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客厅家纺的造型工艺优化设计

客厅家纺的造型工艺优化设计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客厅空间整体家纺设计中,从结构设计到工艺设计,都应力求使设计与工艺良好契合,以下举例说明。立体布偶是整体呈现立体形态的布偶,其造型工艺是通过合理设计的结构曲线的缝合,而形成一定的立体形态或形成多个立体形态的组合。19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出现了许多制作精美、申请了专利的布艺人偶,这些艺术家手工制作的布艺人偶是收藏者非常喜爱的藏品。

客厅家纺的造型工艺优化设计

好的设计要符合科学生产规律,与产品工艺良好契合,并创造好的经济利益。在客厅空间整体家纺设计中,从结构设计到工艺设计,都应力求使设计与工艺良好契合,以下举例说明。

(一)贴布绣的工艺创新

本案的靠垫、背景墙装饰画在工艺缝制过程中,旦角妆面图案的表现通过曲线分割的块面结构、拼布、贴布、手工刺绣等工艺来实现的,其中需要在多处使用贴布工艺。按照传统方法将涉及大量的手工贴缝,工艺成本过高,因此,在造型工艺过程中对该工艺进行改良,通过裁片粘衬——机缝拼接——整体廓形工艺板扣烫——透明缝纫线机辑边沿——仿手工花式线迹机辑边沿的工艺优化,使手工贴缝转化为机缝工艺,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二)结合使用功能,对同一图案进行不同的装饰工艺表达

背景墙装饰画和靠垫,使用目的不同,对于同一装饰图案的工艺处理方法也有不同。背景墙装饰画,更为强调家纺的装饰性,在图案表现时使用了拼布、贴布、手工刺绣、线迹绣、珠绣饰物装饰等工艺方法,使平面图案具有一定的凹凸效果,特别是头饰表现中使用的珠绣工艺,其圆珠、异形珠等饰物在光线的映射下,会产生璀璨、华丽的视觉效果,与背景墙装饰画的装饰功能相得益彰。靠垫家纺设计时,对于同一妆面图案的头饰表现,从靠垫的可倚靠功能性、使用性出发,采用手缝辫子绣针法盘旋缝制,既获得了精致独特的装饰效果,又保证了使用时的柔软舒适。而且,在系列靠垫的款式设计中,对于比较小的图形妆面图案,使用了数码喷印工艺与贴布工艺结合的表现方式,降低工艺成本的同时,又很好地表达了设计构思,丰富了整体设计的视觉效果。

(三)实现设计——布艺人偶的造型工艺

布偶也被称为布艺玩偶,是用布艺材料制成的玩偶,其种类繁多,造型千姿百态,常见的布偶有动物、人物、植物等造型,也有字母、物件、用具等其他造型,其中人物造型的布偶被称为布艺人偶。

1.常见布偶的造型工艺

布偶按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扁平布偶、半立体布偶与立体布偶三类(图7-22)。扁平布偶是指各部件均由两片相同裁片缝合而成的布偶,其结构、工艺简单而容易操作,一般是经过将各部件的两片缝合,翻至正面后充填棉花,然后再通过组合的工艺成型。半立体布偶是在扁平布偶的基础上,在底部增加一个底片,形成更加便于立放的布偶,其结构、工艺与扁平布偶相抵,但需要增加一个底片的结构设计,需要在工艺缝制时将底片与上部主片形成的立体空间沿底片外边缘缝合。半立体布偶最早见于日本布偶,现在已深入我们生活的多方面,以简洁的造型、方便的立放、乖憨的神态、多变的装饰而受到大众的青睐。立体布偶是整体呈现立体形态的布偶,其造型工艺是通过合理设计的结构曲线的缝合,而形成一定的立体形态或形成多个立体形态的组合。立体布偶的造型工艺比较复杂,能够呈现站、蹲、卧等千姿百态的造型,可以拥有立体感很强的五官与表情。立体布偶最早多见于欧美布偶或玩具,现如今则以其丰富多姿的造型设计受到全球消费者的追捧与喜爱。

图7-22 布偶的种类

立体布偶的结构设计是布偶造型工艺环节重要且较难完成的部分,需要制板师对从平面到立体关系的透彻理解。如站立式布偶的结构设计,其设计核心是在平面的主要形态中加入一定的厚度结构,如图7-23所示的站姿象布偶就采用这样的结构。再如坐式布偶的结构设计,则需要将立式结构的四肢部分进行适当的结构变形,如图7-24所示的坐姿兔布偶结构。

