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失业的存在及根源:有效需求不足

失业的存在及根源:有效需求不足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面前,凯恩斯不得不承认失业的存在。这种失业的存在,乃是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前面我们讲过,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处于“小于充分就业均衡”,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鉴于消费倾向“规律”的作用导致消费不足,从而使得有效需求不足。对此,凯恩斯用心理上的灵活偏好说明了利息率的决定及其不能无限下降的原因,从而论证了投资需求的不足。

失业的存在及根源:有效需求不足

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面前,凯恩斯不得不承认失业的存在。凯恩斯认为,除了传统经济学提出的“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这两种失业形式外,还存在着第三种失业,即“非自愿失业”。所谓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或低于现行工资,但无工作可做而产生的失业。这种失业的存在,乃是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在资本主义社会,只要存在这种“非自愿失业”,“充分就业均衡”就不可能实现。

什么是“充分就业”呢?凯恩斯说:“在实际生活中,没有非自愿失业之存在。此种情形,我们称之为充分就业。摩擦的与自愿的失业,都与‘充分’就业不悖。”[1]在另一处,凯恩斯又给“充分就业”下了一个定义:“所谓充分就业者,即当对劳力产物之有效需求增加时,总就业量不再增加之谓也。”[2]在这里,凯恩斯所谓的“充分就业”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失业人口保持在一定比例,即消除了“非自愿失业”的一种就业水平;第二,雇主、资本家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使总就业量扩大到一点,在该点上,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即达到了均衡状态。这时,再增加对消费品和投资品的需求,总产量已不能再增加,即供给不再有弹性,这时的总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美国的肯尼迪与约翰逊政府时期,经济咨询委员会把4%以内的失业率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在尼克松和福特任总统时,该委员会考虑到结构性失业的增长,又把5%或5%以内的失业率定为充分就业的标准。

前面我们讲过,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处于“小于充分就业均衡”,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为什么会产生有效需求不足呢?凯恩斯认为,这是由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和“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引起的:“心理上的消费倾向”使消费的增长落后于收入的增长,因而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和“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使预期利润率有偏低趋势而与利息率不相适应,因此引起投资需求不足。

就心理上的消费倾向来说,凯恩斯断言,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消费不足,是由于人类的一种“天性”,即人们天生就有爱好储蓄的心理倾向。这就是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量中,用来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而用来储蓄的部分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用凯恩斯的话来说,就是“无论从先验的人性看,或从经验中之具体事实看,有一个基本心理法则,我们可以确信不疑。一般而言,当所得增加时,人们将增加其消费,但消费之增加,不若其所得增加之甚”。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这一规律是引起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

鉴于消费倾向“规律”的作用导致消费不足,从而使得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凯恩斯抛弃传统的节约原则,提倡高消费,鼓励浪费性消费,甚至认为建立金字塔地震乃至战争,均可增加财富。所以,凯恩斯认为节俭是悖理的。

节俭悖理是说,如果在国民经济中人人都努力增加其储蓄量,其结果是,从个人来说,家庭储蓄量会增加;但从全社会来讲,总储蓄量不会上升,甚至可能趋于下降。因为全国大多数家庭都努力提高其储蓄,势必造成消费需求趋于下降,总需求趋于下降,从而社会的总收入下降。结果,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反而可能低于提高储蓄之前的储蓄量。

传统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节俭是一种美德,因为节俭能使资源用于投资而不是用于消费,因此节俭有可能增加资本存量(包括厂房、设备),并有助于提供就业机会与增加财富。例如亚当·斯密就认为“资本因省吃俭用而增加,因挥霍和行为不检而减少”。凯恩斯提出“节俭悖理”这一论点,正好与传统的“节约是美德”相对立。传统的“节俭”观点之所以认为节俭是一种美德,关键是认为储蓄会转化为投资,因而不会导致总需求的下降,而只是在资源的使用上从提高现在消费转移到“为了未来的消费”——投资。但是凯恩斯认为储蓄与投资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件事,两者是彼此分离的,投资并不是受储蓄的支配,而是受“心理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所支配,所以全社会提高储蓄会得到迥然不同的结果。(www.xing528.com)

但是,凯恩斯所做的投资与储蓄互不相关的假设是过于僵硬的,事实上,储蓄增加必然使利息率下降,从而对投资更具有吸引力。这一点,凯恩斯自己也是承认的,但他提出投资不仅取决于利息率,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是使投资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利润率在下降,但只要利息率能下降得比利润率更大,投资仍然可以增加。对此,凯恩斯用心理上的灵活偏好说明了利息率的决定及其不能无限下降的原因,从而论证了投资需求的不足。

所谓流动偏好(或译为灵活偏好)是指人们有一种愿意保留灵活的现钱于手中的心理动机,即人们总想在手头保存一定量的货币,以便应付日常开支、意外开支和进行投机活动。这里的流动(或称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变成现金的难易程度。西方经济学认为,现金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商业票据、有价证券次之;至于机器、厂房等就难于按原值卖出而变成现金,因而流动性最小。凯恩斯认为,人们的心理都偏好流动性,喜欢保存现金,所以他把利息的性质单纯归结为货币现象,归结为是保持流动性最大的货币还是放弃这种流动偏好的心理决策问题。因此,他认为,利息不是对于储蓄或“等待”的报酬,而是对于在一定时间内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

但是流动偏好的作用使利息率的降低有一个限度。由于投资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扣除市场利息率以后的预期纯利润率,因而利息率对投资设置了一个障碍,即资本不能低到这个限度以下,否则人们宁肯保留货币于手中,也不愿意投资。可用图7-5来说明。

在图7-5中,横轴OM代表货币数量(即货币供给),纵轴Or代表利息率,L是货币需求曲线(或称流动偏好曲线);M是货币供给曲线,假定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决定,所以它是垂直的。L与M相交于A,此时利息率为r1,如果想降低利息率,则扩大货币供给的数量,即把M增加到M',L与M'交于B,此时利息率为r2。但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B点之右,利息率不再降低了。所以,B点之右被称为“流动性陷阱”或“凯恩斯陷阱”,即无论货币数量如何增加,利息率不会再下降。

图7-5 利息率的决定与变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