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SPO职位跃迁力:攀登高峰,开启职场新局!

SPO职位跃迁力:攀登高峰,开启职场新局!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对照SPO职位跃迁力模型,写出自己的职位阶梯。2017年6月3日,他用时3小时56分,成功徒手攀登上了美国酋长峰。在“汉诺侠”之前,世界上还没有人能够成功攀登它。通过神性通道进行职业发展与跃迁,像“汉诺侠”那样“垂直攀登”的能力构成是怎样的?图7-3-1T型优势能力组合(左图)及SPO职位跃迁力模型(右图)示意图“汉诺侠”的核心能力是徒手攀岩并以此谋生和实现自我价值。

SPO职位跃迁力:攀登高峰,开启职场新局!

重点提示

※ 一些人非常精明灵活,但是缺乏垂直攀登能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对照本节的相关阐述和案例,写出自己的T型优势能力组合。

※ 对照SPO职位跃迁力模型,写出自己的职位阶梯。

凭借职业成长飞轮创造模式等职业成长模型,让我们不再盲目地“随机游走”。所谓职业发展——有点浮夸的流行说法叫作“个体崛起”,就是成长到一定程度,我们就要职位跃迁。水往低处流,而人往高处走!关于职位跃迁,人力资源专业人士或非专业人士对此都有很多讨论,畅销书及理论模型也逐渐丰富起来。

笔者看来,职位跃迁分为世俗的和神性的两种通道。

世俗通道就是“考证书、拿文凭、评职称”等满足规定的跃迁条件,也包括“找关系、跟对人、会来事”等一些所谓的捷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说:“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外国的月亮就圆一些吗?万维钢在《常青藤的绵羊》一文结尾写道:“美国名校找到了一种很好的商业模式。在这个模式里最重要的东西是排名、科研、录取和校友捐款,教学根本不在此列。”由此推断,一些美国名校师生并不比“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好到哪里去。例如:一位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在网络上分享了他的心声:“如果要出人头地,出类拔萃,那么就是要完全配合并服从于(名校)这个系统。我看到过我身边不少朋友,为了成绩和简历,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友情、爱情、个人探索、课余活动等,而这些牺牲恰恰又是构建一个人内心和灵魂的基石。”

爱奇艺打造的《奇葩说》节目中,有一期选手是来自清华大学的校园“风云人物”梁值。梁值不仅学习能力一级棒,而且在表演、唱歌、主持、运动方面也是样样在行,在大学及社会上各种奖项拿到手软。作为学霸中的学霸,校方眼中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梁值拥有法律学学士、金融学硕士、新闻传播学博士三项清华大学学位。所以,他一登上《奇葩说》的舞台就说,自己拥有三项清华大学学位,但现在正为毕业后选择什么工作而苦恼,请三位导师给支个招。

结果,他一开口就惹怒了三位导师。导师之一蔡康永直接按铃淘汰,理由是上台的选手要有自己的观点并提问,而不是来这儿找工作。随后梁值极力为自己辩解,解释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为什么会选择这三个专业等。此时同是清华大学出身的另一位台上导师高晓松已经听不下去,直言不讳地批评道:“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觉得愧不愧对清华大学对你十多年的教育?”

以通常的标准判断,其实梁值挺优秀的。大学普遍存在这些“通常”的判断标准,转场到职场中还更严重一些。世俗通道有套路或捷径可寻,也隐藏危机。王东岳在《物演通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出于同一机制,宇宙的条件化演进,必使越后衍的物种其存在度越来越弱,这种情形是典型的累卵之危。每一个条件就像是一枚鸡卵,你需要的生存条件越多,相当于把众多鸡卵垒得越高,你置身于那高高叠起的累卵之上,心里岂能不疑惧忐忑!倘或其中的某一个必需条件突然崩溃,就像那叠罗汉似的某一鸡卵骤然碎裂,你的整个生存基础不免立刻轰然坍塌。”

职位跃迁时,不适合世俗通道,就可以试试神性通道。这里的神性,表示个体聚精会神、自我主宰的精神性。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提出一个命题:人是被判定为自由的。在萨特看来,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人之初是个无,他什么也不是。直到后来,在这个世界上崛起,然后才规定他自己。人要通过自己的创造,最后才能获得自己的本质。

人们内心深处会远离职场中的“妖魔”,却非常崇拜专业领域的“大神”。这里的神性,还表示为人的神圣性、利他性,个体有使命感,以自己的职业或事业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一个人要走得远,根基要正,这样才能保有并享受自己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神性通道如同直面悬崖,必须垂直攀登,虽然过程中有些艰难,但也会乐在其中。稻盛和夫说,人生要做垂直攀登!秉持坚定的意志,一步一步、踏实努力的人,不管路程多么艰辛和遥远,最终他一定能登上人生的顶峰。

徒手攀登(Free Solo)是指无辅助、无保护、单人徒手攀岩,无论危险性还是挑战性,都被列为极限运动之首。美国人亚历克斯·霍尔诺德被称为“汉诺侠”,是一名徒手攀岩狂热爱好者。2017年6月3日,他用时3小时56分,成功徒手攀登上了美国酋长峰。此前,《国家地理》杂志将徒手攀登酋长峰称为“无保护攀登界的登月”。

酋长峰高度914米,是全球最大的花岗岩巨型独石,几近垂直地耸立于美国加州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内。在“汉诺侠”之前,世界上还没有人能够成功攀登它。(www.xing528.com)

“汉诺侠”出生于1985年,5岁时就喜欢到房顶爬上跑下,11岁开始攀岩,每天去岩馆攀爬3个小时。“汉诺侠”具有较高智商,痴迷攀岩也喜欢读书,高中毕业顺利考入名牌大学。19岁时,他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退学,离群索居进行职业攀岩。近10年时间,“汉诺侠”常住在一辆改装的房车里,像羚羊一样迁徙,四处奔波寻找适合攀登的岩壁。