图7-23 站姿象布偶的结构

图7-24

图7-24 坐姿兔布偶的结构

2.布艺人偶的设计背景

布艺人偶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已经越来越多地走入我们生活中,它可以给天真无邪的孩童带来愉悦、快乐,给承受压力的成年人带来情感慰藉,陪伴老年人度过温馨的晚年时光。布艺人偶也是庆祝节日、举办活动中具有礼品性质、纪念意义的物品,它被附加了更多的实用价值、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甚至逐渐演化为一种文化现象。

目前,国内对布艺人偶的设计、工艺研究的主要成果有滑树林先生的《北京绢人》、东华大学刘洋同学的《布艺人偶设计研究》、刘美同学的《北京绢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究》等,还有如《人偶艺术》等发表于《上海工艺美术》等专业期刊上的文章。这些研究,或是从布艺人偶的历史、社会现象、艺术设计、造型工艺等方面对零散的布艺人偶知识进行整合,或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视角来探讨我国传统的布艺人偶——北京绢人的生存现状、造型、工艺特色以及未来的传承发展方向。受传统“重道轻器”观念的影响,我国的设计研究大多存在着泛而不专、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这种脱节不仅反映在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案之间的不匹配,也反映在设计方案与工艺实践之间的断层;而国外的状况却正相反,其设计实践成果丰厚、卓著,相比之下的设计理论则薄弱很多,一般重在实践过程、结果的说明。

在设计实践环节,十四世纪末,英国、法国就出现了穿着时髦服装的玩偶,这些玩偶通常是用厚纸板做成的人像,目的是让富有者知悉流行时尚。十五世纪初意大利首先出现了制作精巧的布艺娃娃,而18、19世纪是德国、法国陶瓷娃娃的黄金时代,当时法国著名的朱莫公司,从烧制头部到缝制服装的每个环节都细心把控,最终将精美的娃娃销往世界各地。1860年左右,美国布艺娃娃进入工业化生产,出现了大量的包括真人孩童尺寸模样的霍斯曼人偶、乡村少女系列人偶、需要照看的婴儿人偶等大量手工娃娃。19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出现了许多制作精美、申请了专利的布艺人偶,这些艺术家手工制作的布艺人偶是收藏者非常喜爱的藏品。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制作人偶的材料日渐丰富,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也应用于人偶的设计生产,1878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采用留声机制成会说话、会唱歌的人偶。20世纪多种塑料材料的出现,引起人偶在制作工艺、流行样式上的变迁,美国的美泰公司于1959年生产的芭比娃娃占据了现代时装娃娃的市场,成为近代时装人偶的代表。20世纪至今,人偶日益成为收藏、投资的潜力市场,艺术主张明确、富有人文内涵的个性前卫的布艺人偶日渐增多,它们甚至成为潮流时尚的风向标

我国本土的布艺人偶,总体呈现两种态势。一种是艺术化的传统绢人,因从头到脚都选用上等丝绸、绢纱制作,故名绢人,最早出现于唐代贞观七年(公元633年),一度因战乱衰败,解放后在政府的重视下,在北京得以重生,故又名北京绢人。这种绢人价格昂贵,工艺精制,题材传统,多次被作为国礼送给外宾,距离普通大众的生活较远;而且由于其题材创新不足,商业性不足,目前濒临失传,其制作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传承意义并亟待传承。另一种则以原创性和审美性不足、做工粗糙的布艺人偶居多。在对西方流行文化、日韩潮流文化的学习参考中,我们疏离了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出现了急功近利式的模仿,没能很好地将民族经典形象与时尚流行元素有机结合,最终导致了布艺人偶造型设计缺乏原创性,在世界市场中不具备独有的民族特色与竞争力。当然,呈现不足的同时,也显示了国内布艺人偶的创作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极具意蕴的艺术瑰宝。以昆曲为例,其角色包括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之下又细分为官生、巾生、正旦、闺门旦、大面、老外等二十家门,这些角色根植于深邃悠长的戏曲美学文化之中,在数百年历史传承中形成无数个性鲜明、光彩夺目、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这些造型以妆面、服饰、砌末、动态等视觉元素来呈现,具有极为鲜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和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若能合理地运用于现代布艺人偶设计,必将产生良好的市场效应、艺术价值和社会效应。(www.xing528.com)

借助本案客厅空间整体家纺的设计契机,我们进行了基于昆曲艺术视觉符号的现代布艺人偶的造型设计与工艺实践,目标在于设计富含中国文化内涵与特色的、趣味性与亲切感并存的系列布偶产品,使其成为客厅空间中的点睛之品,并由此开辟一条基于昆曲艺术视觉符号的现代布艺人偶的设计之路,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做出贡献。

