“未分配利润”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数额; 利润表及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金额计算调整后的金额应等于同期现金流量表中的相关项目金额。

(五)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指对经济活动的总体或部分总体进行因素分解,确定影响经济活动总体或部分总体的各种因素及影响方式,按照一定的方法计算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活动总体或部分总体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方向的一种分析方法。常见的因素分析法主要有:

(1)主次因素分析法。主次因素分析法,也称ABC分析法或重要程度分析法,它是按照影响分析对象的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比如,按各种因素在分析总体中的比重大小,依次区分为主要因素A、次要因素B、一般因素C,然后依次分析各因素的具体影响,重点突出,容易抓住主要矛盾。

(2)因果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是利用影响分析对象的各因素与分析对象及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比如,产品销售数量与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之间就存在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称为正相关因果关系; 而产品销售成本与销售利润则存在负相关因果关系; 在销售毛利为正数时,销售收入与销售利润呈正相关因果关系等。

(3)平行影响分析法。平行影响分析法又称因素分摊法,它是利用各因素与分析对象同时变动、平行影响的关系来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比如,对企业营业费用的分析,就可以先将营业费用按比例分摊到各受益部门,然后对各受益部门的经营业绩及其对企业总业绩的影响进行分析,容易客观准确地分析各业务部门的经营业绩。平行影响分析法可以进一步分为平均分摊分析法、差额比例分摊法、变动幅度分摊法等多种。

(4)连环替代法。连环替代法又称连锁替代法,它是在分析对象确定差异的基础上,利用顺序替代各影响因素,并计算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的方法,达到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分析对象具体影响程度及影响方向、目的的一种方法。连环替换分析法是顺序用各项因素的实际数替换基数,借以计算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趋势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可以揭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但不能揭示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采用连环替换分析法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找出主要矛盾,明确进一步调查研究的主要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