“汉诺侠”在徒手攀登领域出类拔萃的表现,引起了商家的合作兴趣,花旗银行宝马汽车等大牌企业与他都有产品代言合作。除此之外,“汉诺侠”通过拍电影、参加电视节目、发起赞助等多种形式也可以获得赢利。

通过神性通道进行职业发展与跃迁,像“汉诺侠”那样“垂直攀登”的能力构成是怎样的?它分为核心能力与辅助能力两个部分,两者构成一个T型组合,称为T型优势能力组合,见图7-3-1的左图。

图7-3-1 T型优势能力组合(左图)及SPO职位跃迁力模型(右图)示意图

“汉诺侠”的核心能力是徒手攀岩并以此谋生和实现自我价值。“汉诺侠”的辅助能力有哪些呢?“汉诺侠”在大学主修工程,他习惯以工程思维进行攀岩训练和实操管理。在他的房车内,藏有数百页训练日志和线路记录。经过两次有绳攀登酋长峰“彩排”后,“汉诺侠”必须牢记绝大部分路段上每一步的操作方法,细化到手指抓住那个位置,相应地脚趾踩在什么地方。面对成千上万个步骤或细节,如果有一个搞错了,整个徒手攀岩就可能“无解”了——人体悬挂在几百米高的垂直峭壁上,束手无策,只能……在空闲时间,“汉诺侠”会读很多文学哲学书籍。因此,他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武士精神、超越自我、死亡概率等很多问题有独特的理解,这些有助于构建“汉诺侠”的徒手攀登信仰和职业使命。

我们上大学选专业,目的应该是为了构建自己的核心能力;学校贯彻博雅教育及知识付费平台提供的通识教育,目的应该是为了构建我们的辅助能力。

在T型优势能力组合中,核心能力就像一个钻杆,越深入越好;辅助能力就像为钻杆提供放大动力的旋臂,要有适当的宽度和长度。两者组合而成的“人生钻机”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让我们个体商业模式实现赢利累积,最终达成事业愿景。因此,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首先要有一个T型优势能力组合。

我们再研究一下《三体》作者刘慈欣的T型优势能力组合:刘慈欣的核心能力无疑是科普小说写作能力,而他的辅助能力是什么呢?刘慈欣说,自己是个狂热的科学迷,痴迷航天航空,热爱武器、游戏和网络,喜欢物理等基础学科,喜欢俄罗斯文学和看电影,是一个十足的电影爱好者。他还坚持从事一份工程师的工作,这样能够日常接触现实世界的问题。除此之外,为了创作更优秀的科普作品,他还会去实际体验相关的工作岗位。

除了刘慈欣、“汉诺侠”,凡是有巨大职业成就的人,像爱因斯坦、德鲁克、乔布斯杨振宁李政道、比尔·盖茨、郎朗等都会有一个T型优势能力组合。

有了核心能力和辅助能力,如何形成核心竞争力?一种核心能力叠加多个辅助能力,可以借鉴查理·芒格提出的好上加好(lollapalooza)效应,主辅能力同向叠加,共同作用于同一个方向,产生了极强的放大与协同效应。核心竞争力也是一种系统性能力。按照系统科学的解释,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影响下,一个人的核心能力与多种辅助能力不断交互作用,发生非线性反应,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逐渐地核心竞争力就形成和涌现了!

除此之外,本书第4章重点讲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尤其是SPO核心竞争力模型,对于个体职位跃迁同样适用。研读一下第4章并“借假修真”,转换成个体身份,将会有更多收获。个体与企业还是有些差异,表达方式上也应该有所区分。所以,我们将个体的核心竞争力模型叫作SPO职位跃迁力模型,它由T型优势能力组合(简称“优势能力/Strengths”)、职位阶梯(Positions)、环境机遇(Opportunities)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其中SPO取自三个组成要素的英文首字母,见图7-3-1的右图。

优势能力、职位阶梯、环境机遇三者共同发挥系统性作用产生职位跃迁力,其具体的反应过程和增强原理如下:职位沿着阶梯跃迁需要评估外部的环境机遇及内部的优势能力。当三者能够统一起来,个体职位就获得了沿着职位阶梯前进一次的机会。如果个体职位成功跃迁了一次,职位跃迁力就累积了一次。如果职位沿着阶梯跃迁所获得的成功次数远大于失败次数,那么我们就说该个体具有了职位跃迁力。也就是说,职位跃迁力是职位晋升实践中形成的,依靠职位跃迁的成功次数和成功率来衡量的,有一个较长期的累积过程。详细的原理和解释请参见第4章的内容。

在SPO职位跃迁力模型中,优势能力、职位阶梯、环境机遇三者缺一不可,并且它们必须相互匹配、有效连接,形成“三点一线”,才能涌现出系统结构下的协同效应,才能最大效能地构造职位跃迁力。

另外,图7-3-1左图所示意的T型优势能力组合也代表了我们个体的能力圈。巴菲特说:“对于你的能力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范围大小,而是你如何能够确定能力圈的边界所在。如果你知道了能力圈的边界所在,你将比那些能力圈虽然比你大5倍却不知道边界所在的人要富有得多。”

本节开头说到,职位跃迁分为世俗的和神性的两种通道。T型优势能力组合理论、SPO职位跃迁力模型是为选择神性通道进行职位跃迁的个体提供的一套方法论。当然,现实中的职位跃迁要复杂得多,较多情况下会涉及T型优势能力组合的调整,辅助能力可能变为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也可能转变为辅助能力等。这方面的问题,下一节将给出一些简要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