3.本案布艺人偶的造型工艺

虽然在民间,特别是在日本、中国台湾的民间有很多布艺人偶造型设计与工艺的高手,但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琐碎、零散,且变化多,所以很少有书籍较为深入地研究其造型工艺,特别是对于那些细节精致,立体感、装饰性都较强的布艺人偶,以专业视角对其结构设计与制作工艺进行详解的资料更是无从找到,也使这部分知识、技能的传播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本书以昆曲布艺人偶为例,对该内容做较为深入的阐述。

(1)造型与结构设计。

布艺人偶的造型实现主要包括结构设计和缝制工艺两部分。在结构设计时,又要分别考虑人偶素体的结构和人偶服装的结构。

对于人偶素体的结构设计,本案布艺人偶为Q版人偶,其比例夸张,形态可爱,在结构设计时,需要通过合理设计轮廓结构及其结构线分割,使平面的结构能够完好地与立体形态相契合。人偶素体由头、耳、身体、手臂、腿五部分组合而成,其造型设计比例如图7-25所示,根据该比例,并结合Q版人物各组合部分的外廓造型,获得该人偶素体的结构图如图7-26所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人偶素体的头部立体造型是靠面料的弹力以及结构曲线的设计而形成的。为了保证面部的完整性,将头部结构设计为重叠的双层,包括内层头部结构和外层脸皮层结构。头部结构又包括头脸部、头后部、脸侧部三个独立的结构,其中头脸部与脸皮层上部结构尺寸相同,只有底部脸皮层比头脸部尺寸略大0.5cm;头脸部和头后部上部尺寸结构相同,头脸部和脸侧部下部尺寸结构相同,头后部和脸侧部结构形成弯月形的重叠,以保证脑后部分的立体形态。人偶素体的成型需借助面料的弹力,所以在样板设计中,要特别注意设计弹力面料的纱向,以保证人偶素体各部分工艺成型后的美观与形态稳定性。

图7-25 人偶的结构比例

人偶素体的结构组成较多,每一部分的外轮廓线又以曲线为主,不宜加放过大的缝份,一般以0.5~0.7cm为宜,结合本款人偶素体的弹力针织涤纶材质,所有缝份设计为0.5cm,人偶素体样板如图7-27所示。

对于人偶服装的结构设计,人偶虽小,但其服装结构设计与人的服装结构设计方法相同,只是做一定的简化,首先需要测量人偶各主要部位的基本尺寸,包括总长、腰长、腿长、臂长等长度尺寸,胸围、腰围臀围、颈围等围度尺寸,肩宽、前宽、后宽等宽度尺寸,并在基本尺寸上加放一定的放松量,一般从胸围放松量入手。昆曲布艺人偶的服装放量不宜过大,以贴身或较贴身为好,一般胸围放量在以6cm左右。

(2)造型与工艺缝制。

在工艺缝制时,要分别进行人偶素体和人偶服装的缝制。

本案人偶素体的缝制工艺流程如下:

图7-26 人偶素体的结构设计

图7-27 人偶素体的样板设计

验片——做头内层——做脸皮层——将头内层放入脸皮层并缩皱缝合(封口在头顶部)——绘、绣五官并化妆——做耳、装耳——做身体——做四肢并刻画手部细节——拼合身体与下肢——连接头部与身体——装上肢——粘贴铜钱头——做人偶发型——做发饰整理

人偶服装的缝制工艺与人的服装缝制工艺方法相同,只是在个别不重要环节可以进行适当的简化,而对于服装上的装饰图案,则可以采用手绘、刺绣或绘绣结合的工艺来完成。

综上所述,客厅空间中私人定制的整体家纺设计,首先要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对使用对象、使用时间、使用空间、使用目的等因素的分析研究,为用户量身定制适合的设计风格与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在整体家纺设计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考量用户需求、空间特点、面料材质、色彩、图案、装饰、款式、工艺等设计元素,为用户定制具有优异的功能性、方便的使用性、宜人的审美性、合理的工艺性的家纺产品。尤为重要的是,定制整体要呈现出一致的外在风貌,定制单品要呈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细节,使用户在使用时身心愉悦,真正享受到私人专属的设计关怀。本次设计实践基于昆曲艺术视觉符号之上,最终为用户营造了融现代、中式、美式风格于一体的多元混搭风格的客厅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